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數及其應用》數學教學隨想
《導數及其應用》數學教學隨想
我們作為數學知識、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的傳播者,教學中能否體現《標準》中所列舉的10項基本理念,是新課程下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判別標準。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吸取教材中的精華,經過再加工使學生主動地接受新知識,并積極地參與探索,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追求的目標之一。從課改開始,我們就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數學教材[A版],由陌生到熟悉,轉眼已過去兩年多。以下就我個人在選修2-2中“導數及其應用”一章的教學踐實談幾點體會。
一、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對人們從事實踐活動,獲得知識,發展智能,提高能力等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微積分的內容在我國的中學教材中幾進幾出,根據以往的情況,《標準》對這部分內容的教育價值、定位、處理上的變化和變化的緣由作出了詮釋,教材也充分體現了《標準》的要求。微積分在數學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那么如何使學生主動接受這一重要的知識及其中
篇2:農遠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
淺議農遠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李芳賈鳳仙
太原市清徐縣王答鄉同戈站小學
內容提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多姿多彩、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國家自20**年起在全國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教師素質。應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可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可以幫助農村小學教師收集、整理出切合實際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和業務水平,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同時也能夠突出教學課程中的重點,化難為易,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遠程教育合理利用提高效率
在這個信息萬變、資源豐富的時代,掌握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但我們這些繁忙于日常教學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又無法教好學生。自**年起農村小學遠程教育走進我校,遠教資源便成了教師們的良師益友,現代農村小學遠程教育系統是以中央電教館為中心、利用衛星傳遞教育資源,以各學校計算機為終端接受資源,以多媒體設備應用資源于學校教育的教學體系。它能讓農村的學生和城市的學生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從而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益。現代遠程教育項目的實施,可謂是忽如一夜春風來,較好地解決了像我們這樣偏遠學校教育資源缺乏的問題,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奠定了基礎。農村遠程教育技術是一種新出現的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合理地運用它并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所以,作為一名年輕的一線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將遠程教育應用于數學教學是值得我去研究與思考的。
(一)應用農遠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對數學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然而,興趣和動機并不是學生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創性、需要性來滿足學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受諸多方面因素限制,教師不能提供生動、直觀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對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的理解與掌握有一定難度,更不用說知識的產生過程了,這就使得往往教師講解時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云山霧罩;學生聽時明白,練時糊涂,再加上農村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匱乏和對抽象概念思維的局限性,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動機和興趣。遠程教育以聲音、色彩、光線、動畫、圖形運動相結合的方式,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把學生帶入特定教學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憑借電教媒體所展示的具體形象去感受、體驗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記得以前在上四年級的《圖形拼組》時,我和學生都準備了許多圖形,一堂課下來我講解演示的很辛苦,可還是只有幾個人聽明白了,作業一大半是錯的,去年同樣的內容我用農遠動畫演示給學生看,看了以后學生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一下全得出結論,再利用習題當堂檢查正確率百分之百。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進行推到圓的面積公式時,我利用多媒體設計課件,將一個圓轉化成近似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圖形,讓學生仔細觀察它們,讓學生找到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從而,學生憑著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很快就的得出圓的面積公式,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圓的面積推到方法。緊接著教師出示課件練習讓學生用推導出的面積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和記憶圓的面積公式。從這以后,我們班的學生在枯燥的數學課學習中逐步改變以往上課只是一味地“聽、算”的習慣,連從不肯在課堂上發言同學也能在課堂上舉手了。同學們的被動地位發生了改變,我們也感覺到上課比以往既輕松、又有趣得多了。
篇3:議高中數學教學中產生學困生原因及對策
議高中數學教學中產生學困生的原因及對策
摘要: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過程中,數學學困生問題日漸凸現,其中高中數學學困生問題尤為突出。不少學生討厭學習數學,但數學又是高中階段必學的一科。教師要想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轉化數學中的學困生;要想轉化學困生就必須找到產生學困生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此事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經驗及做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學困生;原因;對策
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過程中,數學學困生問題日漸凸現,其中高中數學學困生問題尤為突出。不少學生討厭學習數學,但數學又是高中階段必學的一科。教師要想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轉化數學中的學困生;要想轉化學困生就必須找到產生學困生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此事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經驗及做法。
1高中生數學教學中產生學困生的原因
根據自身的數學教學經驗和與學生的相處,得到如下原因:
1.1基礎差
對數學學困生中有80%多的學生,在小學時就怕學數學,所以出現了進入高中了連一元二次方程都不會求解,甚至有少數學生有理數的加減法都不會。當然這部分學生進入高中要想學好數學,就比較困難。
1.2學習方法不科學
有一部分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因為初中數學學習,偏重單向思維,只問結果,少問原因;進入初高中階段,內容發生了變化,思維方法沒能及時轉變,造成學習吃力。還有不少學生平時根本不看書或“死讀書”,不看書的學生平時除了聽課,做作業外,從來不再去看課本,上課聽懂多少算多少,要記的知識沒有記住,這些學生在初中時,數學成績不錯,但到了高中就不行了。我曾經教的有一個學生,數學就是學不好,后來他主動來找我說:“高教師,我的數學為什么就是學不好,課本上的哪個公式在哪一頁我都記得……。”這個學生就是沒有科學學習數學的方法。
1.3數學學習心理障礙
高中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是指影響、制約、阻礙中學生積極主動和持久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訓練創造性思維、發展智力、培養數學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即是中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誤會”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3.1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求知的欲望
部分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對學知識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上課時不集中精力學習,課后不讀書、不做作業,貪玩游戲、上網,得過且過。學生沒有遠大理想、志向。
1.3.2自信心不足,畏懼心理嚴重
數學在中學生學習的各門學科中,是一門最難的學科,也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當學生遇到難的例題和難理解的內容時,因而產生畏難情緒,特別是應用題。由于某些學生基礎較差,或學習方法不當,或刻苦努力不夠,考試屢考屢敗,形成嚴重的失落心理。課堂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讓他發言時,緊張得面紅耳赤,渾身發抖,說話也聲音小結結巴巴,不善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還有一些學生做作業、考試時,也不相信自己的答案,一有機會,定會偷看、抄襲,寧可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
1.3.3缺乏毅力,松散惰性
有些學生由于長期形成的松散、懶惰的壞習慣,害怕艱苦的腦力勞動,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當遇到難以逾越的困難時,他們中的大多數就會退縮不前,喪失前進的勇氣和信心。學生說:“我一看到題目長的題連看都不想看別說做了”。表現出不良的行為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