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

2024-07-31 閱讀 7997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創新教育要體現在教育觀念上,滲透在所有教育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成為所有教育活動的一種基本指向。下面是本人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就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談點粗淺的認識。

一、營造創新氛圍,鼓勵學生嘗試心理學家認為"創造力不是教出來的,所謂的創造力教學,指的是學生要真正有被鼓勵展開并發表他們想法的機會,如此才能發展他們富于創造力的才能。"我們在教育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發現、創造、溝通、表達、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的營造創新氛圍,在時間上保證學生有思考余地,給他們更多的獨立與自由的機會,讓他們馳騁想象,開啟心靈;鼓勵學生動腦思考、發現問題、做出假設、嘗試驗證和歸納。如: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第十一冊中教學比的應用這一課時,在學生求出了玉米地的面積與大豆面積的比為3:2后,為使學生進一步掌握3:2的概念,并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進一步問學生:"你們看到這個比,能聯想什么?"在學生回答出:玉米的種植面積是大豆的;大豆的種植面積是玉米的;玉米的種植面積是總面積的大豆的種植面積是總面積的……。在這過程中,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要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嘗試,教師則始終處在"導"的位置,學生那怕是有一些誤差,也是可取的,使學生真正感到師生間的平等、民主與合作。積極參與、敢于嘗試,形成廣闊的思維空間,提供靈活的思路選擇余地,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二、拓寬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前蘇聯數學家雅諾夫斯卡婭在回答解題意味看什么時說:"解題就是意味著把所要解決的問題轉化為已經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類比法。類比推理在科學實踐中有著廣泛而普遍的應用,在數學中它同樣是發現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甚至是發明創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重點轉移到如何指導學生學,如何指導學生通過實踐獲取知識、創新知識。例如:在輔導學生解答后面一道題目時就可以通過類比的方法來教學:某人從一向上運動的自動扶梯的頂部到底下用了7.5分鐘;他若以同樣的速度從下往上走,則用1.5分鐘可到達頂部。如果他不走,乘自動扶梯到達頂部需要多少時間?如果停電,他用多少時間可從底部走到頂部?學生初次接觸這道題目時,覺得很難思考,一時感到束手無策。此時,學生有一種"心欲求而不得,""心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狀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在教學的關鍵處加強指導,啟發學生去探索,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創造性。提醒學生:這題類似于我們學過的哪一類題,有的學生覺得像行船問題,樓梯向上的運動像水在流動,人向下的運動好像是逆水行,……。有了這一啟發,學生就躍躍欲試了,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得到了一種正確的解題思路:我們可以把此人從上往下的運動類比成逆水行舟,并根據從上到下用7.5分鐘,求出自動技扶梯與人的速度差為電梯長度的17.5;反之類比成順水而行,求出速度和為11.5,再用和差問題的方法求出乘自動扶梯到達頂部需要的時間為:"分鐘。"某人從底部走到頂部的時間:"分鐘".這種通過教學手段上的突破、創新,為學生提供了廣闊天地的聯想,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知識經濟時代需要人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創造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善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為他們營造創新氛圍,引導他們多角度看問題、思考解決問題,養成求異和創新的習慣,努力把他們培養成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的跨世紀人才。

篇2:整合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提高學生探究水平

整合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全面推廣,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多媒體信息技術利用圖形、圖象、文本、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以新穎性、藝術性和直觀性刺激學生的感官,它比起傳統教學中教師“一枝粉筆,一本書,一張嘴”的教學方式而言,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求知欲,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結構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探究;整合優化

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文、圖、聲、像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等各種情境,還可以使得許多傳統的數學教學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情變的容易起來,為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提供良好的環境。

那么,如何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來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和與其他教師交流過程中的一些啟示,談一些做法與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大的動力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主要是“粉筆加黑板”,大多是呆板的、單調的、枯燥的,教師雖力量耗盡,也未必能充分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能以新穎性、藝術性和直觀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調動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能以趣味性實現寓教于樂、寓學于玩,使學生輕松愉悅地接受知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我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輕音樂,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聲,多媒體畫面上依次出現色彩鮮艷的*、飛機、蜻蜓、蝴蝶、孔雀、窗花等圖形,由于多媒體影像具有生動形象、畫面活潑、刺激感官等作用,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這是我指出在圖形王國里其實它們都是一家子,然后利用幾何畫板軟件使圖形沿某一條直線折疊時,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從而很自然、很直觀的導入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真正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利用這個功能探索軸對稱圖形的性質,探索軸對稱圖形中點的坐標的特點,并進行圖案設計等,充分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創設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

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缺乏生機,教學效果只會是事倍功半。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能用直觀的表現形式把文本、圖像、動畫和聲音之美同時展現在學生眼前,可以給學生前所未有的視聽震撼,引發強烈的有意注意,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使學生掌握、突出重點的目的。如在學習《射線》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射線的特征,可以利用多媒體顯示這樣一幅畫面:在浩瀚的夜空里,從一點將幾束光線朝不同的方向分別射向遙遠的一方,教師通過這樣的演示使學生明白射線是向一方無限延伸的,通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從而優化了教師的教,也優化了學生的學。

有時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決定了它往往難以想象、理解,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能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動態圖象,伴隨著圖形的閃動、變化,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從而達到使學生領會、突破難點的目的。如讓學生推導《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時,屏幕上分別出現一個立體的長方體、正方體圖形,依次將相應的每兩個面用相同的顏色與其他兩組對應的面分別區分開來,通過“閃動”各個面的面積,從而推導出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直觀地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篇3:農遠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

淺議農遠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李芳賈鳳仙

太原市清徐縣王答鄉同戈站小學

內容提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多姿多彩、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國家自20**年起在全國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教師素質。應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可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可以幫助農村小學教師收集、整理出切合實際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和業務水平,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同時也能夠突出教學課程中的重點,化難為易,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遠程教育合理利用提高效率

在這個信息萬變、資源豐富的時代,掌握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但我們這些繁忙于日常教學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又無法教好學生。自**年起農村小學遠程教育走進我校,遠教資源便成了教師們的良師益友,現代農村小學遠程教育系統是以中央電教館為中心、利用衛星傳遞教育資源,以各學校計算機為終端接受資源,以多媒體設備應用資源于學校教育的教學體系。它能讓農村的學生和城市的學生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從而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益。現代遠程教育項目的實施,可謂是忽如一夜春風來,較好地解決了像我們這樣偏遠學校教育資源缺乏的問題,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奠定了基礎。農村遠程教育技術是一種新出現的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合理地運用它并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所以,作為一名年輕的一線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將遠程教育應用于數學教學是值得我去研究與思考的。

(一)應用農遠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對數學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然而,興趣和動機并不是學生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創性、需要性來滿足學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受諸多方面因素限制,教師不能提供生動、直觀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對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的理解與掌握有一定難度,更不用說知識的產生過程了,這就使得往往教師講解時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云山霧罩;學生聽時明白,練時糊涂,再加上農村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匱乏和對抽象概念思維的局限性,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動機和興趣。遠程教育以聲音、色彩、光線、動畫、圖形運動相結合的方式,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把學生帶入特定教學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憑借電教媒體所展示的具體形象去感受、體驗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記得以前在上四年級的《圖形拼組》時,我和學生都準備了許多圖形,一堂課下來我講解演示的很辛苦,可還是只有幾個人聽明白了,作業一大半是錯的,去年同樣的內容我用農遠動畫演示給學生看,看了以后學生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一下全得出結論,再利用習題當堂檢查正確率百分之百。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進行推到圓的面積公式時,我利用多媒體設計課件,將一個圓轉化成近似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圖形,讓學生仔細觀察它們,讓學生找到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從而,學生憑著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很快就的得出圓的面積公式,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圓的面積推到方法。緊接著教師出示課件練習讓學生用推導出的面積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和記憶圓的面積公式。從這以后,我們班的學生在枯燥的數學課學習中逐步改變以往上課只是一味地“聽、算”的習慣,連從不肯在課堂上發言同學也能在課堂上舉手了。同學們的被動地位發生了改變,我們也感覺到上課比以往既輕松、又有趣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