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應用
淺談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
李穎
通遼市庫倫旗直屬幼兒園
摘要:隨著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深化,多媒體教育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有鮮明的圖像、生動的畫面,而且還具備靈活多變的動畫及音樂效果,是一種新型教學輔助手段。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適時恰當的選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幼兒的思維活躍。
關鍵詞:多媒體,應用,幼兒園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深化,多媒體教育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有鮮明的圖像、生動的畫面,而且還具備靈活多變的動畫及音樂效果,是一種新型教學輔助手段。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適時恰當的選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幼兒的思維活躍。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兒童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環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興趣是求知的向導,沒有求知欲的學生就像沒有翅膀的鳥兒”,由于幼兒園的幼兒年齡小,好奇、好動、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大腦容易疲勞,這就需要教師常常變換教學方式,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教育設備,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巧妙的多媒體設計,可提高課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從幼兒園開設的其中幾門課程來說明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語言
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創設具有感性的立體信息顯示的動態情境,能直接激發幼兒對內容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有表達的欲望。如:當講名詞、動詞一課時,課件播放后,幼兒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看著畫面上袋鼠跳來跳去、魚兒游來游去、小狗跑來跑去,看到富有動態的情景后,幼兒情不自禁地跟著說、跟著做動作。當講解完動詞和名詞的定義后,幼兒根據課件很快就能區別開名詞和動詞,而且多媒體可以給幼兒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語言氛圍,在這個氛圍里激發他們運用語言的創造性。
多媒體綜合運用形、色、聲的效果,創設形象生動、靈活多變的學習情境和教學情境,把枯燥的趣味化,抽象的形象化,從而增強幼兒的認識能力,幫助進入教學內容中較難想象的情境。如:在兒歌《窗戶》一課中,早晨,把新鮮放進來。中午,把溫暖放進來。傍晚,把涼爽放進來。夜里,把夢兒放進來。幼兒難以理解新鮮、溫暖、涼爽、夢兒怎么可以放進來,那么,將兒歌內容制作成動畫,讓幼兒看到一天的天氣變化,看見窗戶的作用,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幼兒不僅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作品,而且很快的就能熟練的背誦,使這節課變成了一節生動、形象、愉快的語言課。
二、英語
對于幼兒來講,剛剛接觸另外一種語言關鍵在于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那么在英語課堂上,首先要看教師能否組織幼兒集中注意力,這對英語教學起到十分重要的的作用。一般在英語課前的2-3分鐘,讓幼兒跟著多媒體唱一些簡單易學,節奏鮮明的兒歌,或是英語兒歌,讓幼兒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英語課堂,然后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單詞課時,用形象的多媒體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幼兒猶如身臨其境。如:把小鴨子制作成動畫,并且加上配音,幼兒立刻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只見小鴨子走到前面跟大家打招呼,只見小鴨子說:Hi!小朋友們好!我叫duck!想要和我一起玩,就先記住我的名字吧,小鴨子一說完,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練習起來,很快就記住了duck這個單詞。
在學習句式的課堂上,多媒體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學習What'this?It's…的句式上,我利用多媒體把幼兒帶到了小豬的家里,小豬邀請我們去坐客,當屏幕上出現了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的畫面時,幼兒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大屏幕上,這時,出現小豬拿出杯子要倒水的畫面,我借此機會問:What'this?It'sacup.反復幾次,幼兒就掌握了這個句式,而且還學會了cup.bed單詞的讀法和詞義。所以,在英語課堂上,多媒體不但使教學氛圍活躍,而且學習興趣高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綜合
在幼兒園的各科教學中,算術、科學、健康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但由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限制,他們對有些內容的理解還有一定的難度。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則能以文字、動畫、聲音三結合的方式,有效的幫助幼兒理解所學的內容。例如:在算術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比較枯燥乏味,不容易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學習10以內加法的一課中,創設教學情境,森林中有2只小熊在玩耍,又來了5只和他們一起玩耍。幼兒們對這一畫面都非常感興趣,也都認真的看著,當老師提問一共有多少只的時候,幼兒很快就算出來了。如:在科學《山崩地裂
篇2:電教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運用
電教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
熊全林閻河鎮中心小學
內容提要:幼兒期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另一方面,語言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終伴隨著幼兒的生活、游戲和認知等過程,語言交流是幼兒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而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無法替代的優越性。多媒體課件能將故事的意境、內容、語言統合在一起,并以生動有趣的畫面展現出來,極大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再通過生動的動畫將抽象的文字知識形象化、興趣化,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最后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進行語言交往,使幼兒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真正體現了“樂中學、動中學、玩中學”這一觀點。這樣不僅使教學過程童趣盎然,同時充分活躍幼兒的思維,激發起參與興趣及表達欲望,讓幼兒感受到語言美的魅力,又發展了他們的觀察力、表達能力。
關鍵字:多媒體語言幼兒
多媒體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能充分的體現出它的獨特功能與效力。電腦中飛入、顯現、隱去等效果應用,各種聲音的點綴,使一些簡單圖片產生不同的音效,就猶如一部短短的動畫片一樣,這對于長期以來接觸傳統教學方式的幼兒來說是一種新奇。幼兒教學活動中,適時、適量、適度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幫助突破教學難點,充分活躍幼兒思維,使教學過程充滿童心、童趣,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一、運用多媒體為幼兒渲染寬松的語言情境,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綱要》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原本絢麗多彩的語言活動蒙上了厚厚的灰暗色,老師執著于對詞匯、對故事的機械記憶。所以我們借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孩子創設語言學習情境;利用現代多媒體的知識面廣、內容豐富等特點為孩子的發展思維創設空間;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具有具體感性的、立體信息的動態情景,直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如:《會變顏色房子》的教學課件用電腦播放后,幼兒立刻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隨著逼真形象的音響和富于動態的情景,幼兒情不自禁地想說樂說,很快進入到活動中。整個活動結束,幼兒還興致未盡,還強烈要求再看一遍。由此可見,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更重要的是,課件中動態的信息,因為更富有真實感而能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使幼兒不只是僅僅將它單純地作為某一知識去理解,而是在積極運用已有的經驗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時,產生好奇和疑問,促使幼兒積極質疑。與此同時,教師用鼠標器控制畫面,做到動、靜交替,使幼兒通過交流、表達,更充實地把握了故事內容,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二、營造動態情境,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由于個性和環境的差異,幼兒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的幼兒能說會道;有的幼兒寡言少語;有的幼兒天性外向,說起話來落落大方;有的幼兒生來羞怯,看見外人不愿說話。這樣一個班級的幼兒群體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便出現了強弱兩極。如果語言活動中教師沒有豐富的語言素材,只有幾張靜態圖片等簡單教具,那么幼兒群體在語言表達方面會呈現向弱極運動的現象。因為在這樣的活動環境中,能說會道的幼兒沒有語言表達的興奮點,而能力差的幼兒又缺少語言表達的憑借物。為此,運用多媒體技術化靜為動,話虛為實,化生疏為可感,化抽象為形象。它能將靜止的、抽象的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結合的復合載體,將老師難以用語言解釋的詞匯、現象生動的表現出來。激起幼兒的說話欲望,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如:中班童話故事《春天的電話》教學活動中,我們根據幼兒的思維從感官向具體形象過渡的特點,先給幼兒播放一種電話鈴聲,幼兒在感到驚奇的時候,馬上又播放出春天的畫面,“叮鈴鈴”一個春天的電話驚醒了屋里冬眠的小動物,原來是小朋友們請小動物到春天的陽光下做游戲。這樣多媒體在引起了幼兒強烈的興趣的基礎上,增強了幼兒快樂的感覺,使幼兒在學習文學作品時,講述積極而自信,加速了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對文學作品語言的消化。同時,幼兒欣賞和感受文學作品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篇3:借用多媒體課件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
借用多媒體課件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課件在幼兒園中的運用也比較廣泛了,特別是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效果更為顯著,多媒體課件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它能夠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在語言教學中巧妙合理的運用,大大增強了幼兒園語言教學的趣味性,較好地促進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的思維創造了良好的氛圍,豐富了他們的思維想象能力,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擴展了語言教學的手段,使課堂教學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語言教學;學習興趣;語言感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造性思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