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質量分析持續改進程序

物業質量分析持續改進程序

2024-07-14 閱讀 2769

1.0目的

1.1本程序旨在通過對適當數據、事件分析控制,以證實質量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并識別可以實施的改進機會,使質量體系得以持續改進。

2.0適用范圍

2.1本程序適用于對質量體系的統計分析,包括通過利用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審核結果、服務數據分析以及管理評審、糾正和預防措施,促進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和持續改進。

3.0職責

3.1管理者代表負責質量分析和持續改進的協調實施,并負責對持續改進方案(策劃書)的審核。

3.2質量控制小組負責編制持續改進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組織實施。

3.3相關部門配合質量控制小組進行相關聯的質量分析和持續改進的策劃和實施工作。

4.0程序

4.1質量分析

4.1.1在進行質量分析時,采用因果圖法(魚骨圖法)對質量偏差原因或優勝原因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a)人員因素

b)所采用的設備、設施或所配備的設備、設施。

c)提供的服務材料或服務方式方法或服務理念。

d)提供服務的環節控制。

e)服務提供的外部環境

4.1.2在進行因果分析之后,應有相關的改進方案或成功經驗的提取、優化,并使之程序化、文件化。

4.1.3管理者代表應召集相關會議,共同商討各類改進方案。

4.1.4所有質量分析文檔、記錄應永久保存、歸檔。

4.2持續改進

4.2.1持續改進包括:(遵循P--->D---->C---->A循環)

收集驅動改進的信息(或質量分析的結果)---->編制改進方案(策劃書)---->改進實施(推進)---->對實施改進的驗證

4.2.2改進策劃的驅動:

質量控制小組在下列情況驅動下,應指定專人進行信息收集,調查研究和策劃制訂改進方案。

a)管理評審的輸出中要求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改進,包括文件體系的修訂,運行要求和變化,及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的修訂。

b)內部質量審核出現的重大不合格的內容,管理者代表認為有必要對質量管理體系作改進。

c)客戶(住戶/業主)的投訴舉報,在提供服務中出現嚴重事故,總經理認為有必要對質量管理體系改進。

d)通過質量分析,或有關數據分析,如顧客滿意度,總經理認為有必要作修改。

e)其它情況下,如行業政策變化,市場需求(顧客需求)等因素,總經理認為對現行質量管理體系有必要作改進。

4.2.3編制持續改進方案。

a)質量控制小組負責收集有關涉及改進的文件、資料、信息、必要時可組織座談會,了解改進需求的全部情況。

b)管理者代表組織質量控制小組及相關人員對改進意向深入研究討論。

c)質量控制小組根據確定的改進意向,編制持續改進方案,其具體內容包括:

――改進的內容

――改進要求達到的目標。

――制訂糾正措施或了解方措施的具體要求。

――評論改進結果的方法(確定評審、驗證的責任部門或責任人。)

4.2.4改進方案的實施和驗證

a)改進方案涉及的改進內容,包括有關各項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由有關責任部門具體負責實施。

b)跨部門的改進方案,由管理者代表負責協調。

c)質量控制小組對方案的實施結果負責驗證,并將驗證狀況報告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向總經理匯報。

5.0引用文件和記錄表格

5.1《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n

bsp;5.2《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5.3《顧客滿意度測量控制程序》

5.4《質量分析報告書》

5.5《持續改進方案(改進策劃書)》

5.6《改進結果驗證報告》

篇2:教學質量分析制度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制度,僅供參考!

教學質量分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它對教學過程起反饋與調控作用。

一、命題質量標準評定

1、質量分析首先要指出命題范圍內容.分析內容是否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是否緊扣教材。

2,要分析試題的難度值,提出對試題梯度,層次的看法。

3、分析試題的效度和信度。試題的效度是考試正確性的重要指標,它主要標明是否正確測出學生實際能力的程度;試題的信度是指考試的可靠性。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數據,提出分析人意見,對試題總的看法,構成試卷分析的第一部分。

二、學生答卷問題分析

1、學生對所考察內容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2、學生對所考察內容答題規范化程度。

3、學生對所考察內容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分析學生試卷中典型錯誤范例,找出出現錯誤的原因。

綜合以上四點分析出教學中尚待解決的問題,總結經驗,提出改進意見。

三、期中、期末考試,摸底考試,畢業考試等所有大型考試都要進行考試分析,將分析結果按年級或學科裝訂存檔.

四、質量分析會由年級組織召開,校領導、教導主任參加,對考試質量做出科學準確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

篇3:物業質量分析持續改進程序

1.0目的

1.1本程序旨在通過對適當數據、事件分析控制,以證實質量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并識別可以實施的改進機會,使質量體系得以持續改進。

2.0適用范圍

2.1本程序適用于對質量體系的統計分析,包括通過利用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審核結果、服務數據分析以及管理評審、糾正和預防措施,促進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和持續改進。

3.0職責

3.1管理者代表負責質量分析和持續改進的協調實施,并負責對持續改進方案(策劃書)的審核。

3.2質量控制小組負責編制持續改進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組織實施。

3.3相關部門配合質量控制小組進行相關聯的質量分析和持續改進的策劃和實施工作。

4.0程序

4.1質量分析

4.1.1在進行質量分析時,采用因果圖法(魚骨圖法)對質量偏差原因或優勝原因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a)人員因素

b)所采用的設備、設施或所配備的設備、設施。

c)提供的服務材料或服務方式方法或服務理念。

d)提供服務的環節控制。

e)服務提供的外部環境

4.1.2在進行因果分析之后,應有相關的改進方案或成功經驗的提取、優化,并使之程序化、文件化。

4.1.3管理者代表應召集相關會議,共同商討各類改進方案。

4.1.4所有質量分析文檔、記錄應永久保存、歸檔。

4.2持續改進

4.2.1持續改進包括:(遵循P--->D---->C---->A循環)

收集驅動改進的信息(或質量分析的結果)---->編制改進方案(策劃書)---->改進實施(推進)---->對實施改進的驗證

4.2.2改進策劃的驅動:

質量控制小組在下列情況驅動下,應指定專人進行信息收集,調查研究和策劃制訂改進方案。

a)管理評審的輸出中要求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改進,包括文件體系的修訂,運行要求和變化,及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的修訂。

b)內部質量審核出現的重大不合格的內容,管理者代表認為有必要對質量管理體系作改進。

c)客戶(住戶/業主)的投訴舉報,在提供服務中出現嚴重事故,總經理認為有必要對質量管理體系改進。

d)通過質量分析,或有關數據分析,如顧客滿意度,總經理認為有必要作修改。

e)其它情況下,如行業政策變化,市場需求(顧客需求)等因素,總經理認為對現行質量管理體系有必要作改進。

4.2.3編制持續改進方案。

a)質量控制小組負責收集有關涉及改進的文件、資料、信息、必要時可組織座談會,了解改進需求的全部情況。

b)管理者代表組織質量控制小組及相關人員對改進意向深入研究討論。

c)質量控制小組根據確定的改進意向,編制持續改進方案,其具體內容包括:

――改進的內容

――改進要求達到的目標。

――制訂糾正措施或了解方措施的具體要求。

――評論改進結果的方法(確定評審、驗證的責任部門或責任人。)

4.2.4改進方案的實施和驗證

a)改進方案涉及的改進內容,包括有關各項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由有關責任部門具體負責實施。

b)跨部門的改進方案,由管理者代表負責協調。

c)質量控制小組對方案的實施結果負責驗證,并將驗證狀況報告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向總經理匯報。

5.0引用文件和記錄表格

5.1《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n

bsp;5.2《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5.3《顧客滿意度測量控制程序》

5.4《質量分析報告書》

5.5《持續改進方案(改進策劃書)》

5.6《改進結果驗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