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隨筆從一篇課文三次備課解讀教師專業成長關鍵點
今天在一本書中認識了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老師,她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得益于多年來“一篇課文,三次備課”。
說到備課,我想起來自己剛剛成為一名新教師之時,那時剛從大學畢業,雖然也經歷了實習講課等,但畢竟還是缺乏經驗,該到上課之時就會一片茫然,眼前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教材和參考書。
還記得第一次教初中地理,由于我不是本學科專業出身,我在匆忙之間買來了大學地理專業書籍和環球地理雜志的光盤,在電腦上一頓惡補知識,專業知識解決后思考該如何去上這門課呢?我又范愁了,唯一可以借鑒的就是其他學科教師上課的模式,然后就是翻開參考書看活動建議等。相對于于老師,我在剛開始工作時沒有做到自信面對課程思考問題的習慣,總是想去找個依賴的對象。我想在一開始,我們將自己大學所學的知識和能力獨立的釋放出來,將自己放在一個沒有任何依靠的位置上先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看看自己能設計出來什么樣的教學方案呢?
當第一次備課結束后,我們不妨可以再去看教學參考書,或者讓自己的師傅來給自己指點一下,這樣對比之后,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了,哪些地方還需要自己不斷完善和學習,別的老師認為比較好的做法我不妨可以在我的課堂上去試試看效果如何,那么我想到的別人沒有想到的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檢驗,如果效果非常好那就繼續堅持,如果實踐檢驗不可取,我們再進行修正。在這樣的知道思想下,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教學設計稿進行第二次的修改完善。
當我們拿著這樣的設計稿進行授課時也不能中規中矩的嚴格按照教案內容去授課,要根據真實課堂上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調節,當我們在課堂上進行實踐之后,再進行第二次的反思,當一些想法得到課堂實踐的檢驗是可取之后我們就繼續堅持形成自己的特色,假如不可取的地方我們就盡量避免再次發生或修正授課方式,這個反思的過程我們稱之為課后反思,對于課后的反思我們可以對之前的教案再次進行修訂,也就是所說的三次備課。
其實對于成熟的教師來說,我們經過多年的課堂實踐會發現之前的教案會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授課環境、對象的改變而發生這巨大的變化,這需要我們對原有的教案不斷進行修改,所謂成熟的教師、優秀的教師就是在不斷修改教案的基礎上不斷地內化構建自我獨有的授課模式和授課風格。
在三次備課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剛剛成為教師之時一定要有自信心,同時要在工作上樹立勤奮刻苦的職業習慣,切不可對參考書產生依賴心理,教學沒有捷徑可圖,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二就是在進行備課時一定要去多借鑒別人的優點,補充自己的不足,將前人總結的經驗有效合理的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抓住課堂的主脈絡,快速成長。三是課后堅持做到反思修正教學方案,不斷總結課堂實踐的有效經驗,形成自我獨立的教學風格。
篇2:教師電子備課室管理制度
1、教師電子備課室全天向全校教職工開放;
2、教師進入電子備課室必須換鞋套;
3、不得私自攜帶外來磁盤、優盤、光盤進入計算機房,如必定要使用自己盤片時,必須先由管理員進行檢查之后才可以使用;
4、教師電子備課室的資料(包括軟件及工具書),可用于教師備課時查閱,凡屬機房內部資料,一律不得外借;
5、在教師電子備課室上機時應保持安靜,不得喧嘩,不得聊天談話以至影響其他老師上機;
6、教師上機時,應保持室內環境整潔,不得亂扔紙屑等雜物,不得隨地吐痰以影響環境。計算機房內嚴禁抽煙;
7、教師電子備課室僅作教師備課、制作課件及學習之用,不得做玩游戲或上網聊天等與學習無關之事、
8、教師上機之后,應主動填寫好該機的上機登記冊,填寫好日期、姓名、使用時間以及使用狀況
9、教師若要使用教師電子備課室內的掃描儀、打印機、刻錄機,必須先填寫申請單,并由主管領導簽字同意后,由管理人員操作;
10、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計算機軟、硬件設置、ip地址、計算機名、工作組,如有違反,將取消上機資格并作適當的罰款處理;
11、任何人不得私自安裝各類軟件,如有需要,由機房管理員經審查允許后代為安裝;
12、使用教師電子備課室,應該注意用電安全,使用完畢后應正常關閉系統及計算機,并切斷電源
13、未經許可,學生不得擅入教師電子備課室。
篇3:小學教師備課制度
邯山區實驗小學備課制度
1、各科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標,認真鉆研教參、教材并在全面了解學生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差異的情況下進行備課。
2、要通讀全冊教材,要明確每節(或每單元)教材在全部教學內容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聯系,掌握其重難點,進行課前備課和單元備課。
3、各課做到“四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具。結合學生實際,確定學科教學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硬度與價值觀等方面能達到的基本要求。
4、年級組堅持教研,做到集體教研和獨立備課相結合。
5、備課力求體現新的教學思想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板書設計要具有科學性、整體性和條理性,編寫教案注重實用性、實效性。
6、教案要有一定數量的札記篇數,且要保證札記質量。
7、各科教師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備課不準上課,堅持超周備課和復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