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北洋鎮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北洋鎮

2024-07-15 閱讀 7286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344號令),結合我鎮實際,在《北洋鎮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的框架下,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體現以人為本,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落到實處。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點,維護社會安全與穩定。

(二)原則

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二、危險化學品事故定義及事故類型

(一)危險化學品事故定義

危險化學品事故是指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和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過程中由危險化學品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的事故。

(二)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型

危險化學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災、爆炸。

1、泄漏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主要指具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等危險性的氣體或液體大量釋放。導致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等后果。

2、火災

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火災可分為固體火災、液體火災和氣體火災。由于大多數危險化學品在燃燒時會放出有毒氣體或煙霧,因此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中,人員傷亡的原因往往是中毒和窒息,并會造成人員灼傷。此外,危險化學品事故火災的同時往往伴隨著爆炸。

3、爆炸

物質由一種狀態迅速地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并瞬間以機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現象,稱為爆炸。危險化學品爆炸時,促使爆炸源附近的氣體以極大的速度向外沖擊,造成人員傷亡,另外,有些物質爆炸后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造成人員中毒死亡。

三、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及職責

(一)事故應急救援組織

鎮成立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

總指揮:鎮長

副總指揮:政法書記、武裝部長、工業副鎮長、城建副鎮長。

成員:政法辦、工辦、城建辦、派出所、北洋衛生院等相關人員

(二)職責

1、指揮部職責

統一指揮領導全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負責組織全鎮應急救援演習,負責監督有關單位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及預案演練,負責評估應急救援行動及應急預案的有效性。

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應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指揮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現場指揮部職責:指揮、協調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組織確定事故現場的范圍,實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強制措施;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和信號;核實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并及時上報;負責審定對外發布的事故信息;根據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緊急指揮調度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單位;協調參加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工作;組織有關善后事宜。

2、各成員單位職責

黨政辦:承接危險化學品事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政府報告事故和搶險救援進展情況;落實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政府領導關于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工辦:負責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日常工作。負責建立應急救援專家組,組織專家開展應急救援咨詢服務工作。組織全鎮應急救援演習,負責鎮有關部門和村及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備案工作;負責重大危險源申報登記工作。負責組織、籌備搶險器材和物資;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搶險器材和物資的調配。

北洋派出所:負責制定人員疏散和事故現場警戒預案(含交通處置的應急預案)。組織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對人員撤離區域進行治安管理,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和保護事故現場。

區消防大隊:負責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滅火搶險救援預案。負責事故現場撲滅火災,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和有關設備容器的冷卻。事故得到控制后負責洗消工作;組織傷員的搜救。

頭陀交警中隊:負責事故現場區域周邊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禁止無關車輛進入危險區域;負責保障救援道路的暢通,協助傷員搜救。

北洋衛生院:負責制定救護應急預案;確定救護定點醫院和受傷人員專業治療方案,培訓相應醫護人員;負責事故現場調配醫務人員、醫療器材、急救藥品,組織現場救護及傷員轉移;負責統計傷亡人員情況,負責化學事故有害物質的毒性鑒定。

宣傳辦:負責事故現場新聞媒體的協調、管理,組織各新聞單位把握準確的輿論導向,及時發布事故信息。

政法辦:配合上級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四、預案啟動條件

1、當事故單位應急救援力量無法有效控制事態發展,可能導致重大社會災害的,由總指揮下令啟動預案。

2、重大危險源單位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由總指揮根據事態情況下令啟動預案。

五、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響應

(一)響應程序

1、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該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救援,并報告鎮政府值班室、北洋派出所、北洋中心衛生醫院,各部門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鎮政府值班室接到報告后應及時向區政府總值班室報告,盡可能簡明扼要地說明事故單位、事故地點、現場傷亡人數、事故原因、事故性質、危害程度、事故現狀等情況。

2、當應急救援指揮部確定危險化學品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應立即請求區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揮部給予支援。原有救援人員配合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行動。

(二)報告

各成員單位以最短的時間快速趕赴現場,并立即向指揮部報告。已經參與救援工作的成員單位在現場指揮部成立后立即向指揮部匯報現場情況。

(三)現場指揮與控制

1、組建專業救援組

指揮部根據事故實際情況,組建各專業救援組,指揮救援工作。

2、現場工作區域劃分

指揮部根據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危害范圍、危害程度與危險化學品事故源的位置以及氣象條件等進行數據分析后,把現場工作區域劃分為事故中心區域、事故波及區和事故可能影響區域,便于救援工作的開展。

3、應急救援

各成員單位按照本單位制定的預案組織開展救援工作,指揮專業救援組進行救援行動。各專業救援組應及時向指揮部報告現場情況,聽取指導意見。針對事故不同類型,在保護救援人員安全的基礎上,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滅火、點火、隔絕、堵漏、攔截、稀釋、中和、覆蓋、冷卻、泄壓、轉移、收集等。

六、現場恢復和事故調查

(一)現場恢復

事故得到控制后,環境保護組會同有關專家制定環境修復方案,報區指揮部同意后實施;一般由環境保護組和專家咨詢組指導搶險救援組進行現場清潔、凈化等工作;由區環境保護局負責對現場進行連續監測,根據環保部門的監測情況,事故現場危害消除后,由指揮部宣布事故現場恢復正常。

(二)事故調查處理

由政法辦牽頭成立事故調查小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由區政府開展事故調查工作的,指揮部在工作上積極予以配合。

七、經費開支

所需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專項工作經費由同級財政列入預算;危險化學品單位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八、附則

(一)本預案管理單位為鎮安委會,一旦發生事故立即啟動。

(二)發生特大安全事故時,本預案與《北洋鎮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一并執行。

篇2:石油銷售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石油銷售公司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預案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發生的危險化學品嚴重泄漏失控和中毒事件。

第二條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和公司要求,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分為一級事件、二級事件和三級事件。

第二章應急組織及職責

第三條公司設立應急領導小組、現場工作組,接受產品經銷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指揮,負責應急事件的處理執行。

第四條應急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主管安全副總擔任副組長,綜合辦公室、銷售部、市場信息部、物流管理部、財務部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負責根據上級單位的要求和現場的實際情況作出應急救援措施。

第五條現場工作組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指派,公司有關人員參與現場工作,現場工作組負責協助、指導、督促現場應急工作,調配相關應急資源,及時準確提供應急現場的各類信息,以供領導小組進行決策。

第三章應急響應

第六條報告與接警

公司發生泄漏中毒事件,有可能導致人員傷亡、環境污染以及重大社會影響的,立即報告綜合辦公室,同時立即向產品經銷公司值班人員匯報信息。情況緊急時,可直接向公司領導、產品經銷公司領導直接匯報,同時向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七條預警

(一)預警條件

發生一級、二級、三級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的,立即啟動預警程序。

(二)預警程序

1.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并落實領導指令;

2.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做好應急準備。必要時,領導小組、有關專家、上級單位有關人員到公司集中辦公;

3.及時收集和掌握事件發展動態及現場搶救進行情況;

4.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分析、判斷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的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向相關單位提出事故搶險指導意見;

5.根據事態變化,適時通報預警信息。

(三)預警職責

1.領導小組組長主持會商,根據態勢發展,及時向上級公司報告,落實指令,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2.公司值班室負責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接受并傳達指令。必要時,通知相關部門、人員及專家到公司集合,協調應急聯動。

3.綜合辦公室負責協調應急領導小組的指令。

4.銷售部、物流管理部負責業務及運輸方的溝通協調工作。

5.綜合辦公室負責后勤車輛、物資供應以及組織起草應急事件材料的準備工作以及新聞媒體的應急準備工作。

6.其他相關部門按照應急領導小組安排開展相應準備工作。

第八條預警解除

當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危險已經解除,經過評估確認,應急領導小組可適時下達預警解除指令,并將指令信息及時傳達至各相關部門和人員。

第九條響應行動

(一)響應條件

1.符合一級、二級、三級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的,立即啟動響應程序。

2.接到國家或地方政府的相應應急聯動要求的。

3.重點區域、敏感時期等可能引發嚴重事態的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

(二)響應程序

1.立即召開首次會議,宣布進入應急響應狀態;

2.通報事件情況,研究部署應急救援工作,審定應急有關事項;

3.向事發單位派出現場工作組;

4.協調應急專家、專業隊伍和物資裝備等應急資源,判斷是否需要協調外部應急資源;

5.向上級單位報告事件有關信息;

6.貫徹落實上級單位的應急工作指令。

(三)響應職責

1.應急領導小組主持召開首次會議,宣布進入應急響應狀態。傳達上級單位指令,部署應急救援工作。召開后續會議,協調各部門開展救援工作。

2.綜合辦公室負責跟蹤并指導應急處置工作。

3.銷售部及物流管理部負責業務及運輸方的組織管理工作。

4.綜合辦公室負責后勤車輛、物資供應以及組織起草應急事件材料的準備工作以及新聞媒體的應急準備工作。

5.其他相關部門按照應急領導小組安排開展相應準備工作。

6.現場工作組按要求及時趕赴事發地點,協助開展應急工作。傳達應急領導小組的工作指令,反饋有關信息。

7.事發單位負責現場應急工作,針對事態發展制定救援工作方案,協助當地政府做好有關應急聯動工作。

第十條現場檢測和評估

當地和支援的環境檢測及化學品檢測部門負責對事故現場和周邊地區進行可燃氣體、有毒氣體分析,并對水源、大氣、土壤等樣品進行分析處理,及時檢測出毒物的種類和濃度,并計算出擴散范圍等應急救援所需的各種數據,以確定危險化學品泄漏污染區域范圍,據此設置警戒線,劃定安全區域,并對事故造成的環境進行評估。

第十一條次生災害防范

(一)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專家進行會商,研判事態發展趨勢,制定次生災害防范措施;

(二)現場應急指揮部安排有毒有害氣體和環境檢測,防止人員中毒或引發次生環境事件;

(三)現場指揮部進行動態評估,當有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應立即指揮撤離。

第十二條響應解除

當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已經解除,受傷、中毒人員得到妥善救治和安置,現場和周邊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經過評估確認,并經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同意,由事發單位現場應急指揮部提出解除現場應急狀態建議,向已經領導小組報告,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宣布解除應急響應。

第四章應急保障

第十三條通信與信息

公司應建立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基礎應急通信系統,有關單位的聯系方式保證能夠隨時確定聯系,值班電話24小時有人值守,應通過有線電話、移動電話及其他通信手段,保障信息通暢。

第十四條物資與裝備

公司應按照規定儲備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物資,整合公司現有應急資源,建立應急物資臺賬,保障應急救援物資管用有效。在應急狀態下,應急救援物資合理有效調配使用。建立應急救援物資信息庫,建立健全區域聯動協調機制,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關于救援物資生產、供應和儲備單位簽訂相關協議。

第十五條應急隊伍

建立公司危險化學品事故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加強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

練,強化員工應急能力建設,加強合作交流,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的素質和能力。

建立公安、消防、醫療結構等社會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及其他消防力量、社區群眾性應急隊伍信息庫,取得有效聯系方式,作為應急救援的重要力量。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預案由公司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3: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修訂說明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的修訂說明

《操作手冊》作為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文本的補充,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日受委托對某經濟技術開發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進行了修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危險源和風險分析

現代安全管理側重于風險管理和應急管理,風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是應急預案編制的前提。在充分考慮我國化工園區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的必要性、如何開展化工園區的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化工園區安全建設與管理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結合開發區現有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從危險化學品物性、生產與使用、儲存與運輸等方面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并提出可能產生的次生、衍生災害。同時從個人風險與社會風險值的角度描述風險程度,進一步完善風險分析部分的內容。

二、應急處置流程和措施

由于轄區內使用有毒物品的單位相對較多,特別是劇毒品使用單位,為進一步強化《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的貫徹與落實,充分結合當前職業衛生工作的歸口管理需要和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的特點,突出應急響應程序化,在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后新增急性職業中毒事件應急響應與處置流程。

考慮到轄區內危險化學品事故可能發生的實際情況,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措施,補充急性中毒的現場救護處置措施、化學品燒傷現場搶救處置措施、氰化物泄漏事故處置措施,更能體現《操作手冊》的完整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也更具有指導性,可以與轄區內所屬企事業單位的應急預案有很好的銜接作用。

最后還結合開發區現有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的生產、使用、儲存、運輸危險化學品品種和數量,及構成重大危險源單位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的通知》(安監總廳管三〔20**〕142號)文件精神,選取15種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列出其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作為附件供參考。

三、圖表格式與文檔結構

根據“文本統一、要素簡化、職責明確、程序有效”的指導原則,對《操作手冊》的文檔做了重新調整。進一步補充二級目錄,使文檔結構相對清晰。為了突出應急預案的簡單化、圖表化,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操作性,同時對部分圖表進行了重新設置,完善內容、統一格式,較此前相對更全面、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