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師假期教學反思之激發和保持學生對英語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說明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現在的教學實際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點策略:
1,課堂上各種例句的編寫。多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尤其是一些比較有趣的事例,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學習就是發生在身邊的,通過身邊的例子可以把英語學的很好。比如,某某同學比較帥等。
2.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我感覺這一條非常的重要,因為如果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總是感覺到成績提不上去,這一定會影響到他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因此,老師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不同的學生獲得成就感的機會,有的同學可以是口語方面的成就感,有的同學可以是周練的成就感,有的同學可以是閱讀理解方面的成就感,有的同學可以是聽力方面的成就感,總之,每個同學都可以以某種形式或者方面來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就感。
3.可以讓學生在領略經典歌曲的優美旋律中學習英語的地道表達,從而激起他們心底對美的渴求;讓學生在誦讀經典詩句的情操陶冶下懂得英國詩人的浪漫與真情。
"Likefather,likeson."這是英語里有名的一句諺語。它的意思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其實咱們在英語課堂上,可以把這句諺語改成:“Liketeacher,likestudent.”很多同事都反應班里的學生隨老師。老師是什么脾氣學生就是什么脾氣。通過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得出,要想學生動如脫兔,你就要動如脫兔;要想學生靜如處子,你就要靜如處子;老師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榜樣,不是嗎?
只要我們的老師有心,就沒有不喜歡英語的學生!老師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熱愛英語吧!你的學生也會“親其師,信其道。”
篇2:中學英語教法與學法研究
淺談中學英語教法與學法研究
[提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差異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因此,在當今基礎教育新課程(新課標)改革的形勢下,我們英語教師進行“教法”與“學法”研究,就顯得特別重要。
長期以來,在我國英語教學工作中,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只注重“教法”研究,總是不遺余力地進行知識的傳授,而學生則采取記憶、背誦等機械式的學習方式,結果,同樣的做法并不能使所有學習者都學得好,并且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多方面發展,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空間。
大家都知道,李陽老師的瘋狂英語獨創的英語學習方法,多年來影響了數以億計的英語學習者,確實能幫助許多同學提高英語水平。但是,也有部分同學學習了李陽老師的學習方法,一段時間下來,英語成績仍不理想,于是棄之而求他法。這也說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差異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當今基礎教育新課程(新課標)改革的形勢下,我們英語教師進行“教法”與“學法”研究,就顯得特別重要。
那么,我們英語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教法”與“學法”的研究呢?我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多年,現將自己的觀點總結如下:
一、教師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
1.英語教師本人應該加強各方面教育理論的學習,特別是學習有關英語教與學的心理知識,研讀《中小學英語教學》等報刊雜志,提高教學理論水平。
2.在加強自我學習的基礎上,英語教師應積極參加再教育學習,接受再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水平,進行知識更新,甚至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不能再只是傳授知識,而更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
3.教師可以到校外觀摩學習名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親身體驗、靈活使用教學資源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技能。
4.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多開展教研教改活動,經常進行聽課、講課、評課工作,與同事們進行交流,從而促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教研水平。
二、教師進行“教法”研究,更要進行“學法”研究
篇3:基于多媒體技術對農村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探索
基于多媒體技術對農村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探索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腳步越來越快,在農村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多媒體技術是通過視頻圖像、圖形、聲音和文本結合的方式,借助于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進行有機結合,它能將一些人文因素,融合在課件中,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能夠克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具體的語言環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的能力,從而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但是現在農村多媒體教學的推進速度相對比較慢,尤其是英語學科的多媒體教學更是步履艱難。本文主要探討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以及如何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解決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閱讀;多媒體教學
一、背景分析
由于農村經濟落后,交通不方便,多媒體信息設備不完善,信息交流速度比較慢,再加上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比較差等原因,農村多媒體教學的推進速度也相對比較慢,尤其是英語學科的多媒體教學更是步履艱難,在課堂模式改革方面存在著許多的困難,其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從學生和教師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學生層面的原因
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按照**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1],小學六年級學生應該達到以下標準,如表1所示。
表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小學六年級學生應該達到的標準
級別技能目標描述
二級聽1.能在圖片、圖象、手勢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2.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
3.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
4.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適當反應。
說1.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音清楚,語言基本達意;
2.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簡短對話;
3.能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語(如問候、告別、致謝、道歉等);
4.能就日常生活話題做簡短敘述;
5.能在老師的幫助和圖片的提示下進行或講簡單的小故事。
讀1.能認讀所學詞語;
2.能根據拼讀的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
5.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寫1.能基本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2.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
3.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簡單的描述。
玩演視聽1.能按要求用簡單的英語做游戲;
2.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話劇;
3.能學唱簡單的英語歌曲和歌謠30首左右;
4.能看懂程度相當的英語動畫片和英語教學節目,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
根據以上標準,本人專門對剛升入初一的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的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做了一個調查,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