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結:歌唱教學中困惑和策略

小結:歌唱教學中困惑和策略

2024-08-01 閱讀 7812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小結:歌唱教學中的困惑和策略

歌唱是音樂教育最易為人們接受和理解的一種形式,也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尤其是孩子,當他們高興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咿呀哼起歌來,以表達自己輕松愉悅的心

情。但是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時候老師在組織活動

時就像是在表演獨角戲,自己一遍遍地帶著孩子們唱,孩子們張著嘴巴依樣畫葫蘆,

嘴巴雖在動,但幼兒的歌聲不整齊、聲音忽高忽低、更多的是聽到老師的歌唱聲,教

師在教的過程中雖辛苦,卻也很無奈。從多年組織歌唱活動的實踐來看,我分析了其

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幼兒對歌曲感受、理解淺的無味。

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感受歌曲、理解歌詞看成是一種形式,輕描淡寫、一帶而過

,幼兒有時還沒有融入歌曲的狀態、也就是還沒有感覺到歌曲旋律的美、還沒有真正

感悟到歌曲所表現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讓幼兒欣賞了一遍歌曲,就提問

:你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呢?就認為已經讓孩子感受了歌曲,對歌詞的理解,通

過簡單的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就算是幫助孩子理解了、掌握了歌詞內容,這樣不夠

充分的感受歌曲定會影響幼兒下面環節的歌唱學習。

原因二、幼兒對歌詞記憶難的無奈。

在幼兒園歌唱教學實踐活動中,幼兒對歌詞的學習與記憶是學習歌曲的關鍵環節。記

憶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心理過程,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和再

現幾個環節。幼兒園的孩子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的記憶:記得少、忘得快;記憶缺乏

目的性;記憶不精確,大多幼兒表現為記憶不完整、相互混淆等,同時幼兒還缺乏各

種必要的感性經驗,尚處于直覺形象階段的思維方式的局限,使他們在歌唱是有了記

憶歌詞的困擾,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歌唱興趣和歌唱的表現。

原因三、幼兒對歌唱活動形式枯燥單一的無趣。

幼兒園的歌唱活動中,一般以獨唱、集體合、領唱、輪唱、分聲部合唱、表演唱,如

果在組織活動中教師不能靈活運用多種演唱的方法,會讓幼兒感覺歌唱的無趣,漸漸

地也就失去了歌唱的興趣,幼兒的歌唱技能、情感表現、自我的表現就得不到發展了

綜上在歌唱活動組織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策略來優化了歌唱教

學活動,讓幼兒輕松學唱歌曲。

一、利用多種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理解歌曲,使幼兒輕松、自然融入歌唱。

1、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來讓幼兒感受歌曲、理解歌曲。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教師觀念的提升,我們不難看到多媒體技術廣泛運用于歌唱活動

中,這給歌唱活動注入了很多的活力。由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在的網絡中優秀的

課件、利用現代的軟件來制作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技術,能通過視、聽等多感官

來吸引幼兒感受歌曲音樂、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讓幼兒就像是在看動畫片一樣輕

松、自然融入歌唱。例如在組織歌唱活動《王老先生》時,我在網上找到了有關歌曲

的動畫視頻課件,在動畫的視頻中,幼兒通過觀察看到了了一位老先生、看到了一片

綠草地、看到了一群小雞、看到了老先生在歌唱的畫面,視頻動畫的生動形象和鮮艷

的色彩、具有動感的畫面結合歡快的歌聲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幫助孩子簡單

又直接地理解了歌曲內容,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再通過邊看視頻邊聽伴唱,讓孩子們完

整地感受了歌曲歡快的節奏、感受了王老先生養小雞的快樂心情、幫助幼兒深刻理解

了歌曲,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為幼兒接下來的歌唱學習打下基礎。

2、利用教師的范唱,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歌曲。

在歌唱組織活動中,我們有些老師以為自己準備了歌曲原唱錄音帶、伴奏帶就大功告

成了,在歌唱活動中總是播放歌唱帶和伴奏帶讓幼兒欣賞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學唱

歌曲,他們總以為伴隨著美的旋律的音樂帶會比自己的范唱更能吸引幼兒,能讓幼兒

感受歌曲的性質、理解歌曲的內容,幼兒能跟著錄音帶和伴奏帶輕松地學會了,但在

實踐中我們常常感受到幼兒聽了原唱錄音帶時也會覺得茫然,教學效果適得其反,因

為教師的范唱在歌唱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教師的范唱,能讓幼兒專注地傾聽歌詞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很多老師喜歡先讓幼兒完整聽一遍歌曲錄音帶,然后以“你聽到里面唱了什么呀?”

的提問方式來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但原唱帶伴隨了美妙的音樂后往往讓歌詞顯得

有些含糊,幼兒聽不太清楚,而且部分孩子會被原唱帶中美的旋律所吸引而影響了聽

歌詞的專注力,部分原唱帶速度比較快,幼兒聽起來也比較吃力。因此我在活動中嘗

試了自己清唱的方法讓幼兒來傾聽歌詞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教師清唱時還能自己

把握歌曲演唱的速度,把歌詞內容完整清楚地展現給幼兒,對于難點的地方教師唱時

還可以自身的肢體動作來引起幼兒的注意,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幼兒傾聽歌詞從而理解

歌詞內容。

(2)教師的范唱能以情動人和以聲動人,給幼兒表現歌曲情感樹立榜樣。

在新課程中有一首《紙娃娃》的歌,歌曲前半部分優美舒緩,表現了下雪天紙娃娃沒

有家、沒有爸爸媽媽的孤單、傷心的心情。歌曲后半部分抒情、稍有激亢地表達了對

紙娃娃關愛的情感,讓紙娃娃要勇敢而堅強,送給了紙娃娃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最

后讓紙娃娃找到了一溫暖的家。歌曲非常地感人,前后部分紙娃娃的情感、小朋友的

情感都在發生著變化,我認真分析了歌曲所表達的豐富的情感后,我為了讓幼兒在情

感上產生共鳴,我就以準確的情緒唱出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以自身的聲音、感情

來打動幼兒,把這首歌曲的美的聲音、情感傳遞給了幼兒,欣賞時似乎觸動了孩子們

的情感,他們一臉的嚴肅,個別原本不太安分的孩子也安靜了下來,他們完全陶醉在

這感人的歌曲聲中了。我想老師的范唱這時在幼兒心中也樹立了一種演唱的榜樣作用

,幼兒在學唱時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老師一起融入了歌唱,用正確的情感來表現

歌曲了。

二、恰當運用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使幼兒連貫歌唱。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新歌曲進入歌唱活動,很多新歌曲深受孩子們

的喜愛,孩子們總喜歡不由自主地哼唱著。在學習新歌時,會出現幼兒由于缺乏記憶

歌詞的好方法而陷入了死記硬背歌詞內容的現象,由此有時幼兒雖然對歌曲很喜歡,

但由于記不住歌詞而影響了歌唱、對歌曲的表達。因此出現了上述在集體演唱時有時

唱有時停、有時歌聲響亮有時鴉雀無聲的現狀。在歌唱活動運用圖譜的方法,它符合

兒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習特點,音樂圖譜能使幼兒手、眼、腦、心并用,建立起復

雜的神經聯系,使大腦變得更加靈敏、聰慧;在歌唱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恰當利用圖譜

開展活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應。如歌曲《八只小狗抬花轎》,歌詞內容比

較長,但內容富有故事情節性,幼兒記憶歌詞比較困難,我們可以通過圖譜的方式把

歌詞內容展現給幼兒:八只小狗抬花轎的樣子、老虎做轎搖扇子的樣子、向上拋的動

作用向上的箭頭、在歌曲《歡樂頌》中我用藍天中的白云表示“藍天高高、白云飄飄

,樹上的小鳥表示“樹上小鳥吱吱在叫”用招手表示“歡迎小朋友們到”……圖譜

將歌詞內容形象化、直觀化地清晰地呈現在幼兒面前,能激發幼兒自主歌唱的熱情,

與歌詞內容相符的符號,給了幼兒暗示的作用讓幼兒記憶歌詞輕輕松松,使幼兒能完

整連貫地演唱歌曲。

三、豐富的歌唱形式,使幼兒完美地歌唱。

幼兒從一開始學習一首新歌到完美地演繹一首歌曲,應在幼兒的多次歌唱練習中不斷

提升的,如果在歌曲練唱時,只是機械地重復,一遍遍地讓孩子練習,這會讓孩子出

現歌唱疲勞,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演唱的興趣,注意力也開始渙散,因此達不到預

設的歌唱目標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歌曲的特點采取多種歌唱形式調

動幼兒演唱歌曲的的積極性,也使幼兒體會到歌唱活動中所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

1、根據歌曲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演唱方法。

幼兒的歌曲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歌曲內容是充滿故事色彩的如《八只小狗抬花轎》、

《迷路的小花鴨》等這些歌曲可以采用邊表演故事內容的的方式邊演唱、讓幼兒的歌

唱就像是在演演繹一個音樂故事、有的歌曲是游戲性較強《逛公園》可以采用邊做游

戲邊演唱歌曲,讓幼兒在游戲中歌唱、不知不覺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方法。《幸福拍手

歌》、《頭發、肩膀、膝蓋、腳》幼兒一聽到歌詞內容或是一唱歌曲就想動起來,我

們就讓幼兒一邊做歌詞動作一邊演唱、有的歌曲樂句間歌詞內容有明顯的角色區分,

我們可以采用接唱、輪唱的方法來演唱如《歡樂頌》、《王老先生》

2、同一歌曲,遞進不同演唱目標

幼兒學唱歌曲中,我們需要通過很多的環節來讓幼兒學會歌曲,那么教師就應該在每

一個環節讓幼兒有新鮮感,才能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使幼兒在每一個環節的練習中不

覺得枯燥乏味,我想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幼兒練唱歌曲的各環節中層層提出要求,讓

幼兒在每一遍的練唱時都有一定的目標可依。歌曲《王老先生》比較簡短,節奏鮮明

、歡快,還有歌曲中的襯詞部分也很受小朋友的喜歡。第一第二遍,我主要讓幼兒熟

悉歌曲旋律、看圖理解熟悉歌詞內容,初步學會說歌詞。第三遍主要請幼兒隨教師的

伴奏琴聲有節奏地說歌詞。第四遍,請幼兒用輕輕的聲音跟著老師于完整歌唱。第五

遍,我請幼兒響亮地快樂地歌唱,表現王老先生在地里養小雞的快樂心情。第六遍,

我和幼兒采用對唱的形式,幼兒和幼兒采用對唱的形式來表現歌曲中的襯詞。第七遍

,請幼兒看圖進行新的挑戰,部分幼兒唱、部分幼兒念襯詞的方法來合作,既培養了

幼兒的合作能力,也提高了幼兒的演唱興趣。本次活動中每一個環節都給幼兒一個新

的演唱目標的挑戰,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參與的興趣一浪高于一浪,興趣點始終被豐富

的演唱形式所吸引,孩子們也在活動中體驗了歌唱的樂趣,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較成

功地完成了活動也目標。

在幼兒園的歌唱活動中,教師的策略有很多,只要我們教師能做個有心人,在活動過

程中盡力使幼兒體會到歌唱活動中所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一定能讓越來越多的孩子

喜歡歌唱,唱出最美的歌。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2:幼兒園歌唱教學模式學習心得

幼兒園歌唱教學模式學習心得

在幼兒園教學中,音樂課作為每周必有的教學活動。由于沒有受過系統的音樂課培訓,在給孩子們上課時,時常會覺得枯燥。在集體教學中我覺得以往自己用的比較多的方式就是:圖譜、動作、表演、故事等等。雖然孩子們很開心,但是自己總覺得不得勁。在學習了徐卓婭的歌唱教學模式后,對于音樂課的教學更進一步了解了。從三部分進行了講解。

一、用美好的聲音歌唱。唱歌不只是會唱,對于有些孩子隨口的唱,老師的教學要求要有所提升,用好聽的聲音,字正腔圓地唱出歌詞。

二、集體環境下的歌唱教學。集體教學的導入方法有很多,從動作、創編、表演、故事、歌詞朗誦等都可以。形式多樣,這就需要老師在備課時發揮想象力。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而不能盲目地運用,讓簡單的變成了復雜,違背了教學的方法。三、問題與研究的學習。為了提升孩子的能力,老師需要對孩子們進行歌唱的糾正及引導。

通過學習,我學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也了解到自己以前有很多忽略的東西其實是很重要的。讓歌唱教學活動真正地活起來,老師是要付出努力的,首先要讀懂教材,認真分析教材,了解音樂教材的風格與性質,準確地定位目標,把握歌曲的重點和難點,有必要的時候要把難點、重點前置。除了這些還要加強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只有自己掌握良好音樂知識和技能,才能教會孩子欣賞音樂和學唱音樂。

篇3:小結:組織歌唱教學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小結:如何組織歌唱教學

一、完整的歌唱活動,律動-發聲-學唱是三個最基本的大環節。

(一)律動的目的首先就是要給幼兒創造一個音樂的氛圍。托小班鼓勵每個幼兒參與進來,產生樂意表演的愿望。中大班可以增加一點難度,可以讓幼兒自己聽著音樂自由發揮,加上節奏和動作的要求。

(二)發聲練習是歌唱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1)在發聲練習時要求幼兒要保持正確的唱歌姿勢。身體坐自然,眼睛平視,兩手下垂,放在腿上。

2)教師不要要求幼兒大聲唱,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師作出正確,美好的榜樣,讓幼兒在聽的過程中模仿學習。

3)在練習發聲曲時,旋律要呈階梯式的上行下行,以半音為基準。

4)發聲曲和后面學唱歌曲在音高和內容方面都有一定的關聯,音高上最高音要達到所唱歌曲的最高音。

5)選擇發聲曲目時,還要注意所發的音從開口音開始,容易打開嗓子

(三)學唱歌曲環節。

首先,要有完整欣賞的環節。欣賞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可以包括有聽錄音唱,教師示范演唱等等,清唱是歌唱教學中的一個不可少的環節。

第二、要遵循從集體唱到個別唱的一個規律。在集體跟唱時,首先,要有伴奏跟唱。其次,要關注是否每個幼兒,鼓勵幼兒一起跟唱,從輕聲跟唱入手,再引導幼兒逐漸提高音量,過渡到獨立演唱。另外,最初幾遍跟唱時,樂曲伴奏的速度要慢,再逐步過渡到正常速度。

第三、練習唱時要遵循動靜交替,形式多樣的原則。幼兒在跟唱數遍后,會產生一定的疲勞感,可以分小組唱,分男女演唱。其次,幼兒注意力持續時間有限,要注意動靜交替,用不同的形式引導幼兒學唱,例如根據歌曲內容的不同,輔以動作,圖片,游戲等。另外,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程度也要有不同的要求,托小班要鼓勵每個幼兒都能一起愉快的演唱,以愿意,樂意為要求,而中大班則要更多引導幼兒準確的表達情感,注意音準。最后可以根據本次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加上復習環節,如游戲、歌表演的內容。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