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課前預習有效性策略探究
提高學生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偏關縣第二中學校楊雄文
當今,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構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就離不開學生全員全程積極有效地參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關鍵在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自然達到高效。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多年來,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都在不斷探索適合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
一篇課文,尤其是初中的課文,長長的篇幅使得通讀一遍都要花上十幾分鐘,如果不預習,完全依賴在課堂上再來解決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解決生字詞等,那會浪費大量的寶貴時間,課堂效率可想而知,反之如果重視了課前預習這一環節,很多教學內容就可以放在了課前,在預習中解決,課堂上花少量時間檢查一下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就可以抓住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學生通過預習已掌握的教學時一帶而過,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課文學習的重點和學生學習的難點上,做到學生會的不教,專教學生不會的,從而提高課堂效益。
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預習的基本方法。我認為常規預習應立足于以下三點:a、積累新結識的語言(主要是生字詞語)
篇2:小學語文教學心得指導中年級學生課前預習
中年級的學生有利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前預習不僅僅停留在新字的字形、結構上;詞語的意思上,還要要求學生嘗試著理解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詞語的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其次,要求學生能把課文分為幾段,概括每段的大意,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第三、能根據自己預習的課文內容,在網上或者其他途徑查到相關或者類似的知識。
比如,我在指導學生預習《人類的“老師”》這一課,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自己說說,你打算如何預習《人類的“老師”》?學生的回答大體就是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課文分段等等,有一個學生的回答很令我滿意,她說:“老師,我覺得我們還可以上網或者查資料,了解一下人類還有哪些發明創造與自然界的生物有關?!闭^“一語驚醒夢中人”,很多學生連連點頭表示贊同。我順勢引導學生,預習課文時我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我們課堂上在進行交流,也可以把你自己找到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寫在書上,課堂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你的收獲。
事實證明孩子的預習能力是很強的,課堂上經常有我出乎預料的情況發生,孩子們的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值得我們老師去發現、去引導。現在的網絡、科技這么發達,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的資料,這樣的課堂內容的理解就更深一步,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填鴨式”的教學,老師直接在課堂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失去了自己學習、提問、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