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想教育隨筆:耐心教育學生
耐心細致的分析,給他們以有效的輔導。班級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能長期有效,更需要班主任細心經營,耐心指導。
小學生童真、純潔,老師的一個輕微舉動,會引起他們情緒的波動,思想的偏頗。有一次打預備前,我讓王敏同學到辦公室拿作業本,就這一不起眼的小事,她說道:為什么不讓別的同學去,老師偏心。我先是意外,為我這不經意的舉動;而后是喜悅,為學生能直言不諱的說出對我的看法,這說明了學生對我的信任和真誠,再次是思索: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師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教師職責的神圣等等。課后我了解了她產生那種想法的原因,給予糾正,引導她多方面看待問題,避免思想偏激,貽誤自己正常發展。
耐心可以使我們冷靜地處理問題,避免問題積存,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發現問題,特別是思想認識的偏差,容不得急噪和馬虎,不然,可能會給學生小小的心靈留下污點或陰影。有了耐心,可以使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地觀察,思索,改進,在改進中逐步積累提高
篇2: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藝術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藝術
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學校行政領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同時也是聯系班級任課教師、學生集體組織的紐帶和溝通學校與學生家長、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
班主任擔負的任務比一般教師更為艱巨復雜,為了順利完成這項任務,班主任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務,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點和經常性工作。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做到或者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熱愛學生,以極端負責的精神關心他們,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學生在學校,大部分時間與老師接觸,而與班主任接觸機會就更多。班主任的一行一言,對學生都有不可輕視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象母親愛孩子那樣,要象園丁愛花草那樣地熱愛學生。不論什么時候,不論從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要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的愛。對工作中出現的調皮甚至故意搗蛋的學生,班主任要以博大的胸襟容納他們,不要孤立仇視他們,更不能粗暴地體罰他們。而要多花點時間,在自然輕松的氣氛下,和他們談些生活鎖屑事和社會事家庭事,使他們在沒有戒備狀態的心理中意識到自己的尊嚴和責任,感受到班主任的滿腔熱情,消除他們對班主任的敵意,從而促使他們“迷途知返”。
二.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深入的、細致的思想品質教育,掌握塑造學生靈魂的藝術。而要做到這一點,班主任就要多多了解和研究學生。了解他們的品質、學習態度和以前的成績;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性格特點,還要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以及與他們來往的親朋好友對他們的影響等,然后進行分析和研究,找出他們的優缺點,從而“對癥下藥”。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學生,高大斯文,剛接管這個班時發現,他絕少出聲,成天一副怏怏不樂的樣子,開始時不時逃學,在班會上不點明批評他后,他在日記中寫“今天老師說的是我,我不是故意的,在這里很孤獨,我不識一個人,沒有一個人和我說話,我很難熬過一堂課,就上街玩了半天……”而從同事口中又知道,這個學生的父親工作在外,母親惱他不做家務,有時不給他車騎,甚至不讓他吃飯,基于這種情況,一方面,與他母親取得聯系,提議她改變一下對兒子的態度,另一主面,找到學生本人進行談話,既肯定他誠實、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又指出他違反了學校紀律的不足之處,還根據他愛看書,喜歡體育尤其是打球的特點,為他提供一些《青少年日記》《中小學生》等課外讀物
篇3:農村初中信息教學中思想教育
淺析農村初中信息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摘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是現代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將信息教學引入農村初中教學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開展好農村初中的信息教學,特別是加強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可以實現全民信息素養和農村教育的提高
關鍵詞:信息教學農村教育素養提高
一、引言
現代的教育教學的共識即是“一切工作的首位是基于思想教育”。但是如何實現行動中認識的落實,從而真正的使得思想教育“就位”與“到位”,解決的方式相差甚遠。傳統意義上,思想教育就是語文和思想政治老師所要完成的任務,似乎跟其他的學科是毫無關系的,更別提信息教學。但是,思想教育的實現不是建立在某一門或兩門學科上,是滲透在所有學科的教學中。尤其是如今蓬勃發展的信息技術,往往人們所看到的只是獲得大量資源的便捷化程度,而其中的會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不利因素都給予忽視。計算機程序病毒肆虐于互聯網,使得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充斥其中,大量隱私被侵犯。無疑都是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不良后果,也是容易在信息教學中忽略的內容[1]。鑒于此,信息教學中思想教育其實不容小視,必須在信息教學中滲透始終。
如今,基于“校校通”的工程的不斷實施,在農村的初中教學中信息技術課程已經得到了廣泛開展。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怎樣進行思想教育,在農村初中的信息教學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欲立其業,先樹其德”正是中國古人所言,顯然人生當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日常教學的進行以及管理當中,教師不僅要做到學科知識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實現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開設信息技術的課程,一般學生的印象都是“玩”,學習起來自然很輕松,教師的感覺似乎也是如此。當學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師便放任自流。自制力不強的初中生,特別是農村由于發展上的滯后使得良莠不齊的信息極大的影響著他們。勿容置疑,思想教育的強化以及引導會促進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穩步形成[2]。
二、源頭抓起,良好上機的習慣的培養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農村的初中信息教學中,從第一節課的開始,就必須堅持對學生做足以下六點的管理:第一,每個學生的座位必須由學習委員進行安排;第二,信息教學課程上機的記錄冊必須認真的填寫;第三,必須在指定的文件夾中保存學生自己的文件;第四,在瀏覽計算機中存儲的信息時,他人的文件不能隨便的刪除;第五,機房的衛生必須保持清潔;第六,課程結束后,正確關機收拾整齊自己的東西以及座椅之后離開機房。以上管理的事項,雖然都是一些細小的事情,但是實際教學中的便捷性卻十分的凸顯。學生不會隨意的占用計算機,有序正確的進行文件的存儲,不僅保持連貫性的課堂教學,而且不會出現學生座位的混亂。因此,不會出現誤刪他人的文件現象。特別是針對上午或者下午出現最后一節信息課時,這種習慣更能凸現其重要性。如果這種良好的習慣沒有養成,不進行正確的關機操作,就會造成系統的不正常,此時學生又不予理睬,那么所造成的就是教師的工作量的繁瑣。那么在信息教學的過程中,直接從源頭開始,不斷培養良好的上機習慣,促進學生對細節的重視、做人做事態度的端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