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采工作面爆破安全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
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應滿足“五不、兩少、兩高”的要求。
“五不”:不崩壞頂板;不崩倒、崩壞支架;不崩翻刮板輸送機;不留底煤,以減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塊煤炭,以減少工人二次破碎的工作量。
“兩高”:爆破自裝率高,爆破后要求煤體松動適度,使盡量多的煤落入刮板輸送機,以減少人工攉煤量,同時防止把煤拋到采空區一側,以提高煤炭采出率;炮眼利用率高,以保證采煤工作面的循環進度。
“兩少”:爆破消耗的時間少,應盡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個數,以減少放炮次數,縮短放炮的輔助時間,提高出煤工效;爆破材料消耗量少,應合理布置炮眼和裝藥量,降低炸藥、雷管消耗量,提高經濟效益。
另外,在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工作面進行爆破作業時,還有特殊的安全要求,概括為以下基本內容:
(1)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工作面,都必須使用取得產品許可證的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雷管。
(2)放炮工作必須由經過專門訓練、取得放炮合格證的專職放炮員擔任。放炮作業包括放炮母線連接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準放炮員一人操作。
(3)放炮作業時,放炮員、班組長、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場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放炮制”。
(4)裝藥前和放炮前后,必須檢查瓦斯。如果放炮地點20m以內瓦斯濃度達到1%時,不準裝藥、放炮,同時附近20m以內,都必須進行灑水降塵。
(5)炮眼封泥必須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充填封實。嚴禁放糊炮和放炮出現“打筒”現象。
(6)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組裝藥,但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嚴禁在一個采煤工作面使用兩臺放炮器同時進行放炮。
(二)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
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單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層厚度為1.0m以下的薄煤層或煤質松軟、節理發達的中厚煤層中,可沿工作面中間打一排向下傾斜的炮眼,稱為單排眼,如圖5--7所示。炮眼與工作面煤壁的夾角為65。~75。。
(2)雙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層厚度1.0m~1.5m,煤質中硬的中厚煤層中,可靠近頂、底板沿工作面打兩排眼,稱為雙排眼,如圖5—8所示。如上、下兩排眼互相錯開,又稱三花眼。
底眼位于工作面下部,靠近底板。它的作用是將煤層下部的煤沿底板首先拋出,起掏槽眼的作用,為中間眼和頂眼的爆破創造條件。底眼在垂直面上有俯角,俯角為10。~15。,眼底距底板約0.2m左右,以不留底煤而不破碎底板為原則,使底板保持完整,又便于裝煤。
中間眼(又稱腰眼)位于煤層頂板與底板之間。它的作用是進一步擴大底眼掏槽,保證頂眼在對頂板震動極小的情況下,
頂眼位于采煤工作面上部,靠近頂板。它的作用是將煤層沿頂板崩落而不留頂煤。頂眼在垂直面上有仰角,一般為5°~10°,眼底距頂板0.1m~0.5m,視煤質軟硬及煤的粘頂情況而定,以不破碎頂板的完整性為原則,如頂板不穩定時,則頂眼平行頂板。
(三)采煤工作面爆破參數確定
1.炮眼角度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頂眼一般有仰角,底眼有俯角,視頂底板穩定程度及煤質軟硬情況而定。炮眼與煤壁在水平面的角度,一般為65°~75°。煤質較軟時取較大值,煤質較硬時取較小值。由于絕大多數炮眼都是在一個自由面的條件下爆破,所以炮眼的水平角度都不宜過大,否則將降低炮眼利用率,使煤體得不到充分爆破,但又不能過小,否則爆破時將大量的煤塊拋向采空區,并易崩倒工作面支架,既造成煤炭資源損失,又不利于安全生產。當采用機械化采煤,因煤質堅硬需放震動炮松動煤體時,炮眼的水平角度則可大些。
2.炮眼深度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深度取決于一次推進度和回采工藝要求。炮采工作面一般多采用小進度,一次推進度為1.0m~1.2m。采用金屬支柱、絞接頂梁的炮采工作面,每次進度應根據頂梁長度而定,而炮眼深度要大于每次進度0.2m。目前炮采一次推進度較小,每個炮眼裝藥量少,可實行一次多炮作業方式,能較好地提高爆破裝煤率,頂板受震動小,懸頂面積小,有利于頂板管理。
頂板較好的工作面,炮眼深度可為1.6m~1.8m。目前炮采工作面提高單產的措施很多,其中包括加大一次開幫深度,縮短放炮、準備、回收、放頂等輔助作業時間等。總之,采煤工作面的炮眼深度,應結合頂板狀況、支護設計、裝運能力、回采工藝及勞動組織等因素綜合考慮。
3.炮眼間距
鄰近炮眼的間距,可根據煤的硬度、厚度和塊度要求而定。采煤工作面的炮眼間距一般為1.0m~1.2m。頂眼與頂板距離,在一次采全高時,一般為0.3m~0.5m;分層開采時,采頂層煤時一般為0.3m~0.5m,采中、底層煤時一般以0.4m~0.6m為宜。底眼一般應高出刮板輸送機0.2m。
4.裝藥量
采煤工作面的炮眼裝藥量是指每米炮眼的炸藥用量。它是依據煤層硬度、炮眼數目、炮眼深度而定的,并與工作面的采高、循環進度有關。
一般頂眼、中間眼的裝藥量比底眼要少,采用雙排眼、三花眼布置時,底眼與頂眼的裝藥量可按1:0.5~0.7的比例分配;采用三排眼、五花眼布置時,底眼、中間眼、頂眼的裝藥量可按1:0.75:0.5的比例分配。
裝藥時,有些人認為多裝藥總比少裝藥好,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它不僅浪費了大量炸藥,還會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1)裝藥量過大,會不同程度地破壞圍巖的穩定性,易崩倒支架,造成工作面冒頂事故。
(2)裝藥量過大,勢必會造成所爆煤、巖過度粉碎,且拋擲距離遠。在采煤工作面會把煤崩人采空區,降低了采出率和塊煤率,增加噸煤成本。同時又會產生大量煤(巖)塵,影響職工健康,威脅安全生產。
(3)裝藥量過大,會使炮泥充填長度減小,不但降低爆破效果,而且易使爆破火焰沖出眼口,可能引燃瓦斯、煤塵,導致瓦斯和煤塵爆炸事故。
(4)裝藥量過大,爆炸后產生的炮煙和有害氣體相應增加,延長了排煙時間,不利于職工健康。
(5)裝藥量過大,往往會崩壞采煤工作面的電氣、機械設備,造成工作面停電停產。
所以,炮眼內裝藥量過大,從經濟上和安全上都是有害的。炮眼內裝藥量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要求執行。
(四)采煤工作面放炮安全要求
為確保工作面放炮工作的安全,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放炮,即十不放炮:
(1)采煤工作面工具未收拾好,機電設備、電纜未加保護,不準放炮。
(2)工作面未檢查瓦斯濃度或放炮地點附近20In以內風流。
(3)在有煤塵爆炸危險的采煤工作面,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未經清掃煤塵和灑水降塵,不準放炮。
(4)工作面通風量不足,而又未改善通風狀況以前,不準放炮。
(5)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不安全暢通,工作面頂板、支架不完整,煤壁片幫、有傘檐等不安全隱患而又未處理時,不準放炮。
(6)放炮母線長度不夠,放炮母線又未懸掛好,不準放炮。
(7)不執行一次裝藥、一次起爆(在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組裝藥,但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不準放炮。
(8)發爆器不防爆或有故障,一個采煤工作面同時使用兩臺以上(包括兩臺)發爆器,不準放炮。
(9)工作面人員未撤離到警戒線以外的頂板、支架完好的安全地點,不清點人數,未設好警戒崗哨,不準放炮。
(10)不發出三聲放炮信號,不準放炮。
篇2:加強采掘工作面消防和爆破管理規定
進一步加強采掘工作面消防和爆破管理的補充規定
各煤業子公司、礦井:
為了進一步加強采掘工作面消防和爆破管理,防止火災事故發生,經公司研究,特對采掘工作面消防和爆破管理作如下規定,請遵照執行。
一、完善礦井采掘工作面消防供水管路系統
(一)每一礦井必須建立地面消防水池,容積不小于200m3,并不小于井下2小時連續用水量。使用井下鉆孔水源時,地面和井下管路系統必須連接,用閘閥隔開,必要時可快速打開閘門投入使用。井下鉆孔水源的水量、水壓應能自動監控,否則每周應人工檢測一次,并記錄存檔。
(二)礦井必須有完善的消防供水管路系統,并符合以下要求:
1、礦井一翼、采區上、下山的主供水管路管徑不小于108mm(4吋)。
2、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和掘進巷道內管徑不小于75mm(3吋)。
對已安裝的、管徑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管路應于2009年底前更換完畢。
3、消防水管主管路末端與采煤工作面上、下拐頭和掘進工作面迎頭的距離不得大于30m。
4、采掘工作面供水管路末端水壓不低于0.6MPa,流量不低于10L/S。
5、消防管路的下列地點必須設置支管和閥門:所有豎井、斜井和平硐井口;井底車場附近的主要硐室內;井底車場、主要石門、大巷、傾斜巷道、采區和其它巷道每隔100m;皮帶運輸巷道每隔50m,皮帶機頭、機尾附近15m以內;采用可燃性支護材料的巷道內每50m處;回采工作面進、回風巷口40m以內;掘進工作面進風口處;其它易發生火災的地點。
二、消防器材的配備
(一)礦井每一生產水平必須設置消防材料庫,并按照《礦井防滅火規范》的要求配備消防器材和物資。
(二)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包括中間巷或輔助巷)和煤巷掘進巷道距工作面50m范圍內必須備有Φ52mm消防用膠管,長度不少于50m。并備有與水管連接器件和水槍(用鋼管制作)。
(三)掘進工作面50m范圍內必須配備不少于8Kg干粉滅火器2個。
(四)其它地點防滅火器材的配備必須符合《礦井防滅火規范》的要求。
三、礦井每季度對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統,以及防火門、消防材料庫和消防器材的設置和配備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有記錄可查。
四、礦井供水消防管路圖,要分顏色標出消防水池位置、管路布置、管徑,三通閘門位置、型號。計算機制圖,定期修改。
五、其它消防規定
1、嚴格掘進工作面工程質量管理,禁止出現空幫、空頂。已經出現的空幫、空頂,必須用不燃性材料進行充填密實。對出現空幫深度和空頂高度超過0.5m的必須在巷道素描圖上進行標記。
2、高突礦井和低瓦斯礦井瓦斯涌出異常區的掘進工作面禁止使用雙抗網、彩條布等不阻燃性材料背幫護頂。
六、加強員工防滅火知識的安全技術培訓,提高防滅火技能。
七、放炮管理補充規定
1、爆破作業必須編制爆破作業說明書,炮眼布置圖和說明表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并編入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在條件變化時及時修改。爆破工必須依照說明書進行爆破作業。
2、炮眼封泥必須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部分必須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填滿封實。嚴禁使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實的炮眼嚴禁爆破。嚴禁裸露爆破。嚴禁放明炮、糊炮。
3、采掘爆破工作面必須配發水炮泥充水針,采掘工作面設置水針連接裝置。
4、炮眼深度在1m以下的淺眼爆破必須制定嚴格的安全技術措施,經礦總工程師審批后執行。
5、嚴格執行“三人連鎖”和“一炮三檢”放炮制度。
6、嚴格采掘工作面瓦斯檢查和管理,爆破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瓦斯濃度超過1%時嚴禁爆破。
八、本文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炮采工作面爆破安全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
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應滿足“五不、兩少、兩高”的要求。
“五不”:不崩壞頂板;不崩倒、崩壞支架;不崩翻刮板輸送機;不留底煤,以減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塊煤炭,以減少工人二次破碎的工作量。
“兩高”:爆破自裝率高,爆破后要求煤體松動適度,使盡量多的煤落入刮板輸送機,以減少人工攉煤量,同時防止把煤拋到采空區一側,以提高煤炭采出率;炮眼利用率高,以保證采煤工作面的循環進度。
“兩少”:爆破消耗的時間少,應盡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個數,以減少放炮次數,縮短放炮的輔助時間,提高出煤工效;爆破材料消耗量少,應合理布置炮眼和裝藥量,降低炸藥、雷管消耗量,提高經濟效益。
另外,在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工作面進行爆破作業時,還有特殊的安全要求,概括為以下基本內容:
(1)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工作面,都必須使用取得產品許可證的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雷管。
(2)放炮工作必須由經過專門訓練、取得放炮合格證的專職放炮員擔任。放炮作業包括放炮母線連接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準放炮員一人操作。
(3)放炮作業時,放炮員、班組長、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場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放炮制”。
(4)裝藥前和放炮前后,必須檢查瓦斯。如果放炮地點20m以內瓦斯濃度達到1%時,不準裝藥、放炮,同時附近20m以內,都必須進行灑水降塵。
(5)炮眼封泥必須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充填封實。嚴禁放糊炮和放炮出現“打筒”現象。
(6)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組裝藥,但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嚴禁在一個采煤工作面使用兩臺放炮器同時進行放炮。
(二)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
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單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層厚度為1.0m以下的薄煤層或煤質松軟、節理發達的中厚煤層中,可沿工作面中間打一排向下傾斜的炮眼,稱為單排眼,如圖5--7所示。炮眼與工作面煤壁的夾角為65。~75。。
(2)雙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層厚度1.0m~1.5m,煤質中硬的中厚煤層中,可靠近頂、底板沿工作面打兩排眼,稱為雙排眼,如圖5—8所示。如上、下兩排眼互相錯開,又稱三花眼。
底眼位于工作面下部,靠近底板。它的作用是將煤層下部的煤沿底板首先拋出,起掏槽眼的作用,為中間眼和頂眼的爆破創造條件。底眼在垂直面上有俯角,俯角為10。~15。,眼底距底板約0.2m左右,以不留底煤而不破碎底板為原則,使底板保持完整,又便于裝煤。
中間眼(又稱腰眼)位于煤層頂板與底板之間。它的作用是進一步擴大底眼掏槽,保證頂眼在對頂板震動極小的情況下,
頂眼位于采煤工作面上部,靠近頂板。它的作用是將煤層沿頂板崩落而不留頂煤。頂眼在垂直面上有仰角,一般為5°~10°,眼底距頂板0.1m~0.5m,視煤質軟硬及煤的粘頂情況而定,以不破碎頂板的完整性為原則,如頂板不穩定時,則頂眼平行頂板。
作者:安全管理網來源:安全管理網點擊:評論:更新日期:2010年0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