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高年級作文有效教學嘗試

小學高年級作文有效教學嘗試

2024-07-31 閱讀 4433

小學高年級作文有效教學的嘗試

定安縣第一小學胡紹勝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它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到高年級,寫好作文的學生還是太少了,甚至不少學生還是談文色變,寫出的作文內容貧乏、結構混亂、語言不生動,使教師為之焦慮不安。如何使學生愛寫作文、寫好作文,本人在多年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不斷地探究和嘗試。

關鍵詞:作文;教學;嘗試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既沒有定法,更沒有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和秘訣。在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它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然而,到了高年級,能寫好作文的學生還是太少了,甚至不少學生還是談文色變,寫出的作文內容空洞、結構混亂、語言不生動,使我們教師為之焦慮不安。如何使學生愛寫作文、寫好作文,我們語文老師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實踐。我在多年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對此也做了一些嘗試。

一、結合生活,激發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不少學生作文脫離實際,生搬硬套,胡編亂造,字詞不夠廢話湊,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這樣的文章,毫無中心可言。這樣的寫作,學生是應付了事,毫無興趣。要知道,生活是學生寫作的源泉,這“源頭”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在作文教學中,我常常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我們可以按單元作文訓練的要求,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各種活動,例如,學雷鋒的活動中,可讓學生收集有關雷鋒的故事,唱雷鋒歌曲,學雷鋒做好事,留心身邊的“小雷鋒”。“三八婦女節”、“教師節”、“重陽節”等,可以通過各種慶祝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為學生寫作做了鋪墊。只有這樣讓學生深入生活,才能加深加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增進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加強閱讀,積累寫作材料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啊,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常常發現,很多學生或沒有材料可寫,或表情達意不夠流暢、準確、生動,歸根到底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驗。基于這樣的實際,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加強學生的閱讀。我要求每一個同學都有一本讀書積累本,并自己給一個名字。我鼓勵他們多讀書,認真做好讀書筆記。筆記的內容不拘一格,可以是書名、文章題目及主要內容;可以是自己的心得;可以是摘抄,比如:自己喜歡的詞語,優美的語句,精彩的片段,文質兼美的文章......我會不定期檢查孩子們的積累本,有時還利用班會課進行讀書交流,欣賞他們摘抄的好文章。我覺得,學生有了廣泛的閱讀,就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同時在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中,使學生產生了語感,激發了靈感,有了語感和靈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輕松的事。

三、用心點評,增進情感交流

每次作文,學生最期待的就是老師的評價,希望老師在點評時給予肯定性的評價。我認為老師批語是師生情感溝通的載體,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手段,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情感空間,讓學生在批語中逐步進入樂于作文、善于作文的境界。因此,學生每次練筆之后,我都及時用心地為每一個學生寫好評語,引導他們善于獨立觀察、勤于思考、樂于表達,鼓勵他們從小養成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純凈的童心、天真的語言來描繪他們心中的世界。

作文評改批語的寫法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境界,我們在作批語時總是帶著一顆愛心,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去和學生進行交流。在寫批語時我始終本著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原則,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盡量“多就少改”,按學生的思路順序去疏通句子、梳理思路、校正段落層次,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學生的想法。即便是批評也總是以婉轉的、商量的語氣來寫,如:“這里寫得不夠具體,是不是可以……。”啟發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容易接受,改過后再肯定成績,鼓勵每一點進步。至于對寫得較好的片段,及時鼓勵,從不吝嗇贊美的詞匯。記得曾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有感大自然的散文,這孩子細膩的情感,優美的文筆,讓我深受感觸,我在評語欄中寫上:字里行間流露著你的真情實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你喜愛的文字一定會變成一個個鉛字,讓更多的人分享你寫作的快樂。肯定和鼓勵的評語,給孩子們寫作的信心和力量。我希望通過批語,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真切的關愛與期待:當學生看到老師那么欣賞自己的作文時,他們會從中得到鼓勵,增強作文的自信心,對寫充滿興趣,作文水平自然會很快提高。

作文批語就像一座無形的橋梁,聯結著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世界,教師在付出的同時也在收獲,與學生共享教與學的快樂。

四、展示佳作,推薦發表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我覺得,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孩子們唯一的老師。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興趣,應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我把每次習作中優秀的作文在班中展示,讓同學們受到啟發,同時營造一種聲勢,讓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他們會這樣認為:這些優秀的作文都來自我們班的同學,我也能寫出這樣的作文。這不僅讓作文寫得好的同學產生榮譽感,會期待下一次的成功,也增強了其他同學的寫作信心。對于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我還推薦發表。這幾年來,我班級里的很多孩子的習作陸續發表在縣、省的報刊上,這對孩子們來說是多大的激勵啊。期末,我還把班級優秀作文匯總,孩子們作文中的字都變成一個個鉛字,讓學生成為一個個作者,這班級作文集,凝聚著我和孩子們的心血和智慧,成了孩子們無聲交流的平臺。這樣,孩子們在習作的園地里體會到成功的快感,感受到寫作的力量。我相信,只要給予學生舞臺,給予長袖,他們必定善舞。

總之,作文教學教無定法,讓學生心情愉快地進入作文天地,我們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創新,不斷突破…….相信有了我們的不斷付出,就會讓美麗在孩子們的筆尖流淌,學生作文的明天將會是一片燦爛。

篇2:學校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活動方案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學年度我學區將組織實施教師“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活動。為增強培訓針對性,提高培訓實效性,有效提升教師全員培訓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學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目標,引導全體教師重點學習重要的和新出臺的師德規范與法律法規,開展“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和有效教學能力。

二、培訓對象

全學區全體在職教師。

三、培訓內容

1、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

2、學科講座:“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3、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四、活動安排:

(注:專職常識、體藝學科教師選一學科類別參加活動)

1、文科類教師培訓

時間:201x年*月*日(星期三)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語文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季*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2、理科類教師參加培訓

時間:*年11月20日(星期四)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數學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方*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五、培訓考核。

建立健全、優化細化教師培訓學年度考核制度,堅持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并重,實行“教師培訓檔案袋”評價方法,以觀念轉變、理念更新、知識重構、技能提升、問題解決和行為改進為考核內容。

學年度在職教師崗位培訓考核權重為集中培訓占30%、公需課遠程培訓占30%、校本研修占40%,各項考核全部合格,方可認定學年度培訓合格,認定72學時。

六、相關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學習活動,要做到分工細致,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確保教學、培訓兩不誤。

2、全體參學人員依據培訓類別,準時參加相關學科的培訓學習活動,不得遲到、早退,不得無故缺席,否則,按曠課處理。

3、參學時須帶本年度校本教材與手冊到會,培訓過程中應仔細聽講,認真填寫好手冊中相關內容。

*中心學校

*x年*月*日

篇3: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

[內容摘要]

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課堂教學之中,把多媒體課件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教學過程,必將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生巨大的影響。運用信息技術,使教育教學資源更加豐富;運用信息技術,改變固有的教育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育教學。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應用資源促進發展

[正文]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逐漸提高,作用越來越明顯,并成為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仍在繼續縱深推進,新、舊教育體制正在逐步過度,學生素質更待進一步提高,在這基礎教育課程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教學”,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問題。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有效的促進了教育教學的健康迅速地發展。使教與學內容、思想及方法得到空前的發展和新的飛躍。

一、運用信息技術,使教育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在學校教學中普及的越來越廣,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精神,給學生們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信息技術的雙向傳播和動態性的教學中都越來越多地得到了體現,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如果恰當地使用多媒體不僅有利于學生展開聯想,把難以觀察、體驗的知識或現象讓他們通過圖片、課件直觀感受,還可以將靜態的事物變為動態的發展過程,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后就可以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和交流的機會。同時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與學科課程之間的整合,是逐步實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應用優化了課堂結構,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這樣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反思可以促進我們豐富教學經驗,在學校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上我收獲的不僅是教學資源,更多的是對教學的改進與思考,在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冷和熱對物體的影響》一課中,我按照“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