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計算教學中培養幼兒思維能力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經驗交流:計算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而且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它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那么怎樣對幼兒進行計算思維訓練的培養呢?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在形象思維中培養幼兒的抽象思維特點,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由淺入深,由具體形象過渡到抽象邏輯,以促進幼兒思維的健康發展。
我在教小朋友認識“1”這個概念時,開始用實物和圖片讓小朋友具體感知,我出示了:1根粉筆,1把粉筆,1盒粉筆;一粒葡萄,一串葡萄,一筐葡萄;1支花,一束花,一盆花等實物,又讓幼兒在圖片上找出:1雙筷子,1排大樹,1個蘋果,1盤蘋果,1群兔子等。接著我又讓幼兒在自身的器官中找出“1”,幼兒的情緒很高,他們找出:1張嘴,1雙眼睛,1只鼻子,1對耳朵,1根頭發,1雙手,1對胳肢窩……找得非常仔細,當我問:“1”還能代表哪些東西時,幼兒說出了很多很多,當我問:“1”能代表大的東西有哪些時,幼兒更活躍了,有的說“1”能代表1棵大樹,1群大老虎,有的說1能代表1座大山,1群大獅子,1個地球,有的小朋友立刻接著說:1還能代表1個太陽,老師說過太陽比地球還大;還有的幼兒說:1能代表1個銀河系,1個宇宙……他們把“1”說的好大好大。“那么‘1’能不能帶代表小的東西呢?”我又問。“能”幼兒回答得很肯定,他們說,1能代表1只小螞蟻,1張小紙片,1粒小石子,1顆小草,有的小朋友說得更妙:1能代表1個微生物,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看,需要小的時候他們又把1說得很小。這個活動加深了幼兒對“1”的認識,又通過“1”認識了數的抽象性和變通性,做到了在形象思維中滲透了抽象思維。
二、在單項思維中培養幼兒的多項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幼兒全面觀察問題,培養幼兒的多項思維能力,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
我在教幼兒學習多元分類時,設計了這樣一堂教學活動,請10幼兒,其中5男5女,他們中有1名戴眼鏡的,2名背書包的,3名戴帽子的,4名穿裙子的,我請幼兒把這十名小朋友分成兩組,讓幼兒仔細觀察,看動腦筋,想出多種不同的分法。幼兒有的按男孩女孩分,有的按戴眼鏡和不戴眼鏡的來分,有的按背書包和不背書包的分,有的按穿裙子的和不穿裙子的來分,我把這幾組數寫到黑板上,正好是10的分解組合。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又培養了幼兒分析概括能力,同時也復習了10的分解組合。
三、在定向思維中培養幼兒的變向思維能力
我們設計一堂計算活動,一般都是安排一個學習重點,圍繞這個重點練習,幼兒的思維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經常這樣容易使幼兒不深入思考,會按著同一模式張口就答,不利于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的訓練。為了克服這個現象,我在設計練習時,從內容到形式注意它的多變性。
例如,在學完相鄰數時,我為幼兒除了這樣一組練習:11、、13;18、、16;14、15、、;、16、15三個相鄰的數字,有的要填前面一個,有的要填后面的,有的要填中間的,有順數的,又倒數的,幼兒每做一個練習都要認真思考。
四、在順向思維中培養幼兒的逆向思維能力
在計算教學中,不但要發展幼兒的順向思維,同時還要重視幼兒的逆向思維的培養和訓練。順數倒數就是一個典型而簡單的互逆性思維。在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的教學中,幼兒掌握求總數容易,求剩余難,這是因為剩余的減法應用題有賴于逆向思維的發展。比如:有5只小白兔,4只小黑兔,一共有幾只小兔子?幼兒通過操作,能很快通過順向思維來解決,如果把這道題改成:有9只小兔,其中有5只是白色的,剩下的都是黑色的,問黑色的小兔有幾只?這就增加了難度,我在教學中不只滿足于幼兒說出的得數,而是讓他們一邊操作,一邊說出簡單的道理,這是訓練幼兒逆向思維的好辦法,有時發展幼兒求異思維的好形式。
五、在一般性思維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為了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我在教完幼兒查數立方體的知識后,設計了一組有層次、有梯度的練習。
請幼兒用5個小方塊擺出一個無遮掩的立方體。
請幼兒用5個小方塊擺出一個有遮掩的立方體。
請幼兒用8個小方塊擺成幾組無遮掩的立方體。
教師出示幾個圖式,讓幼兒推斷小方塊的數量,并自己手中的小方塊擺出來。
總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形式的訓練,使幼兒的大腦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對幼兒的思維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幼兒計算的學習。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篇2:經驗交流:計算教學中培養幼兒思維能力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經驗交流:計算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而且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它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那么怎樣對幼兒進行計算思維訓練的培養呢?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在形象思維中培養幼兒的抽象思維特點,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由淺入深,由具體形象過渡到抽象邏輯,以促進幼兒思維的健康發展。
我在教小朋友認識“1”這個概念時,開始用實物和圖片讓小朋友具體感知,我出示了:1根粉筆,1把粉筆,1盒粉筆;一粒葡萄,一串葡萄,一筐葡萄;1支花,一束花,一盆花等實物,又讓幼兒在圖片上找出:1雙筷子,1排大樹,1個蘋果,1盤蘋果,1群兔子等。接著我又讓幼兒在自身的器官中找出“1”,幼兒的情緒很高,他們找出:1張嘴,1雙眼睛,1只鼻子,1對耳朵,1根頭發,1雙手,1對胳肢窩……找得非常仔細,當我問:“1”還能代表哪些東西時,幼兒說出了很多很多,當我問:“1”能代表大的東西有哪些時,幼兒更活躍了,有的說“1”能代表1棵大樹,1群大老虎,有的說1能代表1座大山,1群大獅子,1個地球,有的小朋友立刻接著說:1還能代表1個太陽,老師說過太陽比地球還大;還有的幼兒說:1能代表1個銀河系,1個宇宙……他們把“1”說的好大好大。“那么‘1’能不能帶代表小的東西呢?”我又問。“能”幼兒回答得很肯定,他們說,1能代表1只小螞蟻,1張小紙片,1粒小石子,1顆小草,有的小朋友說得更妙:1能代表1個微生物,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看,需要小的時候他們又把1說得很小。這個活動加深了幼兒對“1”的認識,又通過“1”認識了數的抽象性和變通性,做到了在形象思維中滲透了抽象思維。
二、在單項思維中培養幼兒的多項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幼兒全面觀察問題,培養幼兒的多項思維能力,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
我在教幼兒學習多元分類時,設計了這樣一堂教學活動,請10幼兒,其中5男5女,他們中有1名戴眼鏡的,2名背書包的,3名戴帽子的,4名穿裙子的,我請幼兒把這十名小朋友分成兩組,讓幼兒仔細觀察,看動腦筋,想出多種不同的分法。幼兒有的按男孩女孩分,有的按戴眼鏡和不戴眼鏡的來分,有的按背書包和不背書包的分,有的按穿裙子的和不穿裙子的來分,我把這幾組數寫到黑板上,正好是10的分解組合。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又培養了幼兒分析概括能力,同時也復習了10的分解組合。
三、在定向思維中培養幼兒的變向思維能力
我們設計一堂計算活動,一般都是安排一個學習重點,圍繞這個重點練習,幼兒的思維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經常這樣容易使幼兒不深入思考,會按著同一模式張口就答,不利于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的訓練。為了克服這個現象,我在設計練習時,從內容到形式注意它的多變性。
例如,在學完相鄰數時,我為幼兒除了這樣一組練習:11、、13;18、、16;14、15、、;、16、15三個相鄰的數字,有的要填前面一個,有的要填后面的,有的要填中間的,有順數的,又倒數的,幼兒每做一個練習都要認真思考。
四、在順向思維中培養幼兒的逆向思維能力
在計算教學中,不但要發展幼兒的順向思維,同時還要重視幼兒的逆向思維的培養和訓練。順數倒數就是一個典型而簡單的互逆性思維。在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的教學中,幼兒掌握求總數容易,求剩余難,這是因為剩余的減法應用題有賴于逆向思維的發展。比如:有5只小白兔,4只小黑兔,一共有幾只小兔子?幼兒通過操作,能很快通過順向思維來解決,如果把這道題改成:有9只小兔,其中有5只是白色的,剩下的都是黑色的,問黑色的小兔有幾只?這就增加了難度,我在教學中不只滿足于幼兒說出的得數,而是讓他們一邊操作,一邊說出簡單的道理,這是訓練幼兒逆向思維的好辦法,有時發展幼兒求異思維的好形式。
五、在一般性思維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為了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我在教完幼兒查數立方體的知識后,設計了一組有層次、有梯度的練習。
請幼兒用5個小方塊擺出一個無遮掩的立方體。
請幼兒用5個小方塊擺出一個有遮掩的立方體。
請幼兒用8個小方塊擺成幾組無遮掩的立方體。
教師出示幾個圖式,讓幼兒推斷小方塊的數量,并自己手中的小方塊擺出來。
總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形式的訓練,使幼兒的大腦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對幼兒的思維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幼兒計算的學習。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篇3:讀書經驗交流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通過交流激發學生自覺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毅力。
2、掌握讀書方法,懂得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能知難而退,要勤奮好學,多問為什么。
3、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搜集讀書格言。
2、準備名人讀書故事。
3、談讀書經驗。
三、活動過程
1、隊儀式。
(1)、整隊。
(2)、出旗
(3)、唱隊歌
2、主持人主持活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迎接跨世紀的挑戰,我們要博覽群書,有真才實學,我宣布
“讀書經驗交流會”現在開始.
甲:勤勞的蜜蜂愛和花朵交朋友.
乙:奮發的種子愛和土壤交朋友.
甲:剛強的礦石愛和烈火交朋友.
乙:有為的孩子愛和好書交朋友:
甲乙:古今中外有學問有成就的人都喜歡讀書,他們從書中得到了教育,得到了知識,對人類做出了貢獻.
甲:下面請聽由歐詩琪同學帶來的《愛科學的孩子》。
乙:聽了這個故事后,大家一定有所感觸吧!那就讓我們來談談吧!
(指名學生談聽故事感想)
甲:我相信大家以后會像列寧一樣刻苦學習的.
乙:我們的同學搜集了許多古人的格言,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吧!
(分組交流收集的格言,并說說意思)
甲:好的書籍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下面就讓那些讀書經驗比較豐富的人來說說他們的讀書經驗吧!
(請黃悅怡、賈奇亮、孫曉陽、張莉、丁勇介紹經驗)
乙:聽了他們的讀書經驗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請同學談體會)
乙:他們這么喜歡讀書,我們就來夸夸他們把!請聽快板《夸夸我們的同學》.
甲:一本好書就像一搜船,帶領人們駛向廣闊的海洋.
乙:因為書,我們可以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甲:因為書,我們可以與古人對話,與未來交手.
乙:我們快快樂樂的閱讀,在讀書中獲取知識,吸取營養.
甲:我們快快樂樂地閱讀,在讀書中幸福地成長.
乙:好的書籍要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給我們介紹的好的書籍吧!
甲: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請四位同學推薦書)
甲:為了讓隊員們讀到更好的書.
乙:大家都拿來了自己喜歡的好書,獻給中隊,請每一個同學都來讀好書,長知識.
甲:獻書活動先在開始.(播放歡迎曲)
乙:隊員們,多讀一些好書吧!這樣可以開闊你的視野!
甲:隊員們,多讀一些好書吧!這樣可以啟發你豐富的想象力!
乙:國旗把一角交給了我們!
甲: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甲乙:讓我們多讀好書,多看好報吸取智慧的力量.
甲乙:讓我們多讀好書,多看好報,時刻準備著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3、輔導員講話。
4呼號,退旗,宣布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