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淺談城沙高中高中歷史會考復習體會

淺談城沙高中高中歷史會考復習體會

2024-08-01 閱讀 1680

淺談城沙高中高中歷史會考復習體會

從**年至**年,我一直擔任城沙高中03屆、04屆和05屆學生的歷史教學,在全省高中歷史會考中,03屆一次性通過率為90%,04屆為95%,05屆為99.9%,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一年一個臺階,我本人帶的好班優(yōu)秀率03屆為10.8%,04屆為20.4%,05屆為35%。三年三次刷新校記錄,成績比較突出。高中歷史會考復習時間短,內(nèi)容多,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復習效率,使學生取得最佳成績?我想談幾點體會,與同行研討。期望能夠拋磚引玉,獲取更多的教益。

一、注重基礎

復習時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復習資料等著我們?nèi)プ觥Gь^萬緒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學大綱也是考試的主要要求。在“雙基”的基礎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題思路。解題思路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知識條件上的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著眼點和入手點。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綜合或變式。因此,我引導學生理清基礎知識與發(fā)揮性題目的關(guān)系。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nèi)我們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那就是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要記住:基礎,還是基礎。做到手不離本,讀不離本,講不離本,練不離本。特別強調(diào)學生對有關(guān)基礎知識的記憶。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利用十分鐘的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問答,從而達到鞏固知識。

二、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實踐證明:交給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比任何其他復習方法都要實用得多,它可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會考成績。因此,我在指導復習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方法指導。

(一)指導學生端正復習態(tài)度,進行扎實準備。

在復習迎考階段,能否端正態(tài)度和扎實準備是會考成敗的關(guān)健。平時學得努力、扎實的同學,取得好成績是不成問題的。但也應該給這些同學打“預防針”,如果不認真投入復習,沾沾自喜,企圖“吃老本”,恐怕也難免會“大意失荊州”,悔之莫及。而針對基礎不太牢固,學習困難較大的同學,則要防止其在復習時喪失信心,“不戰(zhàn)自敗”。對這部分同學更應該在精神上、心理上鼓勵他們。既要向他們強調(diào)會考的意義和重要性,也要鼓勵他們認真對待,奮力拼搏,有計劃地完成課文復習,以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二)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考綱”,掌握“考綱”。

在會考復習中,要有的放矢,針對性要明確,那么首先必須搞清楚要復習哪些內(nèi)容,每個內(nèi)容的復習要達到什么要求,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績。關(guān)于考什么內(nèi)容,《浙江省普通高中畢業(yè)會考歷史科考試標準》已作了非常明確的說明。《考試標準》指出了考試的范圍、方式、內(nèi)容以及目標和要求,并對不同的內(nèi)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分別有識記、理解、應用三種不同的層次。可以說,把《考試標準》列出的知識要點,記得越多,會考中小題的失分就會越少《考試標準》是考試命題的依據(jù),也是復習的依據(jù)。因此,必須指導學生去熟悉《考試標準》,明確復習要求。幾年來,我以《考試標準》為綱,制定了符合自己學生實際的復習計劃。對于要求較高的內(nèi)容,要他們花較多的精力,達到較高的程度;而對于要求較低的內(nèi)容,則只需花較少的精力,適可而止。這樣才能對癥下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求學生制定個人復習計劃。

三、“復習五步曲”

從某種意義上說,復習課比上常規(guī)課來得重要。根據(jù)教育心理學原理,知識的遺忘是正常現(xiàn)象,只有通過復習知識才能達到掌握知識,所以一定要安排好復習時間,才能全面地掌握應考知識。因此,我在每學期教學計劃中,對某些章節(jié)課時進行大膽的壓縮,以爭取復習時間。

根據(jù)自己的復習經(jīng)驗,把自己的復習過程歸納為“復習五步曲”。

(一)、地毯式掃蕩。先把該復習的基礎知識全面過一遍。追求的是盡可能全面不要有遺漏。

(二)、融會貫通。找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把一章章、一節(jié)節(jié)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追求的是從局部到全局,從全局中把握局部。

(三)、知識的運用。做題,做各種各樣的題。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解題去練習運用知識。掌握各種解題思路,通過解題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撿“渣子”。即查漏補缺。通過復習的反復,一方面強化知識,強化記憶,一方面尋找差錯,彌補遺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識提高能力。

(五)、“翻餅烙餅”。復習猶如“烙餅”,需要翻幾個個兒才能熟透,不翻幾個個兒就要夾生。記憶也需要強化,不反復強化也難以記牢。因此,復習總得兩三遍才能完成。

“該記的只好記住,可是,能夠不記的就不要去記憶”。為了減輕記憶的負擔,能夠偷懶的地方犯不著去玩命--本來該背的就夠多啦!根據(jù)知識的特點,在記憶和理解之間,可把知識分為四種類型:只需理解無須記憶的;只需記憶無須理解的(背下來就是了);只有記憶才能理解的。只有記憶才能記住的。

四、著重考試方法指導

(一)“基礎題,全做對;一般題,一分不浪費;盡力沖擊較難題,即使做錯不后悔”。這是應該面對考卷時答題的策略。考試試題總是有難有易,一般可分為基礎題,一般題和較難題。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

(二)“容易題不丟分,難題不得零分”。保住應該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為遇到容易題容易大意。所以明確容易題不丟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難題不得零分,就是一種決不輕棄的的進取精神的寫照,要頑強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鐘。

(三)“繞過攔路虎,再殺回馬槍”。考試時難免會遇到難題,費了一番勁仍然突不破時就要主動放棄,不要跟它沒完沒了的耗時間。在做別的題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開活躍起來再反過來做它就做出來了。考試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多拿分也要講策略。

(四)“多出妙手不如減少失誤”。這是韓國著名棋手李昌鎬的一句經(jīng)驗之談。他談的是下棋,但對我們考試也不無借鑒意義,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比較好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績,創(chuàng)造高分,減少失誤是為至要。

五、我校秘笈--多管齊下

兩年來,我校歷史,地理、生物會考都取得輝煌成績(及格率都在90%以上),究其原因:會考重視--多管齊下。考前總復習階段,對于考試的關(guān)注,有校領(lǐng)導、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這些因素是外因,營造考試氛圍),我們學校形成了一個規(guī)定:高一會考前1個星期除會考科目外所有功課停課用來復習會考科目。同時我們針對那些會考“危險人物”(平時考試多不及格的學生)在會考來臨前一個月舉行臨時輔導(每班選5至10名學生)并對這些學生實行會考幫導制(其他科目老師負責與學生的思想溝通,闡述會考的重要)在多方的重視下,學生(內(nèi)因)會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學業(yè)考上來,能自覺地完成練習,甚至有的學生能夠背練習。學生只要自覺地學習,成績自然會好的。

六、提倡賞識教育

夸大學生身上的任何一個閃光點:只要學生中出現(xiàn)有可取的地方我就加以無限的擴大。

同時用愛去感動學生,讓學生用成績回報你的愛。師生關(guān)系是學生能否認真學習你所教的科目的重要因素,有道是“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喜歡自己,學生只有先喜歡了老師,才會喜歡他教的學科,要想使學生喜歡自己,必需要無私的把愛傾注給學生,高中的學生已經(jīng)長大了,是懂感情的,只要你有足夠的愛心給他,他懂得如何回報教師。

當然我們教師的任務是上好每一堂課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同時落實課改理念,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如何獲取、處理信息。(如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益”的歷史,對今后學習、工作有用的知識、技能等)。尤其是我們面臨新課改和新課標,我們?nèi)沃囟肋h,我將以最大的努力為溫州歷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作出應有的貢獻。由于本人教學經(jīng)驗有限,不周到之處歡迎各位同仁指教。

謝謝大家。

篇2:電影作品在歷史復習中新運用

電影作品在歷史復習中的新運用

隨著課改的深入,歷史課程的學習更加強調(diào)對學生學習、探究能力的提高,但任何的能力培養(yǎng)都是以扎實的知識儲備為基礎的,因此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歷史學習不能忽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與構(gòu)建。而在記憶與構(gòu)建歷史知識中,復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jīng)指出:“我們應當‘鞏固建筑物’,而不要等待去‘修補已經(jīng)崩潰的建筑物’”。根據(jù)人的記憶特征,復習在人的知識存儲中有很大的作用,所以組織識記后的復習是與遺忘進行斗爭的首要條件。其實每位教師都清楚復習在教學和學生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去更好的落實好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呢?這是一個值得每個歷史教師思考的問題。

復習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多的被安排在了課后,教師如何更好地延伸教學成效,調(diào)控學生的課后復習使之更加有效呢,這更多地要取決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guān)鍵,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和充分的學習動力。生活在信息時代的這些孩子,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是多樣的,教師可以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中選取其中一種用于學生的課后復習。而我選擇的方式是電影。電影作品在歷史教學中,更多的運用在了課堂的導入、背景的產(chǎn)生或者是事件的介紹上,而且也多采用的是電影中的片段。而本文想要論述的則是充分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通過觀賞完整的影視作品來另辟蹊徑地開展歷史復習。

利用電影作品,掌握歷史事件,清晰歷史線索

電影這種方式輕松而生動,學生可以在娛樂中去學習歷史知識。同時,由電影場景所引發(fā)的情景記憶是一種難得的長時記憶方式,深刻而有效。在歷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那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以構(gòu)建清晰的歷史線索,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推薦一些電影,讓學生在觀影的過程中熟悉相關(guān)的歷史知識。下面,就以中國近代史中的部分內(nèi)容為例,來談談如何利用電影展開歷史基礎知識的復習。

由于高中歷史教材編排的特點,在平常的歷史教學中對“北洋軍閥”統(tǒng)治階段的歷史涉及較少,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缺失,讓本來歷史知識就不太豐富的學生,無法很好的落實相關(guān)知識點,從而出現(xiàn)常規(guī)性的知識錯誤。而且還直接導致了學生無法很好的銜接“辛亥革命”到“國共十年對峙”階段的歷史,也無法很好的解讀孫中山領(lǐng)導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民主革命的艱巨性,對“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也難以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為了讓學生較好地掌握這段課本中“缺失”的歷史,我給他們留的課外作業(yè)是觀看影片《建黨偉業(yè)》,并讓他們將影片中的重要場景記錄下來,完成此階段的歷史大事表。

學生在電影《建黨偉業(yè)》中,看到了轟轟烈烈的“武昌起義“,并通過“宋教仁案”、“護國運動”等歷史事件了解到民主與專制間的艱巨斗爭;學生看到了“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及其“張勛復辟”,明白了封建專制思想在中國社會的根深蒂固,從而理解了中國民主革命的艱巨性;學生看到了北大校園里的新文化運動,了解到了“民主”、“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特別是劇中關(guān)于“五四運動”的場景更讓學生對這場轟轟烈烈地學生運動有了一個更深刻的感性認識;最后,通過整部電影,學生對黨成立的背景有了一個更詳細的了解,特別是電影中對當時中國社會現(xiàn)狀的反映,也讓學生更能理解“黨綱”內(nèi)容制定的歷史必然性,更加深刻地懂得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同時,該電影生動地刻畫出了黨的一大召開的相關(guān)細節(jié),讓學生看到了中國革命的曲折性和艱難性。

教學實踐證明,通過學生通過觀看《建黨偉業(yè)》大業(yè)一片,學生獲取到了較大的信息量,對相關(guān)的歷史知識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認識和更全面的復習,比教師單純講授復習效果更好。因此,在歷史復習中,我們可以挖掘更多的電影素材來調(diào)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提升復習的時效性。如《建黨偉業(yè)》的姊妹片《建國大業(yè)》也可以在中國革命史的復習中起到不錯的效果。

利用電影作品,提升歷史能力,拓展歷史思維

在歷史學習中,除了了歷史知識的記憶能力外,對歷史知識的拓展和聯(lián)想能力也很重要,只有具備這種能力,才可以很好的對歷史知識進行縱向或橫向的對比,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復習的效果。這也是高考備考中所要求的一項重要能力。

在歷史復習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電影作為拓展歷史思維能力的手段。下面就以剛剛熱映的影片《金陵十三釵》為例,來談談如何合理使用電影素材在復習中如何去提高學生的歷史聯(lián)想能力。

《金陵十三釵》是大家熟悉的一部熱映電影,安排學生在課后觀看此電影,讓學生感到興趣盎然。而學生看過此片后會想到書本中的哪些知識呢?他們告訴我,想到了“南京大屠殺”,想到了“抗日戰(zhàn)爭”。為此,作為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復習和掌握與“抗日戰(zhàn)爭”這一知識點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如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標志、過程,國共的兩個戰(zhàn)場、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及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意義等。

但如果僅限于此,我們拓展思維的目的仍然沒有達到。在復習中,教師還可以繼續(xù)圍繞《金陵十三釵》的情節(jié)進行設問,啟發(fā)學生在對電影情節(jié)的回憶中去聯(lián)想更多的歷史知識。

場景一:李教官帶領(lǐng)的部分戰(zhàn)士企圖抵抗日軍,但在日軍的猛烈炮火下功虧一簣。

在此場景中,引導學生思考“日本人四天內(nèi)輕易攻下當時中國的國都南京、迅速占領(lǐng)大半個中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從而引發(fā)學生去對比中日兩國的國情,分析明治維新在其日本近代化中的巨大作用,并繼續(xù)引導學生將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進行對比,從而提升學生比較學習的努力,并對兩國的近代化進程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場景二:電影中假扮牧師的美國人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