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堂大比武聽評課學習體會
小學課堂大比武聽評課學習體會
緊張而有序的教學大比武活動已告一段落,我作為其中的一員,經歷了上課、聽課、評課等教學過程,老師們精彩紛呈的課堂表現(xiàn)及敬業(yè)精神,讓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
課前充分準備。只有備好課教師才能上好課。教師站在講臺上也自然底氣十足。首先,教師備課要認真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難點。使知識能夠運用自如。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不僅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還應對學生學習新知識會產生哪些困難,要采取的預防措施有所了解。我這次上課的題目是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8課《跨越百年的美麗》,課前,我自己不斷鉆研教材,查閱各種資料,向一些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如何開展一節(jié)生動活潑的語文課。
上課組織得當。各部分銜接好,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始終保持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和學生要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中,引導學生的思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有良好的課堂紀律,且課堂不失活躍氣氛,使一節(jié)課順利進行。
聽評課也可以促使人成長。除了自己準備課,我還受本校幾位老師的信賴,去聽她們的課,并加以點評。共聽了三位老師的課,在給她們點評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原來要想幫別人修改教案,遠比自己設計更難,必須很快地了解教材內容,在聽課過程中形成思路。
總之,本次教學大比武活動的開展,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應該耐心、細心、認真對待每一堂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中去。在聽課學習中,我觀察到許多教師他們的舉手投足間都是那么的風情幽默,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教師教的快樂,學生學的快樂。通過本次的課內比教學活動,提高了我的課堂教學的效果,鍛煉了我的教學基本功,促進了我的專業(yè)成長。
篇2:邀請式聽評課活動方案
為激發(fā)我校教師參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動性,提高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進一步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經學校研究,制定邀請式聽評課活動方案如下:
一、目標與主題
強化學生課堂學習行為的規(guī)范性,優(yōu)化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手段的輔助作用。
二、方式與程序
采用邀請式聽評課方式開展全員聽評課活動,活動圍繞統(tǒng)一主題,確定統(tǒng)一目標,通過聽課、評課等方式,不斷強化學生課堂學習行為的規(guī)范性,不斷優(yōu)化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手段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進一步提升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具體實施程序如下:
第一步:講課教師主動邀請聽課。
要求講課教師在學校統(tǒng)一劃定的周次范圍內(見附表),提前一天邀請部分教師來聽課(邀請人員包括教務處人員一名,同學科教師不少于3人)。提出邀請后,學校教科室根據(jù)邀請先后順序每學科每天最多安排兩人講課,因行動滯后造成當周沒時間講課的按未落實聽課邀請?zhí)幚怼?/p>
第二步:學科組長發(fā)布講課信息。
講課教師所在學科組長面向全校教師,提前一天在qq群發(fā)布該教師講課公告,公告內容包括講課時間、地點、節(jié)次、班級和學科等,以方便其它學科教師選擇性聽課。
第三步:組織評課交流。
要求講課教師上完課當天主動聯(lián)系教務處和同學科聽課教師進行評課交流。
第四步:追蹤聽課。
教學管理人員就當節(jié)課存在的典型問題做好記錄,并在講課后某個時間對講課教師選擇性進行推門聽課,以驗證問題的改進情況。
三、考核與評估
1.本次活動學校將根據(jù)教師參與情況進行量化考核,講課教師能按第一步要求主動完成聽課邀請記量化分5分,講課教師能按第三步要求主動聯(lián)系相關人員評課交流記量化分5分。被邀請聽課和評課的教師如拒絕參加聽評課活動每次扣2分。
2.集中聽課活動學校一學期集中安排一次,故本次活動開始后,各任課教師一定要積極參與,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聽完規(guī)定數(shù)量的課,并力爭多聽幾節(jié),以便相互借鑒和學習,相關聽課數(shù)量量化標準參見以前規(guī)定。
*實驗小學
*年x月*日
篇3:聽王彥明博士講座《課堂聽評課藝術》有感
4月24日下午,在贛榆區(qū)黃海路小學聆聽了王彥明博士的《課堂聽評課藝術》,感觸頗多。王博士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中聽評課水平,從五個方面做了闡述:聽評課及其分類;聽評課的現(xiàn)實問題;聽評課現(xiàn)存問題的原因分析;聽評課的藝術和慕課時代聽評課。現(xiàn)將會議記錄和點滴感想記錄下來與各位分享。
王彥明,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博士,課程研究專家,特別強調王博士是著名的專家。
會議伊始,黃海路小學校長梁培斌致簡短歡迎辭后,王博士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學術報告。
王彥明博士幽默風趣的開場“破冰”把全場的老師都逗樂了。他說:“首先,我不著名,雖然我的名字里有一個‘明’字。其次,我不是專家,因為專家都是用‘磚頭’拍出來的。我是南師大課程與教學論這個專業(yè)畢業(yè)的,在坐的各位應該有好多是我的校友。”簡短的開場白,拉近了和臺下聽報告的老師的距離,全場氣氛輕松活躍。
下面的內容是我做的會議記錄,大屏幕的內容看不清,只能靠速記,不當之處,請各位見諒。
一、聽評課及其分類。
自從有了教育,就有了聽評課,古今中外,聽課和評課已經作為一個教育手段。
聽評課是聽課和評課兩個方面的過程,是檢驗教師上課的法寶。聽課是對課堂進行觀察,評課是對課堂的評價,對照目標中肯地分析與評估。評課的過程是價值判斷的過程,對一節(jié)課的成敗得失給予分析和評估。
(一)、聽評課的分類:
1、主題式聽評課:
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把教學分成不同的主題,然后對這些主題進行評價,特別是導課環(huán)節(jié)中有沒有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設計如何?是按什么方式設計問題的,問題鏈?問題軸還是問題環(huán)?問題鏈是滿堂問的方式,線形的、單向的。
2、視導式聽課(包括指導式):
領導檢查叫視導,師徒之間(結隊子)聽課叫指導。
3、比較式聽課:
優(yōu)質課評比,同課異構等。
4、推廣式聽課:
介紹某種先進的教學理念,經驗總結式。由名家、特級教師上示范課,其他老師根據(jù)示范課去學,目的是推廣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二)聽評課的價值取向:
1、只聽不評。
2、作為教學管理的手段和依據(jù)。
3、為了研究而聽課。
(三)、聽評課的群體:
1、評課專業(yè)戶:即聽課是為了評課。(評選)
2、仿課專業(yè)戶:即聽課是為了模仿。(學習)
3、聽課專業(yè)戶:聽課就是為了聽課。(檢查)
4、做課專業(yè)戶:(推廣)
二、聽評課的現(xiàn)實問題。
(一)、聽評課成為負擔。
1、對開課者來說,不愿意呈現(xiàn)。
2、對評課者來說,耽誤時間。
3、對組織者來說,確定人選難。
4、對學生來說,增加壓力。
(二)、聽課沒有準備,隨意進入。
1、推門課:對上課老師而言,開始和結束大腦都是短暫空白,不提倡。
2、隨意課:為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隨意地上課。
3、安全課:追求平穩(wěn),不求創(chuàng)新,但求無過。
(三)、評課時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1、評課的過程是大家相互吹捧的過程,十句話有九句半是假的。按規(guī)則出牌,缺乏質量,沒有新意。
2、專家一言堂。專家一發(fā)言,一錘定音。王博士建議對專家要有碰撞。
3、王博士說了自己平時評課時的做法。(我是山東人,性子比較直,有什么說什么,但我對事不對人,我就直接說了。)
(四)、聽評課缺乏合作性。
聽課單打獨斗,沒有分工,評課各自為政。
(五)、聽評課注重程序,忽視理念。
聽課只注意完整的環(huán)節(jié)與知識,評課形式忽視教學理念的滲透。
(六)、聽評課只注重教師,忽視學生。
聽課應該在教室的左右兩邊和學生之間看學生的反應,而不是坐在教室后看學生的后腦勺。不是看教師講得多好,而是看學生的掌握,學生非常喜歡上的課就是好課。
翻轉課堂,什么能翻,什么不能翻。要有高度、有深度,不學理論真的不行。
(王教授推薦閱讀《什么是教育》中的一、二、六、七、十章。)
(七)、教師評價素養(yǎng)的不足。
1、有沒有規(guī)劃。
2、評價建議針對性不強。
3、評價的改進功能沒能得到體現(xiàn)。
4、缺乏評價的技術與能力。
我們在聽評課的時候,更多的是和自己的經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