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題入手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
從課題入手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澄邁縣第二小學王芳芳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不少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測定創造力的主要標志之一。想象是人腦創新活動的源泉,聯想使源泉匯合,而發散思維就為這個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廣闊的通道。一個人的創新能力由個體想象、聯想和發散性思維能力的綜合發展而形成。想象力的發展,聯想力的培養和發散性思維的開發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發展的。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就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視的首要任務。那么,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身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可以從哪些方面來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呢?下面我就以小見大,從小題目做大文章,從如何抓住課題、深入題目挖掘課文閱讀信息這方面來跟大家來談談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這個話題。
題目是文章的旗幟,也是文章所提煉出的精華,它可以是奠定文章的整體內容的基石,也可以是文章的行文線索,也可以是文章思想的中心聚焦點等。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的題目具有概述文章內容、統領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點、貫穿全文,或者暗示寫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情感傾向,或者起著行文線索等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課文題目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借助文章題目學習課文,抓住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一向的做法是嚴格要求學習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我都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時首先要閱讀題目,閱讀題目時要落實三個小環節,一是要充分從題目獲取信息,二是給題目開花,三是醞釀課前閱讀愿望。這三個小環節,相輔相成,環環緊扣,缺一不可,我把它們合起來簡稱為:題目挖掘法。
一、鼓勵學生充分從課文題目的閱讀中獲取信息。比如教《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思考:從課文題目中你可以獲知什么信息?經過思考,學生大致可以獲知以下信息:(1)這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題材的課文;(2)這篇課文的題目奠定了這篇課文的情感基調;(3)這篇課文的題目是這篇課文的感情線索;(4)從這篇課文的題目可以知道,課文中的“我”對祖國有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感等。
二、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給課文題目開花。給題目開花,即:鼓勵學生圍繞課題來盡可能多地提問題。個人認為,這是題目挖掘法中
最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學習環節。比如:對于《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個課題,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1)為什么要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2)文中的“我”指的是誰?(3)文中的“我”是哪里人?“我”的祖國指的是哪一個國家?(4)“我”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這個請求的?(5)“我”請求誰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6)“我”這么熱愛自己的祖國,為什么沒有在自己的祖國工作和生活?(7)課文會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向我們展示一顆對祖國赤誠熱愛的心?(8)“我”為祖國做出了哪些卓越的貢獻?(9)從“我”的身上,我們可以獲得哪些成長的正能量?……再比如:對于《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這個課題,學生一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提出像以下這樣的問題:(1)這本書的書名叫什么?(2)這本書是什么體裁的?(3)這本書的作者是誰?(4)為什么說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5)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那么女孩子要不要讀呢?(6)如果讀這本書,我們會有哪些方面的收獲?(7)這本書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嗎?(8)這本書是什么年代的著作?(9)作者閱讀這本書后有什么收獲?(10)課文中的“我”是從哪里獲得這本書?(10)從哪里可以看出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11)從課文題目看,這是一篇讀后感嗎?……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圍繞課文題目提問題,既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又較好地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心理學家,澄邁縣,想象力,創造力,創造性
篇2:設計多角度作文練習訓練發散性思維能力
設計多角度作文練習訓練發散性思維能力
“發散性思維”是一種從不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期尋求眾多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答案的思維方式。朱光潛先生說:“抱著那題目四面八方的想……想得一點意思,就用三五個字的小標題寫在紙上,如此一直想下去,把當時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記下來為止”。多角度作文練習題設計的關鍵就在于誘發學生的多角度、多思路、多層面的思考問題,多方法的解決問題,多結果的表現問題。就下則材料,可運用多角度訓練法寫讀后感。齊景公問嬌小而機智的晏子:“我聽孔子對他的學生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是什么意思?”晏子說:“所謂和’者,君甘而臣酸,君淡而臣咸。”疏通文意后便知,同學們各抒己見,展開聯想。最后統一了認識,一個集體如果沒有大家互相補充、互相交流謂“和”,只有同一色彩,同一風格,意見茍同;不允許有異有補謂“同”。有同無和,集體就沒有創造力和戰斗力,有和無同,集體就無正氣,一盤散沙。由此及人及物,多角度,多層面展開聯想,就可立意廣,思路寬:可涉及以下一些觀點:A.人才的差導性B.不拘一格降人才C.萬紫千紅總是春D.和諧與同一E.求同與求異F.有異有補、相得益彰G.人云亦云與群策群力H.集團結構的優化組合I.萬馬奔騰與萬馬齊喑經常進行多向思維訓練,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散亂零星的思維條理化。“四面八方的想”得越多,發散點就越多,文思就如汨汨之泉涌,順暢而又自然。
讀后感,戰斗力,練習題,創造力,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