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教師備課制度

小學教師備課制度

2024-07-31 閱讀 8858

邯山區實驗小學備課制度

1、各科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標,認真鉆研教參、教材并在全面了解學生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差異的情況下進行備課。

2、要通讀全冊教材,要明確每節(或每單元)教材在全部教學內容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聯系,掌握其重難點,進行課前備課和單元備課。

3、各課做到“四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具。結合學生實際,確定學科教學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硬度與價值觀等方面能達到的基本要求。

4、年級組堅持教研,做到集體教研和獨立備課相結合。

5、備課力求體現新的教學思想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板書設計要具有科學性、整體性和條理性,編寫教案注重實用性、實效性。

6、教案要有一定數量的札記篇數,且要保證札記質量。

7、各科教師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備課不準上課,堅持超周備課和復備課。

篇2:小學備課制度參考

大慶路小學備課制度

備課是上課的必要準備,是教師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確立目標、選擇教法、實施教學的過程。為了使教師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發展變化,全面落實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標,切實改進教學方法,真正發揮備課的作用,特提出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

1.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備課,寫好教案才能上課,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和“信口開河”。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掌握好本冊教材的重點,與前后教材的內在聯系及函接,各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教師必須弄懂教材的知識,以保證準確、無誤地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

2.備每一課必須做到:

①備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目的要求要明確、恰當。要分節備課。

②備教法:教師應不斷探討新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③備學生: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既使中下生能學會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又能讓學生的智能得到發展。

④備練習:改革課內外練習的形式,激勵學生愛練,善練、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3.每課的教案應包括教學目的要求(智能與思想教育兩方面)、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步驟、必要的答案、練習的安排、作業的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內容。

4.建立“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的備課制度。各年級備課組要每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可利用校園網的優勢,備課小組成員根據本學期的教材,可以電腦備課的形式,分擔一至兩個單元的備課任務,實現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其他教師在他人的教案上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與本班學生的特點,把修改的意見寫在自己的備注欄內。修改意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1、總的設計思路是否符合我的學生?2、我的學生還會在課堂中出現哪些問題?我將如何解決?3、本教案的哪幾個環節使我得到啟示,并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運用?課后反思也應有自己的個性。電腦必須按以下六個環節操作:組長分配任務――組員獨立備課――教研組集體討論修改后下發教案――上課教師再修改后執教――撰寫課后反思――集中交流反思。提倡在語文書上圈圈點點。

5.語文教學要加強優秀文化熏陶,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開展“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文化經典(成語、古詩、格言、歇后語、諺語、名著……)誦讀活動,及早讓兒童接受傳統優良文化的教育。每個年級要有自己的特色,并把每周誦讀內容在期初做好計劃,周周落實。

篇3: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臨湖第二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備課組長在中心教研組組長的領導下,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或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小學各年段的教學要求,貫徹執行教研組計劃。

2、認真分析教材編寫意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年級學科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研專題,報教研組并組織實施。

3、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計劃,擬訂出本年級本學期的備課組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集體備課時,教師要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研討,研討過后再進行反思重建,形成自己的教學預案。每兩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另外可以不限時間地利用同年級同學科同辦公室的有利條件,開展一些同專題或是共性問題等的研討。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教學內容;定主講人員,定專題。

共同研究:

(1)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制定;

(2)每一單元及每一課時的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

(3)每一篇課文或每一課時的作業或練習;

(4)每一課時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5)同年級統一進度,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積極參與同年級同學科的磨課活動(同一課題多人上)。

5、制定好學科的復習計劃,做好命題、測試、閱卷、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

6、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教科研課題,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要求每學期上交一篇專題研究論文或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