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研資料有效教學主要特點
心得與傳統(tǒng)的大量的無效教學相比,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是有效的教學,結合本次學習和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我粗淺地談一談有效教學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我個人認為有效教學的主要特點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關注學生。
主要表現(xiàn)在:
(1)堅持教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堅持“以學生為本”,真心實意地為學生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
(2)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
(3)轉變思想觀念,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與參與者。
第二、關注發(fā)展。
主要表現(xiàn)在:
(1)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2)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品質的發(fā)展。
(3)關注教師的發(fā)展,提倡“與學生一起成長的新理念”。
第三、關注過程。
主要表現(xiàn)在:
(1)關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中的過程。
(2)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
(3)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體驗。
(4)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心理承受力。
(5)關注教師的反思等。
第四、關注研究。
教師要在教學中深入研究學生的心情、心態(tài)和個性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
第四、六方面的和諧與統(tǒng)一。
主要表現(xiàn)在:
(1)知識學習與促進發(fā)展的和諧。
(2)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
(3)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的和諧。
(4)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的和諧。
(5)集體教學與關注個體學習的和諧。
(6)激勵與約束的和諧。
第五、八個“是否”的對方與統(tǒng)一。
通過教學活動,教師是否落實了教學目標,三維目標的整合是否合理,是否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開展了課堂教學;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了教學的全過程,是否經(jīng)歷了真實的學習過程,是否積極主動地掌握了基礎知識,是否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能力、形成了正確的態(tài)度、情感和和價值觀;知識、能力的掌握和發(fā)展是否有利于學生其它各方面(如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科學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和交往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等。
篇2:小學高年級作文有效教學嘗試
小學高年級作文有效教學的嘗試
定安縣第一小學胡紹勝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到高年級,寫好作文的學生還是太少了,甚至不少學生還是談文色變,寫出的作文內容貧乏、結構混亂、語言不生動,使教師為之焦慮不安。如何使學生愛寫作文、寫好作文,本人在多年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不斷地探究和嘗試。
關鍵詞:作文;教學;嘗試
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既沒有定法,更沒有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和秘訣。在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然而,到了高年級,能寫好作文的學生還是太少了,甚至不少學生還是談文色變,寫出的作文內容空洞、結構混亂、語言不生動,使我們教師為之焦慮不安。如何使學生愛寫作文、寫好作文,我們語文老師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實踐。我在多年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對此也做了一些嘗試。
一、結合生活,激發(fā)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作文脫離實際,生搬硬套,胡編亂造,字詞不夠廢話湊,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這樣的文章,毫無中心可言。這樣的寫作,學生是應付了事,毫無興趣。要知道,生活是學生寫作的源泉,這“源頭”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在作文教學中,我常常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我們可以按單元作文訓練的要求,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各種活動,例如,學雷鋒的活動中,可讓學生收集有關雷鋒的故事,唱雷鋒歌曲,學雷鋒做好事,留心身邊的“小雷鋒”。“三八婦女節(jié)”、“教師節(jié)”、“重陽節(jié)”等,可以通過各種慶祝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為學生寫作做了鋪墊。只有這樣讓學生深入生活,才能加深加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增進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加強閱讀,積累寫作材料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啊,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或沒有材料可寫,或表情達意不夠流暢、準確、生動,歸根到底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jīng)驗。基于這樣的實際,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加強學生的閱讀。我要求每一個同學都有一本讀書積累本,并自己給一個名字。我鼓勵他們多讀書,認真做好讀書筆記。筆記的內容不拘一格,可以是書名、文章題目及主要內容;可以是自己的心得;可以是摘抄,比如:自己喜歡的詞語,優(yōu)美的語句,精彩的片段,文質兼美的文章......我會不定期檢查孩子們的積累本,有時還利用班會課進行讀書交流,欣賞他們摘抄的好文章。我覺得,學生有了廣泛的閱讀,就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同時在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中,使學生產生了語感,激發(fā)了靈感,有了語感和靈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輕松的事。
三、用心點評,增進情感交流
每次作文,學生最期待的就是老師的評價,希望老師在點評時給予肯定性的評價。我認為老師批語是師生情感溝通的載體,也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手段,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情感空間,讓學生在批語中逐步進入樂于作文、善于作文的境界。因此,學生每次練筆之后,我都及時用心地為每一個學生寫好評語,引導他們善于獨立觀察、勤于思考、樂于表達,鼓勵他們從小養(yǎng)成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純凈的童心、天真的語言來描繪他們心中的世界。
作文評改批語的寫法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境界,我們在作批語時總是帶著一顆愛心,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去和學生進行交流。在寫批語時我始終本著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原則,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盡量“多就少改”,按學生的思路順序去疏通句子、梳理思路、校正段落層次,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學生的想法。即便是批評也總是以婉轉的、商量的語氣來寫,如:“這里寫得不夠具體,是不是可以……。”啟發(fā)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容易接受,改過后再肯定成績,鼓勵每一點進步。至于對寫得較好的片段,及時鼓勵,從不吝嗇贊美的詞匯。記得曾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有感大自然的散文,這孩子細膩的情感,優(yōu)美的文筆,讓我深受感觸,我在評語欄中寫上:字里行間流露著你的真情實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你喜愛的文字一定會變成一個個鉛字,讓更多的人分享你寫作的快樂。肯定和鼓勵的評語,給孩子們寫作的信心和力量。我希望通過批語,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真切的關愛與期待:當學生看到老師那么欣賞自己的作文時,他們會從中得到鼓勵,增強作文的自信心,對寫充滿興趣,作文水平自然會很快提高。
作文批語就像一座無形的橋梁,聯(lián)結著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世界,教師在付出的同時也在收獲,與學生共享教與學的快樂。
四、展示佳作,推薦發(fā)表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我覺得,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孩子們唯一的老師。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興趣,應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我把每次習作中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中展示,讓同學們受到啟發(fā),同時營造一種聲勢,讓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他們會這樣認為:這些優(yōu)秀的作文都來自我們班的同學,我也能寫出這樣的作文。這不僅讓作文寫得好的同學產生榮譽感,會期待下一次的成功,也增強了其他同學的寫作信心。對于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我還推薦發(fā)表。這幾年來,我班級里的很多孩子的習作陸續(xù)發(fā)表在縣、省的報刊上,這對孩子們來說是多大的激勵啊。期末,我還把班級優(yōu)秀作文匯總,孩子們作文中的字都變成一個個鉛字,讓學生成為一個個作者,這班級作文集,凝聚著我和孩子們的心血和智慧,成了孩子們無聲交流的平臺。這樣,孩子們在習作的園地里體會到成功的快感,感受到寫作的力量。我相信,只要給予學生舞臺,給予長袖,他們必定善舞。
總之,作文教學教無定法,讓學生心情愉快地進入作文天地,我們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突破…….相信有了我們的不斷付出,就會讓美麗在孩子們的筆尖流淌,學生作文的明天將會是一片燦爛。
篇3::小學體育課有效教學重要意義
淺談:小學體育課有效教學的重要意義
天涯區(qū)紅塘小學高亞安
一、體育有效教學的意義
1.效益意識的養(yǎng)成是有效教學的呼喚
體育教學中要有效益意識就是在體育活動中要有所收獲。體育教學的效益要看學生的變化,而且是很快的變化,而不是浪費時間的變化。體育教學目標要與教學效果是一致的,能夠完成教學目標,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個人的教育需求,從大的方面是滿足社會的需要。具體的說,有效的體育教學是教學結果要與教學計劃相符合,與預期的目標、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是吻合的。所以,為了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滿足家長、社會的需求,就要進行體改革,使體育教學科學化有效化。
2.體育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
體育有效教學不是理論就可以的,而是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的反思,進而對自己的實踐進行改革,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在創(chuàng)新的實踐中進行改進。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師不斷的領會,并把這些理論逐步實施在課堂教學中,能在實踐時與理念進行對比,形成新感悟,而實踐周而復始,這樣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并在分析中解決。落實與貫徹新課標就是一個反思性的教學過程。如果體育教學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與反思精神,那么,新課標準的精神就會無法理解,對于新課程改革的進度也很慢,體育教師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改革的實踐者。
二、體育新課標下有效教學的途徑
體育教學中的準備活動、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課后作業(yè)等向個環(huán)境的實施都需要一定的策略,在每個策略中落實有效教學,如果我們無法完成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那么,有效教學就無從談起。下面就體育教學的兩個階段中重點來談一下如何實施有效教學。
1.準備階段的有效性實施策略
這一階段的實施策略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或者上課前的教學行為,或者說是教案的制定、場地器材的準備、學生的情況了解等。其中,教學設計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因素。體育教學設計是指體育教師為了使體育課堂教學有條不紊的進行,而策劃的教學,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與教學的特點,把教學目標融入到教學中。在操作時,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寫在紙上的教案,還有一種是寫在頭腦中的教案。寫在紙上的教案是死的,它適用于所教的幾個班級,在幾個班級的教學時,方案是一致的。而寫在頭腦中的教案是以紙上的教案為準的,在實施教學時,教師就要用到活的教案,根據(jù)班內的不同學生,上課的不同時間,發(fā)生的不同的事情等靈活的處理紙上的教案,使教案活起來,甚至讓紙上的教案變得更科學。
在教學設計前,我們要弄清楚幾個問題:第一,學生的實際是最重要的,每個班中的學生風氣、興趣愛好、原來的體育知識、技能水平等。第二,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學習態(tài)度、心理特點等要求達到一定的水平,應該作為教學的一個目標來做。當教師了解這些之后,教師就把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聯(lián)系在一起,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疏理,然后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的選擇、排序、改造、補充等,再籌劃有效教學的具體操作方法,比如:課程的結構、所用的教學方法、運用的情境、預測可能發(fā)生的一些意外、如何處理這些意外等等。這些準備都是有效教學的前提與準備,有了這些預案,才可以打一個勝仗。教師們不要怕花費多于上課幾倍的時間去準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學。
2.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
教學實施是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過程,在教學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采取的一系列行為策略。課堂實施才能真正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是教學的核心。有效性的實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的參與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那種死氣沉沉的環(huán)境無法讓學生興奮起來,在活動時也無精打采。有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才能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主動的參與活動,與同伴一起探究合作學習。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應該具備以下條件:師生之間是民主的,是朋友關系,教師對于學生的好奇心應該鼓勵,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之間能有正常的交流,能有競賽也有合作;教師能根據(jù)教學情況設置一定的情境進行教學,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認識,教學內容趣味化。
第二,學會學習的方法。教師的教給學生知識與技術,不如教給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與技巧,這是他們終身學習的保障,他們能自己進行活動,這是主動性的前提,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學習的指導。比如說,在學習跳遠時,有的小學生不能做出蹲踞式的動作,自己多次嘗試都失敗了,這時,教師提醒她能不能換一種方式進行試跳,比如,可以站到高的地方跳下,在空中體會蹲踞的動作,接下來就可降低起跳的高度,直到體會蹲踞動作為止。其實,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學不會,那是因為他沒有找對方法,如果教師給以指導,他們就會很快掌握,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方法的學習過程。
第三,體育教師要保持教學的熱情。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對于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上課時沒有精神,不想說話,處處表現(xiàn)得懶洋洋的,學生的精神肯定也不會足,他們更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師在上課時,口號宏亮、運動敏捷、表情豐富,他的這種情緒很快就傳染給學生。這種熱情讓學生感受到后,學生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喜歡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學習,練習時也表現(xiàn)的格外賣力。當然,體育課堂需要高漲的熱情,在體育學科的研究中也需要高漲的熱情。表現(xiàn)出對自己的體育工作熱愛,喜歡去探索與研究體育,不斷學習體育知識來開拓自己的視野,有較高的熱情去研究體育教學改革。
在教學評價中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體育教學的評價改變以傳統(tǒng)上以技能與體能的評價方法,而更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等,能在學習形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人格。所以,在體育教學的評價時,既要有知識、技能,還要有情感體驗。評價時也要注意平時的學習過程,與結果相結合。在評價方式上,不僅有教師的評價,還有同伴對其的評價,也可以把家長的評價引入評價體系中來。這樣的評價就會更為全面,更為客觀的體現(xiàn)出學生的學習,因此,學生也會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之處,好的方面繼續(xù)發(fā)揚,不足之處能迅速改正。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求體育教學要做到有效,有效的程度判斷主要以學生的進步為準,本著學生的發(fā)展為原則進行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鼓勵學生自主參與,不斷反思,形成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