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鉈中毒危害及預防措施

鉈中毒危害及預防措施

2024-07-14 閱讀 5363

鉈中毒是機體攝入含鉈化合物后產生的中毒反應。鉈對哺乳動物的毒性高于鉛、汞等金屬元素,與砷相當,其對成人的最小致死劑量為12mg/kg體重,對兒童為8.8~15mg/kg體重。鉈中毒的典型癥狀有:毛發脫落、胃腸道反應、神經系統損傷等。鉈中毒者的手甲上通常都留有米氏線。鉈具有強蓄積性毒性,可以對患者造成永久性損害,包括肌肉萎縮、肝腎的永久性損傷等。人體攝入鉈化合物可以通過誤食含鉈化合物、飲用含鉈水源、食用含鉈果蔬、職業接觸等途徑。鉈中毒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普魯士藍、二巰基丙酸鈉、硫代硫酸鈉等藥物促進鉈離子排泄;口服氯化鉀溶液促進鉈經腎代謝;使用利尿藥加速鉈排泄;使用血液灌流療法在體外吸附清楚鉈離子等。職業性鉈中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職業病。

接觸途徑與分類

鉈是用途廣泛的工業原料,含鉈合金多具有特殊性質,是生產耐蝕容器、低溫溫度計、超導材料的原料,一些鉈化合物對紅外線敏感,是光電子工業重要原料。鉈化合物還可以用來制備殺蟲劑、脫發劑(醋酸鉈)等。

因此日常接觸攝入是導致鉈中毒的重要因素。鉈化合物可以經由皮膚吸收,或通過遍布體表的毛囊、呼吸道粘膜等部位吸收。有病例顯示,暴露于含鉈粉塵中2小時,便可能導致急性鉈中毒。

此外,由于礦山開采等原因造成的土壤和飲用水污染,也有可能導致居民通過飲食攝入含鉈化合物,產生急性或慢性鉈中毒。

大多數鉈鹽無色無味,溶解性良好,因此誤食以及投毒也是鉈中毒患者接觸鉈化合物的途徑之一。

根據接觸史和病程發展,鉈中毒可以分為急性鉈中毒和慢性鉈中毒,急性鉈中毒是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鉈所引起的中毒反應,接觸途徑多為口服,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癥狀;慢性鉈中毒一般由長期職業性接觸導致,癥狀與急性鉈中毒類似,但病程較長,臨床表現較為緩和。

癥狀與診斷

如前所述,鉈中毒一般具有較為典型的神經系統、消化系統以及毛發脫落皮膚損傷等癥狀。但由于鉈中毒較為罕見,因此常被忽略,導致誤診。

癥狀

脫發和皮膚損傷

脫發是鉈中毒的特異性癥狀,所有鉈中毒患者都會在中毒反應發生后脫發,不僅頭發脫落,胡須、腋毛和陰毛也會脫落,但是眉毛通常不會脫落。據報道,脫發癥狀一般發生在急性鉈中毒后1至3周,最短者4天內即出現脫發。鉈中毒導致的脫發,頭發會成束脫落,產生斑禿。這種脫發通常是可逆的,毛發一般會在鉈中毒治愈后4周左右開始再生,3個月完全恢復,但有報道稱,嚴重的鉈中毒可以導致永久性脫發。

神經系統癥狀

鉈能夠引起周圍神經炎,患者在中毒后12小時到1周時間內開始出現雙側下肢麻木,隨即從足端部開始產生疼痛感,并隨著病程進展向上蔓延,輕觸患者皮膚即產生難忍的灼痛感。隨后,患者將產生運動障礙,感覺下肢無力,最終發展成肌肉萎縮。

鉈還會影響視神經,導致球后視神經炎以及視神經萎縮以及黃斑區光反射消失。鉈還會造成眼肌麻痹,上眼瞼下垂,此外,由于鉈的作用,患者通常晶狀體會出現白色渾濁。這些因素最終導致鉈中毒患者視力下降乃至完全喪失光感。

鉈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影響,患者會出現頭痛、睡眠障礙、焦慮不安乃至人格改變等癥狀,一些患者還會出現癔病樣表現,有傷人或者自傷行為出現。

消化系統癥狀

經口服接觸攝入鉈化合物的患者會較早地出現消化系統癥狀,這些癥狀包括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以及腹痛。此外患者還常會出現便秘,隨著病程的發展,后期專為腹瀉;一些患者可見口腔炎、舌炎、牙齦糜爛、消化道出血等癥狀。一些嚴重的病例還可能發生中毒性肝炎。

診斷

依靠特征癥狀可以診斷鉈中毒。

脫發、周圍神經炎引起的下肢麻木和疼痛敏感,以及惡心、嘔吐腹部隱痛等癥狀同時出現,是認定鉈中毒的重要線索。此外,鉈中毒患者的指甲上還會出現白色橫紋,稱為米氏線,這是確診鉈中毒的重要依據。

詢問患者的病史也是診斷鉈中毒的重要依據,有鉈接觸史,或有可能接觸到鉈,且具有鉈中毒特征癥狀的患者,都有可能發生了鉈中毒。

對血液、尿液毛發等生物樣本的檢測是最終確診鉈中毒的依據。其中尿液的檢測最為重要,由于鉈在體內幾乎完全經腎代謝,故而尿液中鉈的濃度直接反映了患者與鉈接觸的狀況和中毒狀況,尿鉈濃度超過0.015mmol/L便可以確診鉈中毒。

致毒機理

鉈的毒性反應機理是多方面的,但是很多細節仍然不為人知。目前已經了解到的鉈致毒機理包括:

I價鉈離子與鉀離子化學性質相似,在生物體內會與鉀離子發生競爭,影響有鉀離子參與的生理活動如神經沖動的傳導等。

鉈離子與蛋白質中的巰基結合,致使其失去生理活性,目前已知鉈會與線粒體中相關蛋白結合,導致氧化磷酸化失偶聯,干擾機體的能量代謝;鉈還會與角蛋白中的巰基結合,影響角蛋白的合成,導致脫發和mess紋的產生。

鉈與核黃素結合,干擾生物氧化的過程,引起外周神經炎

鉈會干擾DNA的合成并抑制有絲分裂

鉈可以穿過胎盤對胎兒造成損害,還能夠穿過血腦屏障

治療

對于鉈中毒至今沒有非常理想的治療藥物,臨床上常用的是金屬絡合劑、含硫化合物、利尿藥等。對鉈中毒基本的治療原則是脫離接觸,阻斷吸收,加速排泄。

急性鉈中毒的患者,需要盡快移出污染場所,用清水清洗收到污染的皮膚,經口服接觸的患者需催吐,并用1%碘化鈉溶液洗胃,而后飲用大量牛奶一幫助消化道內的鉈盡快排出。

對于慢性鉈中毒患者,首先需要詢問患者接觸史,找到鉈污染源,盡快移除鉈源,解除患者與鉈的解除。

普魯士藍(六環高鐵酸鐵鉀)、二巰基丙酸鈉、雙硫腙、硫代硫酸鈉等藥物可以與體內的鉈發生絡合,含硫化合物則會與之發生共價結合,結合后的鉈能夠更快速地經腎排出體外,因而上上述藥物是目前治療鉈中毒的首選藥物。這些藥物一半通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給藥,通常與利尿藥同時使用,以提高排鉈的效率。此外,口服氯化鉀溶液也可以加速鉈的排泄。

除了藥物治療,還可以通過血液透析協助排鉈。

篇2:餐飲公司食物中毒預防措施

餐飲有限公司食物中毒預防措施

為了加強我公司餐飲食品衛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的發生,保障學校師生、企業員工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及《廣東省集體食堂預防食物中毒指引》,制定本措施如下:

一、加工、經營場所應當保持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并防止病媒生物進入的設施。

二、食品原料及食品采購

(1)到持有衛生訴、許可證的經營單位采購食品,必須索要對方的衛生許可證復印件及產品檢驗合格證,并相對固定采購場所。

(2)采購新鮮潔凈的食品原料,不買不賣不用有

篇3:食物中毒及預防措施

一、豆漿中毒

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種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體內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對胃腸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現:潛伏期數分鐘到1小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有的腹瀉、頭痛,可很快自愈。

3、預防措施:豆漿必須煮開再喝。

二、豆角中毒

1、中毒原因:豆角品種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現:潛伏期為數十分鐘至五小時。主要為胃腸炎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嘔吐為主,并伴有頭暈、頭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燒灼感,預后良好,病程一般為數小時或1-2天。

3、預防措施:"燒熟煮透"。

三、發芽土豆中毒

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種生物堿,叫龍葵素。正常土豆中龍葵素的含量較少,為2-10毫克%。當土豆發芽后皮肉變綠,龍葵素含量增高。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發生中毒。

2、中毒表現:一般在進食后十分鐘至數小時出現癥狀,胃部灼痛,舌、咽麻,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中毒者體溫升高,頭痛,昏迷,出汗,心悸。兒童常引起抽風、昏迷。

3、預防措施:⑴土豆應貯存在低溫、通風、無直射陽光的地方,防止生芽變綠。⑵生芽過多或皮肉大部分變黑、變綠時不得食用。⑶發芽很少的土豆,應徹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圍的肉。因龍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時左右。

四、亞硝酸鹽中毒

1、中毒原因:亞硝酸鹽可使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被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輸送氧氣的功能。因而出現青紫和組織缺氧現象。

2、中毒表現:潛伏期30分鐘-3小時,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膚青紫,呼吸困難,并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預防措施:⑴不吃腐爛變質蔬菜。⑵加強宣傳、不要誤食亞硝酸鹽。

五、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

1、病原菌:沙門氏菌屬是很大的一組細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有鼠傷寒,豬霍亂,腸炎沙門氏菌,付傷寒甲、乙等。這種細菌在外環境中的生活力較強。在水、牛乳及肉類食品中能生存幾個月,其繁殖的最適溫度為37℃。乳與乳制品中的沙門氏菌經巴氏消毒或煮沸后迅速死亡。

2、中毒食物和污染源: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引起(如病死牲畜肉、熟肉制品),也可由家禽、蛋類、奶類食品引起。

3、臨床表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潛伏期一般12-24小時,短的數小時;長則2-3天。前驅癥狀有惡心,頭痛,全身乏力和發冷等。主要癥狀有嘔吐,腹瀉,腹痛,糞便為黃綠色水樣便,有時帶膿血和粘液。一般發熱38℃-40℃。重病人出現寒戰,驚厥,抽搐和昏迷。病程為3-7天,一般預后良好。但是,老人,兒童和體弱者如不及時進行急救處理也可導致死亡。

4、預防措施:⑴防止食品被沙門氏菌污染;⑵控制食品中沙門氏菌的繁殖;⑶徹底殺死沙門氏菌。

六、魚類引起的組胺中毒

含組胺高的魚類主要是青皮紅肉的海產魚類。如鮐魚、青魚、沙丁魚、秋刀魚等。

1、中毒原因:這類魚含有較高量的組氨酸,經有些細菌作用,在適宜的條件下魚肉中的組氨酸經脫羧酶作用產生組胺和類組胺物質--秋刀魚素。

2、中毒表現:組胺中毒與人的過敏體質有關。中毒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潛伏期為數分鐘至數小時,特點是發病快,癥狀輕,恢復快,少有死亡。主要癥狀為皮膚潮紅,結膜充血,似醉酒樣,頭暈,劇烈頭痛,心悸,有時出現蕁麻疹。一般體溫不高,多于1-2日內恢復。

3、預防措施:⑴加強魚類食品衛生管理;⑵過敏體質的人不能食用;⑶對容易產生大量組胺的鮐魚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