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教科書發放循環使用管理辦法
免費教科書發放和循環使用管理辦法
根據有關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一章享受免費教科書對象
第一條免費提供教科書的對象為學校具有本省戶籍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第二條學校建立健全學生檔案,按年級排序,建立享受免費教科書學生花名冊。
第三條學校將學生的情況統計表,在每年的9月底前上報縣教育局,預測免費教科書數。
第四條享受免費教科書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名單由學校通過有效途徑向社會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要注意收集、保存反映所公示的內容、時間的圖片、文字等資料,以備查考。
第二章免費教科書的采購、發放
第五條免費提供教科書的科目、品種,按照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計劃確定,并統一到新華書店采購。學校按照“滿足需求,避免浪費”的原則,以學校為基本單位,逐級統計、匯總、上報,實事求是地向上級部門提供翔實的各年級各學科所需免費教科書數,確保用書數量統計準確。
第六條按照學校征訂數,提供各年級免費教科書,每學期開學第一天送到學生手中,保證課前到書,學生人手一套。
第七條學校建立免費教科書存放管理室。班主任到學校領取免費教科書時都必須填寫領取簽名冊,學校和班主任各存一份。
第八條學校要做好免費教科書的驗收工作。若出現教科書質量問題,或所定套數不夠需追加,或免費教科書有剩余,必須在領到教材一周內,向書店報告。驗收合格后,方能發放給學生,并組織學生認真填寫《免費教科書領取學生花名冊》,由學生本人和班主任共同簽字后,學校和班主任各存一份,保存三年備查。同時,安排專人認真填報有關驗收統計表冊。
第九條部分科目免費教科書實行循環使用
(一)循環教科書品種
1、義務教育階段地方課程免費教科書全部納入循環使用范疇。
2、以后增加的國家課程免費教科書循環品種,按國家要求另行通知。
(二)循環教科書使用周期
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的周期暫定為3年。從循環使用的第二年起,每年補充循環使用免費教科書總量的三分之一,作為破損及增員調換和使用。
(三)循環教科書的使用和管理
1、循環使用的免費教科書屬公共財產,學校應當將其列為學校的教育裝備資源,統一編號,集中管理。統一編號標識在封面左上角。循環使用的免費教科書不屬于學生個人所有,使用者無權自行處置。
2、學校在圖書室設存書架里,保管循環使用的免費教科書,并添置、配備必要的消毒設施設備,確保安全、衛生。
3、循環使用的免費教科書管理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履行好管理循環使用教科書的職責,做好動員、宣傳工作,制訂管理細則,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4、學校教導處、班主任應遵照學校制定的循環教科書管理制度及實施細則,履行好職責,做好宣傳、教育以及其它各個環節的服務工作,并組織做好每學期兩次的消毒工作。
5、班主任負責組織本班所有循環教科書的使用、管理。科任教師具體負責本學科循環教科書的使用與管理,做好統計、領取、登記、集中保管、監督、維護、補損、情況報告等各項工作。
6、學校應將循環教科書的使用情況列入學生和教師綜合考評內容,并作為學生評優評獎、教師履職考核和職務晉級的重要依據。
(四)循環教科書的補充
每學期末,學校要全面做好循環教科書的整理和清點工作,按照能用、夠用原則,將破損情況及需要補充的具體數量和相關要求,及時上報新華書店。
(五)責任追究
1、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情況將納入學校年度目標責任制管理范圍,納入教師履職、晉級、評優范圍,納入學生操行評價范圍。凡因管理不善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學校及個人均不得參與當年的評優、晉職、晉級。
2、循環使用教科書管理工作實行問責制。由于學校動員、宣傳、組織不力而造成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不能正常進行的,校長承擔主要管理責任;由于學校管理不善而造成損失,影響學生正常上課的,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由于不可抗力造成損失的,學校逐級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由發行部門補充。
雙廟集鎮邢鋪小學
20**年3月
篇2:人教版教科書三年級下學習伙伴使用
人教版教科書三年級下冊“學習伙伴”的使用
以“學習伙伴”為向導,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我們的語文教學究竟要讓學生怎么學?學什么?我想,這一直是我們語文老師爭論不休的話題。其實,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教版)中學習伙伴的出現,給我們明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就是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與文本對話,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閱讀能力。下面僅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為例,談談我的看法。
當我們打開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大力改進教材呈現方式,在教材的課文中,課后的練習中以及學習園地中增加了一個“學習伙伴”。這“學習伙伴”不僅僅是來幫助學生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確學習語文是怎么學?學什么?這“學習伙伴”的出現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一、以學習伙伴為向導,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有的在課文的關鍵處提出思考的問題。如,《荷花》一課,在結尾段的旁邊提出了一個問題:“‘我’怎么會忘記自己是在看荷花呢?”;有的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如,《寓言兩則》一課,在第一則寓言的標題旁提示“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課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有的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畫面。如,《珍珠泉》文后,學習伙伴說“我的家鄉也有這樣美好的景物……”,啟發學生讀書要養成一邊讀書,一邊浮現課文的情景,把語言文字符號迅速地轉換成形象,想象課文描述的美麗景色的習慣,從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以學習伙伴為向導,引導學生讀書要注意相應的內容。如,在《翠鳥》的第三自然段旁有一個泡泡:“翠鳥的動作真快啊!”用意是提醒學生注意段落中精彩的動作描寫。在《可貴的沉默》一文中學習伙伴提示:“這‘極為珍貴的東西’會是什么呢?”意圖是通過感悟、點評學習伙伴中的話語,提醒學生學習語文要注意關鍵句子的含義。
三、以學習伙伴為向導,引導引導學生學習揣摩遣詞造句的妙處和文章寫法。如,《和時間賽跑》一課,在第八自然段后學習伙伴問道:“‘我’為什么‘著急’‘悲傷’,又為什么‘高興’‘快樂’呢?”《太陽》一課,在第二自然段有一個泡泡:“我知道這樣比較的好處。”目的是通過以學習伙伴的對話,引導學生注意詞語表情達意的準確性,學習文章的表達特點。
四、以學習伙伴為向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月球之謎》一課,在第一自然段旁有一個泡泡:以學習伙伴“人們都會有哪些遐想呢?”《七顆鉆石》一課,在第一自然段后學習伙伴提示道:“我能體會到當時水是多么重要。”這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拓寬學習內容;加深對課文背景的感受,襯托小姑娘行為的可貴,更重要的是以泡泡的對話,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五、以學習伙伴為向導,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或用舉例的方式,鼓勵大家討論、交流。每篇精讀課文至少都有一個能統領全篇的重點題目。如《七顆鉆石》的重點題目是討論以學習伙伴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到了什么?能夠完成這個題目,本課的主要內容和教育意義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六、以學習伙伴為向導,鼓勵學生學會自己獨立閱讀思考,盡量自己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交流的讀書方法。如《月球之謎》文后,讀了課文,我有一些不懂的問題想和大家討論: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課文寫了月球的哪些沒有解開的謎?又如《檢閱》文后,我有一些問題想和大家討論討論:觀眾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再如,16課《絕招》是閱讀課文,也是第四組課文最后一課。這時,文中并沒有出現泡泡,但通過前面三篇課文中的泡泡學習,當學生獨到“小柱子暗暗在連自己的絕招”時,文中并沒有敘述小柱子怎樣連絕招的,這時,我們的學生也會學著泡泡的樣子提出問題:當時小柱子是怎樣連絕招的呢?有了問題,大家才會圍繞問題發揮現象,并討論解決問題。
七、以學習伙伴為向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積累知識并從中體驗語文實踐活動。
在我們的教材中,“學習伙伴”經常提出誘發學生課外去閱讀、收集的學習要求,比如第9課《寓言兩則》課后練習中的“這是我收集到的寓言故事,我來講給大家聽。”、第13課的《和時間賽跑》的課后練習提到的“這是我收集到的關于時間的格言”等。尤其是在《語文園地》展示臺中,“學習伙伴”的這一類誘導更多。比如:《語文園地二》“這是我設計的保護環境的標語牌”、“這是我寫的關于保護環境的建議書”、“這是我們辦的‘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語文園地五》“這是母親節我給媽媽做的賀卡”……對于這些要求,重點不在于讓孩子們積累多少東西,而是引導學生體會到積累在生活中、在學習中的樂趣,培養孩子們樂于積累、堅持積累的習慣。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把這些提示轉化為能夠使學生產生積極體驗的活動。也就是說:要依據這些提示,創造性地開展一些能夠使孩子們感興趣、使積累在他們生活中發生實際意義的實踐活動。
課文中“學習伙伴”,不僅能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有引導體會思想感情的;有引導領悟表達方法的;有聯系實際,加以拓展的。對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給予啟發、引導、示范,使學生明確了怎么學?學什么?教師應很好地把握,充分發揮其作用,讓“學習伙伴”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
教科書,年級語文,學什么,怎么學,教學
篇3:教科書循環使用實施細則
實驗中學教科書循環使用實施細則
根據市教體局及上級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節約資源、愛護課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責任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確保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現制定如下教科書循環使用實施細則。
一、教科書循環適用范圍
從20**年春季開始,凡整體納入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提供教科書范圍學校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下列科目教科書實行循環使用:中學《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
二、循環使用的教科書的性質
循環使用教科書是中小學的教育裝備,屬于公共資源,由國家免費提供,學校集中管理,學生免費使用,實行年度縱向循環,不屬于學生個人所有。
三、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工作小組:各班班主任、各班《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任課教師。
四、循環使用教科書的管理
1、循環使用教科書的總體要求
循環使用的教科書屬學校財產,學校對循環使用的教科書建專柜專檔,對循環使用教科書的登記、發放、回收、統計、消毒、保管、更新等項工作要作出具體規定,解決好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學生有書用,用好書。
2、學校將循環使用的教科書納入圖書室管理。安排專人負責,相關人員協助管理,負責教科書的登記造冊建專檔,在扉頁上加蓋“國家提供,循環使用,注意保護,損壞賠償”字樣,統一進行編號、造冊登記、發放、回收。
3、學校保證教科書按照學生人數足額配備,在新學期開始時各任課教師到圖書室領取,確保學生課前有書,人手一冊,學期結束時完整回收到圖書室,并作好循環教科書的更新工作。
4、使用過程中的具體工作由各任課教師負責。教師將教科書發放給學生,教育學生妥善保管,避免損壞、遺失。在實施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中,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不在教科書上留作業。開展愛書保潔活動,教育學生節約資源,愛護課本,教育學生做到“三不”(不亂寫、不亂畫、不署名)、“四無”(無破損、無缺頁、無污染、無褶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
回收時由任課教師檢查是否有涂畫和損壞現象,并作好登記,遺失、涂畫和損壞嚴重的由責任人照價賠償。
5、教科書的消毒。使用過的循環教科書回收后或在循環發放前,必須用紫外線或其它消毒方式進行衛生消毒,以避免傳染疾病的蔓延,確保學生身體健康,否則不能循環使用。
6、循環教科書管理要求:
學校組織教師回收借用的循環教科書,在假期中按照年級、學科做好破損教科書的淘汰、修補、消毒、入庫和統計工作,及時上報下學年需要補充(按上級規定比率更新)的教科書的品種和數量。
7、硬件建設。學校根據需要定期添置、配備必要的圖書存儲、消毒設施和設備,提供適宜的保管、儲存場所和空間,以保證循環使用工作的順利、正常開展。
8、廣泛宣傳。通過班隊會、家長會、黑板報、學校網站、下發“教科書循環使用”的倡議書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向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廣泛宣傳教科書循環使用的重大意義,取得家長的支持配合,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9、建立健全各類制度
制定相應的管理、使用、回收等制度,確保免費教科書的循環使用。期末學校將進行檢查評比,表彰先進。學校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對教科書循環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定期召開相關會議,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保證教科書循環使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