物業公司績效考核制度7
物業公司績效考核制度(七)
崗位績效考核工作與各部門的職責和功能密切聯系著,各部門應通過對內部員工的績效考核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本部門目標任務的實現。在考核過程中,各部門主管應對所提供的數據準確性及評估結果的公正性負責。
1、目的作用
員工的崗位績效考核又稱人事考核、績效評價,是收集、分析、評價和傳遞員工在其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行為表現和工作結果方面的信息情況過程。其作用如下:
1.1通過考核、對員工在一定時期內思想、技能、業務情況做出全面的檢查和總結,為其他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1.2正確評價員工的德才表現和工作績效是實施獎懲、任用、工資、培訓等項工作的必要依據。
1.3可激發員工完成工作任務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1.4完善的績效考核系統可較準確地剖析組織中人力資源的優劣勢,以便掌握情況不斷優化員工隊伍。
2、管理職責
2.1企管部是公司對員工績效考核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考核制度的建立,擬定考核計劃,并對實施過程進行管理,通過合理的績效考核系統的運作,確保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決策正確性。
2.2崗位績效考核工作與各部門的職責和功能密切聯系著,各部門應通過對內部員工的績效考核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本部門目標任務的實現。在考核過程中,各部門主管應對所提供的數據準確性及評估結果的公正性負責。
2.3企管部負責對績效考核實施過程中,各部門執行政策、原則和相關規定情況進行監督,嚴格各項紀律、防范違規行為,及時反饋信息,保障績效考核工作良性運行。
3、績效管理
3.1公司內的各級管理人員,應加強對直接下級日常工作的指導和幫助,切實做好直接下級日常工作情況的詳細記錄。要倡導部門主管領導從具體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切實履行好管理者的管理責任和指導責任。
3.2公司各級管理人員要加強與下屬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指導下屬改善、提高績效,從而提高公司的整體績效和管理水平。各級人員要同步發展,提高團隊效能。
3.3公司的績效考核組織在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實施績效考核時,要把他們對直接下屬日常工作情況的記錄、輔導及與下屬共同協作、溝通情況,作為考核的關鍵指標進行考核。
4、績效考核
4.1考核分類:月考核、年度考評。
4.2考核細則(詳見績效考核實施細則)
4.3考核權限劃分:
4.3.1安防員、綠化員、保潔員、泳池救生員由直接管理員和轄區安防班長共同考核;
4.3.2安防班長由管理員和管理處主任共同考核;
4.3.3管理員由管理處主任考核;
4.3.4管理員、管理處主任由部門主管考核;
4.3.5其他部門員工均由本部門主管考核;
4.3.6各部門主管由企管部協助總經辦考核;
4.3.7總經辦及企管部對各部門考核進行監督指導。
4.4考核方式
4.4.1月績效考核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簡單化程序進行,在每月25日前,由考核者根據下級的日常工作情況,對照崗位考核指標與評分方式完成對員工的考核,原則上不再進行復核,考核結果在考核結束兩天內通知本人。各部門收集考核結果送企管部,企管部存檔后轉財務部,作為員工工資發放的依據。
4.4.2員工如對考核結果有異議,應在收到考核結果通知的當日,向企管部申訴,企管部協同該員工的考核者的成績重新核定。核定結果為最終結果。
4.4.3年度考評是對員工在一年工作績效的總評,在12月30日前完成,考評結果作為晉升的依據。
5、考核注意事項
5.1績效考核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
5.2考核必須根據事實,實事求是,不明事項不能去猜想,必須核實;
5.3被考核者在被考核期間之前的考績無論好壞,均不得考慮在內;
5.4考核者必須熟練掌握被考核者的工作職責、考核具體內容及標準,不得夸大或縮小被考核者的成績;
5.5避免對工作時間較長的下屬給予過高評價,對新進下屬評價過低。
6、考核者的要求及責任
6.1對考核者的要求
6.1.1考核者要充分認識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必須公開、公平、公正地評價被考核者,不得循私舞弊,不得利用職權進行打擊報復或謀取私利;
6.1.2考核者應理解考核的意義、步驟、方法,掌握考核技巧及考核程序。
6.2考核者的責任
考核者的考核工作中,不得利用職權之便,進行打擊報復、謀取私利或違反考核紀律,否則,由企管部根據相關規定,從嚴進行處理。
7、考核溝通及考核結果反饋
7.1考核后考核者要與被考核者進行溝通、面談,讓他們充分理解、認同實施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意義和作用,使績效考核在全體員工認同的工作環境下進行。
7.2考核者對被考核者日常工作中的違紀事項要當場指出,說明扣分標準,并詳細記錄;月績效考核成績應在考核結束后兩天內通知被考核者本人,指出存在問題,提出努力方向。
8、績效考核對薪酬的調整
通過績效考核,對于超額完成任務的員工,公司將發給超額績效工資,并大力表彰;對于不能完成工作任務的除了按公司績效考核規定扣發績效工資外,公司還視情況按以下規定辦理:
8.1中層及中層以下員工
8.1.1如果連續三個月不能完成工作任務或績效考核不合格者,則調整職位或降低該員工工資等級一個級別(最低職位的以50元為一個級別進行降低)。
8.1.2如果降低其職位后該員工能在今后三個月內連續完成工作任務或績效考核合格者,則應恢復該員工物業公司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制度的具體內容的級別。
8.1.3如果降低其職位后該員工在今后兩個月內連續不能完成工作任務或績效考核不合格者,則公司對該員工予以辭退。
8.2高層員工
8.2.1連續兩個月不能完成工作任務或績效考核不合格者
篇2:前期售樓中心物業服務績效考核規程
前期售樓中心物業服務績效考核
1.0目的
為有效激勵物業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主動性,提高前期營銷星級服務體系實施的有效性,打造物業服務的品牌。
2.0范圍
適用于物業公司接管的前期售樓中心。
3.0職責
3.1賣場經理負責考核的實施。
4.0程序
4.1績效獎金設置方式、標準
4.1.1秩序維護副主任300元/月;秩序維護員200元/月;客服員200/元。
4.1.2服務人員的績效考核組成只要為三大部分:
(1)日常工作檢查考核70%;
(2)營銷系統評分考核20%;
(3)服務客戶評價考核10%;
4.2績效考核
4.2.1每月考評一次,由物業總部行政人事部組織考評。操作層服務人員由其主管人員及營銷系統經理進行考評。
4.2.2每月考評后,均需被考評人簽名確認,遞交公司審核。
3每月由物業總部行政人事管理員將考評分數匯總,于次月3日前上交公司行政人事部計發績效獎金。
4.2.4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考評原則,未做考評的,暫緩發放本月績效獎金。
4.3績效獎金計發標準
4.3.1考評實行百分制,按基數進行計發績效獎金,分為優秀、優良、良好、合格、不合格五個等級;
4.3.2優秀為90-100分,基數為1.0
4.3.3優良為80-89分,基數為0.9
4.3.4良好為70-79分,基數為0.8
4.3.5合格為60-69分,基數為0.7
4.3.6不合格為0-59分,基數為0
4.4獎金計發:績效獎金總額×考評得分基數=當月績效獎金;
4.5績效獎金與當月工資一同發放。
5.0記錄
5.1《績效考核評分表》
篇3:物業績效考核標準
物業績效考核標準是評估物業管理工作績效的依據和指導。下面是一個詳細、可操作性強的物業績效考核標準,其中包括了各個方面的要求和指標,以確保績效考核的全面和準確。
一、服務質量方面:
在服務質量方面,物業績效考核標準應包括以下要求和指標:
1. 業主滿意度:通過定期的調查問卷、業主回訪等方式,評估業主對物業服務的滿意度。具體指標可以包括業主滿意度調查結果,業主反饋的意見和建議等。要求物業服務的滿意度不低于80%。
2. 服務響應時間:評估物業對于業主的服務請求的響應速度。具體指標可以包括維修報修請求的響應時間、電話回復的及時性等。要求對一般服務請求,響應時間不超過24小時;對于緊急服務請求,響應時間不超過2小時。
3. 服務準確度和效果:評估物業提供服務的準確度和效果。具體指標可以包括服務內容的準確性、維修質量的滿意度等。要求物業提供的服務準確、高效,并能滿足業主的需求和期望。
4. 公共區域管理:評估物業對公共區域的管理和維護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公共區域的清潔程度、照明設施的維護情況、綠化景觀的美觀等。要求公共區域整潔、設施正常運行,并能提供良好的環境。
5. 服務態度和溝通能力:評估物業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溝通能力。具體指標可以包括員工的親切禮貌、耐心細致的服務態度,以及與業主之間的溝通效果。要求物業人員能友好、懇切地與業主進行溝通,并能積極解決問題。
6. 投訴處理和糾紛解決:評估物業對于投訴和糾紛的處理效果。具體指標可以包括投訴處理的響應速度、解決方案的滿意度等。要求物業能迅速響應并妥善處理投訴和糾紛,以維護良好的業主關系。
通過以上的指標和要求,可以對物業的服務質量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考核。為了增加考核的可操作性,可以制定具體的評分標準和評估方法,例如設置不同類型的問題,給予不同的分值,并對結果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總結。同時,考核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相關人員,并制定改進計劃和措施,以提升物業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二、財務管理方面:
在財務管理方面,物業績效考核標準應包括以下要求和指標:
1. 財務規范性:評估物業的財務管理是否符合相關法規和規范要求。具體指標可以包括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財務報表的及時性、財務制度的完善性等。要求物業的財務管理符合相關規定和標準。
2. 成本控制和效益:評估物業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支出預算的執行情況、費用的合理性和節約措施的采取程度等。要求物業能夠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益。
3. 收入管理和增長:評估物業的收入管理和增長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租金收入的增長率、物業費的收繳率等。要求物業能夠積極開發收入來源,增加收入規模。
4. 資金管理和利用效率:評估物業的資金管理和利用效率。具體指標可以包括資金運作的靈活性、現金流的穩定性等。要求物業能夠合理利用資金,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5. 財務風險管理:評估物業的財務風險管理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風險評估和防范措施的實施情況、拖欠費用的處理措施等。要求物業能夠主動識別和管理財務風險,保障資金安全。
6. 財務報告和透明度:評估物業的財務報告和透明度程度。具體指標可以包括財務報告的格式和內容、披露信息的及時性等。要求物業能夠按時如實披露財務信息,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透明度。
通過以上的指標和要求,可以對物業的財務管理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考核。為了增加考核的可操作性,可以制定具體的評分標準和評估方法,例如設置不同的問題和指標,給予不同的分值,并對結果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總結。同時,考核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相關人員,并制定改進計劃和措施,以提升物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三、設備維護方面:
在設備維護方面,物業績效考核標準應包括以下要求和指標:
1. 設備完好率:評估物業設備保養和維護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設備完好率、故障率等。要求物業設備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減少設備故障和損壞。
2. 保養計劃執行情況:評估物業是否按照設備保養計劃執行維護工作,具體指標可以包括保養工作的完成率、計劃內維修和保養的及時性等。要求物業設備保養工作按時、按質完成。
3. 故障處理和維修及時性:評估物業故障處理和維修的及時性,具體指標可以包括故障處理時間、維修完成時間等。要求物業能夠及時響應和處理設備故障,減少設備停運時間。
4. 設備維護費用控制:評估物業設備維護費用的控制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維護費用的實際支出與預算之間的差異等。要求物業能夠合理控制設備維護費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益。
5. 設備升級和改造:評估物業設備升級和改造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設備更新率、設備改造投入等。要求物業能夠及時進行設備升級和改造,提高設備的技術水平和效能。
6. 設備安全和合規性:評估物業設備的安全性和合規性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設備安全檢查合格率、設備使用是否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等。要求物業設備使用符合相關安全和合規要求,保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通過以上的指標和要求,可以對物業的設備維護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考核。為了增加考核的可操作性,可以制定具體的評分標準和評估方法,例如設置不同的問題和指標,給予不同的分值,并對結果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總結。同時,考核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相關人員,并制定改進計劃和措施,以提升物業的設備維護水平。
四、安全管理方面:
在安全管理方面,物業績效考核標準應包括以下要求和指標:
1. 安全巡查和隱患排查:評估物業安全巡查和隱患排查的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巡查頻次、隱患處理的及時性等。要求物業對樓宇和設施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存在的安全隱患。
2. 應急預案和演練:評估物業應急預案和演練的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預案完善程度、演練頻次等。要求物業制定完備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3. 安全設備和設施維護:評估物業安全設備和設施的維護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設備完好率、維保記錄等。要求物業對安全設備和設施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有效性。
4. 安全培訓和教育:評估物業安全培訓和教育的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培訓覆蓋率、培訓效果評估等。要求物業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
5. 安全事件處理和協調:評估物業處理安全事件和協調相關部門的情況,具體指標可以包括事件處理時間、協調效果等。要求物業能夠迅速響應和處理安全事件,并與相關部門協調合作,妥善解決安全問題。
通過以上的指標和要求,可以對物業的安全管理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考核。為了增加考核的可操作性,可以制定具體的評分標準和評估方法,例如設置不同的問題和指標,給予不同的分值,并對結果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總結。同時,考核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相關人員,并制定改進計劃和措施,以提升物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人員管理方面:
在物業行業的績效考核中,人員管理方面的指標和標準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崗位要求和目標達成:根據員工所處的崗位,評估他們是否能夠達到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表現和目標。
2. 招聘與人員流動:考核物業管理公司或物業部門在招聘和人員流動方面的效率和準確性,包括招聘到的員工是否符合要求、人員流失率等指標。
3. 培訓和發展:評估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對員工的培訓和發展計劃的實施情況,如培訓的頻率、培訓的內容和效果,以及員工的發展機會等。
4. 績效管理:通過制定績效目標、定期評估和反饋,考核員工在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態度等方面的表現。
5. 人員滿意度和員工關系:評估通過員工調查和反饋了解員工對工作環境、領導力和團隊氛圍的滿意度,并檢查員工關系是否良好,有無員工投訴或糾紛等。
6. 薪酬管理:考核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在薪酬管理方面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包括薪酬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薪資調整機制等。
7. 離職管理:評估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在處理員工離職手續、進行離職面談和交接工作等方面的效率和流程是否合規。
以上只是一些常見的人員管理方面的績效考核標準,實際的考核標準可以根據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設計。
六、合規管理方面:
在物業績效考核中,合規管理方面的指標和標準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法律遵循和合規性:評估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是否遵守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特別是涉及物業管理行業的相關法規,如物業管理條例、水電燃氣安全法規等。
2. 安全管理:評估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對物業安全管理的規范和執行情況,如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實、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安全事故的處理等。
3. 環境保護:考核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對物業環境保護的措施和管理,如垃圾分類處理、綠化管理、環保設施的維護等。
4. 數據保護和隱私保密:評估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是否妥善管理用戶的個人信息和業務數據,保護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
5. 合同管理和履約:考核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在合同管理和履約方面的規范和執行情況,如合同的簽訂和變更是否合規、合同條款執行是否到位等。
6. 投訴處理和糾紛解決:評估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對用戶投訴和糾紛的處理效率和結果,包括投訴和糾紛的及時處理和調解、解決方案的有效性等。
7. 企業社會責任:考核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如員工福利保障、社區責任、公益慈善活動等。
這些是物業績效考核中常見的合規管理方面的指標和標準,具體的考核內容可以根據物業公司或物業部門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和補充。
以上是一個較為全面的物業績效考核標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通過對各項指標的評估和考核,可以全面了解物業管理的工作表現和績效水平,為改進和提升工作提供指導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