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幫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采煤工作面皮帶順槽1#架轉載機下幫寬度不夠,造成安全出口通道寬度不夠,不能保證安全出口暢通的要求;工作面皮帶巷轉載機上幫出口寬度不夠,不能保證工作面正常生產,特制定工作面皮帶順槽擴幫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內容
工作面皮帶順槽1#架轉載機下幫進行擴幫7米,必須保證隨工作面推進而擴幫;工作面皮帶順槽轉載機下幫進行擴幫、臥底。
三、施工要求
1.皮帶順槽在1#架轉載機下幫往停采線方向進行擴幫7米隨工作面推進而擴幫,擴幫寬度800㎜,且必須保證運輸機機頭往外7米,擴幫高度不低于1800㎜;擴幫過后,用扳手把原有的舊錨盤緊固至煤壁,壓緊,緊固過后長的舊錨桿用鋸工鋸掉;每次擴幫過后,必須在靠煤壁在每個w鋼帶下打課2.5米單體柱,且必須穿鞋。
2.皮帶順槽轉載機上幫進行擴幫,擴幫寬度1000㎜,擴幫高度必須保證2500㎜,然后進行臥底,必須把行人道全部保證2500㎜;擴幫過后,順煤壁方向,距煤壁300mm處用1米交接梁配合2.5米單體支設一排交接頂梁棚,用于加強支護頂板;且擴幫距離必須保證超前在超前支護前50米。
四、擴幫工作的勞動組織
1、擴幫人員要保安全、質量和進度。
2、建立科學嚴密的考核制度,且安全、質量、任務、目標明確,嚴格考核。
3、擴幫采取“三八制”作業,三班修復,每班必須保證本班所推進的進尺。
4、通防工區保證工作面風量和瓦斯濃度符合要求,通風工區要積極組織人員對通風風量監測,水管、風管進行排查,有問題并及時處理,以確保供風、供水正常。
5、跟班領導交班后及時向礦調度室及工區值班人員匯報當班擴幫進度及質量、安全情況,值班人員要認真記錄。
四、軌道巷及膠帶巷擴幫、臥底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時,班隊長、電工必須佩戴便攜式瓦斯濃度監測儀,一旦工作面瓦斯超限或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或撤人,嚴禁繼續工作。
2、施工地點一切與施工無關的雜物、矸石、浮煤均要及時清理,確保退路暢通。
3、擴幫時必須有經驗工人操作,以確保安全。
4、施工嚴禁破壞通防設施、設備,并加以保護。
5、軌道巷施工中瓦斯超過0.8%時,必須停止作業,待處理后方可施工。
6、大塊矸石必須用風鎬破碎后方可上皮帶拉出(不大于200㎜)
7、皮帶運輸過程中必須躲開皮帶,嚴禁人員清理皮帶轉動部位。
8、擴幫、臥底時必須做好個人防護,將浮矸處理后方可施工
9、施工人員施工時必須使用撬棍敲幫問頂,確保無危巖懸矸的前提下方可擴幫﹑臥底。
10、擴幫過后,必須用扳手把舊錨桿盤壓緊至煤壁,以防片幫。
11、當頂板破碎時,必須先用單體支柱進行臨時支護,隨后及時支設戴帽木點柱。
12、泵站壓力不低于30mpa且乳化液濃度3%-5%
13、打單體時必須迎山有力,穿鞋帶帽,初撐力不小于90kn,并掛好防倒繩。
14、施工時,施工地點的雜物,必須及時運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確保安全通道行人暢通。
11、膠帶巷所有物料必須清理干凈并且掛牌管理。
15、所有風管、水管嚴禁使用單腿銷,防止脫落傷人。
16、所有施工人員嚴禁在橫貫口休息、停留。以防有害氣體中毒,確保人身安全。
17、擴幫、臥底期間要嚴格執行好“敲幫問頂”制度。
18、風鎬擴幫時應先觀察頂板和退路,然后人員應站在安全地點用風鎬擴幫,同時必須一人站在擴幫人員的側后面,觀察頂板,并保證擴幫人員安全和退路暢通。
19、用長把工具處理頂板活矸石時,應配戴手套,躲開矸石滑落方向,防止煤矸順桿而下傷人,斜巷找頂時必須站在上山方向。
20、處理頂板活矸石工具長度不小于1.7m,用6分鋼管前頭焊接100mm的實心鋼釬,并焊接護手擋柄。
21、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先對工作范圍內的原巷道幫、頂由外向里進行詳細檢查,如有頂部碎巖出現懸矸或碎矸時,必須把懸矸或碎矸處理完畢后,方可開始擴幫、臥底。
22、風鎬各部件要必須完好,整齊。
23、檢修風鎬或加油時,必須關閉風閥門后進行。
24、使用前要對風鎬各部位做詳細檢查,不完好不準使用;同時對風管各部連接要詳細檢查,牢固后方可使用風鎬。
25、高壓管路連接必須牢固,各高壓膠管連接必須用u型卡連接,嚴禁插單腿u型卡,且必須使用標準的u型卡子。
26、使用風鎬時,操作人員要兩腿叉開,上身微微向前傾斜,兩腳躲開風鎬釬子,用力要均勻。
27、風鎬使用時,嚴禁手觸及風鎬彈簧部位,以防擠手。
28、若風鎬釬子卡在巖石中時,要借助壓風使風鎬上下左右慢慢晃動,將釬子拔出,嚴禁用硬物敲砸風鎬。
29、使用手鎬時,鎬頭前方不得有人。
30、臥底后要保證底板平整,無大塊矸石,周圍無雜物浮矸,每班完工后工具材料碼放整齊有序。
31、排除有威脅人身安全的機械故障或按規定需要監護的工作時,不得少于兩人。
32、巷道經常沖塵,無粉塵積聚現象。
33、如果頂板圍巖松動,舊菱形網壓茬不好是,必須用14#鐵絲重新連接菱形網,菱形網壓茬每100mm一扣,加密聯網,以確保安全。
34、擴幫時,必須設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擴幫、一人觀察頂板和清理退路;擴幫人員應站在安全地點,觀察人員應站在擴幫人的側后面,并保證退路暢通;擴幫底板必須平整,嚴禁有雜物。
五、文明生產要求:
1、物料,各類物件要分類碼放,并掛牌管理,做到碼放整齊,行人暢通。材料員要做好計劃,掌握各班的生產進尺情況,按現場實際情況對各種支護用品進行計劃。不得缺少或積壓。
2.巷道內浮煤清理干凈,保證巷道內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材料工具碼放整齊。
3.電纜、水管必須吊掛整齊,電氣設備要擺設整齊,并掛牌管理責任到人。電纜吊掛必須符合機電質量標準,吊掛高度不低于1.8m,并且吊掛整齊,符合要求。
六、其他
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及礦有關規定執行。
篇2:安全技術安全技術措施
安全技術是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安全因素,危害著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會造成生產被動或發生各種事故。為了預防或消除對勞動者健康的有害影響和各類事故的發生,改善勞動條件,而采取各種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這些措施的綜合叫安全技術。
安全技術措施也稱勞動保護措施,是為研究解決生產中安全技術方面的問題而采取的措施,它針對生產勞動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科學有效的技術措施予以控制和消除。其范圍包括物理、化學、機械等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突發性的人身傷亡事故。物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有:強磁、放射性、聲、光引起的急性傷害;火焰、熱液、熱氣等引起的灼傷;儲電量引起的電擊和傷害;以及鍋爐、壓力容器的爆炸事故等。化學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有:火藥、瓦斯、粉塵及化學物質的爆炸;石油化工產品的火災;以及氰化物、一氧化碳、苯胺、汽油、瀝青、強酸、強堿、磷、砷、汞、鉛等物質引起的急性中毒。機械性的傷害有:機件轉動和運行部件引起的絞、輾、沖壓和工件引起的砸、割等傷害,以及物體打擊、高空墜落傷害等。
安全技術措施的內容主要包括:確定廠房、設備的合理布局,尤其是科學地規定防火、防爆的安全距離;選擇安全無害的生產工藝,變危險、笨重的生產流程為安全、輕便;改造有事故隱患的設備;鑒定新產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電氣產品是否有防觸電的安全裝置;設置防護裝置、保險裝置、信號系統等。
以上是消除危險因素的基本措施。實現這些措施還應具備一定的手段。如預防性試驗,它是及早發現機械強度不足,靈敏度不夠,防爆性能不良,電氣絕緣不好等潛在危險的有效方法。檢測技術是識別不安全因素,改造環境,防患于未然的科學手段。
安全技術措施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1)安全技術
a.機械、機床、提升設備、機車、拖拉機、農業機械及電氣設備等轉動部分的防護裝置;在吊臺、廊道上安設的防護裝置及各種快速自動開關等;
b.電刨、電鋸、砂輪、剪床、沖床及鍛壓機器上的防護裝置;有碎片、清末、液體飛出及有裸露導電體等處所安設的防護裝置。升降機和起重機械上的各種防護裝置及保護裝置(如安全卡、安全鉤、安全門、過速限制器、越程限制器、過卷揚限制器、門電鎖、安全手柄、安全制動器等);橋式起重機設置固定的上下平臺和梯子;升降機和起重機械為安全而進行的改裝;
c.鍋爐、受壓容器、壓縮機械及各種有爆炸危險的機器設備的保險裝置和信號裝置(如安全閥、自動空轉裝置、水封安全器、水位表、壓力計等);
d.各種聯動機械和機器之間,工作場所的動力機械之間,建筑工地上、農業機器上為安全而設的信號裝置,以及在操作過程中為安全而進行聯系的各種信號裝置。各種運轉機械上的安全啟動和迅速停車設備;
e.為避免工作中發生危險而設置的自動加油裝置;
f.為安全而重新布置或改裝機械和設備;
g.電氣設備安裝防護性接地或接中性線的裝置,以及其他防止觸電的設施;
h.為安全而安設低電壓照明設備;
i.在各種機床、機器旁,為減少危險和保證工人安全操作而安設的附屬起重設備,以及用機械化操縱代替危險的手動操作等。在原有設備簡陋、全部操作過程不能機械化的情況下,對個別繁重費力或危險的起重、搬運工作所采取的輔助機械化設施;
j.為搬運工作的安全或保證液體的排除,而重鋪或修理地面;
k.在生產區域內危險處所設置的標志、信號和防護設施;
l.在工人可能到達的洞、坑、溝、升降口、漏斗等處安設通道及便橋;
m.在高空作業時,為避免鉚釘、鐵片、工具等墜落傷人而設置的工具箱及防護網;
(2)工業衛生
a.為保持空氣清潔或使溫濕度合乎勞動保護要求而安設的通風換氣裝置;
b.為采用合理的自然通風和改善自然采光而開設天窗和側窗;
c.增設窗子的啟閉和清潔擦拭裝置。增強或合理安裝車間、通道及廠院的人工照明;
d.產生有害氣體、粉塵或煙霧等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密閉化或空氣凈化設施;
e.為消除粉塵及各種有害物質而設置的吸塵設備及防塵設施;
f.防止輻射熱危害的裝置及隔熱防暑設施;
g.對有害健康工作的廠房或地點實行隔離的設計;
h.為改善勞動條件而鋪設各種墊板(如防潮的站足墊板等),在工作地點為孕婦所設的座位;
i.在工作廠房或輔助房屋內,增設或者改善防寒取暖設施;
j.為實行勞動保護而設置對原料或加工材料的消毒設備;
k.為改善和保證供應職工在工作中的飲料而采取的設施(如配置清涼飲料或解毒飲料的設備;飲水清潔、消毒、保溫的裝置等);
l.為減輕或消除工作中的噪聲及振動的設施;
(3)輔助房屋及設置
a.在有高溫或粉塵的工作、臟污的工作和有害化學物品或毒物的工作中,為工人設置的淋浴設備和盥洗設備;
b.增設或改善車間或車間附近的廁所;
c.更衣室或存衣箱;工作服的洗滌、干燥或消毒設備;
d.車間或工作場所的休息室、用膳室及食物加熱設備;
e.寒冷季節露天作業的取暖室;
f.女工衛生室及其設備;
(4)宣傳教育
a.購置或編印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的參考書、刊物、宣傳畫、標準、幻燈及電影片等;
b.以舉行安全技術安全保護展覽會、設立陳列室、教育室等;
c.安全操作方法的教育訓練及座談會、報告會等;
d.建立與貫徹有關安全生產規程制度的措施;
e.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的研究與試驗工作,及其所需的工具、儀器等;
(5)安全技術措施
a.安全技術的措施與改進生產的措施應根據措施的目的和效果加以劃分。凡符合安全技術措施的項目,但從改進生產的觀點來看,又是直接需要的措施(即為了合理安排生產而需要的措施),不得列為安全技術措施計劃,而應列入生產技術財務計劃中的其他有關計劃。
b.企業在新建、改建時,應將安全技術措施列入工程項目內,在投入生產前加以解決,由基本建設的經費開支。
c.制造新機器設備時,必須包括該項機器設備的安全裝置,由制造單位負責,不屬于安全技術措施范圍。
d.企業采取新的技術措施或采用新設備時,其相應必須解決的安全技術措施,應視為該項技術組織措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同時解決,不屬于安全技術措施項目。
e.安全技術措施中“輔助房屋及設施”所規定的項目,應嚴格區別與集體福利事項,如公共食堂、公共浴室、托兒所、休養所等均應列為集體福利項目,不屬于安全技術措施范圍。
f.個人防護用品及專用肥皂、藥品、飲料等屬于勞動保護的日常開支,按企業所訂制度編人經費預算,不屬于安全技術措施范圍。安全技術所列各項設備的一般維護檢修和燃料、電力消耗,應與企業中其他設備同樣處理,亦不屬于安全技術措施范圍。
篇3:技術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技術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在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的直接領導下,對公司的生產技術工作的安全直接負責:對本部門安全工作直接負責;
(1)負責編制和修訂工藝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崗位操作法,工藝技術規程等必須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對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指標和工藝紀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考核;
(2)在進行生產技術的革新和控潛改造時,要按照“三同時”要求同時解決隱患,保證安全;
(3)積極采取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和安全設施,及時改進安全生產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4)負責對生產操作工人的技術培訓進行考核,提高員工操作技能;
(5)負責組織工藝技術安全檢查,并及時改進安全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6)負責生產工藝操作事故的調查、統計、上報,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7)完成領導布置的其他工作。
技術部門職業危害防治的職責
(1)編制企業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方案,規劃安全技術、勞動保護、職業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員工勞動條件,促進文明生產。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制作和提供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3)對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檢修,確保安全運行。
(4)對本企業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