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教改隨筆多彩呈現多元發展

小學教改隨筆多彩呈現多元發展

2024-07-31 閱讀 7101

本著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理念,我校在上一周五進行了多彩課堂博覽,從早上的第一節到下午的第三節,作為每個學科組推薦出來的一節課,都進行了集體備課,打磨過關,從某種角度來說,既是參展教師教育教學藝術的發展,也是教研組集體智慧的凝練。

所以,在我去掉上課的三節課之后,很高興聽了剩余的四節課,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欣喜和沖動,一種感覺油然而生,這就是多彩呈現,多元發展。

首先,明顯的沖擊性。讓我震驚的年輕老師透露出的少年老成,臨場駕馭能力的輕松。我聽到的四節課當中,三個老師是上班兩年的老師,一個是上班一年的老師,卻都能準確把握自己學科教學特征,能夠凸出學科教學核心教學功能,如王玉潔老師物理教學實驗的融入和應用;宋華坤老師重點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地理事物因果關系思維導圖的形成;王倩老師以讀帶講,旨在培養學生語文的工具性和應用性;周念老師通過游戲性的參與性體驗活動,引領學生感知美的墻飾如何生成,并通過“留住故鄉的回憶”主題情境設計,讓學生自覺沉浸到作品的設計、制作、分享當中。一氣呵成,體現了作為教師主導的干練性。

第二,驚人的借鑒性。四節雖然學科不同,內容不同。但從教學模式上都注重課題的引入的快捷性,立足于問題化學習目標的生成,從而有效設置學習情境,推動學生一步一步參與到自學活動,展示交流活動,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對應學習目標的達成,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當堂檢測反饋性活動。體現了啟智課堂“以學定教”,重視以生為本的發展性,明確教師的作用是點撥促進學生在自我認同中提升。

第三,不一樣的使命性。作為學校展示課,從學校確定活動通知到上課,不僅時間緊,而且會不自覺的有不一樣的壓力,會渴望同事的認同,渴望盡可能展現自己的最高教學水平。不僅要讓自己和學生享受上課過程,也要讓聽課教師享受教學設計酣暢淋漓的風景。每位老師都在選題和課件制作等上精益求精,從課堂的操作和把控上可以想見付出的過程。

第四,獨特的成長性。也可以說旺盛的成長性,作為相對年輕的教師,我們曾經見識過他們新上崗時的青蔥,獨白式的教學活動,而現在已經能夠有效組織學生,讓學生在舞臺上綻放生命,多了一些傾聽。雖然在課堂環節的刪繁就簡,以及過渡轉乘和評價上還有一些青澀的舉動,但是也可瞥見迸發出的教育機智和從容,這是一種自我的喚醒以及對教育的敬畏和尊重。

總之,沉浸在這樣的課堂當中,傾聽心底兒震顫的感應,感覺到一種興奮和熱情,對比了想當年自己的影蹤,不得不喟嘆鮮活的時代律動,在告訴我們,與時俱進,共長共生,聽課給了我們不經意的觸動,參與其中,也就是成長其中。

篇2:教改隨筆《翻轉課堂》來了你在哪里

**年的春天,“互聯網+”時代正式到來。因為它的到來,傳統的教育模式遭受了巨大的沖擊,給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思考。

今天上午九點半,作為鄭州教育文明博客的博主之一,我就要到龍門實驗學校參加以“互聯網+課堂”為主題的**年第二期鄭州教育博客沙龍了。昨天晚上,我幾乎整夜未眠,一直在惡補“互聯網+教育”的新理念。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互聯網+”對教育沖擊力最大的就是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改革。目前,“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流行語,其來勢之兇猛,大有顛覆傳統課堂、迎來課堂教學革命之勢。慕課指的是大規模在線公開課。微課指的是微型、微小的課,在當今,微課主要以微視頻為呈現形式,視頻講解的時間不長,一般10分鐘之內。翻轉課堂是相對于傳統的課堂中以教師的講解知識為主、課后完成作業的教學模式而言的。翻轉后的課堂,是將教師的知識講解部分以微課的形式放到課前,先讓學生學習,回到課堂上,師生、生生一起共同完成作業,解決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疑難和困惑,實現從“依教而學”向“先學后教”的轉變。在我國中小學目前受到大家廣泛關注的是“慕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課前觀看教學視頻

篇3:教改隨筆我們到底該教給學生什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

而在實際工作實踐中,我個人覺得首先我們該教給學生的應是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信念”。從而啟迪我們的學生自主思考、感恩生命、奮發努力,懂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他人負責,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其次,我們則是要盡到作為“師者”的責任,“傳其做人之道、授其創造之業、解其學習之惑”,從點點滴滴去“打磨”“雕琢”莘莘學子,苦其心志、百煉成鋼……

近些年來,我個人始終堅持的帶班理念是:“幸福學習,健康成長。”實則就是我對學生們的殷切期望、諄諄告誡。通過諸類活動載體,讓學生們深刻感悟“幸福”、體驗“幸福”,培養其積極、陽光心態,悅納“學習”正業,并充分感知“學習”內涵,其囊括了“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等教育使命;至于“健康成長”則更是不言而喻,我們的人生需要目標與方向,前進需要動力與方法,身體需要健康、心靈更要健康,播一顆陽光的種子在心靈,收獲的定是璀璨的光芒萬丈……

我們需要教給學生的?實則也是我們自己需要努力追尋的!

“理念”決定“高度”,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