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打好預習攻堅戰小學優秀教師論文

打好預習攻堅戰小學優秀教師論文

2024-07-31 閱讀 6443

打好“預習”攻堅戰

摘要:“我不是你的教師,只是你的一個旅伴而已。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①“能給人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這種職業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雹诖瑑涸诖蠛V泻叫幸袑Ш剿闹敢挪粫允Ш较颍囋诠飞闲旭傄新窐说闹敢挪粫x目的地,我們的教學也同樣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才能不會盲目而沒有收獲。預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像我們教師上課把握教學內容要有個抓手一樣,學生的預習是他們學習一節課的抓手。有了抓手,進人文本的分析就不那么困難了。

關鍵詞:預習原因方法文本

預習工作就像船兒在大海中航行要有導航塔的指引才不會迷失航向,汽車在公路上行駛要有路標的指引才不會偏離目的地。但預習常常被我們忽視或變成了形式主義。自從開始使用北師大版本的教材以來,大家都似乎在尋找解開教師身上枷鎖的方法。傳統的教學讓我們老師披枷帶鎖不堪重負,一節課下來累得有氣無力,而學生收獲到的卻不盡如人意。我覺得這與預習環節的薄弱或淡化有莫大的關系。

總結這兩年參加講課比賽的經驗,我發現大部分老師在剛接觸到陌生學生的時候都采取了溝通方式,就是導學案或是導課案,其實實質都是一樣的,就是預習,也就說近些年大部分老師開始關注預習,這是架起我們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橋梁最便捷的方式。也是讓學生走進文本的機會,“誰抓住了機會,誰就贏得了主動!誰用好了機會,誰就贏得了成功!”③

那么以前為什么沒有關注呢?因為以前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不預習或預習不到位原因如下:

一、課上內容多,把預習新課的工作以作業形式下放給學生,而又不能及時驗收,久而久之養成學生應付的壞習慣甚至于不了了之。

二、預習工作指向性不明,教師對預習的內容、范圍沒有做明確的說明,學生預習目標不明確,因此不成系統,預習成了一紙空文。

三、對學生不信任,我們至今未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學生能力估計不足,其實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超出我們的想象。

而學生們呢?以往他們對于預習又是什么態度呢?我曾經做過調查,當成耳旁風的學生占10%,重視了預習作業可是由于老師指示不明,無從下手的學生占75%,還有15%的學生在忍受著煎熬中勉強把作業糊弄過去了。而這15%的學生在課堂上給老師的“表現”也是不盡如人意。老師課上忙啊,課下亂啊,因為課上在沒有學生充分預習的情況下教師又需完成任務,所以一個人唱起了獨角戲,忙??;課下教師反思找不到原因,亂啊。學生課上亂啊,課下忙啊,因為不會預習或沒做預習,課上老師提問膽戰心驚,亂?。徽n下學生忙著補作業,忙啊。

近年來提倡的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實就是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預習工作即是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就要特別重視預習。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預習則更顯示出它的重要性,例如:選修課本《人物傳記》,一本書只有幾篇文章,各篇都長達十幾頁,甚至幾十頁,如果不全面做好課前預習工作,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教師課上將無從下手,勢必會影響到整個教學環節的推進。

北師大版本教材重視的是思想對話和心靈交流,因此,對話就成了預習中的一個方法?!皩υ捠且环N教學方式,像一切優良的方式一樣,必然蘊藏著局限。對話的局限,就是沒有質量,空對空,沒有深度,從平面到平面的滑行。教師的水準首先就表現在從學生看來沒有問題的地方,提出深層次的問題來,然后在過硬的分析中,使學生有所發現,讓他們的思維有所觸動。”④

這就要特別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以往是我們“包辦”,現在把“自由”還給學生,教會孩子與編者、文本、教師之間的多重對話?!皼]有一種方式比師生間的對話更能提高溝通能力、啟發思維技能。”⑤先讓學生對文本提問,因為“在讀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著黑字的白紙,而是一個人,一個讀者可以聽到他的頭腦和心靈在字里行間跳躍著的人。”⑥這樣讓文本自己來回答。文中可以給出答案的文字即是這個頭腦和心靈在字里行間跳躍著的人。這本身就是學生熟悉文本的一個過程,在這樣的預習中,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發現問題,引起孩子們尋根究底的興趣,做到有的放矢,從而達到預習的效果。

在北師大版本教材指引下的預習工作應落到實處,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明朗起來。盡管開始學生未必會重視,但讓學生在預習中嘗到輕松學習文本的甜頭,學生自然就信任,或者是依賴預習。

一、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怎么辦呢,就要在預習題上下功夫。設置一些容易并且是學生感興趣的預習題。只要學生感受到了預習的樂趣,自然就會輕松駕馭。

二、教會學生不同課型的預習方法,先帶領學生預習,然后逐漸放手讓學生自主預習。例如:李白的《蜀道難》,它是首著名的詩歌,它寫景美,尤其是那種夸張美,是不能脫離文本而獨立存在的,那么學生在學習本首詩之前如果能做到預習到位,對文本的學習和挖掘,以及深入探討,多會省去課上許多的時間。可以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既然是古代詩歌,那就不能將詩歌肢解,詩歌重在整體意境的構建,如果生硬分割,勢必破壞了它的美感和作者的情感。學生課前有指導性的閱讀全詩會讓學生建立這種意境。這時候導學案就派上用場了。一首詩這么做,幾首詩都這么做,學生也就會形成了皮革馬利翁效應,以后即使沒有導學案,學生也會知道如何預習詩歌了

三、強化預習,引起學生的重視,如果教師重視預習,學生自然不敢懈怠,開始可以用課堂時間以重要內容的形式完成預習,之后習慣養成了再逐漸轉移到課后,或者可以做適當的批改,這樣學生就會認真起來。但是必須要在預習題中仔細斟酌,避免流于形式。

重視驗收,及時反饋預習情況,這樣有助于我們及時調整預習方案。

預習工作落到實處后,通過課上與教師對話,由文本向學生提問即:分析課文來完整解讀課文,這樣才能完成一次有效的教學。這樣就做到了預習到文本教學的水到渠成。這樣我們才可以說是真正充當了引領者的作用,才能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例如:魯迅的《祝?!愤@樣的老的經典篇目,只有做到了預習充分,然后才能讓學生對文本進行發問。這篇小說中,祥林嫂的“變”是個核心,這個學生通過預習才能發現,然而還有些不變的東西:比如魯四老爺的房間陳設、祝福的習俗、周圍人對她的不理解等等,這些不變的事物的根源就是封建制度,因為這些都是封建制度的產物,因此我們要反封建,這樣這個主題就構建起來了。另外表現人物的形象肖像描寫很重要,本文就有三處肖像描寫,尤其是眼睛的描寫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學生如果預習了,就會在這產生疑問,有了疑問,帶著問題來分析文本,就有了針對性,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就變得簡單了。另外還可以指導學生預習的時候比較:孔乙己、阿Q、祥林嫂。課上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從名字看三個人有區別:孔乙己---有姓沒名;阿Q---有名沒姓;祥林嫂---沒名沒姓。這樣,祥林嫂在當時的魯鎮的地位就凸顯出來了,這些工作都是在預習中教師預設出來的,然而答案可以在文本教學過程中隨時隨地生成。

“作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師的作用沒有被拋棄;而是得以重新構建,從外在于學生情境轉化為與這一情境共存,權威也轉入情境之中,……教師是內在于情境的領導者,而不是外在的專制者?!雹?/p>

文中引用出處:

蕭伯納(GeogreB.Show)

馬克思(KarlMarx)

朱成廣(臨沂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教研員)

孫紹振

古希臘蘇格拉底

法左拉

小威廉姆

篇2:數學新授課一般不必要布置學生提前預習

數學新授課一般不必要布置學生提前預習

數學新授課前,有無必要布置學生提前預習?當前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的學習方式,是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自主建構新知,老師的教學策略是“設疑、激趣、引導、糾正、補充、概括、提升”,因此,我認為一般不必要布置學生提前預習。請看下面的教學案例。

案例1: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們的教學程序一般是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學具材料,學生自己動腦想出把平行四邊形紙片剪拼成長方形的,從而發現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是一個探究式的學習過程。如果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教科書中對如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介紹地清清楚楚,學生通過預習,也會知曉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但這是一個接受式的學習過程,是教科書這個老師告訴他的。預習后,課堂上再讓學生探究,這是不是走過場,明明知道“結論是什么”和“得到結論的方法”,有探究的必要嗎?

案例2: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時,課始老師常為學生設置這樣的懸念:同學們,任意一個三角形,只要你告訴我兩個角的度數,不用再測量,我就知道第三個角的度數;尤其是直角三角形,只要你告訴我除直角外一個角的度數,我就知道第三個角的度數;下面咱們試一試……。學生挑戰老師幾次后,待非常驚訝之時,老師拋出要研究的問題

篇3:小學語文教學心得指導中年級學生課前預習

中年級的學生有利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前預習不僅僅停留在新字的字形、結構上;詞語的意思上,還要要求學生嘗試著理解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詞語的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其次,要求學生能把課文分為幾段,概括每段的大意,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第三、能根據自己預習的課文內容,在網上或者其他途徑查到相關或者類似的知識。

比如,我在指導學生預習《人類的“老師”》這一課,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自己說說,你打算如何預習《人類的“老師”》?學生的回答大體就是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課文分段等等,有一個學生的回答很令我滿意,她說:“老師,我覺得我們還可以上網或者查資料,了解一下人類還有哪些發明創造與自然界的生物有關?!闭^“一語驚醒夢中人”,很多學生連連點頭表示贊同。我順勢引導學生,預習課文時我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我們課堂上在進行交流,也可以把你自己找到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寫在書上,課堂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你的收獲。

事實證明孩子的預習能力是很強的,課堂上經常有我出乎預料的情況發生,孩子們的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值得我們老師去發現、去引導?,F在的網絡、科技這么發達,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的資料,這樣的課堂內容的理解就更深一步,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填鴨式”的教學,老師直接在課堂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失去了自己學習、提問、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