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體會:用心反思堅持實踐
做一位會思考的班主任:用心反思堅持實踐
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全國名班主任班級管理培訓策略”研討會在我校隆重舉行,此次參會讓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在聽過了楊春林老師、覃麗蘭老師及俞玉萍老師的講座后,我不禁感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激情演講竟然不用稿紙,整個講座沒有高深的理論,有的只是鮮活精彩的小故事,或感人,或有趣,或引人深思。每聽到一個感同身受的小故事,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在本子上寫下一兩句反思,并想著我要打算怎么樣去實踐,才會讓班主任工作更加順利。
楊春林老師是高中的一線班主任,他的講座喚起了我高中時代的記憶,想起了陪著我們一起度過高中時代的那位年紀不大,青春靚麗的班主任,與我們共同成長了高中三年的時光,容顏不免有些憔悴。如今也步入了教師這個行業,想想學生時代的我們永遠不懂老師的良苦用心。楊老師告訴了我們讓教育的語言充滿魔力,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首先得先從幸福說起,當他在屏幕上展示給我們看一張張有故事的照片時,說真的,我相信這是每一位教師的幸福。當時我就在想,我們做老師要有一顆敏感的心,捕抓學生帶給我們的每一份幸福。我時常會和朋友分享在教育教學上一些有趣的事,現在我想把教育上有趣的事如果把他記錄起來,也是一種幸福。于是我慢慢的養成的習慣,在最興奮的時刻,拿起筆,寫著“一次,一節語文課伴隨著鈴聲結束了,我班有個最調皮的孩子跑上講臺上抱著我說:“老師,我好喜歡這節語文課?”“為什么啊?”只見孩子睜著水汪汪的眼睛告訴我:“我覺得那個“蹺蹺板”游戲好有意思哦。”(“蹺蹺板”游戲是為了提高低年級孩子的識字興趣,讓男女生進行挑戰認讀生字的識字游戲。站起來賽讀既可以讓全部學生參與教學,又可以考察他們的反應能力)孩子天真質樸的話音剛落,我頓時露出了一臉的幸福……
做一位幸福的班主任要學會捕抓每一次的幸福,善于反思,堅持記錄,這是我們歲月給我帶來的感動。正如楊老師說的,“時光只能帶走年華,卻帶不走感動,我們一起經歷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時光帶不走的永恒的感動。”
教育是一門藝術,在教育工作中只有講究科學、創新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覃麗蘭老師的講座讓我只能用“贊嘆”這個詞來形容。短短一個早上的時間講座,包含了老師多大的智慧?當時就感嘆時間過得如此之快,真希望心靈的碰撞可以再多一些。
覃老師用她豐富經驗、充滿魅力的語言給我們講訴了建設班級氛圍的重要性,離開了班級精神就像行尸走肉般。因此,覃老師通過取班名、班訓,設計班徽,創作班歌、班章,美化文化墻等活動,創建了一個班風濃厚的瑾瑜、蘭澤班。整個班級的班風建設充滿了正能量和創新。例如新開學通過游戲讓同學之間很快互相認識,建立起同學關系;創造班級歌曲,唱響班級精神;美化文化墻壁,宣傳班級文化……覃老師的每一次成功,相信都離不開她敢于創新以及在實踐中反思。
這也勾起了我對現在管理的班級的一些管理方法進行了一些反思,一年級下半學期剛開學不久,或許我對班級管理的比較松懈,認為孩子們在上學期很多行為習慣已經培養好,這學期只需要“蜻蜓點水”式地提醒便可,但通過幾位科任老師的“投訴”。我也在納悶,為什么這班讓我覺得可以慢慢放手的孩子變成了這樣,于是我感到很失望,經常對孩子們批評,讓他們與其他班級比較,又或者是更加的嚴厲的“懲罰”,甚至給他們講一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大道理。但后來我發現效果不盡人意。
聽了講座之后,我反思,首先,其實一個班集體的建設班主任要對自己、學生充滿信心,激發學生的班級榮譽感,抓住孩子們的閃光點,對比表揚和苛責更加管用。其次,班級的文化需要通過活動來落實,沒有落實的藝術就相當于形同虛設。所以在每一次活動課上,或者是上課時,想出更多創新的游戲,讓學生參與活動中來,這樣孩子們才不會“喜新厭舊”。再次,閱讀可以促進班級文化的建設。閱讀不僅可以讓我們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是能洗滌我們的心靈,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也一樣如此。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讓每一位學生都散發出良好的素養,讓班級沉浸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也有助于班級文化的建設。
記得生日那天,家人給我訂了一個蛋糕,清楚的記得蛋糕上面寫著這樣醒目的五個字“桃李滿天下”。當時我在想好特別的祝福語,也清楚的明白,家人對我的期盼。剛步入教師職業生涯才短短兩年,我卻收獲了要用一生去學習的知識。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壯無比;我們用智慧和真情容納每一個學生,不論其優劣,所以我們才桃李滿園。班主任工作是需要在實踐中反思,并在反思中充滿智慧和創新的。我希望在實踐中思考,在實踐中堅持。努力創造幸福,做一個新型的有智慧的、會思考的、幸福的班主任。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嘴快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這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好吧!我夢見劉昊的字寫得很漂亮!”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劉昊慢慢地點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