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班級管理小經驗

班級管理小經驗

2024-08-01 閱讀 9646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班級管理小經驗

班級管理是一項有技巧的活動,需要我們老師去思考,有效的班級管理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去發展。以下是我個人的管理小經驗。

一.善于獎勵法

聰明的教師一般都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幼兒。比如獎勵優秀的幼兒小紅花或是掌聲等。在上課時,幼兒背誦詩歌,為了鼓勵幼兒認真的背誦,我則用小貼畫激勵法,背誦優秀的小朋友我會獎勵給這名幼兒一張小貼畫,這樣其他的小朋友看到后也會積極地背誦,它們也想得到小貼畫。利用了獎勵物品的方法進行了正面強化。矯正了幼兒不適宜行為。同時利用榜樣的示范作用激勵其他幼兒學習模仿也是一種不錯的教育方式。當然這種獎勵方法不僅只對于表現良好的幼兒,也適用于有不適宜行為的幼兒。比如經常在課堂上表揚幾個優秀的小朋友,或者即使表揚幾個品行好的幼兒,久而久之,這些優秀的幼兒便在其他小朋友的心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形象。逐漸的向他們學習。

用誠心贊美鼓勵。花草樹木大都向陽生長,人也一樣,喜歡被贊美,被鼓勵。老師若能真心誠意欣賞孩子的純真、善良、可愛,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贊美的行為。若發現孩子有值得贊美的行為時,更要把握時機,不管用語言、肢體、眼神、動作、表情、評語,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

幼兒小剛喜歡擾亂課堂秩序,上課時亂跑亂叫。但是他喜歡唱歌,于是我鼓勵他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最后他得到了自傲朋友的贊賞和掌聲。我獎勵給他一朵小紅花,同時希望他能認真聽課,就能得到表揚。最后他的行為收斂了很多。

我獎勵了小剛唱歌的好行為,同時也抑制了他破換課堂的行為。這也表現出了行為主義關于強化作用的理論。即獎勵一種好的行為,讓此行為變得更強。同時不好的行為沒有得到強化自然就會削弱。獎勵的方法可以減少幼兒不適宜行為的發生,增強良好行為的出現,也可以樹立榜樣等,有點不勝枚舉。

二.行為后果法

所謂行為后果法也就是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并且要對自己所做的行為負責任,承擔后果。面對還不太聽得懂道理的學齡前兒童,僅僅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在跟他們苦口婆心的講道理不管用的時候,不妨試試盧梭的“自然后果法”,(請謹記: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這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對于幼兒的過失,盧梭主張采用“自然后果法”,即是讓孩子憑自己的直接經驗去接受教育,體會自己所犯錯誤造成的自然后果,從而學會怎樣去服從自然的法則。運用“自然后果法”可以讓幼兒獲得最直接的經驗,并且使其印象深刻從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此外,還避免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產生正面沖突,但是,此法也有不足之處,因為有的比較危險的情況是不能讓幼兒體會自然后果的,因此運用的范圍有所限制,所以我們一定要恰當的運用“自然后果法”。此法強調是對行為承擔的責任,通過責任讓幼兒產生自我行為了解自我行為修正。行為后果法針對于有不適宜行為的幼兒是一種能產生強烈效果的方法,它能教育幼兒當他們做了某些不適宜行為并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那么就讓幼兒自行承擔負責,能夠給予幼兒恰當的帶有教育性質的懲罰,會使幼兒對這種不適宜行為產生條件反射。

凱凱上課時喜歡離開座位,到處亂走。我命令他回位,他不理睬。我把他的椅子搬走,說:“你不喜歡椅子那就先別做椅子,剛才你的行為打擾了小朋友們聽課,也破壞了課堂秩序,這是你不坐椅子造成的后果,你要承擔責任,等你想好了你的錯誤然后告訴我,你就可以坐下了。”一會他跑到我面前,我問:“站著有什么感受?你錯了么?為什么?”凱凱:“站著不舒服,我錯了,我亂跑影響小朋友聽課。”我把椅子還給他,希望用這種方法能讓他明白他要對自己所做的行為負責任并能真正認識和改正錯誤。

行為后果法有利于從小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并促進自主意識的發展,逐步形成做事三思而后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很好的抑制幼兒的不適宜行為,讓幼兒從心理和身體上達到心服口服的作用,對以后的這種刺激產生回避的反應,他們回自己了解到做錯了事情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責任,這又是他們恰恰畏懼的后果。

三.愛心感化法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全部力量,才會把他的青春、智慧無怨無悔地獻給孩子們,獻給教育事業。

不論教師用什么方法改變幼兒的不適宜行為都要對幼兒有愛心,發自內心的的情感去教育幼兒。愛心是連接幼兒和教師心靈之間的橋梁。是打開幼兒心智的鑰匙。這也體現了一個幼兒教師的職業素養,幼兒教師應具備的重要職業素養之一就是熱愛幼兒,而且教師對幼兒的愛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愛孩子才會親近他們,愿意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采取適當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去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只有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才會信賴老師,依戀老師,愿意接受老師的指導。

愛表現在溫柔的動作、真誠的語言等。艷艷在午睡時不僅不睡覺還唱歌影響其他小朋友睡覺。勸說她許多次都不管用。我認為得深入了解她用愛心感化她。我來到她身邊,看到她臉上有飯粒,輕輕幫她拭去。我又用毛巾把她臟兮的手擦干凈。又詢問了她平常的愛好等。我發現她對我的陌生感消失了。我幫她蓋上被子坐在她身邊看著他睡著了。這件事后,她經常主動和我說話。我們的感情加深了。只有處理好我們與幼兒的關系,用真心對待他們才會得到有幼兒對我們的信任。

再比如小桐,他是班里最調皮的幼兒,對于他我有點黔驢技窮了。強制命令他毫無用處。我突然發現他喜歡玩拍手游戲,我投其所好和他一起玩。漸漸地我變成了他的一個小伙伴。當他調皮搗亂時,我告訴他:“你又調皮了,老師很生氣,你不聽我的話我很傷心。我希望你能安靜下來。”他停止了自己的行為,生怕失去一個玩伴。愛心的付出也會得到回報。飯后,我搬餐具下樓,我回頭卻發現小桐搬著少量餐具幫我來了,看著他憨態可掬的樣子一股感動之情油然而生,那一刻,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我用愛心換取的是幼兒的愛心,用真誠換取的是幼兒的關懷。這也加深了我對那句話的理解:‘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幼兒教師的愛不是出于個人情緒的偏愛,也不是沒有原則的溺愛,而是理智的愛,其中即包含對幼兒的尊重,也包含有對幼兒的嚴格要求。拿出你的真心對待幼兒,你會發現你同樣也得到了孩子們的愛,你會感覺到你與孩子之間涌動著連綿不絕的愛。用愛心感化幼兒,用真情感染幼兒!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小學優秀班主任班級管理先進經驗介紹材料

在這五彩繽紛、酸甜苦辣的人生道路上,我作為一名為孩子們服務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以平常心做著平常事,猶如大路邊一株清雅百合的存在,不為取悅偶然路過的行人。只為那一張張充滿天真稚氣的笑臉。看著孩子們的成長變化,看著他們變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種特有的人生享受。

一、抓禮儀教育,創文明班風。

我一貫重視引導學生學習“規范”,學會做人,教育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平時,能根據學校要求,深入開展文明禮貌教育活動,從而達到以人為本。

1、學習“規范”,讓“規范”深入人心。

利用每天的晨會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規范”,每天學習一條,讓學生根據規范的內容,練習朗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理解規范的要求,這樣不僅讓學生在學習規范的同時,掌握規范內容,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背誦簡單明了的兒歌,對照規范找差距,更好讓學生按規范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與此同時,進行系列講演比賽,讓學生學習禮儀常規和待人接物的原則,使規范深入人心。

2、從常規訓練入手,使文明具體。

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規范”教育后,要讓學生真正掌握“規范”的內容,運用規范待人接物,同時還對學生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訓練。(1)、班級集合排隊,進教室秩序訓練。課間操結束后讓體委組織學生站隊,進入教室,同時嚴格要求規范他們的一舉一動。(2)做操動作規范,整齊劃一的訓練。課間操親自督導學生做操,學生做操的動作到位,隊列步伐整齊(3)、站、立、行的軍事化的訓練。(4)每天進校時敬禮,問好姿勢的訓練。(5)、隊禮、隊歌、國歌、升旗儀式規范性的訓練。

二、挖掘有效資源,對學生進行“勤學”教育。

勤奮學習是學生應有的最起碼的美德,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勤奮學習教育之外,每天在黑板上都寫一句勤奮學習的格言或一首詩歌。珍惜時間,遇到難題和困難時,動腦筋想辦法,從不輕易放棄,培養學生們的毅力和恒心。

1、轉變觀念,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素質教育落實的最重要的陣地是課堂,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通過調查目前課堂上老師地位堅不可摧,教師主宰課堂,學生受老師支配。要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一點思想觀念沒有在廣大教師中得到共識,因此轉變觀念的任務還很重,讓學生主體性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讓學生唱主角,這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2、從研究學生認知規律著手改進提問。

提問作為一種師生互動交流的手段,是課堂教學不可少的,提問可以串起一堂課的知識結構體系,所以好的提問可以讓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嘗到了思維的方法,而無效的提問只是課堂上可有可無的點綴。要讓提問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線索,以學生學習的思考過程為線索。我苦心研究了本班學生的思維特點,課堂的提問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從學生的認知規律著手,學生都懂的,不問或者少問,該問的提高難度、深度,學生不懂的更應該問,這樣就提高了問題的質量,提高四十分鐘課堂的效率。

3、讓學生會提問,敢于提問。

課堂上沒有學生提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首先轉變觀念,還學生主動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七嘴八舌,不害怕擾亂了課堂紀律。學生提問的課堂成了蓬勃生機的教育園地,真正成為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地方。其次創設讓學生提問的空間和氛圍,在課堂上留有一定的時間,可以是課最后結束前幾分鐘;也可以是在教授主要教學內容后的幾分鐘;或者在一個章節單元教授后抽出一堂課,讓學生在自己梳理知識后提出問題,發出一些征詢性話語,或是啟發性語言。對待學生提問以鼓勵性為主,學生提問也總有一個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過程,做到不以善小而不為。最后處理好如何使學生敢問,學生問錯怎么辦的問題。總體以引導為主,不多加指責,多一些循循善誘,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的提問能力有相應的進步。

篇3: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理解和寬容是治班的良策

時間一晃又是臨近期末之時,在學校領導的有力指導下,在各位課任老師的共同協作努力下,我班在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也暴露出了許多不足之處。本學期我擔任13汽修3班的班主任,現將這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建一支健康向上、積極主動的班干部團隊

開學初為班級醞釀、物色得力的班干部成為開展班級工作的第一部,首先是考察學生是否具有肯為同學、老師服務的意識。從接新生開始就開始注意觀察其執行能力,第一個禮拜就注意對學生的守紀、服從以及集體榮譽感的考察。并動員和鼓勵全班主動為同學服務,通過自己在宿舍、班級的表現來觀察。接下來的選舉,充分發揮同學們的民主,和班主任對這些班干部集中觀察相結合,一支積極主動的班干部團隊就初步建立起來。

接下來是對班干部的培訓和監管主要以下兩點:

1、班干部要起到帶頭作用,自己不得出現違紀現象。

2、明確自己的職責分工,嚴格按照班規考評全班同學的表現。班干部的工作也不總是順暢的,班干部也是成長中的學生,當然也會有缺點和工作的失誤以及工作方法的不足,只要班主任能經常從思想上進行幫助指導,不斷地鼓勵,就可以不斷地發揮他們積極的作用,使他們得到鍛煉。班級工作才可以順利進行,一學期下來我班黃建斌、何柳平、梁治幫等班干部迅速成長,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

二、需要寬容,以同齡人的心態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作為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人格,要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心理處境,關心學生學習的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地引導、表揚、鼓勵,使學生逐漸對班主任有種信任感,就能喚起學生的自尊心、激勵他們學習。多賞識學生,讓表揚和鼓勵助學生走向成功之路。

三、量化考核落實到實處

按照學生處的具體要求,根據學校的校規校紀,而制定我班班規。對學生進行量化打分,班干部做監督工作,把學生每天的好壞表現都及時做好記錄,每個禮拜公布一次,每月匯總,以獎為主,以罰為輔。

四、教育學生努力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取得好成績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育學生要有明確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參加汽車技能大賽,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班上課堂紀律,完成作業及自習良好。

五、各項活動

本學期我班在各項活動中取得了較好成績:

1、在軍訓中獲得軍訓先進班級。

2、在學校籃球賽“迎新杯”中,獲得男子組第一名的好成績。

3、在**學期的10月份,獲得文明班級的稱號。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班級已經基本形成了穩定的紀律,各項活動都積極參加,成為了一個和諧的集體,為此,我感到高興,但也存在著很多缺點和問題:如個別學生早退、睡覺、玩手機等,但以后會繼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