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車路外安全作業指導書
控制要點:
1.乘中應做到“一帶”(帶著責任感開車),“二想”(事前安全預想),“三盯”(盯住行人和線路兩側),“四鳴”(早鳴笛、勤鳴笛、巧鳴笛、鳴長笛),“五果斷”(發現危及行車人身安全停車要果斷)。
2.“八、五、三”鳴笛法:在鳴笛點前(800m、500m、300m)距離鳴笛一長聲(3秒以上)。
1適用范圍
1.1本標準規范了軌道車輛運行中在道路安全方面應做到的安全措施、技術措施、職責標準等。
1.2本標準適用于全段軌道車輛的運行管理。
2作業準備
2.1人員:使用車輛班組的施工負責人、軌道車司機、副司機、作業車運用監控人員。
2.2軌道車司乘人員主要職責:
2.2.1值乘中要加強瞭望,運行至鳴笛標、進出隧道口、道口、彎道、村莊、瞭望困難、施工區段等路外傷關鍵區段和遇有特殊情況時,必須早鳴笛、鳴長笛、勤鳴笛,發現異常要果斷采取停車措施,積極預防路外傷亡事故的發生。
2.2.2要認真執行車機聯控和道口聯控制度,發現滯留閑雜人員、機動車、施工機械、牲畜等侵入線路、危及路外安全的各類行為,要迅速利用無線通訊設備通知就近車站,并在運行日志上詳細記錄。
2.2.3發生路外傷亡事故后,要立即利用無線通訊設備向就近車站匯報,按規定做好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清理現場、開通線路,恢復正常的運輸秩序,并做好詳實的記錄工作。
3安全措施
3.1軌道車司機值乘中應做到“一帶”(帶著責任感開車),“二想”(事前安全預想),“三盯”(盯住行人和線路兩側),“四鳴”(早鳴笛、勤鳴笛、巧鳴笛、鳴長笛),“五果斷”(發現危及行車人身安全停車要果斷)。
3.2軌道車司乘人員鳴笛操作標準(禁鳴區段可不執行),“四鳴”(早鳴笛、勤鳴笛、巧鳴笛、鳴長笛):
3.2.1軌道車輛運行中遇雨、雪、霧等不良天氣和進出站、遇鳴笛標、曲線、橋梁、隧道、道口、施工地點、交會到車前及接近車尾時,軌道車司機要提前按“八、五、三”(800m、500m、300m)距離鳴笛一長聲(3秒以上),并加強瞭望,密切注意行人、車輛動向,發現危及行人安全時,采取果斷停車措施,防止路外傷亡事故發生。
3.2.2軌道車輛運行中要做到“三早一巧一禁止”鳴笛,即:曲線前、橋梁前、道口鳴笛標前,鳴早笛;遇瞭望條件充足,行人、耕牛不侵線警示性鳴笛,鳴巧笛;嚴禁直線區段了望距離內無侵線行為時連續不斷鳴笛,禁亂笛。
3.2.3軌道車出入庫、調車轉線作業,在控制運行速度的同時,針對“三多(信號多、道岔多、行人多)”的特點,應勤鳴笛。
3.3軌道車司乘人員嚴格執行“八預防”:
3.3.1道口前,預防欄桿不放或晚放,線路兩側行人、車輛搶道。
3.3.2交會列車時,預防鄰線行人鉆越車輛和尾部行人、車輛搶行。
3.3.3天氣不良時,預防行人戴雨具在線路上行走影響視覺、聽覺。
3.3.4在曲線內側,路塹坡面、村莊、樹木、建筑有礙瞭望時,預防人車突然侵線。
3.3.5通過橋梁、隧道時,預防行人盲目亂動,躲避不及。
3.3.6線路施工時,預防人員下道晚,機具離線不徹底。
3.3.7調車作業,預防行人侵線及鉆、扒、跳車。
3.3.8途中運行時,預防行人或車輛在線路、道口上滯留、穿線、玩耍等行為。
4技術措施
4.1司機在出乘前按規定對制動機進行試驗,確保制動機性能良好。
4.2運行中司乘人員要集中精力,謹慎駕駛,嚴格執行“徹底了望,確認信號,高聲呼喚,手比眼看”制度和“三十字令”安全行車措施。
4.3天氣不良,瞭望距離不足200米時,必須打開大燈,減速運行并以隨時能停車的速度行駛。
4.4車輛運行接近段定路外安全關鍵區段(提示卡)前200米時,司乘人員必須鳴長笛一聲(不少于3秒),控制車輛以不超過50公里/小時的速度運行通過路外安全關鍵地點(車輛通過關鍵點對應公里標以運監數據檢索分析為準)。同時,副司機必須立崗,加強瞭望,提醒司機鳴笛減速。
4.5在運行中遇鳴笛標時必須鳴笛,在無人看守道口前200米處必須鳴笛,并做好隨時停車準備。
4.6在運行中時刻注意人、畜穿越道心及上道行走,提前減速鳴笛,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采取緊急制動停車措施。
4.7軌道車嚴禁搭乘路外人員,乘車人員必須全部集中在車內,不準站在車外。
篇2:軌道車路外安全管理辦法
1、為加強對路外安全工作的領導,段成立路外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段長
副組長:主管安全、生產副職
組員:安全科長、技術科長、財務科長、安全員。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科,安全科長兼辦公室主任。
2、路外安全辦公室職責(安全科)
(1)負責對路外安全文件、法律、法規的宣傳,路外傷亡事故的處理。
(2)制訂本單位路外安全管理考核辦法。
(3)負責組織路外傷亡事故調查處理,管理路外傷亡事故臺帳,填報路外傷亡事故有關報表。
(4)審核路外傷亡事故處理費用。
(5)對防止路外傷亡事故的有關人員提出獎勵。
(6)抓好路外安全日常管理工作,總結推廣路外安全管理經驗和做法。3、路外安全管理
(1)每月分析、總結路外安全工作情況,并根據需要向路局路外安全辦公室上報路外安全相關報表和總結(電話:22850);
(2)加強對軌道車司機的安全教育,軌道車乘務員在運行中應嚴格執行“了、鳴、判、降、停”防范措施,運行中做到多鳴笛、鳴長笛,警示行人和作業人員及時下道避讓列車。退行、調車作業推進車輛運行,發現行人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路外傷亡事故發生。
(3)加強對段管線、專用線和專用平交過道的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或完善防傷害措施,并抓好檢查落實。杜絕閑雜人員、車輛及牲畜進入所轄線路區域內,杜絕轄區內的路外傷亡事故。
(4)平過道根據需要設置宣傳標、牌。
(5)安全科建立《路外傷亡事故登記本》和《意外傷亡登記本》等臺帳,搞好路外安全事故的統計分析工作。
(6)對路外安全事故的分析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原則,依法按章辦事,對事故做到準確定性定責,積極做好有關人員思想教育工作。
(7)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增強處理事故的能力。
4、路外安全宣傳
(1)樹立愛路、護路、防傷的觀念,自覺遵章守紀,維護行車秩序,有效地控制路外傷亡事故的發生。
(2)定期對沿線區間安全警示標志、道口安全揭示牌、跨線橋防護柵等警標志進行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做好保養和更新。
5、路外傷亡事故處理
(1)總則
①凡在鐵路列車運行和調車作業中發生機車(含軌道車)車輛撞軋行人或其它交通車輛及牲畜碰撞、招致人員傷亡或鐵路設備及其它交通車輛破損,均構成路外傷亡事故。無票爬乘列車人員及路外人員在電氣化區段觸電發生的傷亡,以及貨物列車內發現的無名尸體亦可比照路外傷亡事故處理。
②鐵路機車車輛撞軋行人或與其它交通車輛碰撞,一次死亡或死亡重傷五人及以上,或雖路外傷亡人數未構成重大路外傷亡事故,但鐵路損失達到《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規定的重大、大事故條件的,亦列為重大路外傷亡事故。未達到重大路外傷亡事故條件者,均列為一般路外傷亡事故。
③路外傷亡事故對鐵路造成損失的,由有關單位向產權單位及事故責任者索賠。
④發生路外傷亡事故,有關人員應積極采取措施迅速組織搶救,盡快排除障礙恢復正常行車,并按規定及時上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妨礙開通線路和鐵路正常行車。
(2)路外傷亡事故通報
發生路外傷亡事故時,按下列規定通報:
①在區間發生時,由司機或工作領導人立即報告鄰近車站;
②在站內或段管線內發生時,由站、段長直接報告集團列車調度員;
③鐵路機車在地方鐵路或鐵路專用線發生時,由司機或工作領導人報告車站;
④其他人員發現時,應及時報告鄰近車站;
⑤報告事項:發生時間、地點、車次;機車型號、編組;關系人姓名、事故概況及原因、傷亡人數,交通車輛所屬單位,車牌號碼、輛數和裝載情況,鐵路機車、車輛、線路損壞情況,是否影響鄰線;是否需要救護車、救援列車等。
(3)路外傷亡事故現場處理
①凡發生路外傷亡事故,除特殊規定外,機車乘務員必須采取立即停車措施,按照“先防護、后處理”的原則,在設好防護,采取防溜措施的前提下,對事故現場做好標記和記錄,將死者移出線路,傷者送就近醫院搶救,盡快排除障礙,恢復正常行車,并將事故情況報告給就近站。
②如事故妨礙鄰線,應首先做好鄰線防護。對已請求救援時,要按規定做好列車防護工作。
③發生鐵路機車、車輛與其他機動車輛相撞的事故時,如系路外責任,要將交通肇事車輛情況(車型、車牌等)記錄好。
(4)路外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發生路外傷亡事故,動力車間首先自行組織分析,段路外安全領導小組立即下現場進行調查,配合路局事故調查處理委員會(由鐵路車站(或車務段)主持,公安派出所和相關單位以及傷亡者所屬單位(或親屬)代表派人參加)對事故處理。
(5)路外傷亡事故處理費用的支付和清算
①路外安全事故處理過程中,本著實事求是、合理收費、節約開支的原則,切實做好費用收支管理工作。
②及時辦理傷愈者的出院手續,路外安全管理專(兼)職人員要經常到醫院了解醫治情況,敦促傷愈者及時出院,避免人為擴大費用。遇特殊情況時,路外安全管理專(兼)職人員可通知醫院對路外傷者停醫、停藥、停餐。
(6)路外傷亡事故損失費用的賠償
路外單位或人員責任造成的路外傷亡事故(損壞鐵路設備、建筑物等),應全額賠償鐵路損失。在事故發生3日內,向事故調查處理委員會提報損失明細表,其中包括搶修費及配合費。并按規定上報事故損失和向路局財務處辦理清算。
(7)路外傷亡事故統計和結案
①一般路外傷亡事故結案后,及時填寫《路外傷亡事故調查報告(安監報-5)》,除抄送有關單位外并報相關鐵路辦事處和路局安監室。
②建立路外傷亡事故登記簿及路外傷亡事故費用支出與索賠登記簿,詳細記載各種路外傷亡事故的發生經過、原因及處理情況,并于月、季、半年、年度后3日(節假日提前)內做成路外傷亡事故統計分析(安監報-6),道口交通肇事統計分析(安監報-7)報路局,路局按季公布各站段支出與索賠情況并對此進行檢查評比。
(8)路外傷亡事故案卷實行“一事一檔”管理制度
“一事一檔”就是對每一件路外傷亡事故,建立一個事故有關資料的文檔,即事故案卷。車務段(車站)和公安派出所各保留一份;其中派出所保存案卷的正本,車務段(車站)保存副本,對重大路外傷亡事故除車站(車務段)、公安派出所保留外,公安派出所負責制作兩份事故案卷分別報鐵路公安局和路局安監室。
(9)有關解釋
意外傷亡:凡不屬于鐵路列車運行和調車作業撞軋行人,而是其他原因在鐵路線路及機車車輛上導致的人員傷亡,均為意外傷亡事故。
(10)路外(意外)傷亡事故定性
1)下列情況為意外傷亡事故:
①爬車、跳車者摔死摔傷;
②無票旅客乘車發生墜落致死致傷;
③行人攜帶物品侵入鐵路機車車輛限界被列車碰刮致死致傷;
④攀登接觸網塔桿、爬乘列車觸電傷亡;
⑤列車上拋扔雜物、配件脫落致使人員傷亡;
⑥貨物墜落、篷布及繩索脫散、車門敞開導致人員傷亡;
⑦有毒、有害及腐蝕性物品在運輸中泄漏溢出致使人員傷亡;
⑧列車碰撞牲畜或其他物件間接導致人員傷亡;
⑨行走鐵路線路、橋梁、隧道者摔死摔傷。
2)下列情況不列路外傷亡事故:
①輕傷未留院治療者;
②公安部門鑒定為自殺或治安案件造成的傷亡;
③持有效客票或乘車證(含押運證)者被軋死撞傷;
④鐵路職工及雇傭的臨時工、合同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被軋死軋傷或被接觸網電擊等情況致死致傷;
⑤盜竊鐵路器材、運輸物資,以及利用鐵路進行犯罪活動者發生死傷;
⑥偷接鐵路電源者觸電傷亡;
⑦在鐵路聚眾鬧事,破壞運輸生產的犯罪嫌疑人被列車撞軋致死致傷或被公安部門擊斃擊傷;
⑧地方廠礦、企業鐵路專用線發生的傷亡事故。
6、路外安全考核納入《廣州供電段軌道車管理考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