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低年級應用題教學幾點看法

小學低年級應用題教學幾點看法

2024-07-31 閱讀 1835

小學低年級應用題教學的幾點看法

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題的教學難度較大,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初涉簡單應用題知識,對以后學習復合應用題、分數應用題、比例應用題等都十分重要。因此,在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依照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應對癥下藥。下面就對低年級學生講簡單的應用題,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針對“兒童愿意算而不愿想”的特點應采取的措施

低年級數學簡單應用題,是隨著四則運算概念的出現而出現的,這時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是顯得尤為重要。一年級學生經過大量的試題和口算訓練后,就形成急于算的心理現象,只看是“加或減”還是“乘或除”急忙算出得數,不善于動腦考慮為什么這樣算。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可采取這樣兩種辦法:

(一)同一算式,多種提法。

例如:“9-5=?”有八種提法:

(1)9減去5得多少?(2)9比5多多少?(3)9與5相差多少?(4)5比9少多少?(5)比9少5的數是多少?(6)什么數比9少5?(7)9減去5差是多少?(8)被減數是9,減數是5,差是多少?

(二)穿插編排,綜合變換

例如:籠子里又白兔5只,黑兔8只,黑兔比白兔多幾只?

可以變換這樣幾道練習題:

(1)籠子里有黑兔8只,白兔5只,黑兔比白兔多幾只?(2)籠子里有白兔5只,黑兔8只,白兔比黑土少幾只?(3)籠子里有白兔5只,黑兔8只,黑兔與白兔相差幾只?(略)

二、針對低年級學生只知單一詞句的特點采取相應教學方法

在簡單應用題的教學中,過多的使用單一提法學生只產生條件反射,不能促使思維活動。

例如低年級學生做了大量的單一提法,“一共是多少?”或“還剩多少?”的加減法應用題后,他們一見到“一共”二字就想到加法,“還剩”就想到減法。像這樣“10斤油菜籽可以榨油3斤,50斤油菜籽一共榨油多少斤?”他們一見“一共”就列出算式為:10+3+50=63斤,這顯然不是該題的得數。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兩個數的和“用加法”教成“一共是多少?”就用加法,也不要強調用“一共”二字判定算法。而應緊扣“合并”二字的含義講加法應用題。

(二)對學生進行自編簡單應用題多樣化的練習。要求學生用同一數量關系運用多種敘述詞語,進行編排題或者老師寫出一些不完整的應用題,有差錯的應用題,讓學生們填充或更改。

總之,只要通過老師對簡單應用題行之有效的講解,才能使學生過渡到較復雜的應用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篇2:談二年級應用題教學幾點體會

談二年級應用題教學的幾點體會

王五中心校李成傳

要想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做到上述三點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在教學的實踐中,我們還深深體會到,抓好小學低年級應用題教學的口述過關,也是提高學生解應用題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為低年級學生是從學習半圖半文和以圖代字的應用題,逐步開始學習完全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這些簡單的應用題是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開始,又是進一步學習解答復合應用題的基礎,簡單應用題的教學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引導學生

在理解題意,弄清數量關系的前提下,再讓學生一一口述出解題思路,這樣不僅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正確思維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教第一冊37頁例題,這是一道以圖代字的減法應用題。我們首先讓學生看圖,知道圖上畫的是什么?有多少個?用剪子剪下幾個?剪下的數表示比原來多了,還是少了?用什么方法計算?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再讓他們反復口述,同桌或全班交流。這樣長期訓練下去學生做題總是以口述助列式,再逐步開始學習完全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里的條件和問題,確定算法便可。如:第二冊36頁例八,學校里養了7只黑免,12只白兔,白兔比黑兔多兒只?這是一道完全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又是小學階段比多比少應用題的剛開始,學生接受起來有些困難。怎樣才能使學生學會呢?首先讓學生自己讀題揣摸一個題意,然后教師提出問題結合線板圖引導學生弄懂題意,人人口述解題思路。問:題里告訴的是什么事?(學校養兔的事)知道哪兩個條件?(養7只黑兔,U只白兔)求什么?(白免比黑免多幾只?)用什么方法才能求出?結合看圖把每一只黑兔與對著的一只白兔分別用虛線連起來,再引導學生數對著的有多少只?(7只)對應著的只數是什么數?(白免和黑兔同樣多的7只)沒對應著的只數是什么數?(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數)結合算式12-7=5(只),最后讓學生結合圖反復口述。這樣,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緊緊圍繞教師的發問轉,他們不僅動了腦,還動口,所學的應用題,不僅心里明白,而且能用

語言表達出來,在口述的基礎上加深了印象。

篇3:幼兒數學應用題集體教學有效性

幼兒數學應用題集體教學有效性

展平蕊陳寶平宕昌縣教育局學前教育股

【摘要】集體教學是我國幼兒園較為普遍的一種教學形式,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目標,也是當前幼兒教育面臨的難題。本文以宕昌縣幼兒教師在數學減法應用題教研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創設情境組織教學、巧設問題組織教學和鼓勵幼兒自主思維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集體教學;有效性;幼兒園數學;應用題

一、幼兒園數學教研活動的背景[1]

幼兒園數學減法應用題教研活動名稱:生日禮物

地點:一小附屬幼兒園、車拉附設學前班

執教老師:陳玉霞、王麗花

教研活動參與者:宕昌縣幼兒園長、教師、千千樹項目人員何怡等。

二、幼兒園數學教研活動的開始[1]

(一)教研活動開場

活動開場:一小附屬幼兒園、車拉附設學前班的老師們和教研員做教研交流活動,陳老師、王老師首先對您的這節課做一個自評(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達到的預期效果、這節課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

附:數學兒歌:

生日禮物

跳跳過生日,早期捉蟲子。

運氣真叫好,4只到手了。

蹦蹦來送禮,跳跳好歡喜。

打開盒子瞧,咧嘴開心笑。

我捉了4只,加上這幾只,

現在10只蟲,大家一起吃。

蹦蹦送幾只?跳跳沒有說,

這題有點難,請你做一做。

(二)教案設計和實施的活動[1]

1.活動1:“生日禮物”(由陳玉霞老師設計和實施)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復習圓形和方形兩種不同的形狀。

2.引導幼兒通過學習故事,從現實生活中尋找圓形和方形,并

知道他們是密不可分的。

活動準備:

自制圖片(青蛙蹦蹦、青蛙跳跳、10只毛毛蟲)

活動過程:

一、唱兒歌

老師帶小朋友唱兒歌,老師帶小朋友們讀兒歌的內容。

二、討論兒歌中出現的數字邏輯關系。

三、理解數學關系

1.出示毛毛蟲實物?

∽∽∽∽∽∽∽∽∽∽

2.掰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