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

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

2024-08-01 閱讀 3181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

一、轉變傳統管理理念

傳統的“君王式”、“霸王條款式”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經常是“班級命運”的主載者,“一個人說了算”的班級管理理念讓無數的教師刻骨銘心,他們從不考慮他人的想法,把班級其他教師、幼兒、家長當作隱形人,無視他們的存在。在他們眼里,班級管理“簡單”――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絲毫不考慮后果,就這樣,結果就像她們想的、說的一樣:“你瞧,我不也‘管’了幾十年了,幼兒不也‘出色’的嗎?”其實,要管理好一個班級,班級中每一位幼兒、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家長都應付出努力,而非僅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因此,應讓所有的成員都參與其中,成為其中的一員,成為可以“說話”的人,成為班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做為管理者,我們更應該經常為自己洗腦,將一些陳舊的管理理念在腦子里徹底清除,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的班級管理知識與經驗,并提取、轉化、內化為適合自己、自己班級管理的東西,不斷探索、反思、改進。

二、采用科學管理方法

轉變傳統的班級管理理念是科學實施班級管理方法的前提,采用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是管理好班級的核心。因此,應采用科學、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方法。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管理方法:

1、多動腦。

班級管理是一門知識、一門藝術,做為班主任,就應多動腦,細讀、讀透這門知識、展示這門藝術。平日里,應多動腦,經常思考“已經做的”,反思、總結、改進。多想想“將來要做哪些、要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合理規劃將來班級管理的目標。多想想與班級管理有關的問題,如:“如何與家長溝通聯系,讓家長愿意并且樂意與幼兒園緊密配合,正確教育引導幼兒?、通過什么途徑能更好地捕捉幼兒的想法,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怎樣與班級其他教師協力配合,做好班級各項工作?、什么樣的方法適合什么樣的幼兒?”等?!岸嘞搿保M力把事情考慮周全,保持客觀理智的頭腦,這樣在工作中才不會迷失方向。

2、多動口。

在班級管理中,應充分發揮“口頭語言”的教育引導作用。因為口頭語言的交流就像一條線,將其作用發揮好了,便能將管理者與管理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心緊緊地系在一起,心的交融,為管理作好鋪墊。

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應與班級其他教師協力配合。多與班級教師說說班級中的大事、小事。如:“最近某某小朋友怎么這么愛打人?、某某小朋友最近進步真大!、某某小朋友整天愛抓人的習慣應該怎么幫他糾正過來?、應該怎樣幫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書寫習慣?”等,并針對有關問題討論對策。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幼兒在家里的時間比在幼兒園的時間多,與家長的接觸更為密切,因此,應該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與幼兒園緊密配合,做到一唱一和、步調一致教育引導幼兒養成各種良好生活、學習習慣。平日里,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幼兒在家、在園表現情況,如:“某某握筆姿勢是否正確?、某某還挑食嗎?、生活、學習作息時間怎么樣?……”了解幼兒是否出現“一個寶寶兩個樣”的情況,對表現有待改進的幼兒,共同討論、尋找合理有效的措施。

經常與幼兒說說悄悄話,拉近與幼兒的距離。經常用啟發性的語言教育引導幼兒做盡所能及的事情、糾正不良生活、學習習慣等,如:有一位幼兒在幫生活老師收拾裝滿空杯子的筐時,把小的放下面、大的放上面,小手不停地扶著歪歪扭扭的筐,嘴里不停地尖叫。我看到了,忙幫了她一把,啟發引導說:“在家里,媽媽收拾碗時,是怎么疊的呀?”聽到我的話,她想了想,然后把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還有一次,一個平常特愛打人的小朋友被另外一個小朋友打了,我就及時引導說:“別人打你疼嗎?(疼)那你覺得你以前經常打人對不對呀?(不對,我以后不打人了。)”經常用鼓勵性的話語給幼兒自信,如:“你真能干!、最近進步真大!、哇,你真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等。

3、少動手。

“包辦代替”的現象在當今社會家庭中,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中處處可見,甚至在班級中,教師也經常扮演類似的角色。其實,在班級管理我們應該大膽放手,少親自動手。幼兒有能力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不要超之過急地忙著代勞,而應給幼兒“鍛煉自我、展示自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機會。如:班級管理中,可以讓全體幼兒輪流當小值日生,還可以根據幼兒的表現選出小組長、小老師等,成為班級管理的成員。又如: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應提倡“幼兒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教師恰到好處地引導,而不要包辦代替。如:在計算《學習3的加減》活動中,某某小朋友說:“老師,老師,‘3―1=?’我不會做,你幫我!”這時,千萬不能直接幫幼兒填寫答案,而應利用學具引導幼兒學會這道題的計算方法。否則,久而久之,就會助長幼兒坐享其成,不愛動腦筋的習慣,影響今后的生活、學習。

三、及時反思調整改進

班級管理的措施、方法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應是動態的,因為幼兒在成長,他們的知識、能力、情感等也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他們每個階段的表現都會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我們應在每實施一個策略方法時,及時觀察,及時發現策略是否妥當,是否適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對欠妥當的管理方法,應該及時尋找根源,及時調整、改進。如:我班有個幼兒用餐時進餐速度很慢,還挑食,第一階段我發現這樣的問題時,就引導她:“飯吃得太慢,飯菜會涼的,吃下去會影響消化,會肚子疼的,還有不能挑食,要什么飯菜都吃,這樣才有營養,才會聰明,身體才會很壯!”每當吃飯的時候我就會用類似的話語教育引導她,聽了我的話,剛開始她似乎覺得有些道理,吃飯的速度變快了許多,而且也慢慢變得不挑食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原來吃飯太慢和挑食的毛病又慢慢顯現出來了,我一想,看來,我用的方法太老套了,激勵的作用在不斷削弱,她似乎已經聽得麻木了。針對這種情況,我思考著,又采用了“‘獎勵小紅花、小貼圖’、‘如果不挑食而且吃得快些,就讓她玩某某最好玩的玩具’、‘適時用鼓勵性的語言、眼神、手勢鼓勵她’、‘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將她的點滴進步及時向家長匯報,讓家長給她精神獎勵,如:帶她去郊外玩’等。”等,幼兒用餐慢、挑食的現象又慢慢地發生改變,幼兒又進步了。因此,在實施班級管理方法中,應觀察方法實施后的效果,對缺乏智慧的管理方法應該及時調整、改進,從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2:幼兒園班級管理教育隨筆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幼兒園班級管理教育隨筆

班級管理對于我來說有壓力,也是一個挑戰,雖然從畢業到現在一直承擔著班級管理工作,但工作中還是存在著很多不足。由于每年都是接陌生班級,還要換老師,小朋友從大班升入到幼小銜接班是一個跨度,老師也有變動,使老師與孩子、老師與家長之間都產生了陌生感,相互之間不熟悉、不了解,特別是頭兩個星期,工作很不好開展,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之間要團結,一個班就是一個集體,作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師做到真誠和諧,班內教師之間配合的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班級管理的好壞。教師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和諧溫馨、充滿愛的學習生活環境。老師之間剛一配班時,有些不適應那也是很正常的。但作為班主任要處處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多和本班老師溝通、交流。對于班級孩子的表現,如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現?對*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鼓勵他?*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應及時與班內老師溝通,交流意見和看法,這樣既加強了老師之間融洽的關系,又有利于幼兒的教育。對于幼兒園要組織什么活動或臨時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個具體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師商量,針得一致意見后分工合作盡力完成好。教師之間要以誠相待,工作中經常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體諒,時時處處事事為他人著想,一切以工作為重,這樣就會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工作環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對班級幼兒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當然教育方法每個老師都自有一套,但對本班幼兒要求上必須是一致的,特別是常規方面,不能你要他這樣做,她要他那樣做,也不能一個緊一個松,以免使孩子形成兩面性,從而不能將常規形成一種習慣。

其次,我覺得家園合作應該放在首位,放在班主任工作重點上,幼兒大多數的時間還是在家中,只有家長在家中配合老師繼續進行教育、引導,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過家長園地將一定的教育方法、經驗介紹給家長,以便讓他們在家中能正確的引導、教育幼兒。要管理好一個班級,牢牢抓住家長是至關重要的,要讓家長認同你、接受你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我根據不同類型的家長,找準溝通的切入口。很多家庭是爺爺奶奶帶的,我們要爭取老人配合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習慣。

而對年輕的父母,我會虛心聽取他們對我們工作的建議,并針對他們的教育方法進行一些指導,這樣他們會覺得老師很有辦法,就會信服你。有時,隨機地寫一些小便條或發短信給家長,他們往往會覺得很貼心。那么班級工作就會魚如得水,輕松自如。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不但吸取經驗,不斷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才能豐富內涵,開闊思路,從而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游刃有余。在班主任工作這個領域中,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需要改進,我還要繼續努力,爭取做得更好!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