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心得:正確定位做明哲班主任
正確定位,做明哲的班主任
擔任班主任工作十余年來,我的班主任工作重心有一個重要的轉變,在最初的五六個年頭里,每年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緊張忙碌的常規管理中度過,圍著學校的重點工作轉,圍著政教處的量化考核轉,緊張兮兮,患得患失,評上優秀班級心滿意足,評不上則耿耿于懷。最近幾年間,我讀了一些德育專業書籍,比如王曉春的《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丁如許《打造魅力班會課》,鄭英《班主任可以做得這么有滋味》等等,并結合自己長期的工作實踐對自己的班級管理做了一些反思和調整,自認為有些心得,現總結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班主任究竟應該干什么?一個人對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不同,他的工作重心和邊界就不同,工作效果也迥異。如果用心,我們常常會很遺憾地發現,有些人當了一輩子老師,被評為“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若干次,各類證書裝滿一皮箱,但直到退休,都沒有找到當老師的感覺。有些當班主任的就更加凄慘,整日把自己妝扮成一個滅火隊員或者保姆,對學生板著一張苦大仇深的臉,把班主任這種需要高科技含量的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降低為一個體力勞動者。
在當前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班主任工作沒有重點,沒有重點的深層原因是班主任工作沒有邊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常常喊著“校園無小事”,他們傳達給班主任的信息是:“我查什么,什么就是你們的大事,其他自然就是小事?!痹S多班主任在這樣的號令之下的真實教育行為變成了:抓了小事,忽視了大事。他們心中的大事,基本上就是上級布置的任務和檢查評比。所以,著名德育專家王曉春老師說,“我主張,班主任不要再把‘校園無小事’這種鼓動性的口號掛在嘴邊了,不如老老實實承認,校園有大事,也有小事,班級有大事,也有小事,我們的任務是重點抓大事、兼顧小事。這才是重要的工作方針”。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心中認定自己是什么人,他多半就會成為什么人,這種“自我心理暗示”實際上就是你自己引導自己走向你的角色。我對班主任工作的角色定位是這樣的。
首先,班主任是教育型管理者。
班主任并非一般的管理者,他首先是一個教育者。他的工作對象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兒童;他的任務不是短期的,而是長遠的;他的工作環境不是社會,而是學校。這些特點決定了班主任的“管理”,與工廠、軍隊、公司、機關等不同。班主任當然可以借鑒機關、企業甚至軍隊的管理經驗,但班主任不是處長、經理、董事長。在公司里,遲到可以罰款,而在學校這樣做就很可笑;公司招聘員工,考試不合格就不要你,從此和你沒有任何瓜葛,學校里不管學生考得多么差。你都不能把他趕走,你還得耐心的幫助他,因為你是教育者。
所以,班主任不是一般的管理者,他是“教育型的管理者”。正像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痛感“并不是所有的教學都具有教育性”,從而提出教育性教學的原則“教學不僅應該是有效率的,更應該是有靈魂的”一樣,班主任的管理首先考慮的原則應該是教育性原則。說通俗點,讓學生們怕你是很容易的,關鍵是,他能從怕中學習到什么?有些教師和家長認為,能管住學生就是好老師,就是有水平,這對嗎?能管住學生的確是一種本領,但不等于有水平。看一個教師是不是好教師,是不是好的班主任,不能光看他是否管住了學生,更重要的看他“管”中包含了多少教育因素,看他的“管”中包含了多少對學生個人乃至全體學生的終身成長的積極教益。
其次,班主任是平等對話中的首席。
這一話題是從兩個方面切入的,其一,是從師生關系角度,其二是講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關系。
先說師生關系?,F代師生關系,尤其是中學以后的師生關系,最為重要的是平等和相互尊重,不是“愛”和“友情”。其實尊重就是一種大愛,這種愛不狹隘,不自私。做學生的平等對話者的角色要求,來源于對教育本質的理解。如果你承認教育的本質是人與人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而不是由老師簡單粗暴地控制學生并向他們灌輸自以為正確的信息,那你一定主張師生平等對話。如果你承認學生也是有自己獨立思想和獨立精神的主體性完全自覺的人,你也必定主張師生平等對話。我們許多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是做思想工作,其實只是簡單的灌輸和說教,不是對話。真正的對話應以各自獨立為前提,進行平等的交流和談論,對話的結果是整合,是求同存異,這里強調班主任的“首席”地位,不是說語言的霸權,而是強調班主任作為一個生活經驗、知識儲備豐富者,一個前輩對后生的潛移默化的精神引領,也就是說,在形式平等的談話中,悄無聲嘆息地完成對學生的教育和引領。
不得不說的是,充當學生的平等對話者角色不是為了當好班主任而臨時“出演”的角色,每個人都應該視別人為平等對話者,這不是工作問題,而是人格問題,是現代公民都應該具備的價值觀,要做好班主任,前提是做好一個人,做一個合格的現代國家公民。
再說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關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班主任是這項工程的總設計師,科任教師是這項工程的工程師。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地位無疑是平等的,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班主任無疑又是平等中的首席。身為班主任,必須要重視和科任教師的通力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如果五個能力較弱的教師團結在一個集體里,受一種思想、一個原則、一種作風的鼓舞,能齊心協力地工作的話,那就比十個各隨己意地單獨行動的優良教師要好的多。
與科任教師合作的策略很多,比如幫科任教師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就是一項一舉多得的良好做法。這樣的做法首先有助于科任教師的班級教學和管理,同時還能提高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此之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北热?,帶實驗班之初,我就用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夸夸咱班的“?!崩蠋焸儯热缥锢砝蠋?是我們學校的教務主任,河南省優秀教師,當年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大學;地理老師*是我們的年級主任,曾長期在油田一中和教育中心教研室工作,是我們X市地理教育界的學術權威,桃李滿天下;政治老師*雖然教政治,英語高考成績130多分,還帶過英語課;歷史老師*X不僅歷史課教的好,還能給同學們輔導數學題;化學老師*X是女中豪杰,當年上大學時是叱咤風云的學生會主席;英語老師*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慈祥耐心又充滿愛心的師者風范全校知名;作為重點班班主任的數學老師*是新崛起的教壇新秀,已經逐漸成為數學組的一面旗幟......
再次,班主任是家庭教育指導者。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說:“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幫助父母......當今世界上許許多多包括兒童精神病學家和兒童心理學家在內的兒童教育專家,他們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測驗和試驗。......除非父母同時再造,否則我認為多數這類努力都是無濟于事的?!?/p>
當前我們教育中面臨的一個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問題學生比比皆是。有時你不得不感嘆,低水平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實在太難教了。記得以前有次家長會,一個家長表心跡般地對我說:“老師,我的孩子,你該打就打,該罵就罵,我是大老粗,孩子,我們負責生,你負責教。”面對這種家長,任你老師有天大本事,也無回天之力,你費心勞力好不容易有點教育效果,孩子回一趟家又變成原來的樣子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造就合格的父母,已成為我們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任務了。
雖然我們各個學校大門口都在學校名字的金字招牌旁另掛了一個“某某學校家長學?!钡呐谱樱蟛糠侄际敲撛O,沒有起到真正培養家長的作用。我認為家長教育的工作主要還得靠班主任來完成。所以,每次開家長會,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培訓家長”,雖然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對家庭教育知識進行全面論述,但針對學生特定階段容易出現的問題給家長做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提醒確是能做到的。
做一個家庭教育指導者,一個切實有效的方法是家庭教育個案指導。按照王曉春老師的研究,這種家庭教育個案指導過程大概是這樣的:發現孩子的問題--研究其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幫家長分析,給家長支招--結果反饋,繼續指導。在我近幾年對這一個教育問題的關注和實驗中,雖不能說成效顯著,但接受我指導的家長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班主任要做一個學習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編著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話:“我們可以說,人永遠不會變成一個成人,他的生存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完善和學習過程。人和其他動物的不同點主要就是他的未完成性。”用我們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活到老,學到老”。人的本性是未完成的,人應該永遠處于開放狀態,學習吸納的狀態,不斷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處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社會,各種信息來源紛紛涌現,教師早已經不會因為自己的知識權威而受到格外尊重。所以,你要應對層出不窮的教育難題就要學習,你要了解當前孩子的心理狀況就要學習。你要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你要學習。哪怕你僅僅想教好課,做一個受學生尊敬的老師,也要不斷的學習。終身學習,已經不是一句優秀教師冠冕的口號,而應該是所有合格老師必須尊奉的法則。要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懂得學習,只做簡單重復不用腦子的體力勞動更是永遠不可能做好的。
當前很多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很大的原因是教師沒有給學生一種好學的引領。也就是說,教師本人對所教學科沒有興趣,對知識沒有敬畏態度,自己沒有給學生做好學習的榜樣。海德格爾在《人,詩意地棲居》這本書里寫道:“教比學難得多,我們深知此點,但我們很少思過此點。教難于學,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讓學。實際上,稱職的教師要求學生去學的東西首先就是學本身,而非旁的什么東西。
做一個與時俱進的學習者,是我工作以來十余年間對自己的一貫要求。語文專業知識要學,德育書籍要看,家庭教育書籍要讀,文史哲類更要廣泛博覽,最后才能觸類旁通,所有的知識積淀為一種教育的場域。一句話,我往講臺上一站,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語文課,我就是班主任,我就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所有這一切理直氣壯的底氣來自于孜孜不倦的學習,閱讀,寫作,來自于持續的教育實踐和深刻的反思中的自我否定。工作十二年,我積攢了價值四萬余元的2400多冊藏書,我發表了數以百計的教育教學論文,我從油鍋里“搶救”了數以千計的孩子,不敢說這些孩子將來都功勛卓著,但在他們的歧路中,在他們迷途時,我在那里,我給了他們向著光明大道的指引。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種孜孜不倦的姿態,這種對知識的敬畏態度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和引領。讓學生們懂得,不但學生認真學習是天經地義的義務,老師這種學習的姿態和榜樣示范作用,也是一種最美的教育風景。
通過學習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班主任,恰當定位之后,可以做得科學一點,可以做得明哲一點,可以做得從容一點。
路正長,探索亦無涯;正努力,庶幾闖片天!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弊炜斓膶W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边@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昂冒桑∥覊粢妱㈥坏淖謱懙煤芷?!”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劉昊慢慢地點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