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班級管理中信息技術運用及合理引導

班級管理中信息技術運用及合理引導

2024-07-31 閱讀 4827

淺談班級管理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及合理引導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日漸普及與重要,其便捷高效的優點愈發明顯。一位高素質的教育工作者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觀念,掌握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教學手段,對信息和網絡積極認同,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工具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管理、運用,實現最優化的教育效果。作為班主任,采用信息技術管理班級,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管理功能,創造和諧的班級氛圍,將會使得班級管理更有效,更具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漲,進而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為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條件。

關鍵詞:信息技術;班級管理;合理引導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為學科教學與班級日常管理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科教學效與班級管理效率。特別是在班級管理方面,運用信息技術便捷高效的特點更有利于班主任實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將網絡資源與班級管理有效整合,促使學生建立更加良好的學習心態,創建一個和諧上進的班集體。作為班主任,肩負著領導班級工作的重任,應該嘗試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煥發班級的生機與活力。

1.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其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往我們都是靠口頭宣傳與思想匯報的形式用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杜絕傳統方法中枯燥刻板的弊端。每次班會選定一個教育主題,在對學生進行宣傳之前,在互聯網上查找相應的素材課件、網頁、視頻、動畫等,讓學生觀看學習,接受教育。在學生觀看的同時,教師加以適當的講解與引導,加強學生對于教育主題的理解。運用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的電腦,投影儀等現代化信息設備,在班會或者思想品德課在線播放有關思想品德教育的多媒體素材,如感動中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等等,在觀看了制作的課件網頁以及多媒體素材之后,好多學生留下了感動的眼淚,學生們不僅在教育課上時刻關注著品德教育的全過程,在課后,學生們也在討論者多媒體素材中提到的先進人物事跡,從這一刻起,思想品德與愛國主義在他們心中將不僅僅是枯燥的概念,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刻板的說教將內化成永不磨滅的信念,在學生中間口口相傳。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對于自身道德的要求越來越自覺,上課說話打擾他人學習的少了,課下瘋鬧亂扔垃圾的現象沒了,正能量在班級中迅速傳播。運用信息技術,在感官沖擊的基礎上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既生動又形象,讓學生切身感受好的品德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樹立堅定的集體主義與愛國主義信念。

篇2: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影響因素分析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影響因素的分析

譚明江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教師的教學模式產生了根本性變化,強調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施力度。可是事實上,很多的學校根本就沒有多媒體,這些整合只停留在理論的研究的程度上。還有一些學校,信息技術配備是不錯,可是很多的設備都成了擺設,只有在碰到公開課,示范課等活動的時候才得以使用,純粹成了給外人欣賞。沒有當然不能用,有了卻還不是用不好,是什么問題造成了這樣的現象呢?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還在摸索著前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著諸如資金、技術、師資、觀念等諸多影響教師信息技術運用的因素,具體表現為:

1、自身認識和社會、學校認識不夠。

面對著信息化社會的飛速發展,絕大多數學校都能意識到信息化所帶來的壓力,可是在這樣的壓力面前,很多的學校選擇了避重就輕。口號喊得比誰都響,又是信息技術和各學科的整合,又是讓信息技術走進每堂課。形式主義如果出現在嚴肅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危險的信號。素質教育也提倡了很長時間了,可是現在廣大的中小學不還是在圍繞著中考這跟指揮棒在旋轉嗎?因為信息技術學科是副科,所以學校沒有必要再這上面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現在這種以偏頗的目標作為教學工作的導向,學生受到了影響,教師也受了影響。根本就沒有必要去研究信息技術應用,好好的站在那七尺講臺上,規規矩矩的上課就好了。現在整個咸豐縣各鄉鎮學校都安裝了班班通多媒體設備,但是有很多的教師幾乎都不開機,課件別人幫忙代做,或者就索性不用課件,覺得課件沒有什么使用價值。說到底,他們就是在自身的認識上有問題。變則通,不變則不通。很多的老教師還在拿著很多年以前他們教課的方式在上課,可是下面呢?學生變了,已經是一些開口閉口就網絡的學生們了。據調查很多學生接受知識的來源已經成為了網絡。所以更新自身對于信息技術運用的認識很重要,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資金是困擾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的一個大問題,經濟條件差的地方,無法開展信息技術運用工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沒有錢就不辦教育了嗎?教育是一個百年大計的事情,廣泛開展社會教育,讓社會讓企業來參與到教育建設中。當然有的時候教育設施的薄弱也是有一些人為因素的。

3、師資隊伍素質較低。

中小學教師掌握信息技術運用的專業人才鳳毛麟角,多數教師自身專業水平不高,對現代教育意識與現代教育觀念缺乏了解,難以發揮其引導作用。現在農村中小學的現狀是老教師的比例比較大,這部分教師基本上電腦技術能力是比較弱的,可會用計算機的教師不到10%,有的教師想用多媒體上一節課還必須有信息技術教師跟班指導,否則就有可能出“丑”。教師學計算機也是被逼無奈,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取得計算機證,應付職稱晉升等,而學校對于這樣的現象卻不很關注,硬件條件達到了標準,軟件卻落得很遠很遠。上級來檢查的也只能看看說硬件達標了,軟件卻很難檢查。

篇3: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

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興起所帶來的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和應用,正給傳統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能否成功實施整合,已成為現代教學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化繁為簡,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容量大,大量節約板書時間,教學效率高,教學效益好;教學條理清晰,邏輯性強,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傳統觀念,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革新課堂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整合有效教學

作為成人,我們常常懷念童年時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的生活。而現在的兒童再不會有這種懷舊之情,因為沉重的學習負擔已使他們童年的歡樂化為烏有。目前的教育,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失去了兒童應有的夢想和激情,失去了積極的人生態度,失去了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失去了兒童應有的童真。他們變得現實、麻木、呆板;變得消極、沉重、少年老成,學習成了孩子們最痛苦的事情。基于此,我們選擇“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有效學習研究”作為研究課題,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效的學習工具,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興起所帶來的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和應用,正給傳統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能否成功實施整合,已成為現代教學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一、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課堂教學煥發勃勃生機

(一)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

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無疑給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功能創設情景,渲染氣氛,通過情景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新事物、新問題,激發他們強烈的探索欲望,充分調動學生渴望新知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把原來枯燥嚴謹的課堂變得生動而有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1.將問題情境“故事化”增強趣味性

學生都愛聽故事,特別是一些童話、寓言故事。教師要將問題情境故事化,把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學生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我在教學《日月潭》第二自然段時,這一段介紹了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我就給孩子們播放了了日月潭名字由來的神話故事,繪聲繪色的講解,豐富多彩的圖片,使學生身臨其境,豐富感人的故事情節,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