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技術—爆破材料的運輸貯存與銷毀措施
為了確保安全起見,礦山企業必須修建專用爆破材料庫,妥善保管爆破材料,防止炸藥和起爆器材變質、自爆或被盜竊造成重大事故。
一、爆破器材的貯存
(一)爆破器材庫
爆破器材庫應選設在山坡和低洼隱蔽地帶,但不受洪水的侵襲和飛石的威脅,它與居民區、車站、鐵路、碼頭的安全距離,庫區的質量、環境等具體要求如下:
1.庫區建設要求
(1)爆破器材庫的地點、結構和設置必須經所在地縣(市)公安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建筑。
(2)爆破器材庫房及環境要求。建筑永久性專用爆破器材庫,必須使用不燃材料,并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庫房內墻壁要粉刷,地面必須鋪設木板或瀝青,雷管庫房地面必須鋪墊膠皮。窗戶應設有鐵欄桿和窗板,窗門為三層,窗戶的采光面積與地板面積之比為1:25或1:30。爆破器材庫為平房。
(3)爆破器材庫房外必須修筑土堤,土堤應高出庫房1m以上,土堤的頂部寬度為1m,底部寬度應根據土堤所用材料的穩定坡面確定。庫房的土堤與建筑物墻的距離為2—3m,并設有水溝。
爆破器材庫至住宅區或村莊邊緣的最小外部距離如表8—8所示。
炸藥庫與雷管庫的安全距離,如表8—9所示。
炸藥庫與車站、鐵路線、公路線的安全距離,如表8—10所示
(4)庫房內外必須具備可靠的消防設備、設施(如滅火器、蓄水池、沙袋等)。庫房周圍40m內的干樹枝、樹葉、雜草等可燃物,應清除干凈。
2.庫區布局必須遵守的規定
(1)在庫區周圍應設密實(或雙層鐵刺網)圍墻,圍墻到最近庫房墻腳的距離不得小于25m,圍墻高度不得低于2nlo
(2)庫區值班室應布置在圍墻外側距圍墻不小于50m的地點,崗樓布置在圍墻周圍。
(3)空箱棚(室)應布置在圍墻外側距圍墻25m以外。
(4)庫區辦公室、生活設施等服務性建筑物應布置在安全的地方。
3.井下爆破器材庫的布置必須遵守的規定
(1)井下爆破器材庫不得設在含水層和巖體破碎帶內。
(2)庫房距井筒、井底車場和主要巷道的距離:硐室式庫房不小于100m,壁槽式庫房不小于60m。
(3)庫房距經常行人巷道的距離:硐室式庫房不小于25m,壁槽式庫房不小于20m。
(4)庫房距地面或上下巷道的距離:硐室式庫房不小于30m,壁槽式庫房不小于15m。
(5)庫房的連通巷道必須拐三個直角彎,連通巷道在拐彎處延長2m,斷面不小于4m2。
(6)井下爆破器材庫應有兩個安全出口。
(7)井下爆破器材庫必須有單獨的通風風流,回風風流應直接進入礦井的回風巷道內,并保證每小時有4倍于爆破器材庫總容積的風量。
(8)井下爆破器材庫和距庫房15m以內的連通巷道都必須用不燃材料支護。庫內必須備有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和高壓水管,出人口處必須設置向外開放的防火鐵門。
(9)有礦塵爆炸危險的礦井下爆破器材庫的附近,必須設置巖粉棚,并定期交換巖粉。
(二)爆破器材庫貯量規定
(1)爆破器材庫分為礦區總庫和地面分庫。總庫對分庫或井下庫(站)發放供應。禁止總庫直接將爆破器材發放給爆破員個人。
(2)總庫的總貯量:炸藥不得超過本礦半年生產用量,起爆器材不得超過一年生產用量。
(3)地面分庫的總貯量:炸藥不得超過3個月用量,起爆器材不得超過半年生產用量。
(4)硐室庫的最大貯存量不得超過100t。
(5)井下爆破器材庫<站)貯量:炸藥不得超過3晝夜生產用量,起爆器材不得超過10晝夜生產用量。
(三)爆破器材庫貯存爆破器材的規定
1.爆破器材允許共存的規定
(1)雷管與導火索不準共存。
(2)黑火藥與導火索不準共存。
(3)導火索、導爆索和硝酸銨類炸藥不準共存。
(4)硝化甘油類炸藥、硝酸銨類炸藥、黑火藥和雷管,任何兩種都不準貯放在一個庫內。
(5)雷管、黑火藥、導爆索和硝化甘油類炸藥,任何兩種不準存放在一個庫內。
(6)硝化甘油類炸藥和導火索不準存放在同一個庫內。
在表8—11允許一個庫內同存的爆破器材庫房內不準存放任何氧化劑、可燃物、酸、堿、鹽、溶劑以及能產生火星的金屬物。
注:1.“o”表示二者可同庫存放;“一”表示二者不準同庫存放。
2.庫內有兩種以上爆破器材時,其中任何兩種危險品應能滿足同庫存放要求。
3.硝銨類炸藥包括硝銨炸藥、銨油炸藥、銨松蠟炸藥、銨瀝蠟炸藥、多孔粒狀銨油炸藥、銨梯黑炸藥。
2.庫房內堆放爆破器材的規定
(1)雷管應放在木架上,每格只準放一層,最上層距地面高度不得超過1.5m;若放在地面上時,地面應敷設軟墊或木板,堆放高度不準超過1m,以防墜落引起爆炸。
(2)炸藥箱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8m,寬度以4箱為限。袋裝高度不得超過兩袋,箱下應墊方木或木板,箱堆間距應大于0.3m,與墻距離應大于0.5m(井下炸藥庫為0.2m,人行通道不得小于1.3m)。
(3)不同牌號、不同規格、不同出廠日期的爆破器材,應分別存放。
(4)庫房內應保持清潔、干燥和通風良好,并保持適當溫度。
3.庫區的相關規定
(1)爆破器材庫必須晝夜設警衛,加強巡邏,禁止無關人員人內。
(2)爆破器材庫內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履行本崗位的職責,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上班不準穿鐵釘鞋和化纖服進入庫內。發放爆破器材時,必須嚴格執行爆破器材的發放規定,領退賬目記錄清楚,不得有誤。
4.非庫區人員進入庫區的規定
(1)礦山企業必須對非庫區人員進入庫區辦理通行證。
(2)庫區警衛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在值班時,對非庫區人員因工作需要進入庫區,必須憑通行證,方準人內。與此同時應將人內人員身上帶的火種(如火柴、打火機等)留下,待出庫區再返還。
(3)汽車進入庫區運爆破器材,當車進入庫區后,應及時停機,爆破器材裝好后,迅速啟動車輛駛離庫區,以免汽車排氣管排出火星引發事故。
二、爆破器材的運輸
(一)運輸爆破器材的一般規定
(1)運輸爆破器材必須有押運員。在礦外運輸爆破器材必須有武裝警衛人員護送,除本車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準搭乘此車。
(2)運輸爆破器材的車輛,出車前必須認真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并清除車內一切雜物,如車內有酸、堿、油脂、石灰等應清除干凈。車輛在行駛中,必須設醒目的“危險”標志。禁止用翻斗車、自卸車、拖車、拖拉機、人力三輪車、自行車和摩托車等運輸爆破器材。
(3)在礦外運輸爆破器材的行駛路線,必須經公安部門審批,除特殊情況外,不得隨意改變路線。如必須在夜間運輸,應有足夠的照明。裝爆破器材的車輛在行駛途中,不準在人多、交叉路口、橋梁、居民區等地點停留。
(4)裝卸爆破器材必須有專人指揮,并有警衛人員在場監督,裝卸時嚴禁摩擦、撞擊、拋擲、拖拽和翻轉炸藥箱。嚴禁雷管與炸藥在同一地點同時裝卸。裝載爆破器材的重量不準超過該車額定載重量的2/3,裝卸爆破器材時嚴禁吸煙和攜帶火種。
(5)裝載爆破器材的裝載高度不準超過車廂邊緣,雷管和硝化甘油類炸藥的高度不準超過兩層,分層裝爆破器材時,不準站在下層箱(袋)上去裝上層。
(6)用吊車裝卸爆破器材時,一次起吊的重量不準超過該車額定起吊重量的50%。
(7)如遇雷雨或暴風時,禁止裝卸爆破器材。
(8)膠質炸藥與其他炸藥,雷管與炸藥、導火索不準同車運輸。爆破器材與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不準同車運輸。
(9)運輸硝化甘油類炸藥或雷管等敏感度高的爆破器材時,車廂底部必須鋪設軟墊。
(10)在氣溫低于10℃時運輸易凍的硝化甘油類炸藥或氣溫低于零下15℃時運輸難凍硝化甘油類炸藥,必須采取保溫或防凍措施。
(11)裝卸爆破器材的地點應設明顯的信號標志,白天懸掛紅旗和警標,夜晚應有足夠的照明,并懸掛紅燈。
(二)礦區鐵路運輸爆破器材的規定
(1)礦區運輸爆破器材的列車前后應設有明顯的“危險”標志。裝有爆破器材的車廂禁止溜放。
(2)裝有爆破器材的車廂停車線路應與其他線路隔開;通往其他線路的轉車器應鎖住,車輛必須楔牢,并在前后50m處設“危險”標志。
(3)裝有爆破器材的車廂與機車之間,炸藥車廂與雷管車廂應與未裝爆破器材的車廂之間隔開,以防止因機車的火星、電弧引發意外事故。
(4)機車運輸爆破器材,應采取可靠的絕緣措施。
(5)運輸爆破器材的機車,在礦區行駛速度不得超過30km/h,坑內不得超過15km/h。
(三)道路運輸爆破器材的規定
(1)運輸爆破器材汽車的車廂必須是木料制造的平板廂。出車前駕駛員應認真檢查各部機件狀況,并經車隊主管領導確認后注明“此車合格,準運爆破器材”。
(2)必須選派熟悉爆破器材性能、駕駛技術良好、富有經驗的駕駛員運輸爆破器材。汽車在公路上的行駛速度,在能見度良好、道路寬闊時,不準超過40km/h;遇有揚塵、起霧、暴風雪等能見度低時,速度減半;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時,兩車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50m;上下坡時不得小于300m;遇雷雨時,車輛應停靠在遠離建筑物或居民區的地點。
(3)在冰雪道路上行駛時,必須采取防滑措施。
(四)水上運輸爆破器材的規定
(1)遇大霧或大風浪時必須停航。停泊地點距岸上建筑物不小于250m。
(2)船頭和船尾必須設有明顯標志,夜間和霧天設紅色安全燈。船上必須備有足夠的消防器材。
(3)禁止用筏類船運輸爆破器材。
(4)運輸爆破器材的機動船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①裝爆破器材的船艙不準有電源;底板和艙壁應無縫隙,艙口必須關嚴。
②與機艙相鄰的船艙隔墻,應采取隔熱措施。
③對蒸汽管進行司靠的隔熱。
(五)豎井、斜井運輸爆破器材的規定
(1)在豎井、斜井用罐籠運輸爆破器材至爆破地點時,應事先通知卷揚司機和信號工,使他們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2)罐籠運輸爆破器材時,其升降速度不得超過2m/s;用吊罐或斜坡道卷揚運輸爆破器材時,其速度不得超過1m/s;運輸雷管時,應采取絕緣措施;運輸爆破器材的設備,除操作人員、爆破人員之外,其他任何人不得同罐乘坐。
(3)用罐籠運輸硝銨類炸藥,裝載高度不準超過罐籠的邊緣;運輸硝化甘油類炸藥或雷管不超過兩層,其層間須鋪軟墊;爆破器材運到井口后,應及時運到爆破地點,禁止在井口房或井底車場停留。
(4)禁止在上、下班或人員集中的時間內運輸爆破器材。
(六)人工搬運爆破器材的規定
(1)人工搬運爆破器材,必須將雷管和炸藥分裝在兩個背包(或一個木箱分兩格)內,嚴禁把雷管裝進衣袋里。領到爆破器材后,應及時送到爆破地點,禁止亂丟亂放。
(2)禁止提前班次領爆破器材或攜帶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點停留。
(3)在夜間或井下搬運爆破器材時,必須隨身攜帶完好的礦用蓄電池防爆燈。
(4)一人一次運送爆破器材數量,不得超過下列規定:
①同時搬運炸藥和起爆器材:10kg/人次;
②拆箱(袋)搬運炸藥:20kg;
③背運原包炸藥:一箱(袋);
④挑運原包炸藥:二箱(袋)。
三、爆破器材的檢驗與銷毀
(一)爆破器材的檢驗
(1)對新人庫的爆破器材必須進行抽樣檢驗,對超過貯存期、出廠日期不明和質量可疑的爆破器材,必須進行嚴格的檢驗以確定其能否使用。
(2)爆破器材的檢驗應由爆破技術人員、庫房保管員和試驗員聯合組織進行。
(3)爆破器材的爆炸性能檢驗,應選擇安全的地點進行。
(二)爆破器材的銷毀
爆破器材經檢驗確認為不合格、不能使用時,必須銷毀。銷毀具體規定如下:
(1)銷毀爆破器材前必須填寫詳細的書面報告。報告中應說明被銷毀爆破器材的名稱、數量、銷毀原因、銷毀方法、銷毀地點和時間,報告上級有關主管部門,待批準下達后,方可進行銷毀。銷毀爆破器材時應遵照上級規定執行。
(2)銷毀爆破器材的方法有爆炸法、焚燒法和溶解法。
1)爆炸法
①在大風、下雨、下雪和夜間不良氣候條件下,不準采用爆炸法銷毀,爆炸法銷毀爆破器材時,必須使用雷管起爆。
②銷毀雷管必須采用爆炸法,銷毀時應將雷管包裝完好,放在土坑里,用2—4個藥卷引爆,一次銷毀雷管數量不得超過1000發。采用爆炸法銷毀爆破器材的重量不得超過20kg。
③爆破后如發現未銷毀完的炸藥,應收集起來,進行二次銷毀。
④安全距離與銷毀數量有關,按照規程的規定選擇銷毀場地和確定安全距離。
2)焚燒法
燃燒不會引起爆炸的爆破器材,可采用焚燒法銷毀,采用焚燒法應注意如下事項:
①銷毀前必須認真檢查被銷毀爆破器材中是否有雷管,而后將焚燒的爆破器材放在燃料上,每個燃料堆焚燒的爆破器材不得超過10kg,藥卷在燃料堆上應排列成行、互不接觸。
②待焚燒的有煙或無煙火藥,應散放成長條狀。其厚度不得大于10cm,條間距離不得小于5m,各條寬度不得大于30cm,同時點燃的條數不得多于3條。焚燒火藥,應嚴防靜電、電擊引起火藥燃燒。
③禁止將爆破器材裝在容器內焚燒。
④點火前,應從下風向敷設導火索和引燃物,必須在一切準備工作完畢和全部人員進入安全地點后,方準點火。
⑤燃燒堆應具有足夠的燃料,在焚燒過程中禁止添加燃料。
⑥焚燒完畢,經檢查確認完全冷卻后,方準進行下一批爆破器材的焚燒。
⑦焚燒法的安全距離,應按燒毀的炸藥量計算確定。
⑧燒毀膠質炸藥,一次最多不得超過5kg。
⑨爆破器材全部燒毀完畢后,認真清理場地,打掃干凈,待場地完全冷卻后,方準離開現場。
3)溶解法
不抗水的硝銨類炸藥和黑火藥可采用溶解法銷毀。允許在容器中溶解銷毀爆破器材。不溶解的殘渣應收集在一起,分別用焚燒法或爆炸法銷毀。
篇2:爆破材料貯存安全規定范本
1、爆破材料要防止受潮、變質、自燃、自爆和被盜,必須采取防鼠害措施。
2、庫內必須保持清潔、干燥和通風良好,藥箱下面要墊枋木或木板。
3、庫內照明、動力線路必須保證不漏電,爆破材料只許用熱風,干燥保溫,不許用燈泡烘烤,其溫度應保持在18—24度之間。干濕度保持在68—85度之間。
4、庫房內外要有足夠的消防設施和器材,即水、砂、滅火器等。
5、藥箱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8米,藥袋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2米,寬度以四箱為限。
6、箱堆間距不小于0.2米,箱堆與墻壁間距不小于0.2米,人行道寬度不小于1.0米。
7、雷管箱應放在木架上,木架每格只準堆放一層,最上層,格板距地面高不超過1.5米,若放在地面時高度不準超過1.0米,其間距不小于0.2米。地面均敷設軟墊或木板,導爆索堆放要求與雷管堆放要求相同。
8、不同性能的爆破材料,必須分別堆放,不同期、不同批須分別堆放,嚴禁混合堆放。
9、先進庫的先發放,不符合出廠標準的、變質失效或外部嚴重破損的不準發放使用。
10、嚴格控制庫存容量,不得積壓。按計劃需用量,嚴格控制。
篇3:爆破器材貯存管理制度
一、爆破器材的堆放要平穩、牢固、整齊、不準倒放,堆垛應符合有關規定,性質相抵觸的爆破器材,必須分庫儲存,儲存量應小于設計容量;
二、炸藥與雷管應分開貯存,兩庫房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有關規定;
三、庫區內嚴禁吸煙和用火,嚴禁將火種及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庫區;
四、爆破器材應設專人負責管理,24小時值班,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庫房,嚴禁在庫房內打開裝有爆破器材的箱、盒;
五、嚴禁穿帶有鐵釘的鞋和易產生靜電的化纖衣服進入庫房;
六、管理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做好爆破材料的驗收、發放、統計制度;
七、嚴守工作崗位,嚴格出入庫、領發、退庫、銷毀等手續,做到出入有帳,帳目清楚,帳物相符,做到日清月結,不得隱瞞、虛報,不做假帳;
八、發放爆炸物品時,必須檢查各種證件和手續,按批準的數量發放,不得任意增加減少,對剩余退回的爆炸物品要認真清點入庫;
九、如發現爆破器材短少、丟失、被盜等情況,必須立即報告公安機關和項目經理部領導;
十、對用剩過期、失效或不用的爆炸物品及時上報領導、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由公安機關統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