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工作控制方式
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的控制方式
1、服務質量監督檢查
物業管理中心通過持續的巡視和檢查來督促各崗位人員完成管理目標,提高物業管理服務的質量;并通過積極與業主溝通,定期征詢業主的意見,以達到持續改進服務質量。
檢查項目周期實施人檢查內容
崗位巡視每日部門主管各崗位完成本日的工作計劃和
服務標準狀況
專項檢查每月管理中心項目經理檢查各項工作落實情況,總結每月工作情況
年終總結每年管理中心項目經理檢查管理中心的整體運作和管理目標的完成狀況
業主意見征詢每季抽樣調查不少于1/3的業主全面調查各業主對管理中心各個服務項目的意見,根據業主提出的合理化意見改進物業管理的服務工作
2、管理工作的日常控制
(1)監督機制
A、公開監督制:公布管理中心服務前臺電話,設立管理中心項目經理意見箱,接受投訴和建議。所有員工佩帶工卡上崗,以便于公開監督。
B、業主評議制:管理中心對各項管理活動實行監督、跟蹤、反饋,對業主或其他來源獲得的信息做到有分析、有處理、有跟蹤、有反饋。實行閉環管理,使業主滿意。
C、定期報告制:管理中心定期向開發商相關主管部門、物業公司報告工作,檢討物業管理不足之處,持續改進工作。
(2)自我約束機制
A、管理中心在物業管理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政府發布的有關法規、條例和實施細則。
B、巡視檢查制:由管理中心對各部門員工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重大質量問題或多次重復出現的問題,由管理層檢討并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
C、實行考核淘汰制:管理中心每年對員工進行全方位考核,實行末位淘汰制,對管理中心項目經理實行述職考核,不適應崗位者,根據其能力及特點更換崗位。
篇2:學院后勤總公司物業管理與服務中心崗位職責
學院后勤總公司物業管理與服務中心工作職責
(1)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對全校環境衛生、校園綠化美化、教室管理和物業垃圾清運工作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為廣大師生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2)負責本部門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加強物業管理與服務人員的管理、教育、培訓、考核、獎罰等工作。
(3)編制年度綠化、環衛計劃、季度養護、維護計劃,加強科學管理,不斷提高物業管理管理水平。
(4)負責教學樓的日常管理與服務工作。加強教學樓的安全管理,切實做好"三防"工作。積極做好教室衛生的清潔、保潔,教學樓上下課時間的打鈴,教室及教師休息室的正常開放,保證教學粉筆、板擦的領用,音響設備的管理使用,教學桌椅、黑板的小型維修等工作,確保教學工作的需求。
(5)負責全校環境衛生和公共樓宇、家屬區等場所的衛生清掃、保潔工作。加強校園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運,積極做好校園內公共區域內的滅蠅、滅鼠、滅蟑工作。
(6)加強綠化管護工作,按時對花草、樹木進行修剪、整形、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科學管理,不斷提高學校綠化覆蓋率和綠化管理水平,做到綠化、美化、凈化,努力創建"綠色校園"。
(7)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和綠化工作,組織管理好義務植樹活動和畢業林活動。
(8)加強對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等樓宇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積極做好電梯的年度審驗工作,保障電梯的正常運行。
(9)不定期的對本部門服務工作質量進行檢查,對發現的不合格服務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10)及時征求顧客意見,組織顧客滿意度調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篇3:物業管理服務細則范文
物業管理服務細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物業管理服務細則,歡迎閱讀。
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為了依法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國務院對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價格改革和實施普遍性降費措施涉及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
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對66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
三十五、刪去《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六十一條。
此外,對相關行政法規的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原文:
第三十三條從事物業管理的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聘用未取得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全文(2016修改)
(2003年6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9號公布根據2016年2月6日《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第三條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服務企業。
第四條國家鼓勵采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第五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業主及業主大會
第六條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并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并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七條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八條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組成業主大會。
業主大會應當代表和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第九條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成立一個業主大會。
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應當考慮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筑物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
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條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成立業主大會,并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但是,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
第十一條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二條業主大會會議可以采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書面征求意見的形式;但是,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
業主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
業主大會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第十三條業主大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業主大會定期會議應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召開。
經20%以上的業主提議,業主委員會應當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臨時會議。
第十四條召開業主大會會議,應當于會議召開15日以前通知全體業主。
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會議,應當同時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
業主委員會應當做好業主大會會議記錄。
第十五條業主委員會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的實施情況;
(二)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三)及時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和協助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四)監督管理規約的實施;
(五)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十六條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0日內,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業主委員會委員應當由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業主擔任。
業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在業主委員會成員中推選產生。
第十七條管理規約應當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管理規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管理規約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第十八條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應當就業主大會的議事方式、表決程序、業主委員會的組成和成員任期等事項作出約定。
第十九條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不得作出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決定,不得從事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活動。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違反法律、法規的,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決定,并通告全體業主。
第二十條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公安機關,與居民委員會相互協作,共同做好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社會治安等相關工作。
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積極配合相關居民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支持居民委員會開展工作,并接受其指導和監督。
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應當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并認真聽取居民委員會的建議。
第三章前期物業管理
第二十一條在業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之前,建設單位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應當簽訂書面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
第二十二條建設單位應當在銷售物業之前,制定臨時管理規約,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臨時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建設單位制定的臨時管理規約,不得侵害物業買受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三條建設單位應當在物業銷售前將臨時管理規約向物業買受人明示,并予以說明。
物業買受人在與建設單位簽訂物業買賣合同時,應當對遵守臨時管理規約予以書面承諾。
第二十四條國家提倡建設單位按照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相分離的原則,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投標人少于3個或者住宅規模較小的,經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采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