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2024-07-31 閱讀 1394

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摘要: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已成為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它是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核心的技術形態,而探求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是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基石。信息技術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教學水平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隨之也要求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層次,它面向教育信息化,將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也從權威的知識傳授者向多元化角色轉變。通過自己教育實踐和學校教育研究,我們應該正確利用信息技術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教師專業化

2l世紀,世界各國先后進入到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高素質人才已成為經濟的核心要素和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而提高全民素質,培育高素質的、參與世界競爭的人才,關鍵在基礎教育,許多國家對教師“量”的急需逐漸被提高教師“質”的需求所替代,教師專業化問題已在世界上引起廣泛關注。作為我國基礎教育普及者和課程改革實踐者的中小學一線教師,如何更新理念、加快發展、實現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是基礎教育成敗的關鍵。但是,盡管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幾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認,在各學校里相對的投入也很大,各地區中小學教育網也迅速涌現。將信息技術融入、滲透到各學科教學,與教學整合已經成為必然。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我們研究的課題。

一、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對信息技術運用到教育的認識

在現代教育環境中,人們不僅需要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觀念和理論去重新審視和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領域和環節。首先,教師的角色定位發生改變。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師權威角色,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互聯網為平臺,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打破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束縛,從自我封閉狀態走向自由、開放、澄明的交互狀態。教師作為教學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在一個開放、自由的系統中與學生進行“視界的融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與角色將會發生變化,教師要適應網絡帶來的改變,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

其次,教師要重新定位教學活動中的學生。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知識與學術的權威,教師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學生沒有自主權。在這種教學狀態下,學生嚴重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今天的互聯網背景下,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借助網絡搜索資料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將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不再只是一個“井底之蛙”,在某些方面,可能“弟子不必不如師”。所以,在網絡的支持下,教師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對象。

再次,教師要對教育中介進行再認識。教育中介是指那些在受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起橋梁作用的物質與意識的東西。教育中介包括物質中介與精神中介。教育物質中介主要指教學內容和教學工具。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有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張黑板就能進行教學。今天的教學活動中,教室已經成為多媒體教室了,投影儀、電腦、音響、麥克風等信息技術設備遠遠優越于粉筆的功能。教師沒有駕馭信息技術的素質,怎么能進行教學活動?教學的工具也發生了變化,教師需要再認識教學工具。教學內容當然也不再是孔子時代的“六藝”,也不再是“四書”“五經”和“一本一綱”,而是包括教材在內的多方面、多元化的知識內容。獲得知識的手段不只是教師上課,還可以從生活中、從互聯網上獲得,知識不僅出現在書本上,還出現在網絡中、電視媒體中。所以,通過對理論和應用知識的學習,全體教師的素質都應有一個質的飛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并根據教學的需要,合理地組織,使理論聯系實際,為自己教學服務,為教學的主體

篇2: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新途徑

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運用,教師如何跟上時代步伐,改變傳統教研模式,進行網絡環境數字化教研已經成為當今教研的新課題,在各學科中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尋找教研新途徑,拓展教研渠道,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網絡教研學習方式反思方式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教研作為一種新的教研形式,已步入每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中,給教師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諸方便帶來了益處。

一、網絡教研有助于改變教師的學習方式,使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自我更新成為現實可能。

網絡教研使教師們學會了網絡閱讀,也逐漸適應了使用鍵盤在屏幕上書寫,這必將逐步改變教師的學習觀念和思維方式,使教師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信息化社會之中來。網絡教研為教師提供了發表自己思想的傳播媒體,讓話語權回歸到每一個教師自己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任何不成熟的想法,而不用有所顧忌,從而讓教師找到了主動權,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網絡教研一旦融入到教師生命活動之中,必將促使教師習慣于教學反思,讓其主體意識覺醒,從而迷上終身學習,熱衷于自我更新,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網絡教研有助于教師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反思方式,為教師的反思性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術支持。

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博士認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及時進行反思,要善于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方法。”教師在網絡中記載下日常教學的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研究成果、課件等,形成屬于教師個人的資源積淀,這也是對自己大腦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有點凌亂的思想進行梳理的過程。時間久了,再回頭查看自己以前記載的內容,又可以進行反思,找出錯誤的認識或不是很妥當的觀點,從而達到了自我反思提高的目的。在與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實現深度溝通和碰撞,使教師實現由個體反思向群體反思、由膚淺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轉變。在這種不停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中,教師可以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思路和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師專業化發展道路上快速成長。

三、網絡教研為教師獲得專業化引領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和通道。

借助網絡教研,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地走進優秀教師、教育專家的講座和課堂,可以通過自己的博客站點與優秀教師、教育專家零距離的對話,實現與名家大師們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可以隨時收看名師的教學視頻,甚至和名師專家進行溝通、學習、交流。在這種交流、碰撞與反思的不斷循環當中,多了教師的獨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師團隊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產生的新觀點、新思維、新知識、新積淀、新資源;也在這樣的循環過程當中,推動了教師自身的進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篇3: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實踐研究

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踐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成為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已得到廣泛運用,加強教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推進學校教育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進程,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已成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網絡平臺,加強師資培訓,依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做好教科研實踐工作,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推進學校課程改革的新進程。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

二十一世紀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信息時代,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對教育的改革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已得到廣泛運用,加強教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推進學校教育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進程,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已成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專業化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師的角色正從原來知識的傳授者逐步向教育教學問題的分析者、教學的設計者、教學策略的決策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將信息技術融入、滲透到各學科教學,與教學整合,是實現基礎教育成敗的關鍵。下面,筆者就結合學校實際,談一談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多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始終堅持以教育信息化作為辦學的突破口,把信息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學校信息技術中心,安排了精通電腦技術和熟悉信息技術管理的中層領導擔任中心主任,另配備了2名專職人員從事教學及相關專業技術培訓和維護工作。

為確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開展,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建立了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措施,完善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在學校的年度預、決算時,信息技術的軟硬投入占學校教學設備總投入的30%以上。同時,在學校評優、評先、外出學習方面,學校都給予了優先考慮,加快了學校信息化的發展。

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訂閱了《中國電化教育》、《中小學電教》等現代教育刊物,以滿足教師現代教育理論上的需求;學校堅持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培訓重點主要放在教老師們掌握如何使用網絡服務于教育教學,耐心細致的指導教師設計或下載多媒體教學課件,培養教師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養。另外我校還注重信息技術骨干教師的培養,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組織骨干教師學習先進理論和經驗,使骨干教師不僅成為學科教學的骨干,還成為學校信息化教學環境構建、學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帶動并推進了學校信息化建設。通過不同層次培訓,全校教師的信息技術綜合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目前我校教師能夠熟練的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應用,能夠自己制作課件,運用多媒體開展輔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