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學歷史改革中體會
談談我在中學歷史改革中的體會
內容摘要:中學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在我國未來人才培養和國家的全面建設和發展進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也在逐漸深入,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領域最為深刻的思想變革,也是歷史教育領域的重大任務。初中歷史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一門基礎課,但并不是培養史學專家的。而我們以往的教學,過分強調對知識點的學習,過分強調深入研究,過分強調歷史的系統化,卻并不重視學習過程,而當學生結束初中學習后,歷史知識忘光了,就等于白學了三年。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使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得到得很少。因此,新課程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倡導學生勇于質疑、敢于爭先,積極競爭,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關鍵詞:信任、特長與能力、活動課
一、信任學生,他們就會帶給你驚喜
回顧我以往的教學,為什么我會在課堂上當主角?為什么學生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因為我的不信任。初中的學生,懂什么?提幾個問題讓他們在書上找找答案回答一下,這就算是以學生為主體了。雖然由教師講變成了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回答,但學生仍然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口怎樣才是真正地以學生為主體呢?首先就得信任他們,相信他們有能力自主地學習、思考和分析。第一節課,我信任他們,他們回報我一份驚喜。
這節課,前三十分鐘我幾乎仍然是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完成了教學任務。還有十五分鐘,又做了幾道練習題。還剩十分鐘,干什么呢?好吧,書后有活動建議一“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現在的學生最不愛寫作文,我無法相信他們在這十分鐘會寫出這樣一篇文章,也不相信他們能寫出什么來。為了調動他們的熱情,我將題目改為“我
篇2:在全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會議上的致辭
在全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會議上的致辭
尊敬的秦忠文巡視員,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全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快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會議在我市召開,省林業局和兄弟市縣林業局的領導、林改辦主任,蒞臨我市指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讓我們深受鼓舞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對省林業局和省林改辦對我市林改工作給予大力支持、關心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與省林業局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的有關文件精神,堅持依法依規,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我市涉及林改的林地面積93萬畝,有17個鎮,1227個村民小組,宗地約12萬宗,已完成外業勘界測量100%,發證面積32.2萬畝,發證率34.6%。當前,我市林改工作面臨土地確權不完善、特定時期“誰造誰有”造成內部用地不均、林地“三過”問題和林地糾紛多等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市林改工作的推進,也制約了林業的發展。面對這些問題,市委市政府及時成立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市人民政府關于解決集體林權歷史遺留問題的意見》,集中力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共解決土地權屬不清面積10.7萬畝;“誰造誰有”造成內部用地不均問題1.1萬宗60.3萬畝;林地“三過”問題213宗15.9萬畝;林地糾紛291宗1.45萬畝,為確權發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與省政府和省林業局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與各兄弟市縣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借鑒兄弟市縣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全力推進我市林改工作,力爭在今年6月份全面完成我市林改主體工作。
最后,預祝全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快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