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井絞車提繩頭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副井絞車提繩頭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808

由于副立井絞車鋼絲繩受力不均勻,根據安排我隊定于2015年5月28日下午14:00-21:00時對副立井鋼絲繩進行提升頭工作,為了確保此項工作安全順利完成,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措施,經審批后嚴格貫徹執行。

一、施工方案

1、在上部平臺安裝40#工字鋼4根,其中2根做承重梁,2根做平衡錘側安裝卡繩器的承載梁。用兩根長0.8米的工字鋼及壁厚8mm的¢20mm的鋼管,焊接牢固做起吊梁,將準備好的長度為35m,直徑¢21.5mm的雙折繩扣,在上部平臺罐籠側承載梁上固定好,另一端懸在井筒內。

2、在井口搭設工作平臺,在罐籠出車側橫向安放2根40#工字鋼。

3、提升罐籠,當罐籠頂部至1982水平,距井口承重梁上平面處停車,將2臺20t倒鏈放在罐籠頂部,2名施工人員佩戴保險帶,并將保險帶固定在罐籠頂部聯接裝置上,人站在罐籠頂部,安全可靠后,發出開車信號,繼續提升至懸在井架內的繩扣處,將2臺20t倒鏈懸掛在雙折繩口上。下放罐籠至頂部與井口水平,人員從罐頂下來,上提罐籠至二層于井口水平,安排2人,將起吊罐籠用的30#工字鋼2根長1.5米,裝入罐籠內,2人留在罐籠二層,準備后續工作。

4、下放罐籠至井口以下1.5米處停車,在上部平臺罐籠側鋼絲繩垂直斷卡一付扁擔卡,用固定在平臺上罐籠側40#工字鋼的繩扣好5t倒鏈,將扁擔卡拉緊使4根主繩受力,防止提罐時主繩回竄。

5、在上部平臺平衡錘側2根40#工字鋼承重梁上,將4組卡繩器分別卡在4根鋼絲繩上,要求卡緊、坐實、坐正。卡繩器下部安裝一付板卡,做保護作用。

6、用2根25米長的¢21.5mm長的雙折繩口在罐籠兩端,分別穿過罐籠頂部天窗孔,罐籠內2人將承載用的30#工字鋼穿過繩扣并固定好。另一端掛在20t倒鏈鉤頭上,拉緊倒鏈,使倒鏈受力即可。罐籠內2人由罐籠頂部出來。

7、罐籠側同時拉動20t倒鏈,將罐籠提高0.1米時停止起吊,檢查各懸吊點情況,確認無誤后,在把罐籠提高3.6米,待上層罐籠頂部高出井筒邊承載梁400mm時停止起吊。

8、將3根30#工字鋼梁,從上層罐內穿過去,搭在井筒邊準備好的承載梁上,檢查無誤后,用倒鏈下放罐籠,使30#工字鋼完全承載,直到倒鏈不受力即可。

9、拆開1#楔形環抽繩頭,必須將鋼絲繩用倒鏈拉緊,再緊固楔形環,卡好繩頭。按同樣方法依次做好3#、2#、4#繩頭。

10、再次檢查各部位連接情況,確認無誤后,同時拉動2臺20t倒鏈將罐籠提起,使上層罐頂高出罐內30#工字鋼梁0.1米,拆除30#工字鋼,同時慢慢松開2臺20t倒鏈,使鋼絲繩受力。

11、拆除上部平臺上拉繩用的繩扣和5t倒鏈及平衡錘側的4組卡繩器,2根7米長40#工字鋼承重梁及工作平臺。

12、提升罐籠至20t倒鏈處停車,將2臺20t倒鏈從繩扣上取下,放在罐籠頂部。下放罐籠至井口水平,卸下20t倒鏈,同時撤出罐籠頂部2名人員。

13、提繩頭工作結束后,對罐籠及平衡錘油缸在井筒中打壓,打壓位置在罐籠與平衡錘相齊位置。

二、人員組織

1、上部平臺安排4人。責任:安裝拆除扁擔卡,固定繩扣,安裝拆除卡繩器。

2、1982井口,安排12人。責任:固定20t倒鏈,拉倒鏈提罐及做繩頭,油缸打壓。搭設工作平臺,穿30#工字鋼,回收工器具。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領會本措施,不學或未領會者,不準參加施工。

2、施工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服從安排現場指揮,嚴格執行一人指揮制。

3、施工現場嚴格禁止嬉戲打鬧,嚴禁酒后或精神異常者上崗。

4、施工中所用的工器具,使用前必須進行詳細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需開焊時必須提前審批開焊報告,不得影響正常工序。

5、凡施工所需的工器具、材料等,在施工前按位置擺放整齊,嚴禁隨意堆放。

6、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所從事工種的操作規程。

7、在距井筒斷面1.5米范圍內工作的人員,均屬高空作業,并嚴格執行《高空作業規程》。

8、搭設平臺的架板必須固定在牢靠部位,架板頭一定要撘實,并用8#鐵絲綁扎。

9、在井筒或平臺上作業的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保險繩要掛在牢靠的無銳角處,多人在同一地點同時作業時,保險繩要分別掛好,在交換工作位置時,防止誤解他人保險繩。

10、工器具要系防墜繩,嚴禁用拋擲方式傳遞工器具及物件。

11、在上部平臺安裝扁擔卡及卡繩器時,要采取防墜措施。

12、倒鏈鉤頭與繩扣用12#鉛絲綁扎在一起。

13、所有承載梁要采取措施固定牢靠,防止移動。

14、緊固扁擔卡和安裝卡繩器時,工作人員要互相協作,卡好后必須經專人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15、施工現場必須有可靠的聯系信號,并派專人發送信號,絞車工聽到信號后用對講機相互聯系,聽清無誤后再開車。

16、上不平臺及井口任一地點出現意外,均可發停車信號,只有施工負責人有權發動車信號。

17、絞車司機必須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的相關規定,聽不清信號不準開車,開車時要平穩,加減速勻緩。

18、在1982搭建工作平臺和提繩頭時,要安排專人在1785、1250水平設警戒,嚴禁有人靠近井筒作業或逗留。

篇2:施工絞車操作安全規范

1、啟動電動機,傳動齒輪開始運轉,此時,卷筒上的煞車帶煞住,大齒輪上的煞把應松開,這樣卷筒不轉動,僅大內齒輪回轉。

2、欲開動卷筒,必須將卷上的煞車帶完全松開,而將大內齒輪上的煞車帶煞緊。這時卷筒回轉并纏繞綱絲繩進行工作。

3、絞車工作進程中,如欲使絞車暫時停止運轉,應將大內具上輪的煞車帶松開,而將卷筒上的煞車帶煞緊。

4、進行微程調度被牽引負載物的位置時,只需交替提起或下壓左、右煞車把,使卷筒間轉間停即可。在操作煞車把時,應注意園肩銷,活節螺栓及墊板等另件的保護。如停車時間較長,應煞住煞車帶,關閉電動機。

5、卷筒的開動及停止必須迅速,以減少煞車帶的磨損,但不允許作急驟的開車,停車,以防損壞傳動機件。

6、當絞車卷筒上經常有反力矩作用時,兩個煞車都必須接觸良好,穩妥可靠。

7、在電動機開動時,兩個煞車不可同時煞車,以免電動機被燒毀。

8、必須時刻注意煞車的工作狀況,如果制動不靈,就必須加以調整,落在其上的油脂污物必須擦洗干凈。

9、絞車的卷筒煞車帶及軸承等溫度均不得超過70℃,如溫度劇烈上升,必須停車檢查。

10、密封裝置必須完整無損,以防灰塵侵入及潤滑油外溢。

11、檢查繩頭是否牢靠,傳動機構內部有無破損或咬住現象,內件有無過度磨損等。經檢查確認無誤,才能開車。

12、電動機動轉時溫度不得超過該機標準的規定。

13、絞車不得超過額定負荷進行工作。

14、各班組必須每日對絞車各部分認真保養,下班時清除臟物,電機上不應堆積有灰土。

15、工作前先進行檢查或開空車試轉,注意潤滑狀況是否良好,添加潤滑油時不得使用臟的、不合規格的潤滑油。并經常注意溫升是否正常,絞車出現故障疑象時,不得免強繼續工作,應通知領導并協助檢修師傅消除故障。

16、負責檢修的員工必須經常檢查絞車使用情況,協助處理臨時產生的故障,定期對絞車作全面檢查,防止故障及事故發生,并作好檢修記錄。

17、絞車長期擱置不用,應采取適當措施加以保護,以防銹蝕或損壞。

18、絞車具體的修理,請參閱說明書。

篇3:施工絞車操作安全規范

施工絞車操作安全規范

1、啟動電動機,傳動齒輪開始運轉,此時,卷筒上的煞車帶煞住,大齒輪上的煞把應松開,這樣卷筒不轉動,僅大內齒輪回轉。

2、欲開動卷筒,必須將卷上的煞車帶完全松開,而將大內齒輪上的煞車帶煞緊。這時卷筒回轉并纏繞綱絲繩進行工作。

3、絞車工作進程中,如欲使絞車暫時停止運轉,應將大內具上輪的煞車帶松開,而將卷筒上的煞車帶煞緊。

4、進行微程調度被牽引負載物的位置時,只需交替提起或下壓左、右煞車把,使卷筒間轉間停即可。在操作煞車把時,應注意園肩銷,活節螺栓及墊板等另件的保護。如停車時間較長,應煞住煞車帶,關閉電動機。

5、卷筒的開動及停止必須迅速,以減少煞車帶的磨損,但不允許作急驟的開車,停車,以防損壞傳動機件。

6、當絞車卷筒上經常有反力矩作用時,兩個煞車都必須接觸良好,穩妥可靠。

7、在電動機開動時,兩個煞車不可同時煞車,以免電動機被燒毀。

8、必須時刻注意煞車的工作狀況,如果制動不靈,就必須加以調整,落在其上的油脂污物必須擦洗干凈。

9、絞車的卷筒煞車帶及軸承等溫度均不得超過70℃,如溫度劇烈上升,必須停車檢查。

10、密封裝置必須完整無損,以防灰塵侵入及潤滑油外溢。

11、檢查繩頭是否牢靠,傳動機構內部有無破損或咬住現象,內件有無過度磨損等。經檢查確認無誤,才能開車。

12、電動機動轉時溫度不得超過該機標準的規定。

13、絞車不得超過額定負荷進行工作。

14、各班組必須每日對絞車各部分認真保養,下班時清除臟物,電機上不應堆積有灰土。

15、工作前先進行檢查或開空車試轉,注意潤滑狀況是否良好,添加潤滑油時不得使用臟的、不合規格的潤滑油。并經常注意溫升是否正常,絞車出現故障疑象時,不得免強繼續工作,應通知領導并協助檢修師傅消除故障。

16、負責檢修的員工必須經常檢查絞車使用情況,協助處理臨時產生的故障,定期對絞車作全面檢查,防止故障及事故發生,并作好檢修記錄。

17、絞車長期擱置不用,應采取適當措施加以保護,以防銹蝕或損壞。

18、絞車具體的修理,請參閱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