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護衛員訓練補貼發放規定

護衛員訓練補貼發放規定

2024-07-23 閱讀 7917

安全事務管理(護衛員訓練補貼發放規定)

一、發放標準

(一)護衛員訓練補貼發放

1、凡專業技能訓練所有科目考核成績評定為優等者,發150元。

2、凡專業技能訓練所有科目考核成績評定為合格者,發100元。

3、凡專業技能訓練考核成績評定為不合格者,不予發放訓練補貼。

4、凡因傷、病、休假等原因未參加考核者,不予發放訓練補貼。

5、凡處于試用期的護衛員不予發放訓練補貼。

(二)教員訓練補貼發放

1、凡本班隊員所有考核科目成績評定為優等,發放教員補貼50元。

2、凡本班隊員所有考核科目成績評定為合格,發放教員補貼30元。

3、凡本班隊員所有考核科目成績有一項評定為不合格,其教練員不予發放教員補貼。

(三)單位訓練補貼發放

1、凡本單位所有考核科目成績有一項評定為不合格,本單位護衛員不予發放訓練補貼。

2、凡未參加公司統一考核的,本單位護衛員不予發放訓練補貼。

三、審批程序

(一)護衛員的訓練補貼每半年發放一次,安全護衛主管嚴格按照本規定并結合護衛員考核成績,制定護衛員訓練補貼發放表。

(二)《護衛員訓練補貼發放表》由本單位財務、單位負責人審核后報社區環境管理部、人力資源部審批。

篇2:糧食補貼資金發放管理辦法

為了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經鄉黨政辦公會議研究決定:首先把糧食補貼資金發放管理做為切入點,確保糧食補貼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防范擠占、截留、挪用、套取補貼資金等現象發生,特制定本辦法:

一、糧食補貼資金發放的基本原則

1、據實補貼的原則。堅持誰種糧就補貼誰,種多少就補多少。

2、按程序發放的原則。堅持做實做細直補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使糧食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種糧農民手中。

3、鄉村組干部共同負責的原則。

4、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

二、糧食補貼面積的摸底與申報

1、村民小組長到農戶收集糧食種植面積,各農戶簽字認可,造冊登記,組長在表冊上簽字后上報村委會。

2、村委會根據組里上報的面積表冊,匯總統計,在村組進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時間7天。

3、公示完后,村委會對各組上報的面積抽取50%農戶進行核查,確認無誤后,表冊由村支部書記、村會計、駐村干部簽字認可后上報鄉農業站。

4、農業站對村委會上報的數據、表格進行審核,有重點地每村抽取2至5個組,每組抽取10至15個農戶,由鄉政府統一組織干部進行逐村實地核查,根據核查結果,按比例核減村委會糧食種植面積。

5、鄉農業站將各村上報的面積冊統一復印后,交各村進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時間7天,要求公示到組,鄉政府派人對公示內容進行拍照確認。

6、最后,表冊由農業站長、財政所長、分管農業負責人、鄉長簽字后上報縣農業局審核。

三、糧食補貼資金的發放

1、鄉財政所對上報表冊進行信息糾錯,對農戶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等信息進行認真對照,及時更改到位,避免出現誤差。

2、通過“一折通”打卡發放。按質按量打卡,確保直補資金足額及時發放到位。

四、糧食補貼資金管理發放責任

1、因工作原因,導致糧食補貼資金延緩發放,造成較大影響的,由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對責任人警示談話并責令其限期改正。

2、因工作責任心不強,導致補貼面積不實、數據不真,引起群眾不滿的,除責令表冊重新返工外,給予全鄉通報批評。

3、凡擠占、截留、挪用、套取糧食補貼資金的單位和個人,除依法追回已經撥付的補貼資金外,當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一票否決,鄉黨委、鄉紀委還將從嚴查處,對相關責任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4、凡在糧食補貼資金管理發放中,出現重大問題,引起群眾*、集訪的,高靠一等從嚴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篇3: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范本)

第一條為維護收入分配秩序,嚴肅財經紀律,規范津貼補貼政策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津貼補貼包括國家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和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離退休人員補貼、改革性補貼以及獎金、實物、有價證券等。

第三條有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的單位,其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以及有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的個人,應當承擔紀律責任。屬于下列人員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處分:

(一)行政機關公務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經批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的處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一)違反規定自行新設項目或者繼續發放已經明令取消的津貼補貼的;

(二)超過規定標準、范圍發放津貼補貼的;

(三)違反*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公務員獎勵的規定,以各種名義向職工普遍發放各類獎金的;

(四)在實施職務消費和福利待遇貨幣化改革并發放補貼后,繼續開支相關職務消費和福利費用的;

(五)違反規定發放加班費、值班費和未休年休假補貼的;

(六)違反《*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于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問題的通知》(中紀發〔2006〕17號)等規定,擅自提高標準發放改革性補貼的;

(七)超標準繳存住房公積金的;

(八)以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實物等形式發放津貼補貼的;

(九)違反規定使用工會會費、福利費及其他專項經費發放津貼補貼的;

(十)借重大活動籌備或者節日慶祝之機,變相向職工普遍發放現金、有價證券或者與活動無關的實物的;

(十一)違反規定向關聯單位(企業)轉移好處,再由關聯單位(企業)以各種名目給機關職工發放津貼補貼的;

(十二)其他違反規定發放津貼補貼的。

第五條將執收執罰工作與津貼補貼掛鉤,使用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發放津貼補貼的,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第六條以發放津貼補貼的形式,變相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的,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七條違反財政部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工資津貼補貼有關會計核算的規定核算津貼補貼的,給予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第八條使用“小金庫”款項發放津貼補貼的,給予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第九條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職務影響,違反規定在其他單位領取津貼補貼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條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發放津貼補貼的,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并以發放津貼補貼的形式合伙私分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處分。

第十一條在執行津貼補貼政策中不負責任,導致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和本單位發生嚴重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二條不制止、不查處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和本單位發生的嚴重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三條對違規發放的津貼補貼,應當按有關規定責令整改,并清退收回。

第十四條經費來源由財政補助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本規定所列行為的,參照本規定第四條至第十二條規定的違紀情節,依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處理。

第十五條處分的程序和不服處分的申訴,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有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應當給予黨紀處分的,移送黨的紀律檢查機關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七條本規定由監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計署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