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研隨筆課題在身邊做個有心人
盛老師為了這次培訓準備的很充分,他所舉的例子都是從體育的角度來闡述觀點。例如;武術、場地、器材……根據這些研究內容,詳細講解了課題的實施操作過程。使得在場的學員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哦!原來就這么簡單!”打破了我們體育教師對于課題研究的畏懼感。
但是轉念一想,有什么課題可以研究呢?雖然體育項目比較多,但是可以研究的好像也不多嘛?有一些我們發現的問題已經被人家研究過了。盛老師針對我們的這點困惑也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別人做過的研究你可以繼續研究,但是你要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有些老師馬上提出:“我們想到的別人都想到了!”盛老師針對這種情況指出了三個課題的來源點:第一、基于日常教學,結合教學實際。第二、發揮自己的特長。第三、為學校體育的創建。其他老師對于盛老師的觀點還是心存遲疑,總是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夠新穎,可能做不成課題。但是已經參與過兩次課題研究我的心里倒是感觸很深。
第一、基于日常教學,結合教學實際。這一點可能是我所在學校氛圍比較好,在備課中,學校要求教師必須有二度備課,課后反思,每個月青年教師要做一份行動研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總會多多少少發現些問題。尤其是行動研究,對于我們青年教師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很有幫助。在完成學校布置的這些作業中,我就發現了個別教材教學中,選擇的教學方法不恰當,課堂效果不好;有些重點難點判斷的不準確;同一個教材內容在不同水平段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例如:迎面接力這個內容、水平一要求跑自己的跑道、右手拿棒、右手邊擦肩而過。水平二要求在交接棒時的手型、手臂的伸直度,還有站位、交接棒的時機。水平三要求如何在保持速度不降的前提下平穩交接棒。在這些小的問題上,思路很多,想法很多,也做了一些小論文。如果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總結,課題是可以有的!
第二、發揮自己的特長。這一點我的感觸很深。我的特長是定向運動,最近的幾年中在指導定向運動社團中收獲很大,基于這些積累,我做了關于定向運動社團的課題研究,研究成果還參加了湖州市的科研成果評比。
第三、為學校體育的創建。我們學校的在這方面的課題有游泳、體育課外活動,校本課程的相關課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而這次盛老師在培訓中所舉得的例子月河的武術都是和這個內容相關,說明這個內容的題材還是比較廣的。說得直白一點,別人可以游泳,武術,我能不能籃球、乒乓、羽毛球。至于如何做就要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作為社團、特色課堂……
其實,課題就在身邊,只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擔心自己白費力氣。與其想那么多不切實際的,不如靜下心來做一項研究,從課堂教學小的切入點開始、哪怕結果是失敗,但是至少為下一次的研究積累了素材。
篇2:小學教研工作隨筆多元評價:讓家庭作業成為孩子樂園
小學生作業的評價更多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與態度,通過作業有效性評價幫助小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有效地發展。
在現實教學中,對小學生作業的評價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不同個體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比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一些形象化的圖案比較感興趣。在具體的批改上,可以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案來代替傳統的“√”和“×”。當學生作業全對時,教師給中低年級的學生使用學生喜歡的“小太陽”、“笑臉、”“大拇指”、五星”等符號。學生作業錯誤時,采用“哭臉、三角、小辣椒、大問號”等代表不足,訂正后再用相應的“√”、“○”等符號作出肯定。在最終肯定評價時,采用一系列配套的“大小笑臉”、“大小紅旗”作出評價。利用評語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批改時利用評語指出作業中的不足之處,能讓學生及時加以改正。一方面及時提醒學生要細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好的習慣,培養好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解題的習慣。對作業做得好的,要及時鼓勵,促使學生保持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還不妨加上“真棒!”、“好漂亮的作業”、“好漂亮的字”等贊美語。這些激勵性的語言自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
篇3:小學教研隨筆結課一點看法
我們知道一堂完整的課一般由以下幾個環節構成:復習、導入、新授、操練、評價、總結。這學期以來,我聽了不少節公開課,自己也上了一節公開課。在這些課中,我個人覺得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就是結課時間匆忙,形式化,沒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大部分老師在開始以及課中都精心設計相關內容、方法及手段并十分投入其中,但在結課時,為什么就蜻蜓點水、一句話就帶過了呢?這并不是老師們虎頭蛇尾,幾乎都是因為時間關系,不得已而為之。那時間為什么不夠呢?為什么要等到下課鈴響,學生騷動時才為了有總結而去總結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其一:老師們把公開課看得太重了,準備的內容太充分了,設計的環節太細致了,等到鈴聲響起,某個練習還沒完成,只好一句話總結,甚至不總結或不布置作業就草草收場。其實,不管什么課,還是回歸自然簡單就好。在短短的40分鐘之內,讓孩子們弄懂、搞清楚一個單詞,句子或者幾個圖片、一段對話就可以了。可能是老師們太敬業了,上課時不把內容安得滿滿的,就覺得過意不去,對不起學生,其實不然。
其二:可能在平時的課堂中太隨心所欲了,上到哪兒是哪兒,什么總結不總結的,有時間就總結,沒有時間就不總結。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上課前所要上的內容在大腦中大致有個框架而已,并沒有像上公開課那樣來嚴格要求自己。平時放松,上公開課時就不輕松,平時嚴格要求自己,認真按程序對待每堂課,上公開課時就會很輕松。所以,上課、讀書、做事都一樣,厚積才能薄發。
有人說,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就讓我們一起加油,簡簡單單地上好每堂課,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