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自主性游戲中常規指導與建立
小結:自主性游戲中常規的指導與建立
時常能聽到年輕教師們抱怨:“現在的孩子游戲都不會玩,之前說規則的時候頭頭是
道,可是一玩就全沒有了!”的確,游戲常規的指導和建立是自主性游戲組織中的難
點之一,如果這個難點不能攻克,那班級自主性游戲的組織必將效果不佳。現就我平
時的一些嘗試與做法與大家互動,希望能給大家的游戲指導有所幫助。
首先,自主性游戲常規的建立需要堅持。這里主要是對教師的耐心與持久性的考驗。
幼兒的自控能力差,容易被各種外界因素干擾與影響,所以各項常規往往不能很好的
遵守,特別是如下幾個游戲規則:用好聽的聲音與同伴交流、互動;哪里拿的玩具與
材料不用的時候送回哪里去等。這個時候教師應該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用自己的耐
心與適當的提醒來幫助幼兒將游戲規則變成習慣,變成自然。當然,我這里所講的耐
心與堅持,不是說需要老師像唐僧一樣的碎碎念,也是需要視情況而定的。對于隨機
出現的常規小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個別交流、教師示范等來提醒教育;對于普遍存在
的常規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情景再現、圖片評述等集體講評方法來讓幼兒了解問題,共
同商討解決的方法。總之,教師在組織游戲的時候就該全身心去觀察、去參與、去引
導。不要等問題出現的時候就發火斥責,而是要耐心堅持的進行游戲常規的指導與示
范。
其次,自主性游戲常規的建立需要無痕。無痕就是要求自然、在游戲中進行。比如我
在引導我班幼兒明確角色意識和豐富角色游戲的時候,用家中寶寶或者客人的口吻向
爸爸、媽媽或者是哥哥姐姐提出要求總是比較有效,比如說:“媽媽,我好冷啊,我
的被子怎么不見了?”“爸爸,我喜歡媽媽,媽媽給我做飯還照顧我,你老是一個人
出去玩,家里亂七八糟也不管!!”“爸爸你買這么多菜啊?吃不完好像有點浪費,
下次就買我們喜歡吃的吧!!”“你們家真漂亮,如果家里東西不這么亂肯定有更多
的客人來做客。”比如我在引導幼兒物品有序擺放的時候,用客人和小伙伴的討論、
評價總是比較有效。比如我在引導幼兒不大聲吵鬧的時候,利用與游戲相結合的評選
活動總是較有成效。總而言之,常規的建立不能光是簡單直接的說教,要適當的結合
游戲的角色、游戲的內容來無痕展開,讓幼兒喜歡去嘗試,在不斷的嘗試與體驗后逐
漸形成習慣,將常規習慣化,最終自覺自主的養成良好游戲習慣。
最后,自主性游戲的常規建立需要家園互動。基于平時的觀察與家長的互動發現,其
實幼兒的游戲常規與幼兒在家的日常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在園材料亂丟的幼兒在家也
沒有收拾與整理的習慣;在家喜歡大聲叫嚷的幼兒在園游戲也是同樣。所以幼兒良好
游戲規則的養成一方面教師指導與引導很重要,另外一方面家長的配合也相當的重要
。我們小班現在正好在搞養成教育方面的專題研究,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將各項游
戲常規融入到養成教育中去,通過個別或者全體的家長互動,讓家長也了解到良好行
為習慣的重要并參與到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與要求中來。相信有了家園的一致要求,
幼兒不管在生活還是游戲中的規則都會有所改善與提高。
這是我日常游戲指導中的一點做法,正好大家最近也都在學習《小游戲,大學問》這
本書,更多專業與系統的方法可以從中獲得。讓我們一起用耐心、童心幫助幼兒建立
良好的游戲常規,提高自主性游戲的開展實效。
篇2:游戲中發揮幼兒自主性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淺談游戲中如何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淺談游戲中如何發揮幼兒的自主性隨著新《綱要》的深入學習,教師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游戲成為幼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學到如何與人相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我們還可通過游戲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讓幼兒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長。而理論與實踐也證明,游戲是最適合學前兒童的一種活動形式。
游戲是幼兒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動,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活動,幼兒有權決定游戲中的一切。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有權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由展開、自發交流游戲的情節、內容等;有權以自己的方式、方法來解決游戲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等。但這并不意味著讓幼兒自由、隨便地玩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傷害身心健康就行了,教師應在幼兒自主游戲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促使游戲順利進行。
在目前的游戲中,我們老師往往會以成人的眼光,指導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戲,急切希望孩子每一次游戲都有所發展,有所提高。總覺得孩子在游戲中,這樣做不符合生活實際,那樣做違反游戲規則。于是把自己所認識的現實情況一味地灌輸給孩子,告訴孩子該怎樣怎樣玩,游戲就成為我們老師導演的一場戲。幼兒的自主探索、自我體驗、自主創造的權利就此被剝奪了,從而使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大受挫傷。游戲的主導者應該是幼兒,幼兒游戲的主題,玩具的選擇及游戲的進行都應由幼兒自己來確定,我們老師只需為幼兒自主的順利進行提供一些必要的準備和幫助,幼兒才是自主游戲的真正主人。在幼兒的游戲中,老師是幼兒游戲的引導者、解讀者、支持者,實際指導時,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進行有效的觀察
要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有效的指導,就必須以有計劃的觀察作為指導游戲的前提,這樣我們老師才能深入了解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知道幼兒的游戲,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制定出適合幼兒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計劃。幼兒游戲時,老師應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玩具材料、幼兒在游戲中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游戲中遇到了什么樣困難,紙上烤肉爐,解決了沒有,如何解決的,幼兒通常和誰一起玩等,針對不同的游戲運用不同的觀察方法。觀察后老師應對游戲情況加以分析:為孩子提供游戲時間和空間是否合適,材料投放怎樣,兒童興趣是什么,認識經社會性有沒有變化,還存在什么問題等。
我們只有在有效的觀察分析后才能決定該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參與幼兒游戲,哪些幼兒需要幫助,需要什么幫助等。也只有在分析總結后才能及時調整游戲的目標。
二、進行適宜的指導
對幼兒游戲的指導要適宜,要給孩子提供合理的幫助,使得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揮自主性,有效促進自身富有個性的發展。
1、參與游戲,進行間接指導
我們老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幼兒往往能玩得更有興致。在游戲中,老師作為幼兒的游戲伙伴,應以平等的身份當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老師的童心會使幼兒備親切、自然,從而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有助于我們及時施加影響,協調游戲者之間的各種關系。比如,游戲“逛商店”中,,幼兒扮演營業員,那老師以一個顧客身份參與其中向營業員打聽各種衣服與自己是否相稱,并試衣請營業員參考等等,有效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高游戲水平。當然,我們老師始終不能忘記自己參與的目的,要把握好時機與分寸,以不干預幼兒游戲為前提,以幼兒游戲的快樂為根本。比如,在剛才的活動中,又來顧客了,老師要及時撤退,讓幼兒繼續游戲,可以說:“又來顧客了,你先招呼他們吧!”營業員感到為難,這時老師說:“沒關系,你這會兒生意忙,我們是老熟人了,等會兒我再來。”老師如此積極參與和有效指導,不但孩子學會如何招呼顧客,刨羊肉片機,又保證了游戲的正常開展。
2、直接給幼兒以建議和幫助
游戲的內容大多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有關。在游戲時,幼兒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老師應細心地觀察,及時給予幫助,促使游戲順利進行,滿足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比如在游戲“鮮花店”中,一些孩子對于鮮花的制作與包扎成束感到困難,式樣比較單一。這時老師可以直接給予幫助,指導他們怎樣使花束讓顧客滿意;有時也可以直接教給孩子新的制作方法,激發孩子繼續游戲的興趣。
3、鼓勵幼兒創造性游戲創造性是主體性的一種極其重要的表現。游戲前盡管我們為孩子們準備了許多游戲材料,但實際游戲時,還是會發生材料不足的現象。常常有孩子來問我:“老師,沒有*怎么辦?”我就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或者為他們提供某些半成品,或引導他們可以用什么替代。孩子們利用這些半成品可以創造性地玩他們自己的游戲,這樣既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也培養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在游戲“娃娃超市”時,孩子們邊走邊逛,從超市中買了許多的物品,并結伴同行。逛了一會兒后,竟然用買來的物品自主辦成了一個家庭,而且在家里極其興致地忙碌著,還熱情地邀請朋友到他們家中做客。這是孩子們自主玩出的新游戲,我們一直注意觀察,沒有干涉孩子們的游戲,不久老師也被邀去做客了,孩子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地發揮。
總之,有老師指導的游戲更能促進游戲水平的提高和幼兒能力的發展。我們在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嘗試的前提下,給幼兒以適當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不僅能使游戲得以繼續延伸,而且能讓幼兒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和勝任感,充分體現游戲的自主性。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