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靠什么可以記住同學?

靠什么可以記住同學?

2024-07-31 閱讀 4994

我發現,美國大學教授的研究課題并不像我們中國教授的研究課題那樣,經常目標宏大,立意深遠,拉開一個很大的局面和架勢,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一個課題似乎要解決教育的全部問題,他們的課題不但切入的角度很小,而且頗有些稀奇古怪,這樣的課題雖然對改變真實的教育生活很有意義,但對許多中國教授來說,可能就太“下里巴人”了。

泰德·萊戈教授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專門研究盡快熟悉同學、記住同學名字的方法。

他認為,記住同學的名字是一門藝術而且值得為之付出努力,即使你同時教著幾個班級。反復調查標明,同學欣賞那些把他們當作獨立個體的老師,而不是那些把他們看作一個群體的老師。假如你忘記了同學的名字,在家長會上你會特別尷尬。假如你不熟悉某位同學,當你跟人提到他時,在你的腦海中只有一個名字而已,而并不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

為此,他在學院里成立了一個教師俱樂部。在這個俱樂部里,優秀教師們一起分享著各自的智慧。

一位叫巴里·蘭甘的教師這樣介紹自身的做法:“讓同學們在頭幾次發言時先報知名字,以后就讓他們在發言前先等一下,在這段時間里你要盡力地猜一下。在頭幾個星期讓他們固定在各自的位置上,并且在你的花名冊上的姓名旁邊標注上他們各自的特點,然后對號找人就容易了。最后嘗試著制作姓名卡片,把它們放到同學面前直到你認識他們為止。”

布斯·豪老師的方法是“借助座次表”,他說:“我總是用電腦為每個班級設計座次表,然后打印幾份。你可以在講桌上放一份,在分發練習本時手持一份。這就意味著你可以快速地查閱同學的名字,并且你可以把座次表多復印幾份,讓每個任課教師人手一份。他們肯定對可以盡快熟悉同學而心存感激。”

“標簽記憶法”則是內森列·奎戈理老師多年的“專利”,他告訴同事:“記住幾百個同學的名字是一個讓人為難的任務。特別是在你的花名冊上有兩三個‘杰克’和‘凱利’時。新學期開始時我會給每個同學一張A4紙,讓他們寫上名字然后折起來確保能立在桌子上。我上課時就讓他們放在桌子上,通常一個星期左右我就可以叫出他們每個人的名字。要不,你可以買些貼紙,讓同學把名字寫在上面,然后貼在衣服上。”

羅德·波老師則針鋒相對,他主張“扔掉你的輔助物”,因為,“姓名標簽和花名冊在某種程度上只會阻礙你記住同學的名字。另外,姓名標簽很快就會被扔掉,更糟的是,他們會被交換。因此,沒有什么能代替下功夫記住同學的名字,這是區別你與代課老師的眾多事情之一。接受了這一點,下一步就是想出一種方法:牢記。”

……

看起來,這樣一件記住同學名字的“小事”,竟也可以有不計其數種不同的方法,只是我們能不能讓這些各自不同的方法在學校里“生根開花”罷了。

曾經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20世紀90年代初期,臺灣忠信學校校長高震東來大陸講學,其中介紹了他在學校里進行的“點名達標活動”。他要求教師在新生入學一周后,認識全部同學,為此,學校每年要進行一次教師與同學面對面的考核。高震東校長認為,良好的教育效果來自于良好的師生關系,親其師才信其道,師生之間大量的接觸才是教育效果的基本保證。“點名達標活動”正是保證他們學校勝利的關鍵。于是,在臺灣忠信學校,高震東校長把教育演繹得有聲有色。

可是,同樣的“點名達標活動”在我們的一所學校里卻遭到了許多教師的抵制,校長甚至扣上了“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小題大做”的帽子。在他們看來,教師盡快認識同學,確實不錯,但學校只要號召一下也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時間真的能夠完全認識同學,只能水到渠成。假如較真起來,讓教師與同學面對面考核,豈不是太傷老師自尊?更何況這樣一件微缺乏道的小事,似乎沒有必要為此費太多的腦筋。

到底靠什么能記住同學?其實,方法固然重要,俱樂部的分享也很有價值,但是,真正記住同學,最終還是靠教師的心。沒有一顆熱愛的心,大概什么方法都難以奏效。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李希貴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2:實踐課老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實踐課老師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1.面向中小學生進行教學。2.簡單課件、教具的制作等。3.帶領學生戶外游學,外出訪問活動等。

任職要求:1.專科及以上學歷,師范類、漢語言文學、美術專業優先;

2.普通話標準,喜歡孩子,親和力強;

3.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整合能力;

4.有從教經驗者和教師資格證者優先;

5.作協會員優先。

篇3:學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學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上栗關于開展群眾教育實踐活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根據《上栗縣教育局委員會關于在教育系統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實踐動的通知》,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精神,緊緊圍繞教育局今年的工作目標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邊整邊改”、邊評邊改”,切實加強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立場教育,促使我校黨員干部不斷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為民意識和廉潔意識,為全面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二、目標任務:按照“強化宗旨意識、改進工作作風、純潔干部隊伍”的實踐載體,結合我校實際,我們確定“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教師隊伍,提升辦學質量,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載體。以黨員干部和教師隊伍為重點,以強化服務意識為核心,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目標,不斷提高教師為人師表、敬業愛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同時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結合雙高雙普工作的目標任務要求,為學生提供安全、健康、優美、和諧的教育環境,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通過這次活動力爭達到“三深入三樹立”即深入推進革命傳統和形勢政策教育,樹立黨員教職工的為民服務宗旨意識;深入師生走訪調研解決問題,樹立為民排憂解難的公仆意識;深入開展幫扶活動,樹立教育行業的良好形象。

  三、參加對象:學校全體教職工

  四、時間安排及工作步驟

  活動從20**年3月20日開始,到6月30日結束,大體分五個階段:

  (一)集中學習:(3月20日至4月10日)

  1、制定方案。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和活動載體,成立領導機構,明確活動要求。組織**學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2、廣泛動員。召開班子成員會、黨員教師會,傳達文件精神,認真組織活動開展。同時,充分利用標語、廣播、宣傳欄、板報、校園網絡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提高黨員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學習研討。采取集中學習輔導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學習交流研討與解決具體問題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進行深入系統地學習。重點學習黨的會議精神;學習新形勢下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內容;2012感動中國”之“最美老師”張麗莉事跡等材料。

  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廣泛開展研討,具體做到“六個一”:支部開展一次集中學習討論活動;領導干部緊扣“以人為本、辦人民滿意學校”,講一次廉政黨課;開展一次正反典型教育活動;組織黨員教師圍繞“如何貫徹服務師生群眾,提高教師素質,轉變教風學風,增強公仆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推動教育持續均衡發展”等問題,開展一次討論;每個黨員教師撰寫一篇心得體會;組織一次群眾路線理論教育知識競答、演講辯論活動。

  (二)查準問題:(4月11日至5月10日)

  1、以師德教育月活動為契機通過學生問卷調查和家政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表對教師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管理能力,是否關心學生,布置作業是否合理,是否廉潔從教,有無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行為等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及時發現我校教師在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2、對我校在校外“小飯桌”就餐學生進行造冊統計,了解我校在“小飯桌”就餐學生的基本情況,并對學校周邊“小飯桌”進行走訪摸底,了解學生就餐環境及衛生狀況。

  3、對我校留守兒童進行造冊統計,并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兒童家庭基本情況和影響留守兒童學習的因素。

  4、建立**學校家長QQ群,**學校官方微博等,完善家校信息平臺。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家長與科任教師、班主任溝通無距離,溝 3

  通全方位,及時了解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收集廣大家長對我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收集民情,解決民怨。同時也了解學生在家、在校不為老師、父母所知的一面,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三)整改落實:(5月11日至5月25日)

  1、對于在學生調查發現中的問題,全體校委會成員要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帶領教職工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深刻反思,尋找根源,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對于在社會評教活動中查找出來的共性問題,學校校委會召開了專題研討會,進行深入剖析,做到問題找得準,原因分析透,整改措施實。

  2、組建家長委員會,由家長委員會針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問題,提出寶貴意見、促進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讓家長隨時能走進學校進入班級了解學校教學和管理,監督學校工作。通過告家長書的形式向“小飯桌”學生家長反饋不合格“小飯桌”信息,由家長委員會引導家長履行監護人責任,正確選擇孩子午放學監護方式。

  3、開展“黨員教師與留守兒童一對一愛心幫扶”活動。對留守兒童實施一對一結對幫扶,為他們提供學習生活、情感交流、心理輔導、經濟扶助等方面的關懷和幫助,讓留守兒童留守不孤單,在全社會的關愛下健康成長,共享和諧社會。

  4、成立黨員志愿者隊伍,把教育延伸到校外,利用休息時間定期組織有公益心和有特長的黨員開展“廣場健身鐘點工”活動,為**廣大群眾及我校學生家長義務傳授廣場健身舞,傳播科學的健身知識,引領和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帶領志愿者深入敬老院,特教機構獻愛心,組織志愿者充當“秦嶺清道夫”保護自然環境,為建設繁榮文明和諧幸福的現代城市新區做出貢獻。

  (四)成效測評:(5月26日至6月10日)

  1、廣泛征求意見。通過召開座談會、印發意見表、設置意見箱等方式,廣泛征求黨員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本學校開展教育實踐主題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要如實向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本人反饋。各黨員干部要對照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緊密聯系本單位和本人的思想、工作實際,深刻分析形成問題的主客觀原因,并形成分析檢查報告,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具體措施。

  2、走訪調研。以新一輪“大家訪”活動為抓手,組織黨員教師深入基層開展“下基層、訪民情、解民憂、辦實事”專題調研。有組織、有針對性的深入學生家庭、教職工中走訪。通過入戶走訪、個別座談、聽取匯報等多種形式,準確掌握群眾、教職工、學生的所思、所憂、所盼,深入分析存在問題、努力幫扶解決,詳細記錄,并匯總形成調研報告,力求消除民怨,解決問題。

  3、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組織作用,組織一次有家長委員會牽頭的家長會。通過家長會,聽實話、重實情,力求獲得平時難以聽到、不易看到、意識不到的實情,從而改進作風,與群眾拉近距離,搭建群眾建言獻策的新平臺。

  (五)總結提高階段:(6月11日至6月30日)

  1、認真自查總結。針對群眾、教職工、學生反映比較集中的意見和查找出來的突出問題,以分析檢查報告為依據,制定領導班子整改方案。對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照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把整改措施目標化、具體化、責任化,做到“四明確一承諾”,即:明確落實整改的項目、明確整改落實的目標、方式和時限要求、明確整改落實的具體措施,明確分管領導、具體責任人。整改落實方案制定后,采取適當方式向黨員、群眾公布,并做出公開承諾,接受監督。

  2、嚴格考核驗收。集中解決群眾、教職工、學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查處損害群眾、教職工、學生切身利益的典型案件。對應當解決但一時又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向群眾作出說明,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加以解決。突出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并以適當形式公開,接受干部群眾監督。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深入基層,每人聯系包抓班級,牽頭解決一個難點問題、協調處理一件矛盾糾紛、為困難 群眾、教職工辦一件好事實事。一般黨員教師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幫扶的對象可以是幫扶留守兒童,也可以是本單位學校的困難職工、困難學生。力所能

  及地多做有益于人民群眾、促進社會和諧的工作,讓人民群眾更多地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及gg開放的成果。

  3、健全機制。認真總結主題教育活動中創造的好做法,好經驗,結合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積極創新學校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服務群眾、聯系群眾和保障群眾權益的長效機制,實現群眾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常態化。加大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校務公開力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完善民主測評、社會評議、民意調查、社會矛盾化解等機制,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教群關系;要針對主題教育活動中發現的傾向性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制定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的有效措施,從制度上堵塞漏洞,構建正確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和群眾立場的長效機制。

  五、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六、有關要求

  1、全體黨員干部要高度重視并積極投入到群眾觀點、群眾立場、群眾路線主題教育活動之中,積極帶頭學習,推動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2、強化學習提高。要通過集體學習、個人自學等各種形式和途徑,全面學習和領會規定學習的篇目,通過學習,領會精神,武裝思想,指導工作。

  3、深入師生群眾,搞好調研活動。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校級領導每人完成一篇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