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現代教育技術與班級管理整合

現代教育技術與班級管理整合

2024-07-31 閱讀 9959

現代教育技術與班級管理的整合

內容摘要:現代教育技術融入了班級管理中魅力無窮。利用“校訊通”架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實現了家校良好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狀況,培養學生健康成長,讓班主任的工作方便快捷充滿情趣;利用因特網、移動多媒體、U盤、播放器等進行唱歌跳舞活動開展,并利用QQ相冊把活動的精彩瞬間定格,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QQ群及悄悄話郵箱成為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窗口,在班級QQ群平臺中,老師以朋友身份去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實現一對一、一對多的輔導教育,尤其是QQ郵箱的使用,悄悄話的交流,提高了老師的向心力。全新的教育理念、迅捷的現代教育技術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引擎。

關鍵詞:校訊通、多媒體、QQ相冊、QQ郵箱

正文: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與班級管理帶來革新和便捷。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了班級管理中,并從中嘗到甜頭。

一、“校訊通”架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

我們學校地處城中村,這里的家長大多做買賣,平時很忙,在教育子女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開個家長會也很難到全。這樣就造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脫節,有時信息不能及時正確傳達,形成隔閡。教師家訪也得看家長的時間,帶來很大不便。**年,我校“校訊通”開通以來,依托互聯網和手機短信,實現了家校良好溝通,在學校與家長聯系、教師與家長溝通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利用“校訊通”布置作業,方便又快捷。讓家長可以方便了解每天孩子的作業情況,有利于督促作業的完成,對孩子的良好學習態度和認真做題習慣的養成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一個良好的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于日常的點滴修行,而學生還小,應在家長的指導下培養。一個愛學習、能夠完成作業的學生,那么在班級中的表現也會很棒的。

利用“校訊通”每周班級播報和每月的學生成績反饋效果顯著。我與家長達成默契,每周五將班主任、科任教師對學生的各方面評價通知到每一位家長。這樣方便家長全方位了解學生狀況,學校的重大事項通知或變更也能迅速送達。這種語言情感的溝通,是其他家訪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學生家長也可以通過校訊通上傳信息,為班級管理帶來一手資料。我還利用成績導入系統,把平時的測驗成績,每月分發到家長手里,既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又在學習習慣、認知水平等方面可以進行定性評價,讓家長全面了解學生。

利用“校訊通”評語系統跟家長進行溝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道德修養、心理素質、價值觀的形成都會隨著年齡、視野和生活體驗的不同而不斷變化,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評語系統給家長發信息,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現狀,一起分析,揚長補短,共同進步。為了讓我班的一些“差”孩子快點進步起來,我又開始給家長寫“表揚信”和“教師寄語”。“捕獲”那怕一丁點兒的優點加以描述,幫助學生持續進步。試想一下,當你向學生家長送去這樣的信息時,對于整天為孩子煩心的家長來說,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啊!更重要的是對孩子是多么大的鼓勵啊!幾個學困生在學習上有了明顯的進步,一下子就贏得了家長的信任與支持。他們很感激老師對他的孩子所做的努力,融洽了師生關系,贏得了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配合與支持。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班級文化中助我一臂之力。

讓班集體變得更有凝聚力的法寶就是多搞文體活動。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們文化知識,也應該組織好班集體的文化活動。唱歌跳舞是我的短板,那么如何彌補自己的不足,豐富學生的活動呢?我就利用多媒體來開展班級活動。

我組織了課前十分鐘“音樂之聲”活動。我先從網絡搜索一些校園歌曲,并下載到U盤里。到學校利用播放器放給學生聽。然后,集中大家的意見選擇喜歡的進行學習。就這樣,聽、跟唱、自己唱,再聽,再唱……課前十分鐘的“音樂之聲”,學生學習了大量的校園歌曲,他們很開心,唱得很有激情。豐富了課余生活,讓歌聲響徹校園。長期的訓練,連我這個音盲也喜歡上了音樂。隨后我發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事情,自從開展“音樂之聲”活動后,竟然治好了幾個學生的“遲到病”。在今年學區組織的六一聯歡會上,我班大合唱代表學校參加了比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優美的歌聲,默契的二聲部,整齊劃一的動作,以絕對優勢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學生喜歡舞蹈,在學校組織節日慶賀時,學生總要有跳舞的節目。發愁的我想到請教專業的老師來指導,可大家都忙。也讓學生自己找會的人排練,可是效果不佳。思慮后我想到網絡,想到多媒體。我了解到學生都喜歡跳《江南style》,我就準備從網絡搜索下載。先下載了專門的下載工具《網際快車》,然后搜索相關內容下載到U盤。每天利用課余時間,領學生到移動多媒體的大教室進行視頻播放。動作太快,學起來很難,我就利用暫停,和學生一起分析動作。把動作分解學習,每一個姿勢都要到位,然后隨著音樂串聯。我很佩服學生,他們學習得很認真,學得很快。等站在舞臺上,戴著遮涼帽,架著眼睛的學生盡情表演,獲得掌聲陣陣。自此,學生們一發不可收拾,又學會了快板、相聲、小品等節目,大大豐富了班級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徜徉在快樂的海洋里,盡情享受現代教育技術帶來的快樂。

QQ相冊成為我定格精彩瞬間和記錄學生成長的好地方。在學校組織大型活動時,我會用相機給學生拍照。然后把這些上傳到班級QQ相冊,把捕捉的精彩瞬間定格在那里。學生經常去看,那種興奮的心情,那種拼搏的姿態,那種成功的喜悅,久久激勵著學生。我還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照片留言回復。這樣,養了學生的眼,悅了學生的情,培養了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生與生間的關系,提高班級凝聚力。良好的引導很重要,我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比賽。今年我班有兩名學生在參加市里組織的電腦繪畫大賽中《生活大課堂》獲得二等獎。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學生學會包容,學會了合作與擔當,班級的凝聚力進一步加強。

篇2: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對學生實施高質量培養

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對學生實施高質量的培養

咸豐縣活龍坪鄉民族小學姚勁兆

【摘要】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教師的靈魂、價值均需要課堂來體現。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基礎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激流勇進,現代教育技術不斷豐富和壯大,現代教育技術也不斷的進入每一個課堂。現代教育技術在改善教師教學方法及學生學習思路上均有較大的貢獻。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已成為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實現時間空間的跨越、揚長避短等方面,讓教學變得更輕松方便,也是學生有更多的興趣擇向、思維散發、創新意識的途徑,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然而,也正是這種新的教育資源、技術手段帶來了許多諸如教師懶惰,學生學習膚淺等問題,對教學過程產生負面影響。教師該如何高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達到事半功倍的收益,如何實現其與教學過程的有效整合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現談談我在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上的一點認識。

【關鍵字】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整合

部分教師直接通過網絡下載課件,不通過自己的加工和修改,也從來不思考課件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及如何實現學生更易接受的探索和整理。這種課件,老師在課堂上放一放,學生在下面聽一聽,往往沒有筆記,下課后就什么都不記得了,效率極其低下。

有的老師則花費大量時間在制備充滿玄幻、多彩、亮麗的課件上,往往忽略了知識的本身,失去了教學的重難點。一些多余的插件、動畫效果也常常浪費課堂時間。而諸如文字不同方向飛入、聲音效果、字體動畫等雖然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但過多的插入往往會吸引學生的關注度,一堂課下來,學生可能只記住這些好奇的動作,而忘記了真正的教學內容。結果造成課堂的本末倒置、喧賓奪主,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過多的使用多媒體資源,不注重與學生的課堂互動和交流,教學過程只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缺乏參與課堂教學中情感傳遞,通常會造成課堂氣氛低迷,學生學習方式單一和思維的禁錮。再者,老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減少板書,對學生的動手及實際操作能力都會產生重要影響,長期如此,老師懶了,學生也懶了。

那么,到底該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呢?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應該是與傳統教學的充分整合,它們對老師和學生都應該是正面作用,而不是反面的。所以要想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上好每一節課,首先我們教師本身必須掌握基本的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與技能,具有信息化環境中教與學的新觀念,才能適應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際需要,把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很好地組合起來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結合各個學科的特點,發展適合不同學科、不同教師、不同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絕不可千篇一律,一視同仁。在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終身加強專業訓練,習得專業技能,提高從教素質,關注自身的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技能水平,從而使我們始終具有較高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過程應該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在學科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必須對教材和學生事先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有限的物質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發揮設備、技術的最大潛力。結合本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利用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學生進行有機整合,實現教育、教學過程的優化,對學生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育和培養。

篇3: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誤區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誤區與對策

姓名:張艷杰

學科:英語

所在單位:乾安縣讓字鎮中心校

摘要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學方式之一,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為了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國家在新課程標準中也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育理念。這些,都顯示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教育中的不凡地位[1]。要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與主體地位,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新型教學結構。所謂教學結構是教師、學生、教材與媒體這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是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而不是單單的把技術當做工具來使用。本文先分析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涵義及現狀,然后找出現實中存在的幾大誤區,并針對誤區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整合;誤區;對策

1緒論

1.1課題背景

1.1.1理論依據

本文依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學方式之一,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想深入開展下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只有進行透徹的研究,才能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讓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1.1.2課題的提出

隨著教育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成熟,現代教育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學校的教學當中。被人們所關注,在幫助教學活動的進行方面,教育技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技術和課程的整合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課題研究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誤區與對策。要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與主體地位。大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從而實現一個在網絡教育環境中符合當代教育理念、具有現代教育特色、教學效果良好的教育教學模式。

2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涵義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把現代教育技術和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所謂融為一體就不能“技術是技術,學科教學是學科教學”,認為兩者關系不大,或者強拉硬扯的把兩者放在一起。對教學而言,技術是教材的一部分,技術應滿足學科教學要求;而對教師來講,技術是得心應手的工具,就像黑板、粉筆、三角尺一樣,使用起來很方便;對學生而言,技術是理想有效的學習環境,就像圖書館、資料室、實驗室,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是提供答疑解惑的“電腦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與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過程結合,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地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2]。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重點是“整合”這個概念,整合不等于混合,要將現代教育技術看做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教學目標。它強調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教師不要把現代教育技術僅作為一個呈現和知識傳遞的工具,而應該將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激勵情感和促進學生思維和交流的工具。對于學生來說,要善于將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終生受用的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師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優化我們的教學[3]。

3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狀

3.1現代教育技術的工具價值挖掘較好

3.1.1硬件教育環境比較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