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運距帶式輸送機安全制動方案
1引言
近年來,隨著長距離、大運量、高速帶式輸送機及下運帶式輸送機的應用,輸送機的制動問題越來越突出。帶式輸送機的制動比較復雜,特別是長運距變坡帶式輸送機的制動,由于制動慣性較大,受拉緊力和制動滾筒切入點張力變化的限制,常規制動方案,一般很難實現安全制動。
2制動方案
(1)制動力[1]
帶式輸送機制動力的計算,根據歐拉公式(圖1)
t2=t1+fb=t1eμα[1]
t1=fb/(eμα-1)[2]
fb=t2(eμα-1)/eμα[3]
式中:fb—制動力;
t1—制動滾筒與膠帶相遇點張力;
t2—制動滾筒與膠帶奔離點張力;
μ—制動滾筒與膠帶之間的摩擦系數;
α—膠帶與制動滾筒的圍包角。
(2)制動力矩[1]
若m1是折算到驅動滾筒上的負載力矩,j1是帶式輸送機驅動滾筒上的等效轉動慣量,ω(t)是輸送機制動滾筒的角速度,mz是制動系統提供的制動力矩,i為制動器與制動滾筒間的傳動比,η為制動器與制動滾筒間的機械效率,則有(圖2):
制動力矩為:
式中a—輸送機的減速度,0.1~0.3m/s2;
r—制動滾筒半徑,m。
設計制動器時,其設計制動力矩應有備用能力,一般取上式計算值的1.5倍。
(3)制動方案分析[2]
帶式輸送機制動方式分機械摩擦制動、液力制動和電氣制動等;制動速度有高速制動和低速制動;制動位置有機頭制動(又分張緊前制動和張緊后制動)和機尾制動。
應根據帶式輸送機的運行方式(如上運、平運和下運)及運行制動力大小確定制動位置、制動方式和制動性能要求。
當制動力較小時一般采用塊式液壓推桿制動器,制動器布置在減速器的高速輸入端;當制動力矩較大時,一般采用低速盤式制動器直接制動滾筒,提高了制動效率和制動可靠性,但制動力矩較大。
在帶式輸送機滿載停車過程中(圖3),由于系統慣性的影響,機頭1~5號滾筒的膠帶切入點張力小于膠帶奔離點張力,且4號滾筒膠帶切入點張力最小,4號滾筒膠帶奔離點張力等于張緊力;當系統慣性較大時,機頭滾筒不能實現安全制動,主要因為膠帶切入點t1張力太小,致使制動打滑;另一方面因膠帶張力t2小,致使制動失敗。當膠帶張緊受限時,可以采用1號滾筒制動,以避免驅動系統的慣性;當t1、t2還不能滿足要求時,可以采用6號滾筒制動;6號滾筒制動時,制動初張力t1就是膠帶張力,很容易控制;當帶式輸送機較長,且向下運輸時,為有效降低膠帶張力可以采用8號滾筒制動。
當運行工況復雜時,務必對長運距帶式輸送機進行停機動力學分析,詳細計算各點張力情況,制定科學、可靠、合理的制動方案。
3結語
帶式輸送機機頭張緊后改向滾筒的制動方案控制簡單,安全、可靠,有效避免了制動失敗的情況,為長運距帶式輸送機的安全、可靠的停機、制動提供了理論依據。該方案經過山西晉城亞美大寧煤礦使用,效果良好,避免了停機制動時涌帶、打滑等不安全情況。
參考文獻:[1]宋偉剛.散裝物料帶式輸送機設計[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0
篇2: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規定
——應有防打滑、防跑偏和防縱向撕裂的措施以及能隨時停機的事故開關和事故警鈴;頭部應設置遇物料阻塞能自動停車的裝置;首輪上緣、尾輪及拉緊裝置應有防護裝置;
——帶式輸送機托輥中心軸線距底面的高度,應不小于0.5m;
——帶式輸送機檢修完畢,應用電鈴、電話或警報器與操作室聯系,經雙方檢查確認膠帶上無人,方可啟動;
——帶式輸送機運轉期間,不應進行清掃和維修作業,也不應從膠帶下方通過或乘坐、跨越膠帶;
——應根據帶式輸送機現場的需要,每隔30~100m設置一條人行天橋;應有防滑措施,超過12°時,應設踏步;地下通廊和露天棧橋亦應有防滑措施;
——帶式輸送機的通廊,應設有消防設施;
——帶式輸送機的通廊的安全通道,應具有足夠寬度;封閉式帶式輸送機通廊,應根據物料及揚塵情況設除塵設備,并保證膠帶與除塵設備聯鎖運轉;
——帶式輸送機通廓,應設置完整、可靠的通訊聯系設備和足夠照明
篇3:帶式輸送機安全運行規定
1、采用滾筒驅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必須使用阻燃輸送帶。帶式輸送機托輥的非金屬材料零部件和包膠滾筒的膠料,其阻燃性和抗靜電性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②巷道內應有充分照明。
③必須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堆煤保護和防跑偏裝置。
④應裝設溫度保護、煙霧保護和自動灑水裝置。
⑤在主要運輸巷道內安設的帶式輸送機還必須裝設:輸送帶張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在機頭和機尾防止人員與驅動滾筒相接觸的防護欄。
⑥液力偶合器嚴禁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
⑦帶式輸送機巷道中行人跨越帶式輸送機處應設過橋。
⑧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啟動裝置,下運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制動裝置。
2、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必須裝設下列保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
(1)過速保護;
(2)過電流和欠電壓保護;
(3)鋼絲繩和輸送帶脫槽保護;
(4)輸送帶局部過載保護;
(5)鋼絲繩張緊車到達終點和張緊重錘落地保護。
在傾斜井巷中,必須裝設彈簧式或重錘式制動閘,制動閘的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制動力矩與設計最大靜拉力差在閘輪上作用力矩之比不得小于2,也不得大于3;在事故斷電或各種保護裝置發生作用時能自動施閘。
3、井巷中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或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在上、下人員的20m區段內輸送帶至巷道頂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m,行駛區段內的垂距不得小于1m。下行帶乘人時,上下輸送帶間的垂距不得小于1m。
②輸送帶的寬度不得小于0.8m,運行速度不得超過1.8m/s。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繩槽至帶邊的寬度不得小于60mm。
③乘坐人員的間距不得小于4m。乘坐人員不得站立或仰臥,應面向行進方向,并嚴禁攜帶笨重物品和超長物品,嚴禁撫摩輸送帶側幫。
④上、下人員的地點應設有平臺和照明。上行帶下行人平臺的長度不得小于5m,寬度不得小于0.8m,并有欄桿。上、下人的區段內不得有支架或懸掛裝置。下人地點應有標志或聲光信號,在距下人區段末端前方2m,必須設有能自動停車的安全裝置。在卸煤口,必須設有防止人員墜入煤倉的設施。
⑤運送人員前,必須卸除輸送帶上的物料。
⑥應裝有在輸送機全長任何地點可由搭乘人員或其他人員操作的緊急停車裝置
⑦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應設斷帶保護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