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要為學生當好寫作帶頭人
語文老師要為學生當好寫作“帶頭人”
澄邁縣永發中心學校排坡小學李應民
在工作之余,筆者常聽到一些語文老師發牢騷:“現在的學生書看得不少,可就是不愛寫作文。”細思量,究其原因,不是學生不愛寫,不會寫,而是缺乏引導及榜樣的力量。
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想讓學生愛寫作,達到寫作的要求,作老師的就要堅持寫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也曾指出:“語文教師教學生寫作文,要是老師自己經常動筆,或者作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么,就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因此,我們語文老師要經常動筆,寫一寫點什么,最好是寫一些與與學生同題的“下水文”,為學生樹立榜樣。
眾所周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學生不喜歡寫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那就不必抱怨學生了。可如果想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老師就必須當好這個“帶頭人”了。要是試想,一個語文老師,要為學生樹立榜樣,沒有一點寫作能力,沒有一段動筆的經歷,沒有一些創作的經驗,沒有嘗試過寫作的辛酸苦樂,想指導學生寫作,那也只是紙上談兵,隔岸觀火。雖說教科書上的范文均是古今中外的名作,但在學生看來,畢竟離自己的生活實際太遠,他們提起筆來那也只能望題生畏罷了。但如果學生能夠聽到自己敬仰的老師如何構思,如何寫出身邊發生的新鮮事,如何去修改,豈不是更加親切易學?對于這一點,筆者是深有體會的。我不敢吹噓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但我常常與學生一起分享身邊的每一件事,品嘗人生的酸甜苦辣,并讓筆尖流露于紙上,豈不美哉!如此零距離的接觸,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自然就愛寫作了。這也許就是榜樣的力量吧?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如果能夠當好這個“帶頭人”,那肯定能夠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那學生不愛寫作的問題不就可以解決了嗎?
篇2: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探究
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探究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恰如其分地融合到語文學科的作文教學活動中,用直觀生動的視聽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互聯網整合有效資源,用變換字形等動畫效果突出教學的重點,用教學白板把圖象、聲音、文字等教學材料融合,用多媒體的反饋評價功能評改作文。這種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模式,增加學習信息量,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拓寬作文空間,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發展,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率,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有效資源;教學的策略;反饋評價
多年來,高中語文寫作問題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傳統教學模式根本無法透析每個學生的心理,形成了寫作只有數量沒有質量的局面。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為作文教學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如何從學生實際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構建基于多媒體與網絡技術條件下的作文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擺在高中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就是應用多種媒體的手段來輔助作文教學,或者說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作文教學而形成的一種新的作文教學模式。
一、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寫作教學的優勢
現代信息技術的最大特征就是技術性和信息性,數字化、虛擬化、網絡化、智能化、多媒體化已經成為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指標。便捷的信息技術開始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互聯網教學就是信息技術應用于現代教育的實例。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重要內容,也是提高中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想象和寫作。多媒體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將抽象的信息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改變“寫作是一件苦差事”的不良思想。
2、收集寫作素材,豐富寫作資源
高中生的寫作教學要有深度,不能僅僅浮于表面。有的高中生由于缺乏寫作素材而毫無寫作思路,言之無物。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可以使學生通過強大的網絡交流平臺廣泛交流閱讀相關寫作材料,從而開闊寫作思路,最終選取合適的角度加以分析,找到自己的寫作思路。
3、整合有效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從網絡上獲得更多信息,進行有效整合,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使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更加靈活。例如課堂練習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或大屏幕將預設好的題目進行展示,學生方便快捷的完成課堂練習,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寫作教學的環節
1、情境導入:以直觀的聲、像資料導入,放松學生的心境,使學生進入寫作狀態,并引發對某些問題的思考。
2、對比析題:根據授課內容的需要,以投影展示學生成與敗的兩種類型的習作,通過對比,發掘出本次作文訓練的重點。
篇3: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起步階段寫作教學策略探究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起步階段寫作教學策略探究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南門小學余春
【摘要】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長期困擾廣大教學工作者的一大難題。本文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營造樂寫的習作氛圍,構建賞識的評價機制,運用多變的組織形式,創造應用需要等方式,為小學生的作文起步教學開辟新的思路。
【關鍵詞】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策略
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寫作能力的提高,是最讓教師頭痛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學生想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情感時,不是沒有語言詞匯的積累,就是不能順暢有序地表達。長期以來,小學生起步作文一直是作文教學的瓶頸。如何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營造樂寫的習作氛圍
良好的習作氛圍給學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這不僅能激發學生良好作文動機,還可以促進自由聯想,使記憶清晰,思路敏捷,語言順利表達。這種習作氛圍的營造包括物質和心態兩大部分。物質的主要是指教室的環境和學生的活動。例如在教室墻壁貼學生佳作,在板報設“名作欣賞”“作文天地”;在黑板上辟名言警句欄;在班上辦圖書角,創班級專刊。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講每日見聞,故事接龍;在午休讀報聽故事;每周進行手抄報比賽,好書推薦會等等。這些設置與活動讓學生一踏進教室,就被一種練習寫作的親切愉悅的氣氛所感染。而心態主要指教師用自己真摯的情感、愛心、和親切的笑臉點燃學生學習寫作的激情。教師一方面要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投入教學過程中,用自己昂揚的激情調動學生對作文的高漲情緒;另一方面,也要表現出對學生的關心、熱愛和真誠的尊重。教師在課堂上的愉快的語調,激勵的目光,欣賞的口氣以及與學生的個別交談都能引起學生心理的共振,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
(二)構建賞識的評價機制
三年級學生是獨立意識急劇增長時期,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希望能得到教師家長的稱贊,得到同伴的羨慕。因此,在習作起步階段,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各種習作的外部條件,用賞識去點燃學生習作的熱情。筆者曾在三年級的習作評價中嘗試運用了以下的評價方法,效果顯著。
1.分層設標,因材施評
心理學表明,只要那些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最能激發學生的動機。因此,在習作目標的制定上要注意不提過高的要求;不出無話可寫的題目;不用嚴厲的批語。習作教學要拋棄一刀切的教學要求,設計多層次的彈性目標,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在訓練重點之外,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確定自己的習作目標。例如在習作時間、數量、書寫、運用詞句上為自己定目標,在評價時再對照目標,達到的就可以加上一個星。這樣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2.挖掘亮點賞識評價
教師的賞識要向面向全體,貫穿全程。教師要鼓勵他們想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只要作文達到了本年段習作的要求和自己制定的目標就要打高分,多表揚。針對不同的學生,大力肯定習作中的優點,增強他們寫作的自信心。對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要避免他們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教師在指出他們習作中的優點的同時,要客觀地指出不足,使他們明確努力的方向。對形象思維不夠強、害怕寫作的學生要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只要他們的習作中有閃光點,哪怕是一句話寫得優美,一個詞用得準確,甚至是一個字、一個標點用得恰當,老師都要給予呵護與贊揚。讓學生在賞識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從中獲取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