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給同學一個微笑

給同學一個微笑

2024-07-31 閱讀 4028

給同學一個微笑

劉懿芝

微笑是一種令人感覺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為深入溝通與交往發明溫馨和諧的氣氛。人們把微笑比作人際交往的潤滑油。笑容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情友善。

最近,我發現我們的同學越到高年級越不會笑。走進課堂,一年級的同學童真和稚趣掛在笑臉上;六年級的同學一本正經,唱支歌都板著臉,皺著眉,在排練節目時,盡管教師極力強調表情要自然,要面帶笑容,結果那擠出的“笑”卻帶著“苦”。

同學真的那么容易淡忘“笑”嗎?不是,是因為他們感受“笑”的場景越來越少,“笑”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

早上到校,我們從校門口走進,值日隊干部向我們行隊禮問好,我們漠然走過,同學是什么感受?

同學正玩得高興,因為作業沒完成好,好心情被一句“作業沒完成好,還有心情玩,快回教室做作業去”的訓斥打斷了。于是,我們的同學在玩的時候,只要一看到老師就乖乖地溜進教室坐在位子上,等著接受批評。我在開學的前兩天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課間我準備進教室寫一塊小黑板,下節課用,當我剛走到樓梯口,不知有哪位同學眼尖,看到了我連忙扯著旁邊同學的衣腳縮進教室,其余在走廊上玩得正高興的同學也齊刷刷進了教室。一問,才知,同學已經習慣了這種一見老師就進教室的課間學習。當我示意同學盡情地玩時,同學臉上寫滿了“懷疑”。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表達我此刻的心情。

假如學校沒有了歡聲笑語,那么同學就好比坐在大牢里的犯人。好不容易遇上一場大雪,同學都想到雪地去體驗一下堆雪人打雪仗的趣事。正在興頭上,老師帶來了“不要玩了,再玩會傷著人”的勸告。我回想了一下自身,童年的時候,比現在的同學幸福多了。下了課,我們可以丟沙包,跳房子,踢毽子,放了學還可以去野外爬樹,捉熒火蟲和蛐蛐。現在這些游戲要么被認為會破壞草坪,影響環境衛生,要么被視作會傷和同伴的危險游戲。同學被禁固在幾處狹小的范圍內活動,玩的也是追追打打、轉圓圈之類的簡單游戲。

上課鈴聲響了,我習慣聽悅耳動聽的童音。但是從同學口中發出的音樂卻是那么嘶聲力竭。在最近兩周,我總是要停下課讓同學練習在上新課前唱好一支歌。歌聲能傳達快樂,表達心情,同學在課前唱好一支歌,能使整堂課煥發春天般的盎然生機。

把課間還給同學,讓同學多一次體驗快樂的機會,讓他們臉上流露出真實的笑、自然的笑、坦誠的笑。他們的笑會感染花兒,影響大地,為生靈雀躍,難道我們忍心去裁剪嗎?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作為教師,假如能在每天的教學中給同學一個微笑,那么在同學心靈深處也就多了一份珍藏微笑的記憶。或許我們的同學能帶著這份微笑走向社會,服務他人。

最美的語言是微笑。白居易有詩吟“回頭一笑百媚生”吟的是楊貴妃的笑。我們雖沒有楊玉環閉月羞花之貌,但我相信教師的微笑是一縷陽光,灑向同學都是情和愛。微笑是一句溫馨的話語,能營造師生間和諧的情調。給同學一個善意的微笑,同學會多一次真誠的表達;給同學一個信賴的微笑,同學會多一次勝利的體驗。

微笑是教育教學中最和諧的音符。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