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專題活動心得體會
觀摩幼兒園數字化學習專題活動心得體會
12月上旬,我有幸隨同李園長、徐主任一同前往南京市第五幼兒園,觀摩南京市電教館、教研室聯合主辦的數字化學習專題匯報及展示活動。
來到第五幼兒園,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五幼的體感游戲展示,觸控游戲區域的大屏幕,孩子操作得心應手,進入會場,我們看到了孩子們正用數字畫板進行美術、游戲活動。接著觀摩了兩節平板教學活動,數學活動《動物園之旅》、綜合活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老師們初步嘗試平板電腦進課堂,在網絡環境下一生一平板的學習新方式。并通過在PAD上玩拼圖游戲,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聯想,了解各種圖案;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主動探索并交流歸納出圖形與數量,并在活動中感受數學探究的樂趣。幼兒在平板操作中自主學習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并在虛擬環境中發展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樹立環保意識。
南京市第五幼兒園蔡小榮園長做了題為“e路走來、共同成長”的數字化學習實驗的專題匯報。她從搭建幼兒自主學習平臺,讓幼兒走近e學習;建立網上實體圖書館,開創e形式閱讀;創建e學習資源庫、分享e學習資源;創設體感游戲區域,實現以兒童為中心的多模態交互學習四個方面闡述了五幼“e”學習試點項目進程,提出了建立幼兒園與企業公司、教研部門、高校專家組成四方聯合圈共同研究在幼兒園開展數字化學習的方法和模式。
隨后來自南京市教研室的教研員劉萍老師對兩節教學活動做了精彩的點評,從三個關注--關注兒童的年齡特點、關注兒童的學習方式、關注兒童的自主發展,和一個立足點--立足兒童的已有經驗對活動進行了剖析。
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并深刻的理解到,數字化教學是為了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促進兒童合作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生成。幼兒園教育作為幼兒成長的奠基階段,我們也應該緊跟教育的時代潮流。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字化電教媒體等越來越廣泛地進入幼兒園教育教學領域。數字化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手段,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的特點,能更快速、更準確地傳遞教學信息,與幼兒的認識水平和思維方式相適應。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學改革新途徑。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數字化等手段,充分發揮數字化的優勢,已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和直覺感受刺激的重要手段。
作為現代化的老師,我們應該繼續努力探索,用信息化推動技術與教育的有效融合,用現代教育技術點燃幼兒的創造力,實現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篇2: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打造數字化幼兒園
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打造數字化幼兒園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科技革命的基礎和核心,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隨著應用軟件的開發深入,計算機給幼兒園的教學與管理工作的諸方面帶來新的革命。繼中小學校園網絡的建設熱潮之后,幼兒園也已進入網絡建設的浪潮之中。如何提高幼兒園管理的現代化、規范化、科學化?如何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改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數字化幼兒園”建設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數字化校園”推動了幼兒園進行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實現管理智能化、教育信息化、決策科學化、資源共享化、服務系統化。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園教學與管理;數字化幼兒園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進,信息化作為一種樹立幼兒園品牌優勢、提升教師素養、增進家園互動的有效手段,逐漸被引入到幼兒園日常教學管理中?!皵底只@”可以有效推動幼兒園進行制度創新、管理創新,能較好的實現管理智能化、教育信息化、決策科學化、資源共享化、服務系統化,為幼兒園創新、特色內涵發展搭建了新平臺。
一、夯實基礎建設、構建幼兒園數字化環境
(一)實現幼兒園信息管理的規范化
抓幼兒園信息管理是構建數字化幼兒園的保證要素。為此,幼兒園要成立信息管理小組,各成員要職責明確,相互協調,有效促進幼兒園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作。并根據幼兒園管理信息化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操作性強,具有實用價值的各項信息化管理規章制度,通過制度來規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實現幼兒園行政管理智能化
利用計算機在網絡上建立幼兒電子檔案,其中包括幼兒學籍、幼兒個人檔案、幼兒電子作品、學習活動記錄、學習評價信息等。利用電子檔案既可以快速查找又可以永久保留。與此同時,可以將幼兒園教育教學、人事檔案、衛生保健、財務收費等一系列資料都進行電子管理,并將所有資料分類收集整理,建立電子案卷目錄,通過查看電子案卷目錄就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到某份文件資料,做到電子與文本的一體化管理。從而加速幼兒園現代信息技術的進程,提高幼兒園科學管理的實效性和廣泛性。
(三)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化
幼兒園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網絡上組織數據資源,建立各類數據庫:如教學多媒體課件,各種教學活動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兒歌、童謠、舞蹈等音頻、視頻,電子圖書等。教師可方便地檢索出所需的資料,可以為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和幼兒的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互聯網和局域網的架設與聯通,教師可通過網絡通訊技術與同伴、專家及其他讀者合作,發布作品并進行交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電子郵件開展合作學習,有效擴大教師的知識面,開闊教師眼界,實現資源共享。
(四)實現家園共育順暢化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離不開家長大力支持,合理科學地運用家長資源是促進教育發展的新途徑。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部分家長沒有時間接送孩子,但他們又非常關心孩子,希望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并與老師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信息技術應用于家園共育后能夠充分發揮其交互信息、共享資源等特性,在交流時間、合作渠道、溝通內容、共育效果等方面體現出了突出的優勢作用。家長通過瀏覽幼兒園網站、進入班級博客與教師討論、交流,一同收集有關幼兒的生活、學習的精彩花絮,為其成長的足跡刻上一串串精彩的烙印。家園聯系的暢通化可有效增強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信任和理解,提升辦園滿意度。
二、利用數字化環境,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提高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是21世紀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把“信息化的從教能力”的培養放在核心的位置上。信息時代對教師的角色提出了知識的寬度和深度的要求。建設數字化校園,真正打破了傳統的教師專業標準,加速了教師對教師專業化的認識,使信息素養成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有利地加快推進了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專業化進程。幼兒園也認識到只有使教師掌握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才能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貫徹到教育教學過程之中,融入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去,促進兒童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一)更新觀念,提高教師對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