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易燃有毒液體)
1.?目的
為了完善化學品安全管理,做好意外事故應急救援,使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確保員工安全和健康,特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范圍
本預案使用與公司范圍內所有發生的如下事故
2.1泄漏(正己烷、甲苯、有毒易燃液體)
2.2人體意外接觸(正己烷、甲苯)傷害。
2.3正己烷職業中毒
3.?組織領導及職責
3.1公司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負責對救援隊的領導和指導工作。
3.2應急救援隊由義務消防隊員,現場救護員,以及組長以上組成,分兩個應急救援小組。
3.3責任分工
3.3.1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接到發生嚴重事故時應指揮應急救援隊按有關方案實施救援。
3.3.2應急救援隊接以發生事故廣播時應到大門保安處集合,接受任務,開往現場進行救援。
3.3.4遵循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4.?各類事故應急程序
4.1?泄漏
4.1.1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
4.1.2警告附近同事不要接近,并設立警示牌。
4.1.3切斷火源(若易燃泄漏,則必須切斷污染區的點火源)
4.1.4急救傷員(參照化學危險品受傷人員急救程序執行)
4.1.5穿上必要的防護用品(如手套、防毒口罩、眼罩)
4.1.6處理泄漏(泄漏場所通風――堵漏或更換容器――清理泄漏液――用清水清洗地面)
4.2?身體意外接觸傷害
4.2.1根據受傷人員的的狀況決定用廠車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4.2.2迅速將傷者移至空氣新鮮處,松開衣領和腰帶,保持呼吸順暢。
4.2.3如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注意:氰化物中毒不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4.2.4皮膚接觸時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時應迅速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清水沖洗或者用肥皂水徹底沖洗,沖洗時間不少于15分鐘。
4.2.5眼睛手污染,應使用洗眼器,用清水徹底清洗不少于15分鐘,沖洗時應提起眼簾,邊沖洗邊轉動眼球。
4.2.6迅速送醫院治療。
4.3?正己烷職業中毒預防
4.3.1正己烷必須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使用,工作場所加強通風排毒。
4.3.2使用場所必須設立警示牌,作業人員應配戴防毒口罩、防護手套,加強個人防護。
4.3.3對新工人應先體檢和培訓,有肝病、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皮膚病的,嚴禁從事本項作業。
4.3.4接觸者發生異常時,及時治療。
4.3.5定期檢測空氣中正己烷含量是否達到標準要求。
4.3.6改進工藝,減少接觸機會,盡量改用毒性低的粘合劑清潔劑。
4.3.7為工人購買工傷保險。
4.4?甲苯職業中毒的預防
4.4.1減少和消除甲苯的發生源。
4.4.2采用通風排氣裝置,降低作業環境甲苯蒸氣的含量。
4.4.3加強個體防護。
5.?注意事項
5.1每次發生事故后,應及時檢討應急預案合理性,不斷完善。
5.2經常儲備應急救援的有關物資,消耗后應及時補充。
5.3定期組織應急演練,確保萬一事故發生時能按程序進行。
5.4安全組負責應急救援器材、物資管理。
5.5各從事接觸危險化學品的部門應成立持有內部化學危險品的上崗證的人員組成的化學危險品事故處理小組,報安全組備案。
篇2:工貿企業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救援方案
工貿公司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救援方案
1.危險目標
1.1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的定義與分類識別出危險源
硝化棉液
倉儲200#等溶劑油
二甲苯
稀料生產車間
油漆生產車間
油漆庫房系列原料及產成品
1.2具體危險特性
1.2.1危險性類別:第3.2類中閃點易燃液體
1.2.2健康危害:溶劑油蒸汽可刺激眼及上呼吸道,如濃度過高,可引起呼吸困難、出現紫紺等缺氧癥狀。
1.2.3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空氣、環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1.2.4燃爆危險:本品易燃,其氣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有燃燒爆炸危險。
1.3對周邊的影響。
相鄰重點防火單位:**紙制品廠電話:8**;相鄰普通防火單位:**金屬裝璜制品廠;電話:8**轉804。雖然公司有嚴密的安全管理措施,安裝有監控施設,發生事故的幾率很小,但一旦發生大規模泄漏,有發生火災和污染環境的可能。廠區東南角低向開挖的防滲防護池,容量約400立方米可防泄漏。故一般情況下可將泄漏事故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內不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大的危害,另四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緊急情況下人員可順利疏散,故對周邊社區一般不會造成大的傷亡事故。
2.安全消防、個體防護器材及其分布
2.1有消防栓系統一套,消防栓17套;水帶8根,水槍8支。
2.2滅火器35公斤的有6具,8公斤的有49具。
2.3防毒面具30套,有防塵口罩若干。
2.4溢流槽。
3.發生事故后的處理措施
3.1啟動報警程序
無論何人何時發現發生泄漏、著火、爆炸事故,應立即通知門衛和車間操作室,門衛和車間操作室立即按動報警電鈴,當班的安全和生產人員立即開展應急處理.同時按報警程序報告,由指揮部成員通知各應急救援隊成員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3.2泄漏處理
3.2.1發生泄漏時,由技檢部及公司義務消防隊員立即做好防護后進入現場。首先察看現場有無受傷人員,若有人員受傷,應以最快速度將受傷者脫離現場,其次切斷火源、泄漏源,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3.2.2小量泄漏:盡可能將溢漏液體收集在密閉容器內,同時判斷泄漏的壓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狀,準備好相應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準備就緒后,立即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殘液。
3.2.3大量泄漏:在消防堤內,如有泄出,引流入防護河床。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保護現場人員。用防爆泵轉移至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理。
3.3.著火處理(詳見滅火和應急疏散處理方案)
4.危險隔離區
4.1危險源可能對企業或周邊人員和環境構成威脅,必須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設定危險隔離區。
4.2危險隔離區內與搶險救援無關的人員應當及時疏散,所涉及的公路應當通知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斷路,使其改道行駛,直到指揮部下達撤消危險區的命令后,方可使其恢復正常狀態。
5.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5.1搶險、救援,為確保事故傷害不擴大化,所有搶險救援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好防毒口罩,在搶險救援時,不得獨自行動,作業時嚴格執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規定,并高度警覺,服從現場救援指揮部的指令。
5.2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現場救援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
5.3為防止事故擴大,應加大噴灑水量,增大沙土、等吸收入殘液的物質使用量,同時將情況上報縣主管部門請求增援,事故擴大后,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危險濃度區,并相應調整疏散人員的范圍。
6.受傷人員的救治
6.1受傷人員從事故現場救出后,由公司醫療救護組人員按受傷情況進行分類搶救,現場搶救后,重者立即送醫院治療。
6.2現場救治方法
6.2.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衣著,用肥皂水及大量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6.2.2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
6.2.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及心臟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術。就醫。
6.4苯對人體的危害
急性中毒:輕者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輕度興奮、步態蹣跚等酒醉狀態;嚴重者發昏迷、抽搐、血壓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現有神經衰弱綜合癥;造血系統改變;白細胞血小板減少,重者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少數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發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細胞性為多見)。皮膚損害有脫脂、干燥、皺裂、皮炎、可致月經量增多與經期延長。
7.現場保護和洗消
7.1現場保護
由公司應急救援的義務消防隊到達現場后,負責現場的保護工作,以便調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為預防和制定防護措施提供第一手資料。
7.2現場洗消
事故現場的洗消由技檢部負責組織實施,現場洗消由車間及義務消防人員負責,做好防護后進入現場,用霧狀水稀釋蒸汽、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殘液,或用防爆泵移至槽車或者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理。
8.危險固廢的處理
嚴格按照危險固廢管理程序實施,具體按規定送北京紅樹林固廢消納中心處置。
9.值班制度
公司領導、安全值班24小時值班制度。
10.培訓制度
堅持新入廠職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轉崗人員培訓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制度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
11.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
對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的控制。
12.安全檢查制度
包括現場檢查及消防物資、應急救援器材的檢查、維護和保養。
13.演練制度
事故應急救援預
案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專題演練演練。
4.外部救援
昌平消防支隊
15.應急救援信息咨詢
必要時可向國家應急救援中心咨詢,必要時請求救援搶險。
16.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16.1危化品出現滲漏、滴漏,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搶險救援。
16.2危化品出現較大滲漏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搶險救援。
16.3危化品容器開裂燃燒,廠區以外有可能受到危害時,在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的同時,應立即上報當地政府,啟動政府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
17.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17.1發生的泄漏、著火得到控制后,在通過倒槽、稀釋、吸收、回收后,全部將危化溶劑處理完畢,且用不燃性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周邊地區大氣中油氣濃度小于0.2%時,由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宣布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
17.2事故應急救援結束后,由指揮部通知各相關部門事故危險已解除,由應急疏散隊負責通知周邊村莊及公司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可以返回居住區和返回崗位。
篇3: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事故應急救援是指危險化學品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及其它較大社會災害時,為及時控制危害源,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清除危害后果而組織的救援活動。一般包括報警與接警、應急救援隊伍的出動、實施應急處理即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溢出或泄漏處理和火災控制幾個方面。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為了提高對突發事故的處理能力,根據實際情況預計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故,預先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對策,它是為在事故中保護人員和設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動計劃。
編制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是要迅速而有效地將事故損失減至最小。應急措施能否有效地實施,在很大程度取決于預案與實際情況的符合與否,以及準備的充分與否。應急救援預案的總目標是:將緊急事故局部化,并盡可能予以消除;盡量縮小事故對人和財產的影響。
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遵照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為了搞好危險化學品的儲存、使用工作,在使用過程中若出現事故時,能及時、有效的減小事故的危害和人員的傷害,更好的協助有關部門處理事故、調查事故的發生原因,公司根據儲存危險化學品實際情況特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來對發生的事故進行應急救援,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保障社會安定。
1.企業的基本情況
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z鉑業,證券代碼:600459)是國內領先的貴金屬功能材料和化合物生產企業,是由昆明貴金屬研究所發起設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公司,注冊資本8,595萬元,目前,公司總資產8億元,凈資產5億元,2005年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200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5億元,利潤總額1833萬元。
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使用的危險化學品主要是易燃液體:正丁醇、丙酮、甲苯、二甲苯、乙醇(酒精)、異丙醇、醋酸乙脂、環己酮、松節油、醋酸正丁脂;腐蝕品:冰醋酸、燒堿、硫化鈉、濃硝酸、硫酸、鹽酸;劇毒物品:液氯。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安全的原則,建立了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自身救援力量只能撲救公司各部門初期火災,主要是依靠社會外部救援力量。有責任協助社會外部救援力量對自己危險化學品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
2.可能事故及其危險、危害程度(范圍)預測
根據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危險化學品的方式分析可能存在的事故及其危險、危害程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儲存、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事故及其危險、危害程度
1.危險化學品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在儲存過程中發生化學品變質,泄漏、盜竊、污染周圍環境及人員傷亡;
2.商品包裝不合格和包裝容器泄漏未作處理及標識,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對于腐蝕品造成人員被化學灼傷,劇毒品泄漏造成人員接觸、誤食,嚴重會導致人員死亡;對于易燃液體會造成液體四處流淌,空氣彌漫著可燃氣體,遇到火星造成火災及爆炸,造成大面積著火,發生連鎖反應,損失面大,財產、人員損失大;
3.產品標識不清,使不同種類危險化學品使用過程中發生混淆,造成泄漏接觸、誤食,如人員在現場,則造成人員傷亡;
4.危險化學品無安全技術說明書,無安全標簽,使作業人員無法了解安全注意事項或按正規要求操作,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5.不進行安全檢查,在儲存過程中發生危險化學品的貨物倒塌、泄漏,不進行通風,造成進入庫房人員中毒和危險化學品發生泄漏及爆炸,人員傷亡事故。
2.2裝卸過程中存在的事故及其危險、危害程度
裝卸危險貨物過程中,裝卸人員在裝卸貨物時,裝卸人員不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不對危險貨物進行輕拿、輕放,不對危險貨物進行合理裝車及加固,不對危險貨物進行監裝、監卸,不對裝卸場所進行清場,不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裝卸貨物前后,安全管理人員不對所裝卸貨物進行裝車前、裝車后及卸車前、卸車后安全檢查等)。造成危險、危害程度(范圍):發生泄漏、火災、爆炸,造成人員中毒、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等。危險、危害程度(范圍)大小由危險貨物數量大小、發生事故地點決定。
根據公司自身儲存方式,所存在的危險因素主要是公司內部安全管理方面,公司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深抓內部安全管理。
2.3主要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分布
1號目標:前軀體車間。
2號目標:液氨儲存間。
3號目標:前驅體外儲酸槽。
4號目標:氣體庫房。
5號目標:功能油庫。
3.應急救援的組成和職責
3.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組長:z(手機:z)
副組長:z(手機:z)
成員:z。
報警值班:公司保安(當天安全值班人員)
報警電話:z(內線:6052)保安隊長
(1)應急救援作戰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2)警戒、疏散組
組長:z
成員:z;
(3)倉庫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
組長:z
成員:z。
3.2職責與分工
公司在總經理z領導下,負責公司針對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中發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改、補充、完善;組建公司的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事故隱患的預防和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組長(公司總經理:z):組織指揮公司的應急救援;發生重大事故時,組織指揮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協助社會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負責保護事故發生后的相關數據。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副組長(公司副總經理:z):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具體指揮工作(組長不在時行使組長職責)。
應急救援作戰組長:負責召集公司應急救援作戰組成員,并組織實施救援作戰應急措施,迅速組織人員根據現場周圍環境、事故發生狀況做出應急救援措施。
警戒、疏散組長:負責召集公司警戒、疏散組成員,并組織人員對事故發生地點周圍人員的疏散工作,設立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地點及制
止乘機破壞的行為;疏通救援通道,派人到事故地點外部迎接救援隊伍進入事故地點,并向救援隊伍說明應急救援方法、措施。
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長:負責召集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成員,負責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工作和協助社會醫療救護單位進行救護工作;參照《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向醫療單位說明是受何種危險化學品的傷害,及危險化學品的危害特性、急救方法。負責后勤保障供應。
4.報警、通訊聯絡
4.1社會救援報警電話
消防報警電話:119醫療急救電話:120
公安報警電話:110
全國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咨詢電話:z
4.2公司通訊報警電話
報警電話:z(內線:8273)安委會辦公室
z(內線:8001)黨政辦
4.3公司應急救援人員通訊聯絡方式
(1)應急救援作戰組
組長:z(手機:z)
副組長:z(手機:z)、z(手機z:)
組員:z(z)、z;
(2)警戒、疏散組
組長:z(手機:z)
成員:z(手機:z)、z(手機:z)、z(手機:z)、z;
(3)倉庫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
組長:z(手機:z)
成員:z(手機:z)、z(手機:z)。
5.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措施
5.1易燃液體泄漏應急救援措施
發現泄漏人員迅速通知值班人員,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迅速發出警報,指揮人員在公司門口迅速組織應急處理人員趕往現場進行處理。
小量泄漏:用用沙土或其它不然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在泄漏現場應急救援作戰組立即準備好相應的干粉滅火器材,隨時準備進行滅火,防止發生火災;
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
警戒、疏散組進行警戒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應急處理人員戴防毒面具(注意防毒面具使用時間,注意定期更換),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5.2易燃液體發生火災應急救援措施
發現火災人員迅速通知值班人員,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迅速發出警報,并報告應急救援組長或副組長,應急救援人員在聽到警報后迅速到公司門口集合,指揮人員在公司門口迅速組織應急處理人員,按各自的分工趕往現場進行處理,值班人員還應迅速打電話通知公安消防部門,派一人到公司大門外迎接公安消防、醫療救護隊伍。派人到配電室切斷公司電源。
應急救援作戰組應一部分人員迅速鋪好消防水帶到著火現場,啟動消防泵,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另一部分人員穿戴好滅火作戰服,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致空曠處和使用就近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如發現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通知其它救援人員馬上撤離到倉庫外部。必須從上風向靠近火場。
警戒、疏散組迅速疏散倉庫內部的無關人員及車輛,按安全的疏散路線疏散出倉庫,清點、核對出庫人員及車輛。并設立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倉庫,協助外部救援人員進入倉庫,并疏散出消防通道,保障倉庫內、外交通暢通。
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迅速救護燒傷人員,并協助外部醫療救護人員進行救護,參照《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向醫療單位說明是受何種危險化學品的傷害,及危險化學品的危害特性、急救方法。
易燃液體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滅火無效。
5.3堿性腐蝕品泄漏處理方法
發現泄漏人員迅速通知值班人員,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迅速發出警報,指揮人員在公司門口迅速組織應急處理人員趕往現場進行處理。
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在泄漏現場滅火作戰組立即準備好相應的干粉滅火器材,隨時準備進行滅火,防止發生火災;
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
警戒、疏散組進行警戒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應急處理人員戴防毒面具(注意防毒面具使用時間,注意定期更換),穿防酸堿服。
5.4堿類化學品火災的應急救援措施
堿類化學品火災時,發現火災人員迅速通知值班人員,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迅速發出警報,并報告公司應急救援組長或副組長,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在聽到警報后迅速到公司門口集合,指揮人員在公司門口迅速組織應急處理人員,按各自的分工趕往現場進行處理,值班人員還應迅速打電話通知公安消防部門,派一人到倉庫大門外迎接公安消防、醫療救護隊伍。派一人到配電室切斷公司電源。
應急救援作戰組應一部分人員迅速鋪好消防水帶到著火現場,啟動消防泵,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另一部分人員穿戴好滅火作戰服,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致空曠處和使用就近的滅火砂進行滅火。必須從上風向靠近火場。
警戒、疏散組迅速疏散公司內部的無關人員及車輛,按安全的疏散路線疏散出公司,清點、核對進出人員及車輛。并設立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事故地點,協助外部救援人員進入事故地點,并疏散出消防通道,保障公司內、外交通暢通。
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迅速救護燒傷人員,并協助外部醫療救護人員進行救護,參照《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向醫療單位說明是受何種危險化學品的傷害,及危險化學品的危害特性、急救方法。
應急救援作戰組人員必須穿戴防酸堿服,戴防護面罩。
滅火方法:用水、砂土撲救,但須防止物品遇水產生飛濺,造成灼傷。
5.5酸類化學品泄漏應急措施
發現泄漏人員迅速通知值班人員,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迅速發出警報,指揮人員在事故發生地點門口迅速組織應急處理人員趕往現場進行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將地面灑上蘇打灰,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
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把泄漏物稀釋成不燃物。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5.6劇毒化學品應急措施
1、若劇毒化學品泄漏(潑灑在容器外),如氰化物泄漏,應立即穿戴好防護面具及手套,用不易被腐蝕和破碎的容器收集,殘余物用破氰藥劑(漂白粉)進行破氰處理,可重復多次,直至安全為止。
2、發生劇毒物品中毒時,如氰化物中毒,除立即撥打120外,應佩戴防護面具進入污染區,將中毒患者移出現場,安放在空氣新鮮處,注意防寒、防暑,如果心臟停止,立即拳擊心臟部位的胸膛或作胸外心臟按摩,抬高下肢使頭部低位、后仰;呼吸失調與停頓的,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不可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方式),待呼吸恢復后,給患者吸入亞硝酸異戊脂、氧氣,并且使之靜臥,等候醫務人員來進一步的救治。患者神志清醒,可注射亞硝酸鈉溶液并隨即注射硫代硫酸鈉溶液。
3、誤服吞咽中毒應及時反復漱口,除迅速除去口腔中的有毒物外,應適當采取如下方法進行急救:
a)催吐:簡單的辦法是用手指或棉棒等刺激咽部舌根,空腹誤服有毒物者可先服一大杯冷開水后催吐。
b)洗胃:用清水、生理鹽水供稀釋的亞硝酸鈉溶液洗胃,洗胃液每次不超過500ml,以免把有毒物沖入小腸,留置胃管一定時間,以便吸出胃排泄的有毒物。
c)清瀉:口服或胃管送入磊劑量瀉藥,入硫酸鎂、硫酸鈉等。
4、皮膚及眼睛若不慎濺有劇毒物溶液,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禁作熱水,然后用肥皂水沖洗,敷以亞硝酸鈉溶液。皮膚吸入中毒的過程往往有一段時間,要注意觀察清洗是否徹底,必要時吸入亞硝酸異戊脂、氧氣。
5、常用中氰化物中毒急救藥及物品:
a)亞硝酸異戊脂
b)亞硝酸鈉溶液(0.3g/10ml)
c)硫代硫酸鈉溶液(0.5g/10ml)
d)生理鹽水等
5.7劇毒化學品事故預防措施
各事業部對已確定的危險目標,根據其可能導致事故的途徑,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各種預防措施必須建立責任制,落實到個人。發生意外時,除及時進行處理和急救外,應立即上報公司和安委會辦公室。
1、使用氯氣的密閉隔離試驗室應設有輸入新鮮空氣的通風裝置,使室內保持微負壓;反應所排除的尾氣,可采用溶劑法中和氯氣。氯化氫可用水直接回收;設置可移動的彈性軟管排毒裝置。當設備某處有微量的漏氣時,即可用該軟管吸至尾氣處理系統;使用場所應備有氧氣呼吸器和能過濾氯氣的過濾式防毒面具,發生緊急事故時供工作人員防護使用;
2、儲氫倉庫應陰涼通風,防止日光暴曬,嚴禁受熱。除惰性氣體外,不得混運混放;氫氣的有效滅火劑為霧狀水及二氧化碳,嚴禁以沙土壓蓋。生產場地必須在適宜的地點配備足量的滅火設施,并定期檢測這些設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證其隨時可用;操作人員在生產前、后,要對生產設備進行檢測和維護,排除不安全隱患;
3、生產過程中關于其他危險化學物品的管理,參照公司《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6.人員緊急疏散、撤離、危險區隔離
根據公司儲存、使用情況,當接到發生事故報警后,公司應急救援負責人迅速召應急救援人員,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應急救援。
在趕赴現場途中,要通過電話向在事故現場人員強調盡可能疏散、撤離事故現場的無關人員,設立一定范圍的危險區,并進行隔離,禁止其他無關人員、車輛進入倉庫。并立即向當地的公安、消防、醫療、環保等部門報警。
到現場后,根據各人職責和分工,迅速展開救援活動。
7.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根據事故的大小,協助當地的公安、消防、醫療、環保等部門檢測、搶險、救援工作開展,向社會救援單位說明提供危險化學品的救援方法、措施及安全技術說明書,共同迅速制定現場搶險、救援及控制方法。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8.受傷人員現場救護、醫療救治
公司后勤保障及醫療救護組應急救援人員應協助醫療救援人員在現場視受傷人員情況現場進行治療救護,迅速安排車輛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向醫療單位說明是受何種危險化學品的傷害,及危險化學品的危害特性、急救方法。
9.應急救援保障
9.1公司消防設備、設施及防護用品保障
公司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及危害,使用分布情況,急救措施,對各危險化學品使用部門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相應應急救援藥品及急救包,及相應的消防滅火器材、勞保防護用品。
9.2公司制度保障
1.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實施細則;
3.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責任規定;
4.公司保安安全管理制度;
5.危險化學品委托運輸管理制度;
6.危險化學品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7.劇毒品采購銷售管理制度;
8.交接班制度;
9.節假日值班制度;
9.3外部救援保障
積極依托社會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醫療、環保等部門力量進行救援。平常向公安、消防、醫療、環保等部門及周圍單位進行多聯系溝通,做好協調工作。
10.預案的分級響應條件
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制定應急救援預案針對公司的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中出現的事故而制定的,公司負責人應根據發生事故大小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的程度。積極配合各方面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1.發生小規模泄漏時,啟動部分應急救援預案。
2.當發生大規模泄漏及火災時必須全面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11.應急培訓計劃和演練計劃
公司各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是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擔負著倉庫儲存各類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應急救援及處理工作。
每年公司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預案演練和相關知識的理論學習。其中,預案演練每年進行一次,相關知識的理論學習每年不少于3次。
每次演練參加人員應嚴格按照實戰的標準進行,整個演練過程做到事前有計劃,事后有總結、講評、記錄。
演練內容:
1.熟悉、掌握公司配置的消防器材的使用。
2.讓公司每一名員工熟悉在應急救援中的職責。
3.實地演練,增強公司員工的自救能力。
公司應急培訓計劃和演練計劃由公司總經理負責統一組織,公司安委會辦公室負責協助組織。進行演練時,公司員工必須按時參加培訓及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