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主管理研修班實施方案
江蘇省鹽城中小企業主管理研修班實施方案
為了幫助我市廣大的中小企業了解國家最新的產業方向,運用好國家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把握生存發展的先機;讓企業在戰略、團隊、機制、文化四個領域實現企業管理的規范化,提升核心競爭力,制定出新的競爭戰略;同時充分體現高校為社會服務的宗旨,特舉辦“江蘇省鹽城中小企業主管理研修班”。
一、教學單位
本期研修班由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承辦。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位于鹽城市區開放大道50號(新校區位于鹽城市開發區),是一所為全國和地方經濟發展培養生產、經營、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財經類系院,現有專業教師59人,其中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35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26人、講師18人。學院設有市場營銷、會計學、旅游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六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2320人。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多年來一直從事企業人才的培訓教育和企業管理咨詢工作,每年受訓人員千余人,對鹽城市中小企業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09年舉辦培訓班8個,培訓各類人員1500余人;開展管理咨詢3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培訓時間
20**年7月至20**年12月,每月集中授課3-4天,具體安排見下表。
三、培訓師資
師資主要由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的教授、副教授或博士承擔,同時邀請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的兩名教授加盟教學團隊,具體名單見下表。
四、辦班特色
1、教學模式:打破傳統講授模式,設計和安排了系統高效的學習體系,采用名師名家+實踐案例+分組討論+總結分析+課后總結+訓練營+顧問咨詢的教學模式,真正讓學員理論聯系實際,活學活用。
2、課前準備:每次上課前一個星期,學員將結合自己企業及個人的疑難困惑、感興趣的課程以作業的方式用mail發給助教,上課期間讓老師更具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并且預留部分課時進行討論、分析、解決。
3、導師制:每位學員可選一位老師作為自己的導師,并始終保持聯系,實現個人終生學習的目標。
4、企業考察與戶外拓展:讓學員和企業家走出去,親身感受著名企業的成功之道和良好風貌。為了讓學員和企業家有更多機會與成功企業交流研討、開拓管理思路、激發創業靈感,通過現場參觀、考察,并進行專題研討交流,對話和經驗分享,讓企業管理者了解各企業的運作方式及企業文化,學員們之間相互學習借鑒,增進同窗情義,拓展企業通路,同時為各區域間項目洽談、招商引資搭建平臺。
5、老師授課內容以光盤形式結業后贈給學員,以便更好領悟課程精華,同時回味人生美好的學習經歷。
6、搭建交友、合作平臺,建立企業家俱樂部,印制精美同學錄(含班主任、所有授課老師)以便終生交流、活動同時建立創業基金會(自愿形式)以便共同發展。
五、課程設置及課時分配
時間
課時
培訓內容
授課教師
職稱
7月4江蘇沿海開發對中小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教授
7月4企業的自主創新
創業輔導師
7月8企業內控機制
副教授
7月8中小企業后危機時代的融資對策
教授
8月8企業會計報表解讀
副教授
8月8新稅法解讀
副教授
8月8現代公司治理結構
教授
8月8管理中的新思維
講師博士
9月4中小企業常見病的診斷與防治
創業輔導師
9月4高效團隊的構建
副教授
9月8管理修煉與素質提升
教授
9月8與客戶共贏
教授
10月8稅務籌劃
教授
10月8新時代下的企業物流策劃
副教授
10月8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副教授
11月8中小企業品牌突破之路
副教授
11月8管理者的有效溝通與激勵
副教授
11月8信息化時代的網絡營銷
副教授
12月8構建成功的市場營銷戰略
副教授
12月8管理執行力的提升
講師博士
12月16
企業調研、考察
商學院
六、組織管理
為保證研修班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特成立“商學院中小企業主管理研修班管理委員會”,成員由商學院領導班子組成,蔡柏良院長擔任主任;管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研修班的日常管理。
七、經費支撐
為體現高校為社會服務的辦學宗旨,本次研修班免收培訓費,辦班費用由商學院承擔一部分,同時向省市財政申請補貼一部分。
八、教學服務
1、缺課補課體系:學員因故不能正常上課,可向帶班老師請假,由帶班老師安排在其他時間補課。
2、專職教學服務人員:配有專職帶班老師,全心全意為班級教學及活動提供一站式服務,是凝聚班級友誼,促進學員溝通的催化劑。
3、授課評分體制,保證教學質量:每次上課學員都將對老師及教學組織評分,評分不合格將安排課程重修。
4、成立班委會,組織酒會、同學聯誼、企業互訪等活動。
5、學員吃住均在鹽城師范學院培訓中心;學員報到時有專車接送。
江蘇省中小企業局
鹽城市中小企業局
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
篇2:特校教師的德育干部高級研修班學習體會
特校教師的德育干部高級研修班學習體會
隨著時代的變革,社會的發展,新時期對學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國偉大的教育學家赫赫爾巴特曾說過:“沒有離開教育的教學”,教育本身是一種價值的活動,德育是教育的靈魂。離開“育人”無以言“教書”,離開德育談教育無異于緣木求魚。在加強和改進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同時,教師也承擔著育人的重要使命。學校德育工作從根本上講,是為了發展人、培養人、塑造人。所以,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發展性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德育為首”的人才培養教育理念。
為了加強全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為了更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觀念,7月7日,在教師進修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參加了__市德育管理干部__師范大學高級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所請的教授都是德育方面的專家,他們有的年過古稀,卻依然對德育工作飽含深情,值得我們這些一線教育工作者學習和敬佩。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德育工作在校園中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特教工作者,我們沒有外界所謂的升學壓力,似乎更加需要做好德育工作。但是,如果教師自身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很難做好這項工作。因為對于這群特殊孩子的付出,或許很多老師都不清楚,我們努力的方向在哪里?目標在哪里?自身的價值又體現在哪里?
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付出,得到的可能是孩子的不理解,是家長的不配合,是社會的不認同......我們的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如今,通過學習我明白了,特殊教育不僅是生命的精神活動,更是一種文化責任。其根本使命是要喚醒人的生命意識,發揮生命潛能,引導生命發展,提升生命質量,促進生命的解放和實現。
所以我們要把德育工作做仔細,做準確,必須以德育工作實效性和不厭其煩為工作準則,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要求和特殊兒童的教育需要,發展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增長知識、獲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使其自食其力、殘而不廢,為殘疾人自力于社會打好基礎,并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我們從事的是特殊教育工作,雖然對社會的貢獻可能是渺小的,但絕對是社會進步所不可或缺的!我們要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觀念,用積極熱情的人生態度投入到工作中。因為只有不斷學習,我們才能更加堅定在特教戰線上奮斗的信念;只有充滿了工作熱情,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特殊教育事業!
篇3:實驗學校教學管理者創新管理研修班學習體會
實驗學校教學管理者創新管理研修班學習體會
2023年1月24-26日,在學校的精心安排下,我和學校其他40多位老師一起參加了清華大學豐臺實驗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者創新管理研修班,有道是“走進清華園,就是清華人”。這三天的時間雖短,感觸卻深。
一、感受清華
我們是23日晚上入住清華園賓館,該賓館給人以安靜舒適的感覺。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授課的教室,每人一份相關學習材料擺放在課桌上,學員手冊、詳細的課程講義,齊全的各種學習材料方便我們學習討論交流,充分體現清華嚴謹求實的作風。
走進清華園,不僅欣賞到了清華秀美古樸的校園環境,更感覺到了清華特有的精氣神。雖然已經是放假期間,但在清華里學習的學子并不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取自《周易》“天行健,自強不息,地勢坤,厚德載物”,啟發我們應剛毅堅卓,奮發圖強,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清華精神是一種愛國精神,是一種實干的精神,是一種包容的精神,是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行勝于言”的校風, “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國家的棟梁之材。
二、學在清華
三天的時間,我們聽了六個講座,深感每一個講座都是特別的精彩。
第一天上午聽了北京卡耐基學校名譽校長周士淵《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講到了四個發現:一個隱藏著的成功秘密—習慣;中國五千年文化皇冠最明亮的明珠—習慣;習慣是人生之綱;世界上最神奇最偉大的力量也是習慣。并給出了培養習慣的配方:易、少、小。操作方法:一分鐘“傻瓜日志”。周教授通過自身的坎坷經歷,向大家講述了習慣的養成。下午國防大學馬駿教授講授《國際形勢分析》,馬駿教授以互動的教學方式,講解大家關注的臺灣問題、東南亞問題,中美問題、中日關系和中東等問題,特別講到中國的國際形勢是安穩的,不怕周邊國家鬧事,中國在不斷發展,在不斷掘起,習主席指引我國的發展—實現中國夢。
25日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覃征教授講授《中國信息化發展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中國信息化建設的變遷。下午清華大學張牧寒教授講授了《引導式溝通與管理》,如何進行激勵,有效的工作模式,怎么進行有效溝通。26日清華大學心理系樊富珉教授講授了《積極心理學與學校教育的結合》,下午學習了清華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賀林講授《創新思維與科學決策》。
六位教授的精彩講座,授課風格幽默風趣,結合他們自身的經歷,在他們幽默風趣,充滿激情,積極向上的講課中,使我們在接受了他們大量的信息的同時,豐富了思想,拓寬了視野,在聽課過程中享受到了風趣幽默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相信這種精神,會激勵我一如既往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