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掘進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勘探和開采礦床開掘,在礦體或圍巖中開掘坑道的過程。稱為井巷掘進。礦山井巷包括豎井、斜井、平硐、天井、盲井、平巷和硐室等。
一、井巷工程類
1、平硐:直接通達地面的水平巷道。
2、豎井:垂直于水平面并直通地面的巷道,也稱井筒。不直接通達地面的豎井稱為盲豎井。
3、斜井:與水平面有傾斜夾角直通面的巷道。沒有直通地表出口的斜井稱為盲斜井。
4、斜坡道:斜坡道是一種傾角較小的斜井,它和斜井的區別在于斜井的提升運輸設備為軌道礦車、箕斗和皮帶運輸機等,而斜坡道主要是行駛無軌設備及車輛,如汽車、柴油機車、拖拉機等。根據斜坡道線路的布置形式有直線式、螺旋式和折返式三種。
5、通風式:專門用于通風(進風或回風)的直通地面的巷道,有時也用于運送材料或兼作安全出口,有垂直、傾斜和水平等多種形式。
6、溜礦井:用于上部階段向下部階段溜放礦石的垂直或傾斜巷道,一般傾角在300以上。
7、充填井:用于向井下采空區輸送充填材料的巷道。
8、石門:連接井筒與礦床的水平巷道。
9、平巷:在巖石或礦石中不直接通達地面的水平巷道。
10、井底車場:在井筒與石門連接處開掘的巷道和硐室的總稱。它是轉送人員、礦石、設備、材料的樞紐站,也是井下排水和供電的轉換中心。
井巷工程是礦山基本建設的主要項目,也是生產礦山進行采礦準備和生產勘探的主要工程,是礦山穩定、持續、均衡生產的保證。因此,礦山生產中,必須貫徹“采掘并舉、掘進先行”的方針。
二、井巷維護原則
井巷圍巖的穩定性主要取決于圍巖應力和巖體強度。因此,井巷維護的基本原則是盡可能利用和提高圍巖的自身強度和改善圍巖的應力狀態,合理選擇井巷施工工藝及支護方式。
1、合理選擇井巷位置。在生產條件允許下,井巷位置應選擇在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較好的穩定巖體中,要避開松軟破碎巖層,特別是含水易膨脹及化學蝕變巖層;井巷走向應盡可能與巖層構造應力的主應力方向平行,在褶曲地帶應避免布置在背斜或向斜軸部;大斷面的井巷和硐室不應布置得過于緊密;應盡量避免將井巷布置在采場上部和中間的應力集中區,以減少采礦后巖石移動的影響。
2、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井巷圍巖是一種天然的、無代價的承載結構,在掘進中應盡量采用光面爆破等先進爆破技術,以減少放炮對圍巖的震動和破壞。井巷支護應積極采用錨噴支護,以提高圍巖巖體強度,防止強度,防止圍巖風化,充分發揮其自承能力。
3、合理地選擇支架類型。對于以變形地壓為主的巷道,應選擇可縮性大的柔性支架,如錨噴支護、可縮性鋼支架或在剛性支架中夾可縮性材料(橡膠、木磚)等。這種支架對大的變形地壓能作暫時退讓,以減少作用在支架上的壓力,又能限制圍巖產生過大的變形,防止圍巖產生松脫破壞。對于以松動地壓為主的巷道,則可選用有足夠強度的剛性支架來支撐松動巖石的重量,如石材砌碹、鋼木支架、鋼筋混凝土支架等。
4、選用合理的斷面形狀。在井巷的平直周邊上,往往容易出現拉應力;在井巷周邊的拐角處存在很大的剪應力;井巷的高寬比對圍巖應力分布有很大影響,井巷越高,巷道兩側暴露面積就越大,側壓力就越大;井巷越寬,巷道頂部的壓力也越大。因此,應根據圍巖應力的特點選擇合理的斷面形狀。從承壓能力看,圓形與橢圓形井巷最好,直墻拱形、三心拱形次之,而梯形、矩形斷面較差。
5、相鄰兩個井巷應該有一定的距離,以防止產生應力集中現象。因巖體開掘后產生應力重新分布,故一般兩個巷道之間的巖柱應是巷道最大尺寸的5倍以上。
三、井巷工程施工安全
礦山井巷工程施工的主要特點是:作業空間狹小,通風照明條件差,噪聲大,勞動條件惡劣。同時,井巷經常要通過各種不同的巖層,地質條件復雜,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多,危險性大,可能會發生冒頂、片幫、透水、爆炸、機械傷害、塵毒危害等各種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因此,必須十分重視井巷掘進安全問題。在施工時,必須制定周密細致的組織計劃,完善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提高機械化水平,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施工方法,確保井巷掘進工程質量,保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井巷工程的主要施工工藝可概括為:鑿巖爆破、掘進通風、巖石裝運、井巷支護。
1、鑿巖爆破
鑿巖爆破工作主要包括打眼、裝藥、放炮和處理瞎炮等。選擇好鑿巖設備和爆破工藝非常重工。
2、掘進通風
掘進通風的作用一是排除有毒有害氣體(炮煙)和粉塵;二是供給工作人員足夠的新鮮空氣。掘進通風一般是利用局部通風扇(局扇)和風筒進行通風。
3、巖石裝運
把掘進工作面爆破下來的巖石裝入礦車運出工作面,就是巖石裝運工作,也稱出渣。平巷掘進中,一般采用裝巖機進行裝運作業,如鏟斗后卸式、耙半式、扒爪式連續裝巖機等。斜巷常用耙頭號式裝巖機;豎井掘進主要用懸吊式抓巖機和靠壁式抓巖機。運輸巖石主要用礦車。立井掘進提升巖石主要采用吊桶和吊籃。
4、井巷支護
為了保持井巷的穩定,防止井巷圍巖發生垮落和過大變形,必須進行井巷支護工作。支護工作可以落后于掘進工作面一定距離并與掘進工作面平行進行,也可以在掘進工作結束后再進行支護。但對于不穩固的巖石,必須隨著掘進工作的進行,及時安設臨時支架,待掘進作業完成后,再把臨時支架換成永久性支架。支護材料的選擇要根據巷道斷面大小、形狀、服務年限、地壓大小等因素綜合考慮。根據支護材料和形式的不同,主要有木支架、金屬支架、鋼筋混凝土支架和混凝土或石材砌支護。
四、井巷掘進常見事故及預防措施
1、事故及預防措施
鑿巖機打眼時,常常會發生風、水管飛出傷人;浮石松動震落擊傷作業人員;鋼釬打入盲炮孔,殘藥爆炸傷人等事故。為了防止上述事故發生,應當采取下列預防措施:
(1)鑿巖作業前,應準備好有關設備和工具,如照明設備、長短撬棍、鑿巖設備和工具等。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仔細檢查工作面空間有無松動浮石,支架有無破損和異常現象,一經發現,應立即處理。處理時,要從安全地點由外向里逐步進行,處理時人員要站在安全地點,使用長柄工具。
(3)炮眼開門時,應減少進氣量,讓釬頭鉆進3~5㎝后再增加進氣量。打眼時釬子、風鉆和鉆架應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釬子應保持在炮眼中心位置旋轉,保證炮眼平直,減少釬子與眼壁磨擦打眼時,持風鉆的人要站在風鉆的側后方,緊巾風鉆,不要讓風鉆左右搖晃,避免斷釬。萬一斷釬,要迅速抱住鉆機,以免釬桿進出傷人。
(4)放炮后要及時檢查有無盲炮、殘爆,發現問題,及時正確處理嚴禁沿殘眼打眼。
(5)嚴禁打干眼。開鉆時要先開水后開風,停鉆時要先停風后停水,給水要適量,減少粉塵的發生。
2、墜落事故及預防措施
在天井、豎井、大斷面硐室詐騙工中,容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其預防措施是:
(1)在豎井、天井、溜井和漏斗口中方作業和距墜落基準面2米以上的地點下方設防墜保護平臺或安全網。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吊桶升降人員要佩帶安全帶和保險繩。
(2)當天井、大斷面硐室掘進高度超過8米時,應設隔板和安全棚。
(3)天井、溜井和漏斗口必須設有標志、照明、護欄或格篩、蓋板。
(4)上、下人員梯子或扒釘的支持點應位于井框橫梁上,梯子的傾角不得大干80度,平臺出口要保證在0.6×0.7平方米以上。
3、物體打擊事故及預防措施
在天井、斜井、豎井、大斷面硐室作業時,往往出現上面作業人員將物體掉落或滾落,擊傷下面的作業人員的事故。對此,須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豎井鑿巖前下放風水管時。應由上面的人慢慢往下放,下面的人不能拉,以免將井筒內或吊盤上的物體碰落掉下傷人。鑿巖時,不準任何人乘吊桶至工作面,遇特殊情況時,應停止鑿巖,再下吊桶。
(2)、井蓋門只準在吊桶上、下通過時打開,吊桶過后應立即關閉。
(3)、在井筒內出碴或鑿巖前,要檢查臨時支護牢固情況防止圍巖受震動滑落傷人。
(4)、在天井、豎井上部作業的人員,工具必須裝入工具袋內,幾個人同時上、下時,上去時背工具的走在后面,下去時背工具的走在前面。
(5)、斜井提升廢石或下放物料要有防止物體流落措施,下面的作業人員聽到有物體滾落聲時要盡量躲蔽,不要站在中間向上張望。
篇2:掘進井巷開工前安全檢查和敲幫問頂制度
1、開工前,班組長必須對工作面的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準人員進入工作面。敲幫問頂時,其他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工作面。
2、井巷掘進工作面敲幫問頂工作由班組長負責。
3、掘進工作面必須備有磅錘、長、短鋼釬等敲幫問頂作業工具。敲幫問頂要由外向內進行。
4、敲幫問頂時,先檢查和維修工作面被崩倒的支架,再清除工作面的傘檐、危石。
5、敲幫問頂時,工作面頂板出現離層、斷裂,又不能立即挑下時,必須立即進行支護或采取臨時支護措施,臨時支護必須牢固可靠。
6、煤與半煤巖巷道掘進,煤巖層傾角大于45度時,必須有防止煤層垮落和片幫的措施(采用單腿棚或支架),點柱應緊靠煤壁,頂部要背實。
7、工作面必須經常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存放點與工作面的距離應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8、工作面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所有支架必須架設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嚴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設支架。
篇3:井巷硐室掘進施工安全措施
在井巷、硐室掘進工作中,若管理不善,容易出現通風、冒頂片幫、運輸(跑車)和放炮等重大事故隱患,因此,掘進施工作業人員在必須嚴格執行“三大規程”有關規定作業外,應認真按照以下安全措施施工。
1、進入掘進巷道施工前必須首先檢查通風情況,經瓦檢員檢查確認全巷道瓦期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入內。
2、進入獨巷施工要由外往里敲幫問頂,詳細檢查巷道支護情況,條件發生變化時要及時落實措施處理好,確認安全后才能進迎頭準備作業。
3、嚴禁空頂作業。掘進迎頭無臨時支護或臨時支護不合格,使用前探支架移設不到位,接頂不牢固都必須進行處理。迎頭連續4m支護不合格必須逐架反工處理后才能繼續掘進。
4、檢查迎頭無盲炮后,按作業規程規定布孔打眼,打眼過程中禁止與裝藥平行作業,應注意清除活矸危巖和傘檐,經常敲幫問頂并觀察附近支護變化情況,有危險應立即撤退并報告班長進行處理。
5、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應做到全斷面一次放炮。禁止無封泥或炮泥封孔長度不夠放炮。盲炮處理必須按《規程》規定處理。
6、放炮前,要對迎頭附近10m巷道的支護進行加固,防止放炮崩倒支架。同時打眼放炮前要用水噴洗煤幫,放炮后先行灑水防塵。
7、放炮后先檢查瓦斯并排險,上好臨時支護或前探梁支架,(錨桿巷道要采用吊環前探梁端頭臨時支護),有崩倒(歪)的支架及時上好。
8、在放炮出煤前應對刮板機空轉1周以上檢查完好情況,必須在刮板機的機頭機尾打上壓柱。嚴禁用不符合規定的物料代替保險銷和對輪木滾珠作傳動。
下山軌道掘進時,下山上口要有防跑車裝置,中間裝設超速捕車器,掘進面上方安裝檔車門;提升時礦車或料車都應使用尾繩。
10、每循環出完煤(巖)后已夠改上永久支護的距離時,應按規定的規格要求上好永久支護。木棚支護要上穩上牢,幫頂背實,并有防倒棚的拉桿(撐木);錨桿支護要使用專用工具操作,錨桿不得松動,錨固力達到規定數值。
11、對三岔、四岔巷口上抬棚的加固要做到全部棚腿連鎖牢固,上木楔打緊;錨桿巷道應使用加長的全錨式錨桿支護。
12、采用平行作業時,平巷不得由里往外進行支護,超過10o的傾斜巷道,每段內不得由上往下進行永久之護(錨噴除外)。采用掘進和支護單行作業時,在前一段的永久支護沿未完成時,不得繼續掘進,且永久支護前端距掘進迎頭不得大于4m。
13、在過斷層或頂板破碎帶,以及頂板有壓力的地段,要采取短掘短支(砌)的方法施工;采用錨桿進行支護時,應打超前錨桿護頂,若在圍巖有滴(淋)水的情況下,錨桿作業前要做好防(引)水工作。
14、掘進巷道貫通或透老空、老巷前要預先周知,并相應制定防冒頂、防水害、防有害氣體、防放炮傷人,防風流紊亂等安全技術措施,并在現場認真落實,有專人負責指揮。
15、認真做好現場交接班,堅持做到不留安全隱患給下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