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學寫作論文信息技術為作文教學撐開了新天空

中學寫作論文信息技術為作文教學撐開了新天空

2024-07-31 閱讀 7434

中學寫作論文信息技術為作文教學撐開了新的天空

【摘要】眾人皆知,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促進了中小學寫作教學的變革,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教學的需求。相反,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領域的應用卻越來越廣泛,影響越來越深遠。所以,在作文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不光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欲望;可以拓寬信息渠道,增加課堂容量;還可以改進寫作教學方法,提高寫作教學技能;更可以實現師生自由互改和網絡上傳的愿望。這樣一來,在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輔導的輕松,學生寫作的愉快,就會收到傳統作文教學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作文教學新的天空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傳統的單憑“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作文教學的需求。相反,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領域的應用卻越來越廣泛,影響越來越深遠。教育部長陳至立指出:“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作文教學更是離不開信息技術。因此,我們要科學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極力改變傳統的作文教學觀念與模式,使作文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學生自主、積極、輕松的寫好作文。

一、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眾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寫好作文的內驅力。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了興趣,并且從心底里喜歡上它,才能消除寫作文時的恐懼感,才能由“讓我寫”變成“我要寫”。《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把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放在寫作教學的重要位置上。”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只有科學合理地運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努力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興趣,才能夠使他們樂于寫作,敢于寫作,勤于寫作,善于寫作。可以說,現代信息技術活化了寫作教學,“聲、像、圖、文、情、境、看”,“思、說、寫、讀、評”,諸多手段的結合,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的優勢,從而打破了過去被動、沉悶的寫作教學局面。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寫作內容,利用多媒體展示、播放一些相關的圖片、文字、動畫、視頻、音頻等,創設情境、營造氛圍,進而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主動性。如要求學生寫“以黃河為主題”的作文時,如果在事先播放有關黃河的介紹材料,《保衛黃河》等歌曲,并配上有關黃河的各種圖片,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思緒帶入洶涌澎湃的黃河之中,為接下來很好的寫作營造了氛圍、創作了條件。

二、信息技術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寫作能力。

誰都知道,寫作很重要,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但是學生對寫作或多或少都患有“畏難癥”。就拿平日的作文指導課來說,盡管老師針對寫作要求進行了反復提示,也進行了啟發引導,但學生仍然是“無話可說”。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寫作應該有與文章相關的感情表象,它主要包括學生生活中積累的材料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以獲取的親身感受。”這就要求學生在寫作前,必須對社會生活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和了解,獲取清楚豐富的表象。然而由于學生社會閱歷淺,社會生活體驗少,容易造成無從下手的局面。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可以借助投影、幻燈、錄像、錄音及課件等電教媒體,為學生提供真實、形象、直觀的觀察材料,創造觀察的最佳情境,然后引導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與平時親身經歷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打開學生感官的窗戶、思維的閘門,他們寫作起來就會輕松自然、得心應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年汶川地震之際,給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

篇2: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教學作文教學中運用

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教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安陸市辛榨中心小學董莉

[摘要]: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進行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能把圖像、聲音、文字等教學材料融合,實現教學的優化整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發展,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

[關鍵詞]:想寫愛寫培養觀察能力開闊視野。

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一直努力探索以一條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文途徑。在這方面,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作文課堂教學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運用“多媒體”有助于指導學生輕松、愉快地寫好作文。

一、多媒體作文激發了學生“愛寫”的興趣。

運用聲象媒體,創設良好的習作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學生“愛寫”的興趣。學生突破習作時“無話不說”,“無事可寫”的難點,掌握寫作技巧,是高級的智力勞動。要讓學生在心理上不緊張,不畏難,靠大談作文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的感染力,可視性強的多媒體調動學生觀察,思維,聯想等智力因素,已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參與習作為樂事。如:完成“范文引路”環節后對學生說:“為了明年的桔子成熟有更多的人來品嘗桔子,我們到桔園觀賞觀賞,看看桔子有哪些地方惹人喜愛,然后寫信向外地的親朋好友介紹,好嗎?”接著顯示電腦,隨這歡快的樂曲聲,屏幕上呈現出一片桔子成熟的豐收景象。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個個目不轉睛地望向懸掛在樹上的桔子,滿筐的桔子,剝了皮的桔子,如臨其境,如聞其香,如嘗其味,情不自禁地小聲議論起來。一個學生說:“桔子成熟時,當你走進桔子園,就能看到一個個桔子沉甸甸地掛在樹枝上,一陣風吹來,樹枝搖呀搖,好像在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品嘗佳果呢!”學生說完,再次顯示電腦,選擇“桔子”“一個個桔子”“桔肉”等定格鏡頭,要求學生有順序地抓住特點觀察,描述。學生個個都會仔細看,認真想,大膽說。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當運用多媒體中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交替使用,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點,“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又能學會“從整體到部分”,“由外到內”的觀察方法,使學生“有話會說”,達到提高單位時間

篇3: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有效途徑

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內容摘要:

多媒體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給作文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為他們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全方位的指導,更重要的是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個便捷的展示平臺,調動小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寫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使學生品嘗學習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

多媒體激趣素材觀察想象評改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志。然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卻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增添了新的色彩,注入了新鮮血液。利用多媒體不僅可以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而且可以彌補小學生知識面窄的不足,把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展現在五彩斑斕的畫面之中,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陌生事物有較詳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作文變得聲情并茂、生動活潑,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想象空間,讓學生作文鮮活、豐富起來。

一、激發興趣,打開思路。

作文本應是學生吐露心聲,表達真情實感的一種形式,可是有不少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疼,關鍵是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而借助多媒體進行作文教學有助于解決這個難題。教育家贊可夫曾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兒童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素材的積累離不開生活體驗。但現在的學生受生活環境的局限,他們很少有空閑去體驗生活。偶爾有,也存在范圍少,內容單調的弊端。利用多媒體,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作文的素材。

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回家觀察一個小動物,準備寫一篇有關動物的作文,有一部分學生就喊,他們沒養過小動物,從他們的聲音表情可以斷定,他們對這篇習作沒興趣。的確,沒養過小動物,沒仔細觀察過,怎么能寫出好的作文呢?我當時決定暫時取消這項作業。我想,如何彌補學生生活的這一缺憾呢?利用多媒體。課余我用數碼相機拍攝了小狗的生活錄像,把它時而嬉戲、時而吃食、時而睡覺的真實情景接成一個短片。還在網上搜到了小雞、小貓、小山羊、小兔子、鴨子、鵝、小鴿子、小麻雀等常見的小動物的活動短片。第二天,利用電腦先把小狗的生活錄像播放出來,學生特別興奮,個個瞪大雙眼,興趣盎然地觀察著,全體學生都格外投入。在觀察了小狗之后,叫幾位同學說說小狗的外形。他們個個神采飛揚、信心十足。就連平時作文特差的同學也舉手發言了,而且說的還比較有條理。這時我繼續點擊課件,十幾種常見的動物們躍然于屏幕上,鮮明生動的畫面,一下子就將學生的視線、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了。多媒體聲圖色光相融的特點,不僅使他們進入情境,還激發他們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情景教學就把“要我寫”變成了“我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