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結:通過嘗試區角活動培養幼兒主體性

小結:通過嘗試區角活動培養幼兒主體性

2024-08-01 閱讀 9015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小結:通過嘗試區角活動培養幼兒的主體性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兒童的發展,兒童發展的核心是兒童主體性的發展。主體

是有意識、有意義并在社會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的人。因此人即主體,主體即人,人

能全面利用客觀世界又能全面超越客體世界,進行自我創造。幼兒主體性是指幼兒在

參與活動中作為主體所具有的特征和屬性,但是幼兒的主體意識不強,主體性發展程

度較低,而且幼兒主體性的發揮易收環境的影響。不過,幼兒期的主體性發展卻是將

來發展的“星星之火”,我們要創造條件去發展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當孩子們想探知“電話為

什么會有聲音卻看不到人”“為什么鐵塊會沉而木頭會浮”時,不如順應幼兒的天性

,讓他們親自動手進行嘗試,這會比教師費盡苦心地解釋更容易讓孩子們領悟,并獲

得直接的體驗與感受。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機會、工具、用

品、材料,盡量讓每個孩子都動起手來。種植、飼養、采集、記錄、統計、小制作、

小實驗都是有趣的動手活動,在操作中,幼兒感知了事物的特征,積累了經驗,發展

了興趣,也培養了求知欲和動手探索的良好習慣。

一、為幼兒創設民主、自由的嘗試區角游戲氛圍發展幼兒主體性。

幼兒的主體性易受環境的影響,是勇于實踐的探索者,他們在生活中經常表現出

積極主動的探究和認識周圍世界的強烈愿望。俗話說得好:“孩子聽過的容易忘記,

可孩子看過的、做過的卻終身銘記。”因而我們在創設嘗試區角游戲時盡力為幼兒提

供一個豐富有序的物質環境,并創設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教師與幼兒的之間的關系

是平等、和諧的。幼兒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慢慢學會理解尊重同伴,了解同伴的需

要,學會與同伴合作,運用嘗試區角游戲的優勢在于能開展分組活動、自由活動和個

別活動,讓幼兒個性得以充分展現。

二、珍視幼兒的好奇心,創設豐富多樣的嘗試區角游戲活動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

好奇心是個體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應。對于幼兒來說身邊的世界是那樣陌生和神

秘,寶貴的好奇心是幼兒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們學習的原動力。真正的探究學習

是幼兒積極主動地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我們十分注重為幼兒創設各種

條件讓他們參與實踐探究活動,使其在與成人、同伴的交往,合作中積極地與周圍的

環境,材料相互作用,從而激勵幼兒主動探究,提高其探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兒

的探索行為也很多,當然其中拆、毀物品的現象屢見不鮮。像男孩子玩汽車時總愛把

汽車拆開研究一下它是怎樣工作的;洗手時總愛弄的渾身是水,因為濕濕的兩只手一

拍會有水花濺出來;想為金魚換水卻把魚缸打破……面對幼兒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我

們不是一味地指責、忽視、干涉他們,而是把這些現象看作是幼兒跨入探索世界的表

現。我們創設各種嘗試區角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發展主體性。如創設玩水區,讓幼兒

做“會浮的針”、“誰主沉浮”、“會轉的乒乓球”、“水的壓力和張力”等游戲,

使幼兒了解虹吸現象;知道了哪些東西會沉哪些會浮,通過自己動手把混雜在一起的

各種材料用最快的速度分開放置;會用天平來稱量各種糧食;能用各種方法探索圖形

的等分等等;這樣的收獲數不勝數,我們還會將一些拆卸玩具也放入科學區供幼兒組

裝,滿足他們卸裝的欲望,并能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通過為幼兒創設了自由、直覺的嘗試活動,使幼兒主體性得到發展。在進行游戲

時我們能及時與幼兒交流,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面對幼兒的一個個問題,我們

總是積極回應、注意傾聽,做孩子忠實的聽眾,采用直接回答、大家一起收集資料解

答問題、啟發幼兒思考、鼓勵他們自己尋求答案,正確解答他們的問題。使我們的游

戲不斷深入,新游戲不斷生成。

三、通過發揮教師主體性來發展幼兒主體性。

教師主體性與幼兒主體性之間是息息相關的、相互促進的。通過這些年對嘗試活

動的實踐研究,嘗試理念已經深深地扎根于我園教師的腦海中,每次創設環境設計活

動都能與嘗試理念結合,通過教師自身的一言一行、通過科學游戲等手段,創造性的

運用各種方式來影響幼兒主體性的發展。通過發揮教師的主體性為幼兒創設了寬松、

自由的氛圍,幼兒能自主地游戲、學習、交往,需要和意愿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主體

性得到潛移默化的發展,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增強,興趣得到提高,情緒情感也處于積

極探索的愉悅狀態。

對幼兒來說,周圍的世界是那樣神秘、新鮮和美妙,在他們心中充滿了好學求知

的渴望。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自主的活動,只要可能,就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實踐環

境中或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模擬研究”實踐情境中開展學習活動,既擴展視野,增

加知識,又發展興趣和愛好,形成健全的人格。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2: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為幼兒園區角活動制定策劃方案,下面是OK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篇1: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插、拔圖釘的精細動作,發展手眼協調性。

2、用橡皮筋創意地在模板上制作圖形畫。

3、培養幼兒的耐心和專注力。

二、活動材料:

裝在盒子里的圖釘、畫有各種形象塑料方塊、白紙、模板、彩色橡皮筋、記錄點圖

三、操作層次:

第一層;用拇指、食指拿起圖釘,對準形象圖的輪廓線上的某一點插下去,直至將整個形象圖的輪廓線全插滿。(如照片1)

第二層:自己畫形象,設計圖案,用圖釘去插輪廓線,組成一幅圖釘畫。(如照片2)

第三層:按模板所示,在塑膠板相應位置用橡皮筋制作一幅圖形畫。(如照片3)

第四層:按模板所示,制作兩幅或兩幅以上圖形畫。(如照片4)

第五層:自己構思,創造性地構圖,并記錄下來。(如照片5)

四、觀察指導:

1、提醒幼兒選用不同顏色有規律地插圖釘。

2、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圖案進行插板,表揚那些認真專注,有耐心的幼兒。

3、鼓勵幼兒自己構圖,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同時,可將幼兒制作好的圖形畫作為能力較弱幼兒活動的模板。

五、提示

1、為保證物品的持久耐用,形象圖應封塑。

2、本活動適宜一人玩,也適宜兩人一組進行。為增強趣味性,可鼓勵幼兒開展競賽。

3、可陳列幼兒構思的作品,以不斷提高他們活動的興趣。

篇2: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選擇活動材料與活動伙伴,體驗與同伴合作并獲得成功的情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活動,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重點:通過活動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

活動難點:活動結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動材料。

材料投放:

能干的小手:做柳條、春天的花、打扮春天

小小建筑師:建構示意圖、各種積塑、建構春天的公園

纏繞的本領:各種材料做成的花、毛線、彩紙、皺紙

發現秘密:觀察種子的變化并記錄

聽聽講講:給字找朋友、圖書、兒歌的卡片、故事錄音

動動腦筋:數字卡片、吸鐵石、圖形配對、量一量、稱一稱

小舞臺:小話筒、表演頭飾、各種樂器、節奏卡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分享快樂

一、激發興趣

我們又要開始玩分區活動了,今天我們又有一些新材料,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誰能玩得好,玩得開心!

二、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愿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師觀察幼兒與新投入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3、重點觀察:美工區,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與操作。

三、分享快樂

1、幼兒說一說,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時候有沒碰到困難?怎么解決的?

2、幼兒評一評。你覺得他今天成功了嗎?什么地方最成功的?(為什么沒成功?你覺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篇3:幼兒園區角活動方案

一、幼兒園區角游戲內容

區角游戲的區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玩沙玩水區等。

二、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的原則

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適宜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整體化原則。

三、各年齡層區角安排

小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自然角、操作區。

中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自然角、操作區。

大班: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益智區。

幼小銜接班:表演游戲區、建構區、閱讀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益智區。

四、各年齡層進區時間

進區時間:小班每天保證2小時,中班每天保證1個半小時,大班每天保證1小時,幼小銜接班每天保證40分鐘。

進區時間參考:餐前、餐后、下午游戲時間、離園活動等等。

五、區域活動要求

1.各班教師設計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區域活動,并根據主題活動的更換不斷更新區域材料,。

2.教師要保證每天幼兒進區的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并做好相關的記錄。

六、各年齡層區域活動內容參考、目的及教師指導

篇3:幼兒教育隨筆:區角活動教育契機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區角活動的教育契機

我們班根據孩子年齡特點為幼兒設立了幾個實用的活動區域:游戲區、表演區、美工區、音樂區、圖書區。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空間里大膽想象、盡情享受,獲得了在作業活動中難以得到發展。

他們在活動區主動地活動、自由交流,收益頗多。美工區的幼兒相互交流著從家里帶來的折紙方法,粘貼大樹和小鳥,配合得相當默契,缺少活動材料他們會主動向老師求助,更多的時間是自己安排解決問題。音樂區的幼兒自編的小歌舞有聲有色,吸引了周圍好多小朋友來觀看。

我發現了許多美好的細節。一次,龍俊小朋友一個人在游戲區玩得很起勁,很投入的拼擺著積木。我悄悄看著,沒敢打擾他。只見他一邊搭一邊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我很好奇,忍不住問道:“龍俊,你在做什么?”他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老師,你看這邊是好高好高的大樓,樓前我還修了一個漂亮的大花園,旁邊是垃圾桶。”“老師,你知道為什么我在這里放垃圾桶嗎?”國奧問我。我說:“為什么呢?”“因為叔叔阿姨路過這兒時可以把垃圾放到這里面,周圍就不臟了,我也就不會生病,可以天天上幼兒園了。”他猶豫了一下問:“為什么總有些叔叔阿姨,把臟東西隨便扔到地上?蒼蠅落在上面臭死人了。”我想,成年人素質不高我也很無奈,怎么辦呢?我只好把龍俊的問題交給大家來思考回答。結果教室里亂了營,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開始聲討不注意保護環境的大人們,也有的幼兒替大人開脫,吵成一鍋粥。我就引導大家說出自己的解決辦法,這樣,加深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區角活動總能引出許多教育契機,達到的效果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區角真正成了孩子健康成長、盡情享受任意揮灑的自由空間。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